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正>近年来,少林档案及档案工作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2023年1月,少林寺申报的《少林寺宗法档案》入选第五批中国档案文献遗产名录,这是继少林寺历史建筑群入选世界文化遗产、少林寺藏经阁入选全国古籍重点保护单位、少林功夫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后,少林寺获得的又一国家级文化品牌。如何把档案文献保护和利用好、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一直是少林寺的历史使命和责任。  相似文献   

2.
<正>少林寺巨大的吸引力和不断焕发出来的奇光异彩,实际成为一个蕴量丰富的文化现象。少林文化凭借其以“禅武医艺”为代表的深厚文化底蕴与“和合共生”的文化传承精神,已成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典型代表,是现代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跨宗教、跨种族、跨国界、跨文化的特点。档案资源是少林文化的重要载体,对少林文化的传承、发展和创新意义深远。在少林文化传承和发展的过程中形成的以石刻、少林功夫、建筑绘画、生活方式等为代表的档案资源,具有极其重要的历史文化价值,是研究“少林学”的重要资料,已成为传播少林文化和展现少林寺形象的载体。  相似文献   

3.
香苗 《出版参考》2006,(3S):4-4
《出版参考》:中国出版“走出去”是近年来总署一直推行的发展战略,请您谈谈出版“走出去”对中国出版界的意义如何? 张福海:“走出去”战略是中央的既定方针,对于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向世界介绍中华优秀的文化,增强世界对中国的了解,推动中国出版业的结构调整,培育外向型和有国际竞争力的出版企业都很有意义。  相似文献   

4.
《出版参考》:中国出版“走出去”是近年来总署一直推行的发展战略,请您谈谈出版“走出去”对中国出版界的意义如何? 张福海:“走出去”战略是中央的既定方针,对于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向世界介绍中华优秀的文化,增强世界对中国的了解, 推动中国出版业的结构调整,培育外向型和  相似文献   

5.
推动文化走出去已经成为我国参与国际竞争的国家战略,如何进一步提升少林功夫的国际竞争力成为研究的主题.在描述少林功夫国际化进程现状的基础上,对于少林功夫国际化的依赖路径提出思考.研究认为:少林功夫从正名与维权开始国际化进程;利用名人效应,奠定高出身;少林武僧团在推动少林功夫传播的同时忽视了精神内核的呈现;文化载体在诠释少林功夫上脱离了文化本质内涵;文化内容较少,少林功夫的地位被动.提出应全方位展示少林功夫的面貌;合理定位内容;拓宽文化出口路径;增强相关产业的国际竞争力;重视品牌建设的系列化.  相似文献   

6.
胡煜华 《传媒》2023,(3):21-23
<正>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要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更好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以文载道、以文传声、以文化人,向世界阐释推介更多具有中国特色、体现中国精神、蕴藏中国智慧的优秀文化。近年来,河南广播电视台遵循总书记关于传统文化传承和弘扬的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连续推出14期“中国节日”系列节目,以总传播量超600亿的佳绩,为当下文化有效传播和文化国际传播提供了典型范本。本文尝试通过对“中国节日”系列节目的生产方式、传播方式和运营策略进行分析,以明晰其创新路径。  相似文献   

7.
出版“走出去”是我国文化走出去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实施“走出去”战略十几年来取得了长足进步和显著成效,但离真正融入主流国际出版市场仍然有较大距离。文章分析了“走出去”战略的内涵,提出“走进去”才是中国出版国际化的终极目标和成功之道。为此需要在理念、内容、组织方式等方面进行转变,切实提高“走出去”战略的成效以及中华文化的国际话语权和传播力。  相似文献   

8.
作为承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涵的中华文化典籍的对外翻译和出版,展现了中华文化的时代价值。但仍存在着未实质走进去、品牌缺失、影响力较小、实效性不强等问题。本文针对中华文化典籍的对外翻译和出版的特色和内涵,提出了加强规划布局、加强品牌开发、加强本土化生产、破解翻译瓶颈等措施,有助于提升中华文化典籍走出去的实效,提高中国文化的国际影响力。  相似文献   

9.
《编辑之友》2007,(6):9-10
实施文化“走出去”战略.是顺应我国经济发展状况和时代要求的一项重要战略任务,具有极其深刻的现实意义。文化产业建设水平本身也是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走出去”战略的实施不仅直接影响到我国的国际形象和文化地位,而且将促使中华文化在更广阔的空间发挥作用,同时也有利于出版业从全球获取资金、技术、市场、战略资源,从而进一步增强出版实力和国际市场竞争力。[编者按]  相似文献   

10.
文献遗产往往被视为文化认同的重要标志。档案文献遗产是文献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价值认同在档案文献遗产上的表现是多次价值化的过程,既体现在遗产界定阶段也体现在后“申遗”阶段。后“申遗”时代,档案文献遗产在面向受众传播时面临文化认同困境。为增强受众文化认同,引入叙事学,在论证“叙事增强档案文献遗产受众文化认同”命题科学性与可行性的基础上,提出后“申遗”时代档案文献遗产价值化的主要方向,进一步从阐释与展示两个维度构建档案文献遗产的叙事策略。阐释维度,主要在故事与话语层面探讨上下文应用的当代叙事构建;展示维度,主要从用户与媒介方面探讨可视化驱动的数字叙事构建。  相似文献   

