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所谓深度访谈,学界所指的主要就是半结构式的访谈。深度访谈是一种常用的资料收集方式,是直接感知研究对象实际情况的基本方法。深度访谈没标准化程序可供遵循,访谈过程常因访谈者与受访者的互动而变化。因此,这种方法对访谈者的要求较高,要求访谈者能够控制访谈环境,把握访谈方向和进度。  相似文献   

2.
访谈的关键     
新闻采访中的访谈是复杂的人际传播过程,访谈的定义为:双方提问和回答的互动传播过程,至少有一方有预定和严肃的目的。①访谈的概念涵盖了如下关键词:互动、过程、目的、问题、双方、角色转换。  相似文献   

3.
用户参与式农业古籍数字图书馆访谈评价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用户参与式调查统计方法,对农业古籍数字图书馆进行评价,具体包括参与式访谈方法,访谈内容的制定,用户的确定及调查人员的培训,访谈过程中时间、地点等细节的分析,以及最后数据的统计等内容。  相似文献   

4.
由鑫 《新闻传播》2005,(5):61-62
中央电视台的《艺术人生》栏目,以我国的著名艺术家、当红明星为主要访谈对象,通过让观众去感受那些平常可望而不可及的名人的生活经历,从而引发人们对人生、对艺术等深层次问题的思考。应该说,《艺术人生》的成功来源于它强大的策划班子,优秀的编导群体,以及创作集体的凝聚力。但是,我们不能忽视的是,这样一个访谈节目,对主持人的提问和访谈也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因为,访谈对象有着很高的知名度和社会影响力,如何让他打开心扉,吐露真情,让观众看到他们浮华背后的真实的一面,就需要主持人访谈态度、技巧和方式的用心和独到。  相似文献   

5.
主要访谈时间:1999年11月22日、11月29日、12月6日 访谈地点:朝阳区官庄王学智家 访谈人:岳永逸访谈者记:主要出于调查研究解放前天桥艺人生活史的目的,1999年至今,我一直在寻访知晓当年天桥实情的老人。 王学智老人就是我访谈的对象之一,也是我迄今为止访谈最为详尽的老人。对于老天桥甚至老北京的研究,他的回忆无疑是十分难得的鲜活的材料。  相似文献   

6.
吴芳 《河北广播》2004,(5):67-68,77
人物访谈是近年来比较流行的一种节目形式,尤其象一对一这样的访谈节目在电视、广播已成为一种常见的节目类型。比如王志主持的《面对面》、《鲁豫有约》、《杨澜访谈录》、张越访谈等等。那么,在采制人物访谈中如何做得更到位、更抓人,笔者认为:  相似文献   

7.
《新闻会客厅》节目是石家庄人民广播电台新闻台一档直播新闻访谈节目。如何在访谈话题和正确的舆论导向间寻求最好的访谈效果,是我们经常思考的问题。以下是我们策划、主持、制作节目的几点感受。  相似文献   

8.
李岚 《新闻界》2002,(2):3-7
访谈对象:喻国明,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人民大学舆论研究所所长,《新闻学论集》主编。访问者:李岚,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传播学博士生,中国青年政治学院新闻与传播系讲师。访谈时间:2002年2月28日下午访谈地点: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一、关于业外资本进入传媒行业李岚:今年初公布的《中央宣传部、国家广电总局、新闻出版总署关于深化新闻出版广播影视业改革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中称:“根据事业发展需要,报业集团、出版集团、广电集团的新闻宣传部门经批准,可在新闻出版广播电视部门融…  相似文献   

9.
赵尚 《新闻知识》2007,(5):75-77
2004年12月28日,央视社会与法频道《心理访谈》栏目正式开播,这是作为国家级的中央电视台第一个,也是全国第一档现场个案访谈的心理栏目。到今天,央视《心理访谈》连同江苏卫视的《调解》、北京卫视的《真情互动》、湖南卫视的《真情》等栏目的部分或全部节目,部分或全部地关注并解决人的情感心理问题的一些节日,  相似文献   

10.
赵尚 《新闻知识》2007,(5):75-77
2004年12月28日,央视社会与法频道《心理访谈》栏目正式开播,这是作为国家级的中央电视台第一个,也是全国第一档现场个案访谈的心理栏目。到今天,央视《心理访谈》连同江苏卫视的《调解》、北京卫视的《真情互动》、湖南卫视的《真情》等栏目的部分或全部节目,部分或全部地关注并解决人的情感心理问题的一些节日,[第一段]  相似文献   

11.
施世奇 《视听界》2013,(3):103-103
1.前期准备 访谈前做充足的准备,尽可能找到与之相关的资料,这是节目成功的要素之一。人物类访谈,必须准备好人物背景等资料,对采访对象有大致的了解,使提问、交流有的放矢;话题类访谈,必须熟记与话题相关的资料。财经节目经常会涉及到政策条款,要预先学习。比如今年4月《新@财经》做的一档春季房展会的访谈,说到“国五条”对二手房市场的影响,主持人应该知道“国五条”的内容是什么,并延展到之前出台的“国八条”的内容,为什么现在要推出这个政策,只有把这些都弄清了,才能与嘉宾站在同一层面,继而深入地交流。在录制之前,主持人要熟悉策划方案,与编导探讨脚本,  相似文献   

