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中华成语主要来源于神话寓言、历史故事、古书成句、群众口语,其结构精炼,寓意深刻,表现力极强。在小学语文成语教学中,通过以下几种方法,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1.寓教于乐激发兴趣玩中感知;2.精讲故事角色扮演理解成语;3.编写短文创设情景应用成语。  相似文献   

2.
成语是汉语的灵魂,赋予了汉语生命,承载着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和丰富的思想。加强成语教学,优化成语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成语的兴趣,对于增加学生古典文化的积累、陶冶小学生的思想、提升学生的文化品位具有深远意义。  相似文献   

3.
英语成语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单词构成的词组,其结构是固定的,一般情况下不能随意改动,其意义是特殊的。并且绝大多数由基本词汇构成,分为词组型成语、子句型成语和句成语三类。  相似文献   

4.
成语是汉民族语言和文化的精髓,是汉语中最能表现民族特色和民族文化的部分,但少数民族学生学习起来却有很多困难。他们在学习运用成语时会出现各种各样的偏误。本文主要阐述如何实施成语教学,如何让学生掌握并运用成语。  相似文献   

5.
成语是一种相沿习用、寓意丰富的固定短语,结构要求稳固;与此同时,其也在发展变化;有些成语通过变动内部成素的位置,形成了一组成素相同而排列次序不同的成语,这就是同素异序成语。其中同素异序的近义成语、关联成语、包孕成语很有特点。  相似文献   

6.
严肃认真的作家都十分重视成语的运用.本文从动态的角度着眼,研究名家们是怎样恰当地运用成语的.一是成语的锤炼,即从名家改笔看他们是如何准确地运用成语的;二是成语的活用,即从名家活用成语的范例看他们是如何灵活地运用成语的.从中,人们不难向名家学习到一丝不苟的负责精神和运用成语的高超技巧.  相似文献   

7.
成语是中华文化的集萃,是语文教学和对外汉语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为了促进成语教学,教师们经常采用幽默成语,成语的"最式"就是其中最重要的方法之一。本文对这类成语进行搜集整理,建立语料库,试图对"最"式成语的基本类型、特征、在教学中的促进作用、存在的问题进行简单的分析,从而使"最"式成语趋利避害,发挥更多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8.
文章采用文献计量法对所选择的汉语成语文化研究文献的载文量、著者、主题等进行了多角度的统计分析,并从五个方面探讨了我国汉语成语文化研究的现状。  相似文献   

9.
《汉语成语辨析词典》是一部从共时角度考察现代汉语常用成语使用现状的力作。主要特点是 :内容新颖 ,重点突出 ;体例独特 ,心裁别出 ;语料丰赡 ,辨析透辟。它将有利于帮助读者正确地掌握和运用成语 ,有利于促进汉语成语的规范化  相似文献   

10.
笔者通过对几种成语误用类型的分析,即从望文生义、谦敬词误用、混淆使用对象、褒贬不分、重复累赘、形近而误、自相矛盾、轻重失调、不合语法九个方面探讨了成语的误用,明白了成语使用中的问题所在,从根本上说,是对成语理解不准确。  相似文献   

11.
12.
Alexander Bain popularized six rules for paragraph construction within his rhetorical theory. As a result, he is usually called the founder of paragraph theory. His concept of the paragraph appears to be analogically derived from sentence theory. Bain, however, was not the first to theorize about paragraphs and may have been influenced by his predecessors. Furthermore, his compositional theory in general as well as his sentence theory could have influenced his paragraph theory. An examination of his association psychology reveals a logically consistent rationale for the derivation of Bain's paragraph theory.  相似文献   

13.
奈达的动态对等理论强调主体对受体的反应,而习语翻译过程应注重文化因素在人的头脑中所映射的文化意象的转换。异质同构和文化间的相互作用和影响,说明文化意象的可转换性,而概念空缺使其存在局限性。在些理论基础上,本文分析习语翻译过程中文化意象处理策略。  相似文献   

14.
数词习语是指数词同其他词搭配一起构成的固定词组或短语。本文论述了数词习语在语言中的特殊地位和巧妙应用,划分了它的几种结构,列举了其句法的功能以及语义特征。数词习语具有比喻、夸张、委婉、含蓄等特点。在文章中,如果能将其运用得当,可使语言生辉添色,从而收到明显的修辞效果。  相似文献   

15.
语言与文化密不可分,文化差异形成了翻译的障碍,造成了翻译问题,其中,习语翻译是比较突出的问题。一般来说中英文化差异来源于以下五个方面:历史和典故,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风俗和习惯,社会、政治和经济制度,宗教信仰。在翻译教学和翻译实践中,充分考虑文化因素,消除文化障碍,减少误译,提高翻译质量。  相似文献   

16.
成语中的古代汉语因素浅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汉语中大多数成语是从古代汉语继承而来,不少成语的源头可以追溯到先秦时代,这些成语相沿袭用了千百年,在相当程度上保留了古代汉语的各种成分,如通假字、古今字、联绵词、词义的引申和假借、词类活用等.研究成语中保留的古代汉语因素,对于正确理解和使用成语,学习古代汉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我国文化源远流长,具有五千年的悠久历史。成语作为古代精神的承载形式,其中包含了十分丰富的汉语语法。因此,将成语作为理解汉语语法的重要途径能够使我们与汉语语法现象之间的距离不断减小,从而更加容易领悟其中的奥秘。本文从古代成语出发,探究其中包含的汉语语法知识,为汉语语法学习开辟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18.
熟语翻新现象在社会中具有一定的广泛性,学者们就其使用中的问题提出两种不同的观点,分别阐述了规范化问题是否适合于熟语翻新这一现象。  相似文献   

19.
20.
本文分析了跨文化交际角度下习语翻译中的文化差异,通过对翻译成功和失败的例子进行讨论,系统地总结归纳了文化差异在习语翻译中的影响,提出了怎样避免文化差异造成的误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