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940年10月底,重庆《新华日报》派我到昆明采访,主要目的是访问云南地方实力派龙云将军,并走一趟重新开放的滇缅公路。国际新闻社(简称国新社)社长范长江同志和我结伴同行。龙云在连年军阀混战中以武力统一了云南。抗战以前,他已培植了一支完全由他指挥、给养由地方自给的正规滇军三万多人。在政治上他对国民党中央政权保持“若即若离”的态度,形成“半独立”的地方实力派。抗战爆发后,国民党中央与云南地方当局的控制与反控制的斗争日益加剧。  相似文献   

2.
谭圣剑 《图书馆论坛》1993,(1):73-74,63
今年7月,昆明街头自从出现了“博览读书社”的招牌后,“借书一定要到图书馆”这句话在昆明已成过去。成立于今年7月的昆明博览读书社(以下简称“书社”),是一个民办的综合性文化服务企业,它的主要经营是书刊的借阅服务,兼营图书零售、邮购,组织文化交流活动和技术培训等业务。博览读书社的经理罗先生是昆明人,他今年24  相似文献   

3.
我国文艺小说的各种流派,最早要数民初时期包天笑、周瘦鹃为代表的“鸳鸯蝴蝶派”,后来有以写上海题材的“海派文学”以及某些以地域为特群体的文学流派诸如山西以赵树理、马烽为代表的“山药蛋派”,河北以孙犁为代表的“白洋淀派”、广东以秦牧、陈残云为代表的“岭南派”等出现。近些年又有以程乃珊、王安忆为代表的新海  相似文献   

4.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帝国主义用武力强占了东三省,第二年又挑起对上海的侵略战略,不久就在东北成立了以清朝末代皇帝溥仪为“执政”(两年后改称“皇帝”)的伪“满洲国”,使本已灾难深重的中华民族面临亡国的惨祸,促使国内阶级关系发生了重大变化,  相似文献   

5.
李云涛 《兰台世界》2003,(10):37-37
日俄战争后,日本帝国主义攫取了我国东北旅大地区的租借权和南满铁路及其附属一切“权益”,日本为巩固和扩大这种“权益”,向东北地区大量派驻军队。1907年正式成立“满洲独立守备队”,驻守南满铁路及其附属地,另派一个师团驻扎在辽阳,“担任关东州之防备”及“南满铁道线路之保护事宜”。1919年4月2日,日本政府为遂其日益膨胀的独霸野心,由天皇发布敕令,在我国东北设立关东军,统率驻在“关东州”和南满的日军,名义上守卫“关东州”和保护南满铁路沿线,实则从事阴谋颠覆和武力侵略活动。它发动九·一八事变,制造分裂中国的伪满傀儡政权,对我…  相似文献   

6.
报纸版式风格的形成和它所处的政治、经济地位,文化特征关系密切。目前在国内报界比较重视版式的上海和杭州的报纸,就体现了这种现象。“杭派”报纸的版式风格比较“硬朗”,对模块式的使用达到了一定的境界,更多的给人一种浓眉大眼、气势如虹的感觉。而“沪派”报纸的版式风格比较“纤婉”,它对  相似文献   

7.
策划这一概念并非现代才出现.远在中国古代就已经非常盛行,勾践的“卧薪尝胆”、诸葛这的“空城计”、《战国策》中“千金市骨”都是策划的杰作。到了现代,策划已被运用到更广泛的领域:广告设计、新闻策划、楼盘推销等等。  相似文献   

8.
甲午战争看似偶然,实际上是必然的。 明治维新之后,日本提出了三个口号“文明开化”“殖产兴业”和“富国强兵”,作为它的国策。当时日本的经济主要是轻工业,比如纺织业,因为这个来钱快,发展重工业周期长,回收成本慢。但轻工业市场狭小,而且当时日本生产的轻工产品,不像现在质屋这么好,卖不出去。1893年,日本发生了第一次经济危机。为了缓和国内经济压力,必须用武力打开国外市场,强制推销它的产品。  相似文献   

9.
中国电视剧中的地域文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萧盈盈 《现代传播》2005,(6):131-132
作为中国发展最为迅速的电视节目样式之一,电视剧以其鲜明的中国特色,表现题材的多样化,以及艺术手段的精湛,成为影响深远,与社会现实贴近而备受广大电视观众欢迎的节目形态。同时,当今电视剧的发展呈现出五彩纷呈的多样性,并产生了各种以地域文化为基础的“流派”。一时间,见诸各种媒体的“京派”、“海派”、“东北派”、“关东派”、“岭南派”、“西部派”、“山西派”、“巴蜀风”、“楚风”、燕赵及苏南文化流派的评论,渐渐成为电视剧批评中的一大“热点”。它的着眼点不仅仅在其题材内容、风格特点上,而是向看电视剧文化内涵的层次延…  相似文献   

10.
《战国策》是我国春秋战国时代的一部史书,因为它写人论事,形象生动,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在文学史上,又被视为优秀的散文总集。《唐睢为安陵君劫秦王》是《战国策·魏策》中的一个片段,原文是这样的:秦王使人谓安陵君曰:“寡人欲以五百里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许寡人?”安陵君曰:“大王加惠,以大易小,甚善。虽然,受地於先王,愿终守之,弗敢易。”秦王不悦。安陵君因使唐睢使於秦。秦王谓唐睢曰:“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不听寡  相似文献   

