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1995年以来,由于李登辉大搞“两个中国”和“一中一台”,海峡两岸原本比较和谐的政治关系骤然陷入了低潮,两岸经贸关系受到一些影响。但从总体来看,在这一年里两岸经贸关系仍在持续发展,两岸贸易总额继续增长,台商对大陆投资出现了新的动向:  相似文献   

2.
鸦片战争之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习近平总书记精彩描述到:“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这一重要论述明确了中国梦是国家、民族、人民共同建设、共同享有的同一个梦。国家电网公司顺应时代潮流,提出“中国梦国网情”,是“中国梦”在国家电网的自然延伸与实践。作为国家电网公司的一员,我们始终致力于推进“两个转变”,创建“两个一流”,为实现和谐美丽中国梦而不懈努力。  相似文献   

3.
华夏城乡游     
当苏洲寒山寺的僧人和游人撞响新年钟声的时候,旅游部门给游人们带来了一个消息:1998年是“华夏城乡旅游年”。在1997年16条旅游专线的基础上,推出“古城新貌”和“乡村旅游”两个旅游产品。此外,中国将重点办好苏洲国际丝绸节、大连服装节、哈尔滨冰雪节、潍坊风筝节、新疆葡萄节等23个旅游节庆项目。自1992年以来,中国每年都办一个旅游主题年,其目的是吸引更多的外国人来中国旅游。而对于旅游者来说,则可以享受到一些新开发旅游项目先  相似文献   

4.
张新明 《职业圈》2010,(5):10-12
“中国制造”在世界上占据了愈来愈重要的地位。但是近段时间以来。西方国家针对中国制造的产品质量问题大肆炒作,中国制造遭遇了前所未有的信任危机,这些信任危机使中国产品信誉受损,使中国产品在美国的销售量急剧下降。文章从贸易保护主义和价值链两个角度对产生“中国制造”信任危机事件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解决“中国制造”信任危机。拓展国际市场的几点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5.
卷首语     
2006年新年的钟声敲得格外悠扬。 20年来,中国 GDP 以超过9.5%的平均数字增长着,中国人正一步步顽强地把强国旗帜插在百年梦想的峰顶。登山是为了看看远方。站在新年的门槛上,站在这座山峰上,我们望到了更亮丽的风景——“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在面向未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时刻,中国坚定地做出了抉择。回望半个世纪以来的中国,我们的国家在取得日新月异进步的同时,也因不断经  相似文献   

6.
新华社是中国最大的通讯社,也是世界五大通讯社之一,1931年11月7日诞生,从瑞金到延安、从西柏坡到北京,在毛泽东主席“把地球管起来的”的要求指引下,新华社正一步一步走向世界  相似文献   

7.
见到中国前驻阿根廷大使馆文化参赞张毅先生,是在中国外文局“面向拉美图书宣传策划会”上。他在会上呼吁从事对拉美宣传的出版人,要重视墨西哥的瓜达拉哈拉书展、古巴的哈瓦那书展、阿根廷的布宜诺斯艾利斯书展、哥伦比亚的波哥大书展等国际书展,通过它们向远在地球另一端的广大拉美读者,多推介介绍中国的新书。此论一出,引起了与会者的积极响应。从20世纪80年代初起,张毅就开始在拉美从事文化交流工作,曾驻过委内瑞拉、智利等六个拉美国家,并先后担任过中国驻哥伦比亚、阿根廷两国大使馆的文化参赞。张毅参赞及其夫人于素莲(一秘)从2001年7月4日到阿根廷就任以来,经历了阿根廷从衰退到危机,并逐渐走向复苏的过程。今年3月从中国驻阿根廷大使馆文化处卸任回国后,张毅在文化部对外文化联络局美大处工作。会后,他欣然接受了本刊记者的约访。访谈伊始他说:“中国和拉美相距实在太遥远。举阿根廷为例,从北京到这个位于世界最南端的国家,空中飞行就将近24个小时,还不算中途停留的时间。”访谈中,张毅以自己在阿根廷出任文化参赞四年的经历和体会,使我们看到丰富多彩的文化交流活动可以跨越遥远的地理距离,让中国文化在拉丁美洲留下耐人寻味的足迹。  相似文献   

