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姚莹《谈艺图》系江阴画家吴俊于道光十七年(1837)秋所作。图后诸家题跋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姚莹在扬州的交游以及《谈艺图》的创作情况,体现了姚莹重视道艺均进以及以天下自任的经世思想,披露了麻溪姚氏与鲁谼方氏世代师承的关系以及姚莹晚年与乡贤往来的一些细节,同时还透视出李鸿章、江云龙、沈曾植、严复等名贤忧患时局的特殊心情。  相似文献   

2.
姚莹是鸦片战争前后一位重要的历史人物。对姚莹的研究始于20世纪40年代。迄今为止,学界主要以姚莹的《康輶纪行》和他抗英保台的海国思想、军事思想、游民政策等为主要研究对象,对其所蕴涵的经世思想和边防思想则较少涉及。全面而深入地对姚莹其人其学进行研究仍将是学界努力的方向,而研究层面和研究方法的多元化以及对史料著作进行系统整理和考订将是达成这一研究目标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姚莹是嘉道时期桐城派的重要传人。他提出的"经济"说有着时代需求、桐城传统、家庭授受、友朋呼应、个人志趣等多重背景因素。其"经济"说的内涵,应与他的"义理"、"文章"、"多闻"三说联系起来加以审视,四者之间既可独立,又相互关联。姚莹"经济"说对嘉道以降桐城学风与文风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中国边疆史地研究源远流长、经久不衰。从姚莹经世致用思想及实践;认识边患、了解边情,以抵御外侮、筹边固防;知夷事、筹夷情而制夷的恢廓的世界史眼光等方面对姚莹的边疆史地研究作一探讨。  相似文献   

5.
周恩来对促进西藏发展进步做出了历史性的贡献:他先后主持签订中印、中尼通商交通协定以及中尼、中缅边界条约,并使我国与锡金、不丹建立友好关系,营造了西藏发展进步的良好周边环境;他和他所领导的政务院(国务院)先后组织力量,调拨专款,筹划修建了多条进藏公路以及西藏区内诸多公路干线,并建成了拉萨机场等航站,使西藏便利了与祖国内地的联系,便利了西藏区内的联系;他组织内地人力物力财力帮助西藏农牧工商各业发展,直接供给牧民粮食、贴补西藏物价,选派大批医疗卫生人员进藏防病治病;他还特别重视西藏民族干部的培养和西藏民族教育事业...  相似文献   

6.
本文将姚莹《论诗绝句六十首》中对钱起、朗士元、柳宗元等诗人作品评价的三首绝句作了一些解说,从而帮助初学者对姚氏论诗绝句的理解。  相似文献   

7.
姚莹交游述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姚莹,字石甫,安徽桐城人。清嘉庆十三年(1808年)进士。早岁游幕广东,之后在福建、江苏任知县。鸦片战争时,官台湾兵备道,积极抵抗英军的侵略。晚年任广西按察使,参与镇压太平天国起义。咸丰二年(1852年)病故。他是嘉庆、道光年间颇有影响的人物,平生交游很广,所交多系政治、学术、文学等方面的卓识之士。本文试对这些人作点探讨,不仅对研究姚莹是必要的,而且也有助于了解他们所处的时代。  相似文献   

8.
本文将姚莹《论诗绝句六十首》中韩愈、刘禹锡、白居易等诗人作品评价的三首绝句作了一些解说,从而帮助初学者对姚氏化论诗绝句的理解。  相似文献   

9.
本文将姚莹《论诗绝句六十首》中对杜牧、李商隐、姚合、许浑、马戴等诗人作品评价的三首绝句作了一些解说,以期帮助初学者对姚氏论诗绝句的理解。  相似文献   

10.
丁冰教授长期从事理论经济学教学和研究。在研究中,他系统阐述了马克思经济学和西方经济学理论体系的原则区别,对西方经济学中的“经济人”假设、新自由主义、产权理论以及新经济对西方理论的影响等问题作了深入细致的分析和研究。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介绍了姚察、姚思廉父子的生平,研究了《梁书》编撰成书的温长历程,对《梁书》的史学成就和缺陷作了客观的分析评价。  相似文献   

