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美国作家威廉·多伊尔最近撰写出《椭圆形办公室内幕:从F·D·罗斯福到克林顿的白宫录音带》一书,详尽地叙述了世界上最著名的总统府里隐藏的麦克风,掩盖的录音和久已失踪的录音文本。世人也许会记得尼克松“水门事件”的丑闻,这是总统搞窃听的最耸人听闻的例子。然而,多伊尔殚精竭虑地研究表明,尼克松并不是唯一私下里搞窃听的总统。有此癖好的人包括弗兰克林·D·罗斯福这样受人尊敬的前总统的偶像——他在台灯里放了麦克风;艾森豪威尔这位据称在道德上无可挑剔的军事天才,认为窃听录音是很有价值的管理工具。尼克松的劲敌肯尼…  相似文献   

2.
世界上拥有最多总统签名的信函,是一封1932年10月26日由罗斯福总统寄给德州达拉斯的理查·柯比思的私函。稍后此函又为胡佛、杜鲁门、艾森豪威尔、约翰逊、福特、卡特、里根及乔治·布什总统署名。其中尼克松第一次先以圆珠笔签名,后来又特地  相似文献   

3.
20世纪70年代的人不会不知道尼克松。知道尼克松的人不会不知道水门事件。知道水门事件的人不会不知道,那是两个小记者掀起的轩然大波——尼克松总统在水门事件中被拉下了马。 1972年6月17日,美国的一帮警察在华盛顿的水门大厦里——那是美国民主党总部所在地——抓住了5个装窃听器的人。6月18日,《华盛顿邮报》以显著位置报道了这一事件。6月19日,尼克松的新闻秘书称这一事件是“三等盗窃未遂案”。尼克松则否认白宫与这一事件有任何关系。 《华盛顿邮报》负责这一事件报道的两位记者不吃这一套。他们一个叫卡尔·伯…  相似文献   

4.
正如历任美国总统一样,富兰克林·罗斯福早就清楚地认识到:新闻出版一旦被驯服并控制在手,将是一种威力无穷的统治工具.他与新闻界12年的关系充分证明了这一点;他确实是曾经当过美国总统的“最优秀的新闻记者”,一位“最伟大的总编辑”.  相似文献   

5.
1938年12月,美国第32届总统弗兰克林·罗斯福宣布,成立一个总统图书馆,座落在他私人土地上的海德公园内,以收藏他在总统任内的所有文件。这是一项具有重大意义的决定。因为在他以前的美国总统,除了第19届总统拉瑟福德·海斯的文件,由于1916年在俄亥俄州的弗里蒙特建立图书馆得以保存外,其他总统的文件,不是残缺不  相似文献   

6.
今年1月20日,比尔·克林顿作为冷战结束后的美国第一位当选总统宣誓就职。他准备让世界新秩序打上他的深深的烙印。克林顿曾许诺采取措施重振美国经济。这将推动世界经济发展,给国内国外带来新的希望、新的机会和更多的就业机会。克林顿提出了改善保健和教育、削减武器、减少贫困并更好地保护环境的建议,这有可能使他当政头100天成为富兰克林·罗斯福新政以来最雄心勃勃的美国总统。克林顿在竞选期间一再援引他所崇拜的政治偶像  相似文献   

7.
里根与电视     
罗纳德·里根做美国总统的八年间,以高于任何一届前任的频率在电视中频频出现,他在电视屏幕上的轻松自若和妙趣横生,给全世界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正像当年美国总统弗兰克林·罗斯福成功地运用无线电广播,通过著名的“炉边谈话”①使新经济政策深入人心,被人称为是美国经济的救星一样,里根通过电视在竞选和执政期间成功地塑造了自己在公众中的形象,并通过电视,治理和领导了美国。在美国,电视机的拥有量几乎已经与居民数量相等,没有什么事物可以与电视的影响相匹敌,里根是不仅懂得这一点,并且充分利用这一点的第一位总统。  相似文献   

8.
话中有画     
“到底谁拿了我们的免费安全套?市场上的价格让人过性生活都得算计着。”一位郑州市民对免费避孕套在市场上热卖的状况大为不满。 “我只要这个人是个婊子养的、残酷无情的家伙。”——美国国家档案局日前公布了前总统尼克松在白宫期间443个小时的讲话录音,尼克松在谈到让谁出任国内收入署署长时道出了上面这句话。  相似文献   

9.
1月21日,美国国家档案管理局正式开始对外发售前总统尼克松的讲话录音磁带。对外出售尼克松的讲话录音在1992年就被提上议事日程,当时美国历史学家斯坦利.库特勒和一个名为『公民』的民间组织对国家档案馆提出了起诉,控告他们没有尽快把尼克松的讲话录音对外公...  相似文献   

10.
王羽佳 《北京档案》2016,(12):36-38
1972年2月21日至28日,美国总统尼克松正式访华.尼克松此次访华是20世纪国际外交史上最重大的事件之一.北京动物园作为接待尼克松访华团的场所之一,负责接待尼克松总统夫人和部分官员的参观访问.从1972年2月21日到2月29日,北京动物园共接待尼克松访问团56人参观游园,在选择、护送赠送给美方的国礼大熊猫——"玲玲"和"兴兴"的过程中也发挥了重要作用.在北京动物园的档案全宗里有几件档案记录了参与接待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团的相关情况,从这些档案的背后可以探寻到与这次轰动世界的外交活动有关的故事.  相似文献   