8.
基于特定社会建构和意识形态立场的风险话语为各国开展国家安全实践提供了重要依据,也成为少数西方国家遏制中国发展的工具。2023年4月以来,“去风险,而非脱钩”新战略的提出标志着美西方对华风险话语不仅在表述上完成了从“中国威胁论”“中美脱钩”到“去风险”的更新迭代,更实现了从“安全化”到“去风险化”的话语内核转向。它看似放弃了“以中国为威胁”的进攻姿态和“脱钩”的逆全球化立场,实则意在扩大遏制空间、占据道德高地,实现“以中国为风险”的精确“脱钩”。借助强调“风险”而非诉诸“安全”的话语重心变化,美西方也意图进一步转移盟友间和国家内部矛盾,掩盖自身国家安全能力衰退的事实,这最终可能带来“去风险化”风险话语的全球散逸。  相似文献   

9.
自2012年首次中国一中东欧国家领导人会晤在华沙成功举行以来,在“16+1”合作机制的推动下,中国与中东欧国家关系掀开了历史的新篇章。2013年,习近平主席在出访中亚和东南亚国家期间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得到中东欧国家的积极响应。在“一带一路”沿线65个国家中,中东欧国家占近四分之一。可以说,在“一带一路”建设中,中东欧国家的作用和地位不容小觑。  相似文献   

10.
作者试图从中国媒体对美国形象“构建”的角度切入,去说明这样一个事实——媒体对塑造国家形象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可促使人们思考:“中国形象”是如何被国外媒体建构的,中国应如何重视通过外国的媒体塑造自己良好的国家形象……大众传媒成为中国城市居民了解美国“第一渠道”随着中国经济实力的上升和对外开放的深化,中国公众愈加需要对国际社会有一个真实、全面和客观的了解,以减少在国际交往时由于信息不对称而造成的风险。公众对别国的认识主要是通过大众媒体的作用。这种作用到了2005年,《环球时报》进行的一项民意调查得到了证实…  相似文献   

11.
第一,要充分认识对外宣传工作的战略地位和重要作用。强调外宣工作的重要性,可以从很多的角度讲,可以有很多的理由。但我觉得江泽民总书记提出的最重要的根据是两个。一个是我国改革开放的需要。中国要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必须让世界正确地了解中国,了解中国的历史、现在的发展、中国的政策和未来。外宣工作应有效地为经济建设这个中心服务。第二,反击西方国家利用舆论对我进行“西化”、“分化”的需要。冷战之后,他们把进攻的方向对准了中国,利用人权、台湾、达赖、民族、宗教等问题,对我进行歪曲和攻击,企图制造分裂,破坏统一,干扰我改革开放,阻挠、遏止中国的崛起和发展。  相似文献   

12.
春节,是中国农历的新年。在海外的华人,把中国春节的民俗风情带到异国他邦,使华夏文化逐渐与他国文化相融合。世界上一些国家和地区,就曾发行过以“中国农历新年”为题材的邮票。在这些邮票的画面上,充满着欢乐的节日气氛,并表现出浓郁的中国传统文化特色,极富情趣。 新加坡1971年发行印有“中国新年”字样的邮票。画面上是身着中国传统服饰的两个华人小孩,喜洋洋地把“压岁钱”放进象征吉祥的猪型扑满里(图1)。 在斐济,从1973年开始,曾三度发行“中国新年”邮票。图案分别是威武雄壮的狮子舞(图2)、五彩缤纷的夜晚和华人姑娘的红绸舞(图3)、大红宫灯及纸龙,把节日的喜庆气氛生动  相似文献   

13.
玉茗  ;王庆军 《职业圈》2014,(31):86-88
丝绸是中国的智慧创造。丝绸之路是中国文明的友谊出使。莒县在古代战国时期曾经是一个国家——莒国。“毋忘在莒”至今流传。莒县海通茧丝绸成立已有60年历史,是全国首批三个“蚕茧生产国家农业标准化示范单位”之一,产品荣获中国丝绸行业缫丝企业首批首个“中国名牌”她们经历过关停并转的坎坎坷坷,  相似文献   

14.
东亚地区有组织的经济合作起源于东盟。“东盟”最早只有5个国家,泰国、马来西亚、菲律宾、新加坡,印度尼西亚,领头羊是印度尼西亚。现在成员国扩大到10国,它在国际和地区事务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过去东盟对中国比较排斥,老强调“中国威胁论”,现在从马哈蒂尔到李光耀等东盟国家领导人更多是谈“中国机会论”。  相似文献   

15.
默秋  简妮 《文化学刊》2009,(1):61-61
默秋、简妮等在2008年12月13日《文汇报》撰文指出:服装是一种记忆,是一个国家、一个社会、一个时代鲜活生动的形象记录。曾几何时,中国人因为服装式样的单一和“蓝、灰、黑”的沉闷色调而被西方人嘲讽为“蓝蚂蚁”。1978年,改革开放的春风吹拂中国大地,中国发生了巨大变化.人们心中沉睡已久的对关的渴求被释放出来,百姓服饰日益色彩缤纷,从喇叭裤、蝙蝠衫、踏脚裤,到连衣裙、吊带衫、露脐装……你方兴罢我登场。  相似文献   