12.
《乾隆·嘉应州志》为今天人们研究客家历史提供了难得的史料,然而当年为编纂《乾隆·嘉应州志》付出艰辛努力的客家才子叶承立却鲜为人知。通过对一些史料的考证,作者提出了叶承立实际上是《乾隆·嘉应州志》第一执行主编的观点,同时认为《乾隆·嘉应州志》的许多受后人推崇的论述、观点实际上是他崇文尚武的儒家思想的反映。其主张天人合一的政见与措施在其广西富川县知县任上,在服务于当地客家和汉族与壮、瑶少数民族的交流、融合和发展上得以很好实施和表现。  相似文献   

13.
《康輶纪行》是姚莹两次奉使藏差过程中的札记汇编而成的,该书绝大部分内容是著者的"亲历、实证、所闻"。从文献学的角度,探析书中蕴含的丰富而珍贵的人文旅游资料,为现代人文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新的研究视角和考证依据,从而彰显古文献对地方旅游业发展的文献学价值及现代意义。  相似文献   

14.
陈耀文是明代一位博洽多闻的学者,一生著述繁富,尤其是《正杨》一书多角度全方位地纠正杨慎《丹铅录》之伪一百五十条,在当时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在考证学上具有一定的贡献。  相似文献   

15.
鲧是尧时的一位部落首领,是一个很有治水经验和才能的人。因为个性“婢直”,与尧不合,后因反对尧让天下于舜而得罪尧,被杀。后世人们为了维护尧的光辉形象,遂为鲧制造出种种该杀的理由,并加上了种种诬蔑之辞,使其成为失败者,“不才子”,“四凶”之一。事实上,鲧是一个直言敢谏,治水有方的英雄。他的被诬蔑,是统治者及其卫道者为塑造圣王明君而使用的手段。  相似文献   

16.
欧阳修《归田录》读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归田录》是欧阳修的一本随笔,《归田录》非归田后所录,而是为官时所录。《归田录》反映了斥恶扬善的积极的思想内容,体现了平中见奇的艺术特色。  相似文献   

17.
明代莆田人姚旅的《露书》是一部当地人记当地事的最早的类书,其学术和史料价值已引起学者的关注。简考姚旅的生平及其《露书》成书过程,并从其记录考证方言词汇和方言语音两个角度,重点探讨《露书》在方言学方面的价值。  相似文献   

18.
《龙膺集》是明代著名作家龙膺的著作专集,属于原创性古籍整理成果。龙膺一生三次遭贬,仕途坎坷。他既是一位立身于“儒”而又出道入佛的文士,又是一位驰骋边疆建功立业的战士。以原本《蒙史》为中心的西部文学创作和以《溪园六记》为中心的山水旅游文学创作,代表了他文学创作的最高成就。此外,在艺术理论、园林、书法、古玩鉴赏、茶文化的探索方面,亦有独到的心得。  相似文献   

19.
李军是近年来活跃于古代文学尤其是唐传奇、边疆文史研究方面的青年学者。最近,他的《(甘泽谣)评注》一书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这对唐传奇乃至中国古典小说的研究是一个积极的推进。该书对晚唐作家袁郊的传奇集《甘泽谣》进行了系统、集中的研究,并对其中每篇作品进行了详细、精审的校注,充分彰显了其独特的价值与地位。  相似文献   

20.
《崂山志》为晚明文士黄宗昌所著,黄宗昌品行刚直、忠勇耿介,然一生命途多舛,故而借著述《崂山志》以发其悲慨;《崂山志》作为崂山文化的第一部记录文献,内容丰富、体例独特,堪称山志史上珍贵的范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