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肖祥  刘鲲 《湖北体育科技》2007,26(1):104-106,110
研究目的:了解武汉中小学青年教师身体锻炼现状.研究方法:文献资料法、访谈法和问卷调查法.研究对象:武汉市15所中小学的200多名青年教师.结论:(1)教师对《全民健身计划纲要》的内容了解较少(知道并了解内容的比例仅占7.6%);(2)教师参加体育健身活动时间和次数的情况不容乐观;体育人口比例(19.9%)低于全国和武汉市体育人口比例;(3)锻炼的地点以单位体育场所和公共的体育场所为主;(4)锻炼动机以增进健康、消遣娱乐为主;(5)缺乏余暇时间、工作负担重是影响教师身体锻炼的主要因素;(6)教师认为自己是亚健康状态的占多数(62.3%);大部分(68.4%)青年教师对自己的体型比较满意.现有的场地还不能满足需要;需要增加一些体育场地及设施,需社会体育指导员的指导.  相似文献   

2.
湖南省高知人群的体育意识及锻炼现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钟振新  黄琳 《体育学刊》2005,12(6):55-56
对湖南省高知人群的体育意识和锻炼现状进行调查与研究.结果表明:目前湖南省高知人群的体育意识比较淡薄,体育人口数量偏低;锻炼内容多元化,锻炼场所以体育场馆、公园为主,锻炼时间以早、晚为主,锻炼形式以个人与自发小团体为主;体育消费投入较少.影响体育锻炼的主要因素是没有时间、缺少场地.针对结果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3.
广西高校教师自我锻炼的现状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采用文献资料调研、访问、问卷调查和数理统计等研究方法,对广西高校教师体育锻炼的现状进行调查与研究.结果表明:目前广西高校教师参加体育煅炼的人口数偏低;锻炼的内容呈多元化;锻炼场所以本校体育场(馆)为主;锻炼时间选择以早、晚为主;锻炼的形式主要是参与社区体育活动以及与朋友、同事一起锻炼或者个人锻炼;影响体育锻炼的主要因素是没有时间等.针对研究结果提出了相应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4.
以身体自尊、一般自尊和一般生活满意感3个量表为研究工具,采用集体课外锻炼和自行课外锻炼的分组方式,同时辅以认知干预,对35名体育后进生进行为期8周的干预实验,为考察结合认知干预的两种不同课外锻炼方式对大学体育后进生的影响,实验前后进行量表测试,并对测试数据进行差值多元方差分析及LSD多重比较.结果显示:不同课外锻炼方式在因变量身体自尊、一般自尊和生活满意感上的主效应均非常显著;两干预组与对照组之间实验效果存在显著性差异;两干预组的效果也存在差异.结论:不同形式的课外锻炼能不同程度提高大学体育后进生的身体自尊及生活满意感水平,且自行课外锻炼方式对大学体育后进生干预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5.
厂矿职工体育,也是我们广泛地开展的群众性体育运动的一部分,它与农村、学校、的体育,具有许多共同的特点,这些共同的特点例如:必须经常地进行锻炼,不能一曝十寒;必须开展多种多样的活动,以满足各种不同对象的兴趣和需要;必须根据生产的原则进行组织,并按不同性别、年龄、及健康水平等进行编班编组;必须考虑到群众的兴趣和积极性,必须进行医务监督……但由于厂矿、学校、农村的具体条件不同,在体育的组织及内容上,也就不可能一样。因此  相似文献   

6.
采用问卷调查法、文献资料法、实验对照法,观察对浙江省普通高校体育弱势群体锻炼行为实施干预的效果.结果发现:①浙江省普通高校体育弱势群体参与运动锻炼的百分率较低;②对处于行为转变不同阶段的体育弱势学生采取不同的健康教育进行干预,具有一定的效果.  相似文献   

7.
采用文献资料等方法,对广东省山区贫困城市梅州的职工体育开展现状进行调查。结果表明:机关、企事业体育管理人员数量不足;大部分职工喜欢并参与体育活动;健身场所以公园、广场等为主;项目以散步、跑步和各种球类为主;形式以自发结伴锻炼为主。职工每周参加体育活动的次数偏少。影响因素主要有工作忙、没有时间,缺乏专业技术指导,运动物品和运动场所价格太高等。大部分职工对在学校内进行体育活动持愿意、肯定的态度。  相似文献   

8.
采用文献资料和调查研究法,从生命成本的视角,对山东六城市在岗职工的生命成本付出与体育娱乐消费关系进行研究,发现在岗职工以较多的生命成本支付赚取了较低的经济收入:职工每单位收入上承担的效用期望值越高,其体育娱乐消费行为越谨慎;代际之间体育娱乐消费差异明显,生命前期具有苦难经历的职工在体育娱乐消费上偏好保守;工种不同而相同收入水平下,职工的生命成本付出程度与体育娱乐消费率成反比,企业职工的消费率明显低于事业职工.建议:提高在岗职工的工资水平,强化职工进行体育娱乐消费有益于提高生命成本含金量的意识.  相似文献   

9.
中学学校体育课程是一门重要的公共基础课,对中学学生的体质健康具有重要的作用.中学体育课程开展内容是以普修为主,很少存在选修课程.因此,中学学生的体育课程开展特点主要是通过体育教师的个人特长来确定体育课的内容.具有很大的随机性,而且不同体育项目,其课中的锻炼强度又存在差异.本文旨在通过对中学开展篮球课程,探究专项篮球课程对中学生锻炼情绪的影响,指导中学体育教师合理安排学生的锻炼强度,从而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  相似文献   

