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什么人能够享受带薪休假?什么人与带薪休假失之交臂?员工能否带薪休假的决定因素是什么?单位性质、企业效益,是决定因素吗?工作繁忙、加班、走不开,这些人们的口头禅真的是导致员工无法休假的最终原因吗?还是有什么更深层次的原因在决定着带薪休假的实现?  相似文献   

2.
肖茜 《成长》2005,(2):76-77
爱情究竟是什么?不是花前月下海誓山盟,也不是左手摸不到右手。也许感觉来的纯粹,就是爱。你是否和我一样,花很多时间思考恋爱婚姻成败的原因何在?什么因素使我们爱上特定的某个人而排斥他人?什么因素使有些白头到老而有些痛苦不堰?  相似文献   

3.
前段时间,笔者听了几节初中语文课,令人诧异的是,在课堂上只看到教师向学生提问,而看不到学生提问。这种情况值得反思:三四岁的小孩都会围着大人不停地提问“这是为什么?”“那是什么?”“为什么这样?”怎么渐渐地,我们的学生就没有问题了呢?这不由得使人想起美国著名的物理学家拉比,有一次接受记者采访时,记者问:“是什么因素促使你成为获得诺贝尔奖的大科学家的?”  相似文献   

4.
现如今,投保已成为人们规避风险、减少损失的重要手段.然后,当不幸的事情发生时,一些人“幸运”地依靠多份保险获得了多倍的赔偿,而有些人虽投了很多份保险,但只得到一份赔偿.这究竟是什么原因呢?  相似文献   

5.
我们在媒体上经常看到有关青少年自杀或杀死亲生父母的报道,不由得使人心头一阵阵发颤,同时也让人感到唏嘘不已。是什么原因诱发了这些儿童少年作出如此不可思议的抉择?是他们一时情绪冲动昏了头脑?还是生活本身让他们失去信心和希望,体验不到生命存在的意义和价值,从而  相似文献   

6.
我们都曾读到过这样激动人心的故事:故事的主角能活下去的时间已经很有限了,有的可以长到一年;有的却只有二十四小时。对于这位面临死亡的人打算怎样度过最后的时日,我们总是感到很有兴趣的———当然,我说的是可以有选择条件的自由人,而不是待处决的囚犯,那些人的活动范围是有限的。这一类的故事使我们深思,我们会想到:如果我们自己也处于同样的地位,该怎么办?人都是要死的,在这最后的时辰,应当做一点什么?体验点什么?和什么人往来?在回首往事的时候,什么使我们感到快乐?什么使我们感到遗憾呢?我常想,如果每一个人在刚…  相似文献   

7.
人的本质与思想政治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的本质与思想政治教育刘永红,罗志和一、人的本质的基本涵义人是什么?人的本质是什么?这是多少年来许多仁人智士力图解决的重大社会课题。在马克思主义产生之前,虽然有人对人的本质作了大量探索,但是,并没有获得科学的解决。在人类认识自身的过程中,只有马克思才...  相似文献   

8.
高考是什么?对于有切身体会的学生来说,是希望,是奋斗,是一段值得珍藏的财富,是让人挥之不去的遗憾。而经过考前几个月的冲刺,有的学生在高考中成为"黑马",有的学生却"落马"了。是什么原因成就了"黑马",又是什么原因使成绩不错的学生"落马"了呢?  相似文献   

9.
课堂是什么?课堂究竟是一个生产产品的车间?还是一个使人自然和谐成长的生态空间?检视我们传统的教室(课堂),各种活动的进程被课程严格地控制着。在什么时间干什么?怎么组织?该怎么行动?希望获得什么样的结果?教室中的人与人如何交互、何时交互、交互的内容是什么?这些似乎都预先被课程设计(甚至是更早的时候已经被确定)好了。以至于课堂中的信息流、事件以及行为等,都被我们严格地设计进而企图归轨到一个清晰且统一的路径之上。  相似文献   

