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霖 《声屏世界》2009,(5):24-25
对于方言节目的大量出现,目前学术界有很多争论。有的对方言节目的出现进行激烈抨击,有的大加褒奖,也有的持保留态度。值得注意的是,对广播电视媒体当中的新闻和谈话节目等所谓主流节目,业界几乎一边倒地喊出“要捍卫标准普通话的绝对地位”的声音。在2004年全国播音学年会上,国家广电总局副局长胡占凡专门谈到了方言的问题,再次强调总局坚决禁止用方言配音,不允许在不必要的时候使用方言,要建立严格的制度来保证普通话的使用。究竟应当如何来看待方言现象,又该持什么样的态度,确实值得探讨。  相似文献   

2.
困境 200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对广播电视播音用语提出;广播电台、电视台以普通话为基本的播音用语.2004年10月国家广电总局发布《广电总局关于加强译制境外广播电视节目播出管理的通知》,规定广播电视一律不得用方言译制境外广播电视节目.2005年,广电总局又发文禁止主持人使用港台腔,方言电视剧被荣止播出.闽南方言需要保护,但绝不能与普通话的推行相冲突,这是一个不能触碰的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3.
方言节目的生存空间究竟有多大?如何处理方言节目创办与管理的关系?如何解决作为地域文化表现的方言节目和承担推广普通话责任的广播电视媒介之间的矛盾?本文以广西本土节目《有话日日倾》为例,通过对方言节目创收、创优、收视、受众等多项指标的分析,尽可能客观地阐述方言节目的正负效应,理顺方言节目需要处理的各种关系,审视方言节目的生存状态和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4.
方言节目是指各地以所在地区为目标市场,以区域性观众为主要定位,采用方言这一独特语言表达形式推出的电视节目.它是对传统的普通话节目的创新,由于其贴近百姓的特质和方言播说的新颖形式,广受百姓的欢迎,成为地方电视台收视率的增长点.  相似文献   

5.
方言节目是指各地以所在地区为目标市场,以区域性观众为主要定位,采用方言这一独特语言表达形式推出的电视节目。它是对传统的普通话节目的创新,由于其贴近百姓的特质和方言播说的新颖形式,广受百姓的欢迎,成为地方电视台收视率的增长点。那么,用方言包装新闻节目,真的“一包就灵”吗?  相似文献   

6.
节目主持人使用方言的正负效应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陈竹 《当代传播》2006,(5):94-96
近两年,全国各省市广播电视方言类节目“异军突起”。方言这种“独特的言语形式”,在节目主持人语言艺术中发挥着特殊的作用,产生了奇妙的传播效应,同时,也带来了许多的问题。本文辨证分析了广播电视主持人使用方言的利弊。  相似文献   

7.
李文静 《青年记者》2007,(24):57-58
近年来媒体上陆续出现了一阵“新风”:电视台以方言作为工作语言主持娱乐节目,用方言播报新闻、播出用方言译制的外国影片等等。 在方言节目火热登台的同时,关于方言电视节目是否能登大雅之堂、是否挤占普通话的空间等的争论也没有停过。  相似文献   

8.
据《中国新闻传播学评论》:中国国家语委副主任、语言文字应用管理司司长王登峰,日前在接受新华社访问时曾说:“广播、电视播报新闻不能使用方言。”随即引发舆论的质疑,并且要求不应任意取消方言新闻。王登峰说,近年采用方言的广播电视节目确实越来越多,有些并没有按照有关规定进行约束。中国对地方台使用方言播音有严格要求,如播报新闻不能使用方言,方言节目播出时间、时长和占节目总数比例也都有严格要求。王登峰表示,推广全国通用的普通话是国策,是国家的利益和国家的意志,并不是要消灭方言。但在国家规定使用通用语言的地方,应坚决执行规定。如公务员在执行公务时必须讲普通话。新闻媒体要用普通话传递信息。国家语委的强势态度,随即引发议论。  相似文献   

9.
随着时代发展,广播电视节目对方言使用的探索越来越宽容。把握好普通话在播报中的主体地位,发挥好方言在播报中的积极作用,在当前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0.
去年以来,一股强劲的方言风正在全国媒体蔓延。各地广播电视媒体纷纷推出了一批方言节目,形成了一股“方言热”现象,引起了行政管理部门、有关学、业内人士、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讨论。因此,当前研究广播电视地域节目表达方式,必须关注与研究“方言节目”这一热点。如何处理好方言节目创办与管理中的若干重要关系,从总体上正确把握广播电视地域节目表达方式,已成为一大课题。笔认为,归纳起来,关键是要处理好八大关系。  相似文献   

11.
去年以来,各地广播电视媒体纷纷推出了一批方言节目,形成了一股“方言热”现象,如何处理好方言节目创办与管理中的关系,成为各界探讨的话题。笔者认为,方言节目应处理好六个关系:  相似文献   