11.
海伦·托马斯是美国新闻界一位引人注目的女性。在1972年尼克松访华时庞大的随行记者团中,她是唯一的女士;在白宫的总统记者招待会结束时,也通常由她站起来说:“谢谢,总统先生”,美国1976年的世界年鉴曾把她选为美国25名最有影响的妇女之一;她是美国大通讯社中担任白宫分社社长职务的第一位女性。海伦·托马斯1920年8月4日出生于美国肯塔基州的温彻斯特,在美国第二大城市底特律长大,曾就读于韦恩州立大学。1943年,她进入合众国际社当了  相似文献   

12.
海伦·托马斯是美国新闻界一位引人注目的女性。在1972年尼克松访华时庞大的随行记者团中,她是唯一的女士;在白宫的总统记者招待会结束时,也通常由她站起来说:“谢谢,总统先生”;美国1976年的世界年鉴曾把她选为美国25名最有影响的妇女之一;她是美国大通讯社中担任白宫分社社长职务的第一位女性。海伦·托马斯1920年8月4日出生于美国肯塔基州的温彻斯特,在美国第二大城市底特律长大,曾就读于韦恩州立大学。1943年,她进入合众国际社当了  相似文献   

13.
1908年,在总统任期的最后几个月里,西奥多·罗斯福一面准备把他的宝座移交给中意的继任人塔夫脱,一面着手计划富有浪漫色彩的非洲狩猎。而普利策,这位十九世纪新闻界最后一位巨子却远在欧洲,饱受疾病折磨,遥控着他的《世界报》王国。多年来,  相似文献   

14.
2002年6月,作为美国报业最主要的发行人之一,威廉·迪安·辛格顿(William DeanSingleton)来到莫斯科,在克里姆林宫金碧辉煌的会议厅里发表演说,听众包括美国总统乔治·W·布什和俄罗斯总统弗拉基米  相似文献   

15.
在现代广告界,很令广告人尤其是年轻广告工作者引以为自豪并津津乐道的是美国总统富兰克林·罗斯福的一段有关广告的名言:“如果我重新生活的话,我将从事广告业,因为它已经达到一种艺术的高度,若不是有广告来传播高水平的知识,过去半个世纪各阶层人民现代文化水平的普遍提高是不可能的。”一些广告人把这句话浓缩为“不做总统就做广告人”并作为自己的座右铭。有人则进一步根据这句话把广告人所从事的职业称之为“仅次于总统的职业”,借总统的名声来提高广告人的地位。这是广告人在宣传自身。然而,在实际生活中,“总统”与广告和广告人确实…  相似文献   

16.
70年代初,美国学者阿隆·维尔戴文斯基曾提出“双重总统”概念,即当代美国总统都是“双面人”:他们既是一个主持国内政策屈从于国内各种政治力量的总统,同时又是一个负责外交政策,相对独立地处理外交与国际事务的总统。 中美的修好始于一个意识形态极端反共的总统尼克松,最终建交于一个以坚持美国价值观念著名的总统卡特,充分证实了上述论断。 在近乎于半战争状态的玲战时期,美  相似文献   

17.
《今传媒》1997,(5)
发掘批评报道的深层事实文/朱冰尧20多年前,美国《华盛顿邮报》的两名青年记者的一系列批评报道使新闻舆论的监督功能得到淋漓尽致的体现,罗伯特·伍德沃德和卡尔·伯恩斯坦通过报道把尼克松总统赶下了台,于是这类用于揭露被隐藏事实的批评报道成为新闻界维护公众权...  相似文献   

18.
"后现代主义"一词最早见于西班牙人F·D·翁尼斯(F·D·Onis)1934年编撰的《西班牙及西属亚美尼亚加诗选》一书。50年代,美国黑山诗派的主要理论家查尔斯·奥尔(Charles·Olsom)经常使用"后现代主义"一词。于是,后现代主义渐渐成为一个在文学、艺术、哲学等研究领域内被广泛运用的时髦的概念。  相似文献   

19.
辛文 《航空档案》2005,(5):72-75
富兰克林·罗斯福是美国历史上唯一蝉联四届的总统。他还是第一个乘飞机竞选的总统,第一个在战时离开美国的总统,以及自林肯时代以来,第一个亲赴战争现场的美国总统。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关键时刻,他以残疾之身,三度乘飞机、军舰越过大西洋(巧合的是,罗斯福的61岁和63岁生日都是在越洋途中度过的),参加反法西斯同盟首脑会晤,视察前线战场,并开创了美国总统使用“空军一号”总统专机的先河。  相似文献   

20.
画中有话     
有时我甚至不能忍受。我清楚地知道,电视里人们看不到战争的真实嘴脸,因为人类的苦难是无法用镜头拍摄下来的。 德国总统约翰内斯劳说,对他个人来讲,伊拉克战争期间对战况的报道,勾起他对第二次世界大战不愉快的回忆。 丹·拉瑟先生,我记得13年前你问过我同样的问题。 萨达姆在2月份接受了美国哥伦比亚广播公司(CBS)主播丹·拉瑟的采访,丹·扭瑟的第一个问题是“总统先生,你是否认为这一次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