11.
高卫华 《新闻爱好者》2008,(12):156-157
本文所论“少林”文化形象,是指以中国武术发源地之一的嵩山少林寺为依托,以佛教文化为背景,以“少林功夫”为标志,辅以少林僧人、少林艺术、少林建筑、少林医学等多种元素为内涵,通过多元化、多媒体整合传播所构建并产生极大社会影响的独特的民族文化形象。作为中国武术的重要流派之一,少林功夫以其模糊宗教信仰界限的普世性和传统武术套路的观赏性,吸引众多公众在历史传说与现代发展的融合张力之中,走近少林,欣赏少林,认可少林,少林寺因此赢得极高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相似文献   

12.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文化和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以润物无声的方式“涵化”着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然而在当代社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面临着一系列挑战,这既有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也有文化全球化浪潮下各媒介之间竞争的影响。时代召唤文化涵养,文化涵养赋能时代,作为大众传播主力军的电视理应担当起文化“询唤”的责任,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摈弃消费文化糟粕,从而实现对“受众文化认同”和“电视文化责任”的双向“询唤”,促进中华文化认同,巩固中华民族身份认同、自我认同。  相似文献   

13.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增强中华文明的传播力影响力。我国主流媒体关于二十大的一系列报道,彰显出中国叙事体系建构在实践中的探索:叙事主题维度,以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主题要素突出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叙事视角维度,多重视角相结合,展现生动的中国形象并推动中华文化更好地“走出去”;叙事结构维度,全面总结和重点突出相结合,诠释并彰显中国式现代化的文明新形态。  相似文献   

14.
<正>档案文献,是国家的宝贵财富,是人类活动的真实记录,是民族文化的珍贵遗产。为梳理本市的档案文献精品,挖掘优质档案文化资源,推进档案文化建设和传播,上海市档案局将在全市范围内开展第二批档案文献遗产和优秀档案文化传播项目申报工作。此项工作主要由申报、审定、公布等环节组成。经申报审定,凡入选市级档案文献遗产和优秀档案文化传播项目者,将通过大众媒介向社会公布,并给予一定的保护费和奖励费。  相似文献   

15.
<正>档案文献,是国家的宝贵财富,是人类活动的真实记录,是民族文化的珍贵遗产。为梳理本市的档案文献精品,挖掘优质档案文化资源,推进档案文化建设和传播,上海市档案局将在全市范围内开展第二批档案文献遗产和优秀档案文化传播项目申报工作。此项工作主要由申报、审定、公布等环节组成。经申报审定,凡入选市级档案文献遗产和优秀档案文化传播项目者,将通过大众媒介向社会公布,并给予一定的保护费和奖励费。  相似文献   

16.
为了进一步加强我省档案资源建设,促进档案事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省档案局自2002年起开展“浙江档案文献遗产”评选工作。根据“浙江档案文献遗产”入选标准,经浙江档案文献遗产工程专家咨询委员会评审、浙江档案文献遗产工程领导小组审批,15批组档案文献第一批入选“浙江档案文献遗产”。入选档案文献如下(排名不分先后):1、《共产党宣言》中文首译本(上虞市档案馆);2、平湖“老鼎丰”酱园档案(平湖市档案馆);3、新昌调腔艺术档案(新昌县档案馆);4、松阳高腔艺术档案(松阳县档案馆);5、施光南曲谱手稿(金华市档案…  相似文献   

17.
张丽莉 《出版参考》2017,(10):30-31
在中国文化走出去的大背景下,大量中国传统译著被出版推介.为使“走出去”更加有效,李景端老师接受访谈,他结合译林社“引进来”的成功经验,对“走出去”的内容、通俗与经典的界定以及出版界为中华文化走出去应承担的角色等问题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相似文献   

18.
毕磊 《传媒》2006,(3):55-57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提出实施"走出去"战略,对文化"走出去"提出了要求,指明了方向.历史又一次给我们中华文化"走出去"带来了千载难逢的机遇.作为文化传播的重要载体,我们的传媒业要充分认识中华文化"走出去"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抓住重要战略机遇期.  相似文献   

19.
辛晓磊  周斌  池瑶 《出版广角》2021,(10):13-16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出版与传播关乎我国文化自信建设.当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需发挥主题出版在内容与形式上的引领作用,从选题创新、人才培养、技术跟进、顶层设计等方面全面提升传播力,也要关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主题出版"走出去"的推进助力.  相似文献   

20.
<正>199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为“避免纸质、视听、数字或其他格式的文献遗产的损失,以及集体遗忘的发生”而创建“世界记忆项目”(Memory of the World Programme),将对全球集体记忆具有重要价值的文献遗产、濒危遗产纳入名录加以管理,“保护文献遗产,促进文献遗产的利用和传播,提高公众对文献遗产重要性和保护文献遗产必要性的认识”。1995年,《世界记忆名录》建设工作正式开展,1997—2017年间共进行11轮评审,“南京大屠杀档案”“白云和尚抄录《佛祖直指心体要节》(下卷)”“荷兰东印度公司档案”“巴巴多斯非洲之歌”等反映世界不同地域、不同时期、不同文化的珍贵遗产入选其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