12.
林丽臣 《青年记者》2006,(18):44-45
今年3月底,国家广电总局副局长胡占凡公开表示,国家广电总局将出台相关政策,进一步规范广播影视节目播出语言,非经广播影视行政管理部门批准,各级广播影视播出机构不得擅自开办使用方言播出的节目。①这是自去年9月13日,国家广电总局下发《中国广播电视播音员主持人自律公约》以来,国家管理部门对方言节目进行规制的又一次重磅出击。方言节目使用范围有限,一定程度上浪费了传媒资源,对普通话的推广有一定阻碍作用,内容上也容易出现庸俗化倾向,这些是方言节目公认的缺陷。从这一点来看,广电总局对其规制是有一定道理的,但是否就要如相关部门…  相似文献   

13.
方言节目指各地媒体尤其是地方广播电视媒体,以所在地区为目标市场,以区域性观众为主要定位,以方言这一独特语言表达形式推出的一些节目.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在中国的娱乐类电视节目中或多或少有了方言的参与.  相似文献   

14.
21世纪初,以杭州西湖明珠频道推出的《阿六头说新闻》为代表的电视方言类节目的兴起,象一股冲击波,震荡着全国的广播电视界,省级台、地市台相继开设了方言类节目,并迅速掀起了广播电视节目的方言热,如今的荧屏是四川话、杭州话、山东话、广东话和湖南话竟相亮相,方言新闻、方言娱乐和方言广告节目纷纷登场,出现了广播电视的方言潮。  相似文献   

15.
方言节目从1996年开始在中国大地上出现,并有大发展之趋势。它有利于传承区域文化,唤起人们对乡音的记忆,让忘记乡音的年轻人重新拾起对方言的关注。方言节目的播出也利于繁荣地方文化,为我国文化多样性做出一份贡献。但是,在推广普通话的大背景下,方言节目的发展也出现了一些问题。本文正是从这两个方面进行研究,揭示方言节目和区域文化的关系,以及在现在的社会中,方言节目存在的问题和改进办法。  相似文献   

16.
对于广播电视的播音员、主持人来说,必须熟练地掌握语言基本功,说标准普通话,并且注意吐字清晰,发音圆润,掌撞重音、停连、语气、节奏答恰到好处,使你要表达和阐述的内容直接舆给听众或观众,并且起到示范作用。现在有些人误以为播音员普通话标准程度要求高些,节目主持人则可以随意些,节目主持人语言只要亲切、自然、口语化就行了,其实不然,节目主持人也是推广普通话的一个重要窗口。如今许多电台主持人节目多是以直播形式出现,并且还有与听众最直接交流的听众参与节目,这就对节目主持人的要求更为严格了,节目主持人不仅要有较…  相似文献   

17.
关于方言节目,社会上可谓褒贬不一,叫好和反对的声音兼而有之。如何正确看待方言类与普通话节目之争,成为我们不容回避的话题。依笔者之见,适度控制方言节目彰显和谐的理念,有利于更好地规范方言节目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方言类电视新闻节目可以更加贴近群众,更加适应本地居民生活的语言表达,但是随着各大电视台收视率竞争的进一步提升以及国家政策的实施开展,这种方言广播电视节目,逐渐呈现低俗化、小众化、地域化的发展趋势。因此对于方言的运用是桥还是墙,得到了众多媒体专家和学者的注意与研究。本文首先探究方言广播电视新闻节目出现的动因,继而分析方言类广播电视节目的特征,再具体的分析方言电视节目存在的“桥”的作用,以及其存在的“墙”的作用,从而对如何改革方言广播电视节目提出自己的见解。  相似文献   

19.
在传媒环境飞速发展、多元化的今天,出现了一种新的节目形态,主持人用方言主持节目,大家对此现象褒贬不一。"方言热"的出现,有其必然的趋势,也有其优势,但这也并不代表所有的方言节目都是成功的,更不能说明方言节目可以取代普通话类的节目。本文从方言节目的形成背景、存在的合理性以及主持人在节目中使用方言的意义分析,探讨方言节目的现状,并由此分析方言节目存在的问题,探讨方言节目如何趋利避害,并且探讨主持人在这其中的定位与完善措施。通过问卷调查、文献综述等方法,将主持人与节目内容结合,更侧重于探讨主持人在这其中的角色定位、特点与作用。  相似文献   

20.
郑云 《新闻采编》2009,(3):27-28
当人们厌倦了字正腔圆的普通话节目之后,方言版电视节目的崛起顿时让人有了耳目一新的感觉。用方言播报电视新闻、方言版家庭系列情景剧、方言电视小品节目、方言电视综艺节目、方言电视剧与配音电视剧等等不一而足。作为一种原生态的电视文化节目形式,方言版的电视节目已经成为电视台新的经济增长点,而且类型日趋多样化。这种基于本地方言特色,蕴涵当地文化习俗,节目风格生动活泼、娱乐搞笑,让观众轻轻松松获得愉悦,是方言节目所以能够吸引观众眼球的制胜法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