10.
调查沈阳市铁西区和淄博市张店区社区居民体育健身锻炼行为现况,采用行为转变理论模式对居民健身锻炼实施不同的干预措施。结果发现,社区居民在体育健身锻炼行为各阶段的情况是:打算转变前阶段的居民占45.03%,打算转变阶段占13.91%,准备行动阶段占13.41%,行动阶段占16.05%,巩固阶段占12.58%。干预前后社区居民对体育健身锻炼重要性的认识、保持锻炼的信念和参与体育健身锻炼的百分率均有较大的提高,居民参与锻炼的人数也有增加,干预组与对照组之间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  相似文献   

11.
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等方法,对人口老龄化背景下哈尔滨市老年人冬季体育锻炼现状进行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哈尔滨市老年人冬季体育锻炼意识并不强;由于受天气、身体状况、器材设施等因素的影响,哈尔滨市老年人体育锻炼还未步入科学化、合理化轨道。建议制定保障老年人体育锻炼的相关政策;加大老年人体育锻炼健康知识的普及;建设和增加适合老年人体育锻炼的场地和设施;完善老年人体育组织机构。为科学指导和干预老年人体育生活提供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12.
广州市民参与全民健身运动的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44,自引:0,他引:44  
通过问卷调查详细了解了广州市民参与健身活动的意识、内容、消费等方面的情况。结果表明:广州市民的体育健身意识较强、体育健身普及程度高、体育消费水平与广州在全国的经济地位及市民的收入水平是相应的,处在较高水平;当前市民健身遇到的主要问题是学习或工作太累、没有场所锻炼、不懂得怎样去锻炼等。为此,要采取措施普及科学健身知识和方法、优化体育人口结构、正确引导体育健身消费、全社会共同努力改善市民的健身环境和条件。  相似文献   

13.
广州市商品住宅小区体育设施建设与居民健身状况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商品住宅小区是未来城市居民的主要居住形式,小区内的体育设施建设和居民健身状况将是社会体育工作研究的重点课题之一。商品住宅小区内的体育设施建设应在种类和数量上再有所增加;场地出租价格再有所降低,为居民健身提供更多的便利;广大体育工作应当走入小区,与发展商和物业管理部门配合,积极地引导小区居民开展运动健身。  相似文献   

14.
杨凯  曾小玲  王岐富 《体育科技》2014,35(4):105-108
采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专家访谈、数理统计等研究方法,对湖南省初中生体育锻炼行为的现状进行调查统计.分析结果显示20.8%的初中生养成了体育锻炼的习惯;23.9%的初中生认为体育锻炼的作用是保持健康、不生病;65.9%的初中生赞成自己现应具备一定的体育知识与运动技能;41.5%的初中生认为参加体育锻炼的动机是增进健康、提高免疫力;31.3%人已达到体育人口锻炼标准;初中生一般是在下午5到7点间在学校体育场馆与同学、朋友一起进行体育锻炼.研究发现体育场地设施的缺乏、学习任务重与家庭是否支持、锻炼环境等是影响初中生参加体育锻炼行为的主要因素,对此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5.
日本大众体育的进展状况及其振兴政策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日本大众体育的发展经历了大众体育的摇篮期、体育人口的增长期、大众体育的多样化时期、体育人口的安定期和大众体育的成熟期5个时期。在前3个时期,即大众体育发展的初级阶段,日本政府侧重于增进国民的健康和体力,通过推动增强体力的国民运动,有效地促进了国民参加日常体育活动,增加了体育人口。在这个阶段,日本致力-I-完善国民参加体育运动的环境,特别是完善公共体育设施,学校体育设施开始向普通市民开放。  相似文献   

16.
运用问卷调查法、文献资料法对苏北地区农村中学教师参加体育锻炼的现状进行了调查与分析,结果显示,71%教师认为体育锻炼很重要;体育人口为11.5%;体育锻炼项目以散步、跑步、篮球、乒乓球、羽毛球为主;个人锻炼是最主要的方式;工作忙是影响体育锻炼的最重要因素。本文旨在系统地了解教师参加体育锻炼的现状,从中发现其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改进对策。  相似文献   

17.
文章通过对常州地区11所高校550名在校大学生的调查,对大学生的健身意识、参加体育活动的动机、活动的方式、活动的组织、体育消费情况及与学生健身有关的体育设施建设进行分析,为保证大学生在校期间能够养成终身体育锻炼的习惯提出观点和对策。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安徽省高校肥胖大学生体育锻炼的行为和体质健康现状的调查研究发现,安徽省高校肥胖大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较低,体育运动参与不足。针对肥胖大学生建立健身减肥俱乐部,进行科学健康干预,提高肥胖大学生的体育健身理论知识,提高自我体育锻炼能力等建议。  相似文献   

19.
中国武术的推广路径与前景分析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2  
通过对武术推广的条件、困难及对策进行系统的分析研究,认为中国武术应以大众健身和竞技搏击两条线索进行推广,将武术中的部分提炼和发展为“精英体育”,并选择普及性广的部分,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大众推广,以完善的商业运作和发展方向来促进社会经济发展和满足民众消费水平的体育需求。也就是说,竞技观赏、武术健身和经济三者经过有机整合而构成武术推广的前提,也是武术走向世界的动力。  相似文献   

20.
我国用于群众体育的体育场馆设施严重不足,所以国家提倡鼓励机关、学校等单位内部的文化体育设施面向公众开放。在这样的背景下,在学校的体育教学训练之余,大量的校外人员会涌进学校,利用学校的体育场馆设施参加体育锻炼,而体育运动是有风险的,发生意外伤害在所难免。本文分析了校外人员进校参加体育锻炼意外伤害的一些理论问题,得出自己的结论,即学校同样有义务为校外人员进校参加体育锻炼提供安全的体育场馆设施,并且如果因不安全的体育场馆设施引起的伤害,将不适用自承风险理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