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自尊作为人格的一个重要部分,一直以来都是心理学研究的热点之一。随着研究的深入,高自尊者之间也呈现出较大的差异。通过对国内外高自尊异质性的文献梳理,从不同角度对高自尊异质性的类型、特征、信息加工模型及脆弱型高自尊的测量方法进行综合论述。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关于自我构念的研究是跨文化心理学研究焦点之一,心理学家对其研究的兴趣已涉及到了各个领域。自我构念主要分为独立型和互依型两个维度。不同自我构念的个体在认知、自尊、归因以及动机等方面均存在较大差异。随着实验法的运用和当代认知神经科学的兴起,二者必将为自我构念差异研究提供新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3.
身体自尊是锻炼心理学兴起的热点研究问题之一,它是心理健康的一个重要指标。身体自尊作为整体自尊的一个重要维度,对其研究也备受关注,对其现有的研究进行梳理,有利于明确未来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4.
随着对自我研究的深入,人们逐渐意识到自我的人际维度不可忽视。但目前国内外对人际自我的研究还显得十分薄弱。为了加强人们对人际自我研究的重视,有必要对人际自我在归属需要、自尊、人格变化、自我欺骗、内疚、自我控制等心理活动中的重要作用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5.
自尊是心理学中一个很重要的因素。而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于对自尊各方面的研究也越来越多。本文通过对以往研究的概括整理,以大学生为主体,对主观幸福感、学习倦怠、心理韧性、成就动机、应对方式、拖延行为以及自尊教育进行阐述,最后对大学生自尊研究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6.
刘爱红 《文教资料》2008,(5):103-105
国内心理学者对自尊问题进行了大量的探讨,对自尊问题的研究取得不少成果.这些研究揭示了青少年的自尊发展存在不稳定性,且与父母的教养、学校、社会支持以及个人的特点有着密切关系,并影响其心理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7.
国外关于整体自尊研究的综述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整体自尊作为人们对自己的积极的态度,包含认知和情感两种成分。在此基础上,综述了5个整体自尊的起源理论、6种整体自尊的发展影响因素、3个自尊发展的心理机制。然后指出了今后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8.
自尊结构与机能的理论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自尊(self-esteem)一直是社会心理学、发展心理学和临床心理学研究的核心问题。西方心理学主要从文化学、社会学和心理学的视角对自尊的起源、结构与发展等问题进行了研究。本文在系统梳理和整合以往自尊结构理论观点的基础上,提出自尊的“倒金字塔”结构模型,并阐述了自尊的驱动性、发展性和调节性心理机能。  相似文献   

9.
自我很早就被心理学家研究,但是对自我的研究一直都是一个有争论的课题,很多心理学家都曾试图对自我下定义。本论文立足于我国心理学现状,介绍了近年来我国心理学者在自我及自我参照效应方面的新进展。随着对自我研究的深入,发现自我在中国文化下与西方文化下包含的成分是不同的,进而对自我参照效应研究范式进行了新的探索,试图更加深入认识自我。  相似文献   

10.
国内自尊研究概述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自尊已经成为心理学研究的热点之一,我国近些年的研究取得一定的成绩,主要对自尊的概念和结构有了自己的界定和建构并加以验证,关注国际对自尊研究的动态介绍有关自尊的理论和研究成果,对自尊的特点、影响因素、作用均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但是仍然存在几个问题,需要后来的研究者继续探讨。  相似文献   

11.
积极心理学的兴起是一场心理学的平衡运动,它的主要研究主题是:积极的体验、积极的特质、积极的社会环境。综合先前积极心理学的发展,就收入、优势、自我包容、归因和自尊提出相关的拓展运用的建议。  相似文献   

12.
自尊是个体在社会比较过程中获得的有关自我价值的积极评价与体验。自从自尊的概念被提出以来,自尊的研究就一直受到心理学家们的重视,成为心理学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自尊对个体的认知、情绪、心理健康和个性发展均有着重要的影响。通过对以往的研究进行分析、归纳和总结,结果发现:对自尊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概念、结构、发展特点、测量及其与心理健康的关系等方面,其中自尊的结构和自尊与心理健康关系的研究是自尊研究的重点。本文从这五个方面对不同时期自尊研究所面临的主要问题及所取得的重要研究成果进行梳理,在把握自尊整体发展脉络的基础上力图对自尊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13.
投射自我是指人们想象他人对自己的评价而由此产生的自我认知。它在自我概念的形成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并与自尊有着重要的关系、心理学家收集人们的自我观点、他人对自己的真实评价和想象他人对自己的评价用以研究投射自我,并探索三者间的因果关系。  相似文献   

