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三只白鹤》是义教六年制教材二册中的讲读课文。讲的是三只白鹤在一天中午把吃剩下的一条大鱼埋在地里,留着明天吃,它们各自记住埋鱼地方的标志。第二天,三只白鹤分别向各自记住的标志飞去找鱼。找鱼的结果怎样呢,课文没有直接  相似文献   

2.
《三只白鹤》是义务教材第二册的一篇童话 ,讲三只白鹤埋鱼找鱼的故事。板书分两幅。第一幅“埋鱼记标志”,在讲读课文 1、2自然段时逐步引出 ;第二幅“寻鱼找方向”,在讲读课文 3、4自然段时逐步完成。第二幅板书在第一幅板书的基础上变出 ,或遮盖 ,或移动 ,或添写。出现在学生眼前的 ,始终只有一幅板书。这篇课文的教学步骤是 :1.讲读完 1、2自然段 ,第一幅图已完成。师讲述“三只白鹤各自记住了埋鱼的地方。天色晚了 ,太阳下山了 ,三只白鹤也回去休息了。”边讲述边取下“太阳”图片。继续讲述“风伯伯一吹 ,白云就飘呀飘 ,飘到了很远很…  相似文献   

3.
《三只白鹤》是义务教育六年制教材第二册第七单元第3篇讲读课文。课文主要讲三只白鹤在河边把吃剩下的一条大鱼埋在地里,留着明天吃,它们为了记住埋鱼的地方,各自找了一个标志,第二天一早,其中一只白鹤找到了鱼,另外两只白鹤,由于记埋鱼地万的方法不对,没找到鱼。这个寓言故事主要说明:做事要多动脑筋,要符合实际,要注意事物之间的联系和变化。 教学时,教师可根据课文的特点和低年级儿童学习  相似文献   

4.
因势利导     
【案例】前不久,听一位老师上《三只白鹤》,课堂中出现了一个意外:在初读课文后,教师问:这三只白鹤能不能找到大鱼呢?请大家再读一读课文,然后用“第__只白鹤__,因为__。”来回答。交流时,学生回答第一、二只都不能找到鱼,并讲了找不到鱼的原因,当说到第三只白鹤时意外发生了,一个学生说第三只白鹤也找不到鱼,理由是河边有很多柳树。  相似文献   

5.
因势利导     
【案例】前不久,听一位老师上《三只白鹤》,课堂中出现了一个意外:在初读课文后,教师问:这三只白鹤能不能找到大鱼呢?请大家再读一读课文,然后用“第只白鹤,因为。”来回答。交流时,学生回答第一、二只都不能找到鱼,并讲了找不到鱼的原因,当说到第三只白鹤时意外发生了,一个学生说第三只白鹤也找不到鱼,理由是河边有很多柳树。教师马上追问:大家说第三只白鹤能不能找到鱼?学生们都表示:找不到。这时教师开始紧张了,因为这和教材的本意不同,也和教师课前的预设不同。于是,教师想方设法要把学生的思路拉回到自己的预设中来,告诉学生第三只白鹤…  相似文献   

6.
义教六年制教材第二册中的《三只白鹤》是一篇讲读课文。讲的是三只白鹤在一天中午埋下一条大鱼后各自找了一个标志记住了埋鱼的地点。第二天一早,三只白鹤都按照自己定的标志去找鱼。找鱼的结果,课文没有直接写出,以引起读者的深思。教材通过这个富有哲理性的寓言故事,教育学生做事要多动脑筋,要符合实际,注意事物之间的联系与变化,才能把事情做对,达到预期的目的。这篇课文语言简炼,寓理于情节之中,容易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学生喜欢读,愿意想。教学时,我根据本课的特点以及低年级儿童学习的规律,在理…  相似文献   

7.
我教《三只白鹤》黄德生一、创设情境,强化审美情趣我在讲解时,边放录音,边利用投影把一幅幅优美的画面展现在学生面前。如在讲“埋鱼”一段时,及时投映出《白鹤埋鱼图》:飘浮的白云,翠绿的垂柳,泛着波纹的河水,河边柳树旁三只漂亮的白鹤在埋鱼。这幅画面不仅提供...  相似文献   

8.
[课例简析]《三只白鹤》是一则寓言故事.课文通过写三只白鹤埋鱼后,用不同方法记住埋鱼的地点,最后判断出哪只白鹤能找到埋在地里的大鱼这件事,使学生懂得:做事要多动脑筋,要符合实际,注意事物之间的联系和变化.这篇课文生动、有趣,结尾一段给孩子们提出了一个问题,能引起学生阅读的兴趣,训练学生的思维.教学此文,应指导学生按记叙顺序一步步地理解,水到渠成,明白文中蕴含的道理.  相似文献   

9.
一、板书课题,学生跟写课题1.鱼为什么会游到纸上?结合课前初读,你读懂了什么?2.理清叙事线索:观鱼—画鱼—交谈。评析:教师借助精要的板书,复习整理了课文脉络,为落实教学重点赢得了时间。二、学习课文,把握鱼"游到心里"和"游到纸上"的关系(板书:心里—纸上)  相似文献   

10.
六年制小学语文第一册基础训练5第五题,是儿童入学以来第一次看多幅图练习说话.这三幅图大同小异,儿童不容易准确地把握每幅图的内容.我在指导时,注意引导学生先从整体上进行观察、比较,找出每幅图的特征,分清三幅图的主次.在学生弄清这一组图共有几幅,每一幅图上画了什么动物以后,我问"它们在干什么",学生就有些难于回答了.于是,我让学生先比较第一和第三幅图:第一幅图南瓜平放在地上,小白兔搬不动;第三幅图小白兔在轻快地滚动着南瓜前进.多聪明的小白兔啊!这个办法是怎么想出来的呢?于是,我把大家的注意力引导到第二幅画上来.大家边看边想边说,十分热烈.  相似文献   

