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科技与金融的有效结合是促进科技开发、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提升产业创新活力的必要条件,是推动自主创新、培育战略性新兴企业、加快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的有力支撑。首先进行辽宁战略新兴产业科技成果产业化的"科技金融"创新的必要性分析;其次研究了国内外"科技金融"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科技成果产业化的现状;再次深入研究了基于创新链与产业链融合的辽宁省科技成果产业化的动态科技金融创新支持模式;最后构建辽宁省科技成果产业化的多维度科技金融创新服务平台,这将对辽宁省的产业结构调整、经济和社会的协调发展具有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2.
一种以高校为背景的高新技术产业孵化机制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旨在探索基础研究、工程研制、产业化实施内在的科学与经济规律,解决产学研三者脱节,构造市场与效益为导向、研究为基础、产业为目标、产品为纽带的产学研一体化模式。本文给出技术创新、工程实现、产业运作三位一体的新模式,并捆绑成共同利益保障下的产业孵化体,丰富并拓展了产学研的内涵。  相似文献   

3.
李湛  张良  罗鄂湘 《科研管理》2019,40(10):14-24
摘要:将科技创新政策归纳为六种类型,建立三阶段通径模型,以上海市为案例进行实证分析,研究了科技创新政策对企业不同创新阶段能力及企业创新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六类创新政策对于企业创新产业化实现的路径影响存在异质性,财政政策、外部规范性政策只对创新基础投入能力产生直接正向影响,金融政策对创新基础投入能力及创新中间转化能力产生直接正向影响;知识产权政策对创新基础投入能力及创新产业化实现能力产生直接正向影响;税收政策、人才政策对创新成果产业化三个阶段均产生直接正向影响。且六类创新政策对于促进企业创新成果产业化的政策效应大小依次是创新投入能力、创新中间转化能力、创新产业化实现能力。  相似文献   

4.
实现由技术引进为主向自主创新为主转变的战略思考   总被引:44,自引:1,他引:44  
先进技术是实现现代化必不可缺少的投入品,它的来源不外乎技术引进,或者技术创新。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健康发展,应处理好技术引进和自主创新的关系。应通过科学的选择,有针对性地引进技术,对消化、吸收后的技术进行创新,最终实现从引进技术为主到自主创新的转变。在技术引进的诸环节中,创新是实现技术引进良性发展的关键环节,也是实现对发达国家技术赶超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高校科技成果产业化面临的问题分析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科技对经济发展的贡献,主要表现为科技成果在经济领域的有效推广和应用.高等学校是我国基础研究和技术创新的重要源发地,担当着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提供源动力的重任.然而,我国当前高校科技创新、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的数量、质量、规模、速度和效率相对较低.结合高校科技成果产业化面临的问题,分析和研究促进高校科技成果产业化、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率的一些措施.  相似文献   

6.
论科技创新在新型工业化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吕立志 《中国软科学》2003,(12):152-155
本文从世界工业化发展的历史趋势出发,在对我国国情做出基本分析的基础上,对科技创新在新型工业化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进行了研究,并从经济结构调整、跨越式发展的实现和智力与精神支持等方面,阐述了科技创新是走新型工业化发展之路的必然要求和战略选择。  相似文献   

7.
技术进化史观不仅有益于认识技术发展的历史规律,而且有助于把握技术产业化的实质。技术的产业化是技术与社会关系发展的必然,因而产业技术的进化也离不开技术进化史观视野。根据产业技术的进化机制可以探索出相应的产业技术创新模式,如典型的美国模式、日本模式和韩国模式。然而,传统的以技术原理开发为主导的创新模式在知识经济和市场需求不断发展的条件下,它表现出明显的不适应,应运而生的是着眼于整个产业系统网络的开放式创新模式。  相似文献   

8.
我国基因工程制药业创新网络结构特征分析与发展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创新网络的空间结构决定创新绩效的视角,运用社会网络分析软件Ucinet绘制我国基因工程制药业创新网络结构图,归纳分析其网络结构特征,并借鉴美国生物制药业创新网络模式,提出我国基因工程制药业创新网络的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9.
反向工程战略与中国自主创新能力的提高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科技创新能力,特别是科技自主创新能力是一个国家核心竞争力的决定性因素。实施正向工程,依靠自主创新,提高自主研究开发的能力是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通过实施反向工程,依靠模仿创新,也是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反向工程战略已经不是单纯的反向工程的实施,而是立足于技术获取能力提高基础上的反向工程与正向工程的复合战略,尤其要注重技术获取后的技术创新。用反向工程促进正向工程,用正向工程带动反向工程,是实施反向工程战略的核心要旨,也是我国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的现实选择。  相似文献   

10.
经济利益至上的技术创新观使技术创新的社会功能单一化,造成了技术创新行为的社会失范,因此必须接受新的科学发展观的调适与整合。生态化技术创新是一种新的技术创新观,在以经济增长为中心的前提下,谋求自然生态、经济效益、社会和谐以及人的全面发展的良性互动与协同共进。提出从生态化技术创新的社会认同性、制度化规范、社会创新系统等方面的社会整合,促进生态化技术创新社会功能的实现。  相似文献   