16.
文摘     
法律援助行动在中国法律援助是对某些经济困难或特殊案件的当事人给予减、免费提供法律帮助的一项法律制度,是保障国家法律得以平等、公正实施的重要措施。需要法律援助的当事人往往在法律上和经济上都是弱者。在中国法律界以外,只有很少的人知道“法律援助”这个在西方发达国家已经被使用了多年的制度。对许多普通的中国人来说,“法律援助”是一个新的名词。1979年以后,国家颁布、制定了许多新的法律和法规,其中有的也涉及到了法律援助的内容。在最近颁布实施的新《刑事诉讼法》和有关律师行业的规定中也有类似规定。一项来自北京市律师协会的调查表明,自1979年恢复律师制度以来,北京市219个律师事务所的2000多名注册律师,几乎人人都办过法律援助性质的案子。1994年5月北京某建筑工地安徽民工小张重伤致残。他要求在医疗费、残废补贴费等各种费用上给予应  相似文献   

17.
在2005年全国外宣工作会议期 间,来自文化部的官员与其他部委的 代表都在前排就座,这给我们一个喻 示: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大外宣 格局已经搭建。 在做外宣工作的过程中,大家都亲 身感受到,当国与国之间在政治上争 执、贸易上摩擦时,文化在对外传播中 更显示出穿透力量。这两年中国文化部 的文化交流活动办得红红火火—— 2003年到2005年,历时两年、覆 盖中法两国全境、先后举办七百余场 活动的中法文化年是中法两国文化交 流史上浓墨重彩的篇章,它使国家间、 人民间的理解达到一个新的境界,国 家主席胡锦涛称之为“中欧文化交流 史上的创举”。2005年10月,在美国 华盛顿的肯尼迪艺术中心,中国和美 国首次合作举办了为期一个月的“中 国文化节”,中国七百多位优秀表演艺 术家、五十余场演出,让四十多万美国 观众亲自体会了中国文化的丰富多彩 与博雅包容。 这一切都告诉我们:文化传播在 “向世界说明中国”的外宣工作中具有 举足轻重的地位与分量。 在孙家正部长刚刚从美国参加 “中国文化节”回来后,尽管工作日程 被紧张和繁忙充斥着,但他仍拿出近 两个小时的时间,接受了《对外大传 播》记者的专访。 没有见到孙家正部长之前,我们 在网上搜索着关于他的信息和故事, 可是这些信息根本无法满足我们想更 多地了解他的欲望,他仿佛是一个更 喜欢把成功的喜悦隐在幕后的人……  相似文献   

18.
中国一年一度的“两会”历来被中外媒体当作是捕捉中国未来政策走向的信息富矿。2006年3月3 日至3月14日的“两会”,更是吸引了海内外众多的记者来报道,其中有来自35个国家和地区的180家新闻机构的400多名境外媒体记者,创下了“两会”报道史上记者人数最多的记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今年“两会”的重要议题。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政府工作报告中用专门的一个章节阐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当温总理提到要下决心调整投资方向,把国家对基础设施建设投入的重点转向农村,并加重语气表示这是一个重大转变时,几秒钟内会场连续响起两次热烈的掌声。  相似文献   

19.
刘景 《对外大传播》2013,(12):44-46
2013年两会以后,习近平主席关于“中国梦”的讲话成为外媒关注的焦点。俄罗斯媒体在报道“两会”的同时,也对“中国梦”进行了详尽阐释,从“中国梦”的人文内涵、实现途径、现实意义,到“中国梦”在经济层面的机遇和挑战,并以此来分析新一届政府的执政理念,预测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前景,判断中国的改革路径与面临的风险。比之欧美媒体,俄罗斯媒体对于“中国梦”的解读更趋客观和理性。尤其要着重指出的是,俄罗斯也有重新振兴国家的梦想,许多专家都认为,两国在实现各自发展梦想的同时有着合作的契机。  相似文献   

20.
奥运回眸     
2008年8月8日晚,雄浑的脚步声响彻在国家体育场"鸟巢","巨人的脚步"沿着北京城古老的中轴线一步步迈向"鸟巢",全世界的目光跟随这些壮美的脚步开始了一场奇妙、梦幻的中华文化之旅,他们的眼前呈现的是一个古老的中国,一个年轻的中国,一个希望与全世界的朋友构建和谐家园的中国。虽然奥运会已经闭幕了,但是北京奥运会将是一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事件。它不仅改变了中国的世界观,也改变了世界的中国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