11.
《教案》的一处值得商榷人教社东北朝鲜民族出版社出版的《九年义务教育教材小语第二册教案》,第20课《三只白鹤》的一处值得商榷。课文基本内容是:三只白鹤找到很多鱼,吃饱以后,把一条鱼埋在地里,留着明天吃。埋鱼的时候,第一只白鹤望望太阳,记住鱼埋在太阳底下...  相似文献   

12.
(骆驼和羊)是一篇看图学文。课文通过骆驼和羊比高矮的事。说明看问题要全面,对自己不能只看长处,对别人不能只看短处。教学这篇课文,要根据“看图学文”课型特点,引导学生将看图和学文紧密结合起来,一步步深入理解课文内容。一、指导看图,了解图意学文前,先指导学生观察三幅图,大体了解讲了件什么事。可提出以下问题引导学生观察:①第一、二图画着谁,他俩准高准矮?②骆驼个子高有什么好处?③羊个子矮又有什么好处?④第三幅图增加了谁,为什么他们会在一块儿?二、初读课文,掌握生字读音在学生观察图画的基础上初读课,解决…  相似文献   

13.
教学目的:1.理解第二册《三只白鹤》的九个新词,学会组成这些词的十个生字。2.理解课文内容,知道哪只白鹤能找到鱼,并懂得其中的原因。教育学生遇事要开动脑子。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教学重点:三只白鹤各以什么做标志记住埋鱼的  相似文献   

14.
在教学《狐狸和乌鸦》时,我按以下的教学思路组织教学,使学生在自主学习中有所思考,在积极合作中有所感悟,在主动探究中有所创新,教学效果明显。具体做法是:一、初读课文摇自主思考1郾读题,自主质疑。齐读课题后,启发学生思考:从课题上看,你想了解什么?学生纷纷回答:我想知道狐狸和乌鸦之间到底发生了什么?怎么发生的?发生的结果是怎样的?通过质疑,激活了学生的思维,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2郾初读,理清条理。在学生质疑的基础上,让学生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引导学生从理清课文条理的角度思考:(1)狐狸和乌鸦在什么情况下相遇的呢?(2)…  相似文献   

15.
徒弟张永英要以人教版三下《和时间赛跑》为例,面向全县语文教师讲"如何进行中年级的阅读教学"。其教学设计多有可取之处,也不乏可商榷的地方。本文点评则侧重找问题,找瑕疵。一、导入新课由学生说有关珍惜时间的名言,引入课题。二、检查预习,初读课文1.检查预习,抽生读词语,具体评价。2.质疑:作者为什么会忧伤、哀痛?为什么会着急、悲伤?又为什么会高兴、快乐呢?让学生自由读全文,边读边画。生读书,师巡视。点评:是带着问题初读课文,还是学生初读课文后  相似文献   

16.
教法一以词句训练为手段 ,突破难点《三只白鹤》是一篇寓言故事 ,故事的结尾留下一个悬念———哪只白鹤能找到埋在地下的鱼?正确回答这个问题并说出理由 ,是本课的重点和难点。在突破这一难点的时候 ,主要是凭借课文中的“语言范例”来对学生进行词句和说话训练来完成。当然对词句的理解 ,不能仅仅停留在字面意思上 ,或者下个定义就行了 ,而是要化概括为具体 ,变抽象为形象 ,使学生比较容易理解 ,从而达到理解课文 ,弄清文章寓意的目的。一、揭示课题 ,导入课文小朋友们 ,你们谁见过白鹤?知道它长得什么样 ,有什么特点吗?我们的语文课本…  相似文献   

17.
一、初读课文理清脉络整体感知《高粱情》是一篇寓情于物,借物抒情的散文。题目揭示了文章的中心。教学起始,我启发学生思考回答:你见过高粱吗?知道它长得怎样?从课题上看,文章会写些什么?作者为什么要写高粱呢?接着教师根据题目进一步启发学生思考:作者是怀着怎样一种特殊的感情来写高粱的呢?课文描述了高粱的什么?它有哪些鲜明的特点?然后让学生带着问题通读全文,在此基础  相似文献   

18.
《三只白鹤》教学重点如何突破浙江纪育华《三只白鹤》是一则寓言故事。寓言的结尾留下一个悬念─—哪只白鹤能找到埋在地里的大鱼。正确回答这个问题并说出理由,是这篇课文的教学重点。突破这一重点的途径,主要还是通过朗读和词句的训练。一、朗读感知全文1.朗读中识...  相似文献   

19.
小学低年级学生读懂课文的首要标志是阅读课文后能大体说出课文讲了什么内容,教材编排时课后练习一题都是从这一要求出发设计的。比如人民教育出版社教材第一册课文《雪地里的小画家》,课后一题有三问:谁在雪地里画画?它们都画了什么?青蛙为什么没参加?这三问就集中体现了大纲、教材对一年级学生读懂课文的要求。  相似文献   

20.
明天与第二天意思差不多,人教版低段语文教材中存在着对二者不加区分的情形,如《三只白鹤》:●一天中午,三只白鹤在河里捉到了许多鱼。他们吃得饱饱的,把剩下的一条大鱼埋在地里,留着明天吃。●第二天,太阳刚刚升起,三只白鹤都睡醒了。再如《玲玲的画》:●玲玲满意地端详着自己画的《我家的一角》。这幅画明天就要参加评奖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