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新媒体时代下,广播电视节目编辑需要进行积极创新,这样才能创造出高质量的节目。为此,本文首先分析了新媒体时代广播电视节目编辑创新的必要性,其次分析了新媒体时代广播电视节目编辑创新的方式及技术,旨在为新媒体时代广播电视节目编辑创新提供参考思路,以此来提高广播电视节目编辑质量和效率,进而推动广播电视行业发展。  相似文献   

2.
当前我国社会经济不断发展,在人们物质需求得到一定满足的同时,人们开始追求精神上的享受,而广播电视节目作为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我国的许多广播电视节目都缺乏创意,使得观众审美疲劳,节目收视率不如人意,这样在节目形式上的创新就显得很有必要。我国的广播电视正处于蓬勃发展时期,在发展的时候遇到了诸多的问题,如何创新、如何解决问题、如何真正满足观众的需求,就成为当前广播电视界的重要任务。本文主要探讨了广播电视节目形式创新的背景、广播电视节目形式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如何解决这些问题的策略。  相似文献   

3.
童俊 《视听纵横》2007,(4):56-57
广播电视节目质量如何,决定着一个台的生存与发展。而能否不断提高广播电视节目质量,我以为取决于三个要素,那就是:社会责任、三贴近、创新意识。可以说这三者是广播电视节目的生命力,是不断提升广播电视节目品位的源动力。广播电视采编播人员只有具有社会责任感、做到三贴近和不断抓节目创新,才能在本职岗位上有所作为,才能将思想性、艺术性、欣赏性俱佳的,丰富多彩、[第一段]  相似文献   

4.
广播电视已进入了品牌节目建设的新时期,品牌节目离不开策划创新,作为节目支撑者的主持人应具有策划意识、策划创新能力,努力提高策划创新水平,方能适应新时期广播电视改革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5.
2007年度的节目评奖,像往年一样评出了一批思想性强、质量上乘、社会影响好的作品,这既是对过去一年广播电视节目生产的总结,又将对今后广播电视节目的改革和创新产生重大影响。回顾过去五年的评奖工作,我感到有一个问题必须引起我们的重视,这就是广播电视节目评奖必须跟上广播电视节目改革和创新的步伐,让评奖成为一种导向,推动广播电视节目的改革和创新。现在存在评奖和节目改革、创新脱节的现象。现行的评奖办法从奖项的设置、申报的方法、优秀作品标准的把握等基本上是沿袭十多年来老的程式,对当前风起云涌的节目改革形势关注不够、结合不紧,一批节目改革和创新的优秀成果在评奖中难以体现。而一些获奖作品仍属叫好不叫座的作品,社会反响平平。因此评奖结果公布后,  相似文献   

6.
随着现代广播电视传播技术的创新发展,广播电视节目得以更广泛地传播,在更大程度上满足了当代人的精神需求.在融媒体时代,受众求知心理更重,对广播电视精品节目的需求更大.广播电视媒体因此面临新的挑战,需要不断丰富提升节目内容,与时俱进创新节目表现形式,并对节目质量进行科学评价,将质量评估结果作为节目优化的重要依据.由中国广播电影电视社会组织联合会编写的《中国广播电视节目评估体系研究》一书从以上问题入手,总结理论、探索经验,追溯我国广播电视媒体的发展历程,分析广播电视节目评估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对建构广播电视节目评估体系进行了有益的理论探索.  相似文献   

7.
随着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人们获取信息的方式和途径愈加多元化,对广播电视节目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网络技术在广播电视工程中有重要的应用价值,能够提升节目的时效性和互动性,促进广播电视节目的创新发展,本文就网络技术在广播电视工程中的应用展开研究。  相似文献   

8.
广播电视新闻拥有其他节目所没有的特殊性质,使得广播电视新闻的策划在把握和表现时具有一定的难度。本文首先分析广播电视新闻与其他节目的区别,而后为如何构建广播电视新闻的创新思维提供一些可行的建议。希望能为广播电视新闻的策划创新提供微小的帮助,并希望能使广播电视新闻得到更好的传播效果。  相似文献   

9.
正2011年,为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和辛亥革命100周年,中国广播电视协会批准广播电视史研究委员会举办全国历史题材广播电视节目评析暨创新论坛。至今,这项活动已连续举办三届。通过集中评析和研讨,检阅了近年来涌现的优秀历史题材广播电视节目,达到了促进历史题材广播电视节目  相似文献   

10.
9月23日至24日.中国广播电视学会、国家广电总局总编室、南京广电集团联合在北京举办广播电视新闻节目创新研讨会。会议以南京广电集团《大刚说新闻》为切入点.探讨如何在节目内容、节目形式、节目运作等方面不断改革创新,努力使广播电视节目办出个性,办出特色.壮大广播电视新闻宣传阵地,使我们的广播电视新闻宣传更好地发挥舆论导向的主力作用。  相似文献   