11.
产业技术体系的建设在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经济转型与可持续发展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本文基于功能和过程视角构建了产业技术体系结构模型,在对我国产业技术体系发展的历史,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对产业技术体系的战略需求进行了总结和归纳的基础上,结合模型对产业技术体系面临的问题进行了剖析,包括主体的异化,集成性、耦合性、匹配性不足四个方面。本文进一步通过调研分析,归纳出制约我国产业技术体系发展的症结及成因,提出促进我国产业技术体系转型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我国农作物生物育种发展战略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农作物生物育种是以转基因技术为核心,融合了分子标记、杂交选育等常规手段的先进技术,是现代农业科技创新与产业化的重要领域。文章概述了国内外生物育种产业化发展现状与前景,并就目前国内存在问题与对策进行分析与探讨。指出全球转基因生物育种已进入至关重要的、以抢占技术制高点与经济增长点为目标的战略机遇期,我国生物育种的发展正处于成败攸关的关键时刻。提出不失时机地推进重大成果产业化、加大重大科技专项实施力度、加快生物种业科技创新和加强科学传播等建议。  相似文献   

13.
组建以科技成果工程化、产业化为目标,以加速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为宗旨的地方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不仅是促进科技与经济紧密登报重要举措,也是建立技术创新体系、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落实科教兴国方针的战略抉择,本对地方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的模式进行了深入调研和系统分析,指出有现实意义的三种模式及其发展趋势,这对地方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的组建和健康发展有重要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4.
高新技术产业已经成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强大引擎,国家和地区经济竞争的兴衰成败越来越取决于对高新技术的掌握及其产业化程度。发展中西部高新技术产业是中部崛起和西部大开发的必然要求,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不仅能促进地区产业结构升级和制度创新,还能产生资源集聚、经济发展"引擎"和生态改善等效应。但在其发展过程中还存在着不少问题,因此需要探讨采取相应的对策措施以促进中西部高新技术产业的跨越式发展。  相似文献   

15.
DEA超效率分析模型表明,企业研究生工作站技术创新效率存在校际差异,合作高校的学术能力与学术水平与企业研究生工作站技术创新效率密切相关;企业研究生工作站技术创新效率的区域间差异既表明了不同区域内企业技术创新水平存在差异,也反映了区域间知识管理水平的差异;企业研究生工作站空间分布的拓展,客观上促进了区域间技术转移和知识溢出;企业研究生工作站技术创新效率存在学科专业类别之间的差异,新兴学科显示出旺盛的生命力;理工学科企业研究生工作站占主体的实际情况,表明理工学科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更为紧密,某些相关学科企业研究生工作站技术创新效率值明显高于其他学科;人文社会学科类企业研究生工作站的建立促进了社会管理与服务水平的提升,某些相关学科专业研究生工作站具有较高的技术创新效率。研究结果及其理论分析对完善企业研究生工作站建设与管理、促进企业技术创新和提高校企站合作水平有较强的理论和现实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6.
当前世界各国自主创新的竞争更多地体现为科技成果产业化速度和质量的竞争。在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下,浙江必须把提高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能力作为一项重要任务。本文不仅从理论上探讨了科技成果产业化的理论框架,还专门对浙江某科技企业的科技成果产业化的具体过程进行实证研究,并根据浙江当前科技成果产业化面临的形势,从宏观政策和企业角度提出提升浙江科技成果产业化绩效的重要思路。  相似文献   

17.
《Research Policy》2013,42(10):1716-1723
This article considers the historiographical and theoretical significance of Nicholas von Tunzelmann's first book, Steam Power and British Industrialization to 1860. Von Tunzelmann assessed the quantitative impact of the Watt steam engine and its pirate copies on the British economy using the social savings method pioneered by R.W. Fogel, showing that the impact was smaller and later than many historians had supposed. These results are of more than quantitative significance because they call into question a dominant line in the history of industrialization that focuses on the steam engine as a key determinant of the dynamics of industrial growth in Britain from the late eighteenth century. This article discusses the origin of this line in the work of Arnold Toynbee and outlines its long-term influence on economic history, including contemporary debates on the question of why Europe outpaced China and India from the seventeenth century. These issues are important also for innovation studies, which often describes the relation between innovation and growth in terms of such ‘critical technologies’ as steam power; these accounts are subject to the same weaknesses as technicist histories of industrialization. Von Tunzelmann's early work is therefore of continuing theoretical and empirical significance as we seek an adequate theory of the links between innovation and growth.  相似文献   

18.
全球竞争促使企业从内部和外部不断调整和改善创新的环境.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技术创新广泛地在中国企业不断推广实施,并从中受益.但是,技术创新后面向批量化制造的技术整合(Technology Integration on Manufacturing,本文简称为TIM)成为新的问题,它对于改善企业的技术制造能力和管理竞争能力,十分重要.也给政府的企业技术创新、甚至是产业技术创新政策提出了一个新的有待调整的问题.本文从理论和实证案例方面探讨了用技术整合的理论和方法促进我国科技成果产业化的途径和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9.
在实施创新驱动战略的背景下,区域创新能力是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因此,在考虑空间因素的基础上,本文选取2005-2015年中国省域面板数据,分析城市化、工业化发展对区域创新能力的作用机制。实证结果表明:城市化、工业化水平的提高对区域创新能力具有正向促进作用,已成为推动区域创新发展的源泉;在考虑城市化与工业化的交互作用时,城市化和工业化对区域创新能力的促进效应有一定的提升。  相似文献   

20.
科技创新是江泽民科技思想的核心和精髓,因此研究江泽民科技创新思想体系,对于更好地领会这一科学思想的精神实质,指导我国的科技实践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本文综合归纳出江泽民科技创新思想的体系结构,分析江泽民科技创新思想的理论基础。同时本文指出我国的科教兴国、高科技产业化发展和建设国家创新体系等三大科技战略是江泽民科技创新思想在我国的具体实践,并阐述了江泽民科技创新思想体系的科学性、前瞻性、时代性和实践性等理论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