12.
访谈节目近几年来在全国各个电视台越来越“火”。中央电视台的访谈节目可以说是受众最多、影响最大。本旨在通过重点分析中央电视台的访谈节目,来寻找其中一些规律性的东西——访谈节目主持人的现场访问线索。  相似文献   

13.
闫伟 《声屏世界》2007,(5):60-61
我国的名人访谈节目,大致存在着两种类型:一种以央视的《艺术人生》、凤凰卫视的《鲁豫有约》为代表,参与者由主持人、嘉宾和现场观众三部分组成。另一种以央视的《面对面》《高端访问》为代表,节目通过主持人(记者)与嘉宾一对一的双向交流完成。本文试图以《面对面》和《鲁豫有约》对易中天的访谈为例进行比较分析,以期对两档优秀节目的个案对比中分析我国名人访谈节目的成功经验。  相似文献   

14.
深度访谈的过程常因访谈者与被访者的互动而变化。在深度访谈的互动过程中,常见的障碍有以下几种:一、偏见性障碍;二、习惯性障碍;三、顾虑性障碍;四、环境性障碍;五、经验性障碍。深度访谈的引导原则为适时、中立、适度。针对深度访谈存在的障碍,深度访谈的引导策略主要是铺设访谈架构,参与访谈建构。  相似文献   

15.
大连电视台国际部的外宣 节目《中国大连》从2000年第3 期《出国打工》开始,以后陆续加 进了十几期的3-4分钟的人物 访谈。这样的访谈怎么做?这是 本文思考的。 如何打开被采访者采访前 的自然状态?访谈对子被采访者 可能是陌生的或是第一次,关键 就是开机前我们如何去调整被 采访者的情绪,使访谈在轻松的 话题中,在自然的状态中使被采 访者在不知不觉中开始进入角 色,谈话亲切、自然、流畅。 例如有一期节目,被采访者 是东北财经大学渤海酒店管理 学院副院长谢彦君,谈话的内容 是关于人类与动物的关系。因谢 老师是第一次…  相似文献   

16.
人物访谈的提问艺术——观《杨澜工作室》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玲玲 《视听界》2002,(5):64-65
《杨澜工作室》自1998年1月创立以来,最先在凤凰卫视播出了两年多,而后又由阳光卫视制作播出,一直受到各方面的普遍关注。节目的覆盖曾占整个凤凰卫视的十分之一,成为名牌的人物访谈节目。它以世界各国知名人士为主要访谈对象,紧紧围绕以名人的故事抓住观众的心,与他们畅谈个人成长经历和感受。通过访谈,让观众去感受那些平常可望而不可及的名人,接近距离,彼此沟通,从而引发对人生、社会等深层次的思考。  相似文献   

17.
“在线访谈”将网络的互动优势发挥到了极致,它采用了MPEG4等技术,可支持多人实时参与网络互动访谈。在访谈中,受众在观看网络视频直播节目的同时,不但可以通过文字进行互动交流,而且可以通过视频等方式与在线观看的其它用户乃至于直播室的主持人、嘉宾进行实时交流,实时参与直播节目。自其问世以来,被各网络媒体充分运用,人民网、新华网等都开设了网上访谈栏目,在正面宣传中发挥了很大作用。[第一段]  相似文献   

18.
也许是学新闻专业的关系,平时很喜欢收看上海电视台纪实频道的节目,特别像“往事”栏目一个个人物的访谈,很吸引人看,而且能引人入胜。因为主持人刘凝访谈的对象都很有选择性,所谈的话题都很有价值、很有意义。比如7月9日晚(我收看的是7月10日凌晨的重播——因为我习惯每晚工作到零点以后,收看一会儿电视再睡觉),她访谈的对象是陈毅的儿子陈丹淮,话题是回忆其父陈毅同志。陈毅不是一般的人物,是建国后上海市第一任市长,有着传奇般的人生。  相似文献   

19.
亚妮 《视听纵横》2004,(4):55-58
这个话题无疑涉及到访谈节目的谈话技巧,或访谈主客体话题的实质性内容,但就笔近十年访谈节目的创作实践及宏观上看,更多牵涉的是访谈状态的主导意识:在未知状态下开凿性互动,还是先知有备的条例性问答,本着重就“在未知状态下开凿性互动”的话题加以论述。  相似文献   

20.
按照北京广播学院吴郁教授的观点,电视访谈类节目是指。由主持人邀集有关人士及受众,围绕公众普遍关注的重要问题,在轻松和谐,平等民主的氛围中展开讨论的群言式言论节目。”①因此,访谈类节目是建立在主持人对访谈对象本体开掘基础上构成的谈话体节目。从世界电视发展史上看,1954年美国NBC推出的《今夜》栏目可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