11.
《触龙说赵太后》是《战国策》的名篇。今本《战国策》却误把“龙”“言”两字并为一字,于是有了个“触詟”。《史记·赵世家》记为“触龙言愿见太后”。在长沙马王堆汉墓中出土的帛书《战国纵横家书》所说与《史记》完全相同。马王堆汉墓出土帛书面世  相似文献   

12.
《战国策》是我国春秋战国时代的一部史书,因为它写人论事,形象生动,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在文学史上,又被视为优秀的散文总集。《唐睢为安陵君劫秦王》是《战国策·魏策》中的一个片段,原文是这样的: 秦王使人谓安陵君曰:“寡人欲以五万里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许寡人?”安陵君曰:“大王加惠,以大易小,甚善。虽然,受地於先王,愿终守之,弗敢易。”秦王不悦。安陵君因使唐睢使於秦。秦王谓唐睢曰:“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不听寡人,何也?且秦灭韩亡魏,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  相似文献   

13.
卜卫  赵金 《青年记者》2004,(5):62-64
赵:卜教授,您好! 2003年底,在国内许多媒体的版面上充斥着关于“人造美女”的报道,今年4月,媒体又披露了引发公众热论的昆明“美女宴”,加上近两年媒体频频报道的“人体彩绘秀”、人体家具等现象,让人感到现在商家和媒体中出现了一种很不好的倾向,就是拿女性人体作秀,或者说拿女性人体作卖点。其实,我们对媒体报道稍  相似文献   

14.
1、记者来信。记者来信,过去往往登在内部刊物上。把它作为一种写作样式,注明“记者来信”,贝诸报端,大概始于1978年的《人民日报》,以后各报纷纷效仿,至今在报上还时有所见。2、采访札记。继1978年报纸版面上出现“记者来信”后,又出现了“采访札记”这一新品种。采访札记,顾名思义,是将采访中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随手记下成篇。3、采访日记。“采访日记”开始出现在1979年,和黄Q匹生当年的“新闻日记”有某些类似之处。以日记形式表述,写作比“采访札记”更加自由。4、调查附记。根据读者来信反映的问题,编辑部派记者前往调查…  相似文献   

15.
李少华 《兰台世界》2006,(19):53-54
小提琴是源于欧洲的弓弦乐器,它音色细腻、善于表达丰富的情感、富有委婉深情的歌唱性,享有“乐器皇后”之美称。许多人认为小提琴是在意大利的北部所诞生的。在16世纪后期,意大利出现了两个著名的小提琴制作流派,一是克雷莫纳制琴派,一是布雷西亚制琴派。历史上最有名的小提琴  相似文献   

16.
在电影艺术早期发展过程中,跨族裔导演虽然也出现了很多,但他们无一例外的都是欧洲裔导演,这与电影艺术地区间发展不平衡有密切关系.进入全球化的新时代后,这种状况有了显著改变.最活跃、最让人瞩目的跨族裔导演大都有着第三世界族裔背景,他们以其鲜明的人文意识将各种对于“身份”的思考交融在光影之中.本文分别探讨了以费斯·阿金为代表的“直接派”跨族裔导演的电影创作、以包东尼为代表的“回顾派”跨族裔导演的电影创作、以亚历桑德罗·阿曼巴为代表的“超越派”跨族裔导演的电影创作.  相似文献   

17.
1949年12月初,已下野的蒋介石,不甘心在大陆上的失败,从台湾飞回成都、昆明一带,对四川和云贵二省的国民党军界和政界头头,一再鼓气,封官许愿,要求他们齐心协力抵抗彭德怀和刘伯承二支野战军的夹击.可是昆明的卢汉装聋卖哑,坐在昆明拒不参加任何会议,要么只派代表参加.且于1949年12月9日,在昆明宣布起义,蒋介石派二个军包围昆明,卢汉奋力反击,并派飞机炸毁了二军的军火仓库,同时号召全省反击这二个军.  相似文献   

18.
1840年,英国帝国主义的大炮轰开了清王朝闭关锁国的铁门,我国从此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国家。帝国主义的大炮也给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带来了一点“黄油”——言论出版自由的新思想。清王朝的统治者,为了显示它的“仁政”和“顺乎潮流”,在外国帝国主义的压力下,对国内“洋派”学者们要求建立版权保护制度的呼声,不得不有所表示。因此,于1908年派当时驻柏林的代办和商务参赞,以观察员身份参加了第一个国际版权公约——《保护文学艺  相似文献   

19.
《战国策》经刘向整理、定名,成三十三篇,《汉书·艺文志》亦著录如是。然此书至唐时似已有所缺佚,《史记·淮阴侯列传》载 通说韩信自立的一大段文字,司马贞《索隐》云:“案:《汉书》及《战国策》皆有此文。”①而今本《战国策》无载。至宋初,此书残缺益甚,在政府的藏  相似文献   

20.
《云南档案》2007,(4):26-27
昆明曲剧发源于昆明,是一种传统的地方戏种,它以昆明方言俗语为基础,以说唱为主妻的艺术表现形式。其前身是解放前一批瞽目艺人(盲人)的扬琴说唱艺术,他们在昆明的街头巷尾进行扬琴说唱,并间或参加一些堂会以养家糊口。解放后,人民政府将这些瞽目艺人组织起来,与滇戏、花灯、京剧等戏种同台演出。瞽目艺人在吸收其他戏种精华的基础上,对自己的演唱进行了改良创新,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地方曲艺,即为“昆明曲剧”。1957年,[第一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