11.
新媒体时代的到来带动了广播电视节目的转型与改革,在多媒体互动、资讯信息高速发展的当前,作为广播电视节目的灵魂——编导,必须要认识到新媒体时代的机遇和挑战,进而甄选和制作优秀的电视节目,才能够促进广播电视节目在新媒体时代的发展。介于此,本文在明确了新媒体时代背景的前提条件下,强调了广播电视节目编导创新思维的必要性,提出了几点创新型编导的工作路径。  相似文献   

12.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各种新媒体应运而生,传媒方式也发生了本质性的改变,我国广播电视节目也受到了一定的冲击和影响。在这样的背景下,我国媒体事业的市场竞争压力也越来越大,要想在激烈竞争的社会背景下,获得更好的发展,就需要做到与时俱进,不断地创新,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下获取发展的一席之地。在广播电视节目的制作中,策划是一大重要核心环节,为了更好地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中获得稳定的发展,并满足广大观众的实际需求,就应该积极加强策划的创新,不断提升广播电视节目的质量,进而提高收视率,不断的化广播电视节目的竞争优势,推动广播电视节目的长足发展,本篇文章主要分析广播电视节目的策划与创新[1]。  相似文献   

13.
为了对近年来涌现出的优秀历史题材广播电视节目进行集中检阅和评析,促进历史题材广播电视节目的繁荣与发展。中国广播电视协会在2011年和2012年,连续举办了两届全国历史题材广播电视节目评析活动,北京人民广播电台选送的音乐专题节目《走向喜马拉雅》以优异的成绩获得了第二届全国历史题材广播电视节目创新创优评选广播文艺类一等奖。其节目是以新中国成立初期,千名女兵徒步进藏的历史为创作背景,用歌剧《太阳雪》中的音  相似文献   

14.
中国广播电视业亟待建立"节目标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中国媒体深化改革、与时俱进、制度创新的新形势下,如何确保广播电视节目的正确导向?如何保证广播电视节目的健康文明? 笔者认为制定中国广播电视业的“节目标准”,可以使党和政府多  相似文献   

15.
田彦芳 《新闻前哨》2022,(22):63-64
融媒体时代,地方广播电视台节目的收视(听)率和效益受到严重影响。充分利用融媒体思维,创新广播电视节目形式和内容,增强广播电视节目的效果,便能够让地方广播电视台更好地发展。  相似文献   

16.
广播电视与其他新生事物一样,是人类社会进步的产物,它的发展同样要依赖社会的进步,要受时代潮流的制约和影响。当今社会,地区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既为广播电视的发展提供了机遇和条件,又对广播电视节目创新实践提出了更高更严的要求。进一步加快改革、扩大开放是广播电视的常新课题。这里,我就广播电视节目创新拓展空间谈点粗浅看法。一、坚持节目创新,必须在先进文化层面拓展应该看到,广播电视的进一步发展,使人类文明从地域化和独立性走向了大同化和共融性。网络时代的到来,又使人类文化有了更为彻底的平民意识和宽泛意识。近些年,各媒体间的残酷竞争,不仅使广播电视的  相似文献   

17.
广播电视节目创新创优,既是地方广播电视台增强竞争软实力、赢得当地受众之必须,也是推行广播电视节目本土化、打造地方台节目品牌的战略选择。在创新创优的过程中,必须坚持变,做到常变常新,同时又要坚持一定的不变,坚持正确的办台方向和宣传原则。变与不变是辩证的统一。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随着媒体融合转型进入深水期,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作为传统主流媒体的代表,身负引领媒体融合创新的重任,积极行动。2019年初推出的短视频《瞬间中国》正是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积极探索传统电视节目融媒体发展的一次尝试。本文从节目内容创新以及节目运营方式两方面探讨《瞬间中国》对于传统电视节目的创新发展,分析该节目的成功之处,试为未来融媒体节目的创新发展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9.
随着新媒体的崛起和不断扩张,媒体间的竞争也越来越残酷激烈,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要想在激烈的竞争中,寻找生存发展空间,唯有在创新上苦下功夫。创新就是要用新的理念、新的创意、新的思维方式和新的技术等手段进行新的制作。也就是说,创新就是要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新、人新我精。创新不仅是提高广播电视节目质量的基础,也是广播电视发展的助推器。广播电视节目唯有不断地在策划、内容、互动与新技术应用等方面改革创新,树立新的传播观念,才能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相似文献   

20.
自2018年全国广播电视与网络视听文艺节目管理工作会强调"各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机构要大力扶持‘公益、文化、原创’节目,让好节目进入好时段"以来,公益节目受到更广泛关注。2019年第二季度在腾讯视频上线的《忘不了餐厅》,突破以往综艺类公益节目的壁垒,创新节目形式,获得较高的知名度和美誉度。本文以《忘不了餐厅》为研究对象,通过节目分析,剖析公益娱乐节目的创新传播策略,为如何做好公益传播提供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