14.
王莉 《早期教育》2013,(2):20-23
发展心理学,特别是儿童心理学中的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是对儿童自主性(独立性)的研究。本研究采用实验研究的方法,探讨在中国文化背景下,年龄和性别的内部因素和培养教育方式的外部因素与学前儿童自主性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年龄对儿童自主性存在影响,但性别不是影响儿童自主性的因素,在进行有意识的自主能力培养后,幼儿的自主能力有所提...  相似文献   

15.
师专学生自尊与心理健康水平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自尊是一个重要的心理学概念,它与一个人的心理健康水平密切相关,通过对师专学生的调查与差异、回归分析,结果表明:(1)师专学生心理健康水平性别差异不显著,而自尊水平却存在着显著的性别差异,社会文化是导致差异的主要原因。(2)师专学生自尊水平与心理健康水平显著相关,二者建立的回归方程有效。(3)师专学生的自尊水平对心理健康水平有一定的预测作用,在一定的程度上,自尊水平标志着心理健康的水平。  相似文献   

16.
自尊在心理学中的重要性已被人们广泛接受和认可,自尊发展状况对个体人格的塑造有决定性的作用,同时与个体自信心、人际关系、心理健康等方面联系紧密。目前有关自尊现状的研究成果大多是以本科大学生或者初中生为被试对象,对中等职业学校学生自尊状况进行研究的不多。本文采用罗森伯格自尊量表及较高信效度的人际关系量表,以江苏农牧科技职业学院的部分中职生为被试开展调查。研究得出,中职学生的自尊状况总体水平低,个体之间存在差异性,需引起教育专家及工作者的重视。  相似文献   

17.
学业自我妨碍现象广泛存在于学习行为中,既不利于学生学业的进步,也不利于学生人格的健康发展。从心理学的角度探讨学业自我妨碍的根源在于学生运用自我价值保护的动机理论、归因理论、个体行为的动因理论和需要层次理论的观点。学校和教师应采取积极措施,对学生的学业自尊妨碍的外部刺激和内部动机进行干预,对其进行全面有效的控制,促进学生人格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8.
精神分析作为现代心理学的一个重要学派,经历了百年的发展历程,其内部先后生发出驱力心理学、自我心理学、客体关系心理学和自体心理学等理论模式。几种理论模式从不同角度和层面探索自我并挖掘人格发展的动力。弗洛伊德把自我看做是本能冲动和超我需求之间的传递者。自我心理学将自我的适应作为人格发展的动力,提升了自我的功能。客体关系心理学认为自我、伊底及超我都是由不同群集的内在客体关系组成的。自体心理学将研究的重点放在自体上,把自体看做是包含自我、伊底和超我在内的统摄性动力结构,是一个人精神世界的核心。精神分析心理学中有关自我的研究与探索,既深化了对人的自身本质的看法,也推动了精神分析运动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自尊作为心理学研究的一个热点,近年来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自尊的结构一直以来都是自尊研究中比较典型的问题,国内外学者也从各自研究的角度提出了不同的看法,近年来我国学者尝试从信息加工的角度去建构一个全新的自尊结构模型——"倒立的金字塔"结构模型,这个模型认为自尊由潜在自尊、社会自尊和元自尊三部分组成。  相似文献   

20.
认知神经科学是在综合心理学、神经学、社会学等学科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门交叉型学科。近年来认知神经科学领域的自尊研究是在自我评价神经机制研究的基础上对自尊的神经机制展开研究和探索的。核磁共振技术(FMRI)研究的证据表明:自我评价的神经表征主要涉及脑区中的内侧前额叶及周边区域,认知评价和情感效价分别对应于大脑中不同的脑区。事件相关电位技术(ERP)的研究结果表明:自我评价能够诱发更大的P300成分,并且自尊对记忆和注意都会产生认知加工偏向。目前自尊的认知神经科学研究还存在研究方向较为单一、与临床应用联系不紧密等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