10.
吴桂军 《考试周刊》2010,(44):74-75
新课程自实施改革以来,要求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进行课堂有效教学,使课堂教学有效化,教师就必需弄清楚什么是有效教学。所谓“有效教学”主要是指通过在一段时间的教学之后。学生获得的具体进步或发展,也就是说.学生有无进步或发展是教学有没有效益的唯一指标。一些教师在教学中花了很多精力,但不得法,原因何在?如何进行有效教学?我结合多年的教学经验在此谈一些认识。  相似文献   

11.
宝钢的继续教育是伴随着宝钢的建设、投产和发展,学习了冶金系统各兄弟单位的先进经验、并在各单位支持帮助下,起步、开拓和发展起来的.一、宝钢继续教育的特点“八五”期间的宝钢继续教育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归纳起来有以下几个方面:(一)以多种形式与高校紧密合作,开展继续教育宝钢投产十年来,已与国内几十所高校在继教领域建立了广泛而密切的合作.宝钢与高校在开展继教方面的合作主要有以下七种形式:  相似文献   

12.
所谓回忆者,虽说可以使人欢欣,但有时也不免使人感伤。当我回眸中学九年的语文教学时,惶恐不已。这些年里,我做了些什么,收获了些什么?有什么可以证明,风行水面,走过的似乎已了无痕迹。  相似文献   

13.
所谓回忆者,虽说可以使人欢欣,但有时也不免使人感伤。当我回眸中学九年的语文教学时,惶恐不已。这些年里,我做了些什么,收获了些什么?有什么可以证明,风行水面,走过的似乎已了无痕迹。  相似文献   

14.
心灵札记     
周顺海 《师道》2009,(4):51-52
时间是什么?当我对这个问题有了较清晰的意识时,它却已经离我很远了。原初的珍贵早已消失,在远离童年的现在,我对过去的厌倦已到了无可复加的地步。当个性表达成为一个人的生活符号时,还有什么比这种真实的言语体系更有说服力与感染力呢?至少,目前这种个体性的展现还缺乏立体的状态。在如此空间中,我只有将自己逼到角落里,才会逐渐获得巨大的张力,完成似乎并不矛盾的对抗。  相似文献   

15.
Easter Day     
对于同学们而言,复活节兔子、复活节彩蛋和复活节巧克力已不再是什么新奇的东西了。可是,当我们与西方人同时庆祝复活节的时候,可曾想过所谓的“受难日”是在什么时候?用英文怎么表达?复活节为什么要强调“春分”?本文将为你揭开以上谜底。  相似文献   

16.
互联网的产生和发展把人们带入了一个全新的社会,完善的信息网络结构和流畅的信息传递通道为人们的生活、学习、工作带来前所未有的便利。但网络是一柄“双刃剑”,它在给青少年带来丰富的信息和知识的同时,也对他们的身心产生了危害。即过度的恋网使一些中学生染上“网瘾”,严重地影响了他们的身心健康,使他们不能进行正常的学习和生活。“风络成瘾”这个问题已引起社会各界的重视。那么,什么是“网瘾”?中学生上网成瘾的原因是什么?图书馆在中学生网络信息素质教育方面应如何应对?下面谈一下这个问题。  相似文献   

17.
美神维纳斯的雕像,为什么会获得无数人的赞美?她究竟美在什么地方?这些问题一直萦绕在我心头。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补习教育作为一种新的教育现象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普遍关注,同时也引起了教育界和社会各界的较大争议。因此,我们有必要探究一下以下问题:究竟什么是补习教育?它产生和存在的原因是什么?现状如何?它有着怎样的优点与不足?在未来它又会有怎样的前景呢?  相似文献   

19.
是什么使青松矗立于断壁裂缝边,依然枝繁叶茂?是什么使刚出生的小牛犊摔倒后,一次又一次地爬起来?是什么使史铁生放弃了轻生的念头,在轮椅上描绘出灿烂的人生?是你——坚强!  相似文献   

20.
孙亚军 《现代语文》2010,(6):144-145
《过秦论》是高中语文的经典篇目。贾谊在文中用“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这句话点出了秦朝灭亡的原因,可对这句话的理解一直以来却存在较大争议。不少老师解释说,秦国由于没有实施仁政导致了攻和守的形式发生了变化,所以最终灭亡了。这种解释显然不能使人明白:攻势是什么?守势又是什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