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我们的孩子开始学说话了,虽然他只会说一声“爸”或一声“妈”,我们却觉得这声音比世界上最美的音乐还好听。于是,我们就不厌其烦地教孩子说话了。开始我们只知教孩子说重叠的音,如“桌桌”、“椅椅”、“球球”,却没有及时教“桌子”、“椅子”、“皮球”等词,结果孩子老是“姨姨”、“果果”,而不会说“阿姨”、“苹果”。我们发现这一问题后,就逐步教孩子说多音词和短句,孩子也很快地学会了。有一次,偶然听到孩子在自言自语地说:“追呀,追呀,大象累得满头大汗……”我朝他一看,原来孩子在看图书。  相似文献   

2.
一直不知道他是怎么爱上她的。他最喜欢像个孩子般趴在她怀里,脸颊紧贴着她的胸脯.侧耳聆听她心跳的声音。  相似文献   

3.
柴野 《少年文摘》2012,(9):10-13
在伦敦一家儿童医院里,有一群濒临死亡的孩子。他们当中,唯有乔伊可以活下来,但代价是他将永远失去听觉。为了让乔伊记住世界上最美好的声音,这群身患绝症的孩子们组成了一支合唱队,在乔伊即将失去听觉的前三天为他举行了一声音乐会……  相似文献   

4.
我的孩子将要上幼儿园了,我希望这是一所我向往的幼儿园。我希望幼儿园的老师温柔可人,面带微笑。有着与生俱来的亲和力,孩子看到她不再紧张地拽着我的衣服不肯放。她声音甜美,她有改正孩子不良习惯的魔法,她像妈妈也像姐姐,她是孩子快乐和安全的源泉。将孩子交给她,我一百  相似文献   

5.
有一天,配班老师神情怪异地跑来告诉我,一位家长怒气冲冲地扬言要告我,我一下子被吓懵了。好不容易弄清了原委后却让人哭笑不得:原来他的孩子本来年年评上好孩子,上学期却没评上,他认定这是老师不公平,对他孩子的心灵造成了伤害。后来在我的努力沟通下,此事慢慢平息,家长也逐渐由不理解转为信任。但这件事常常会引起我的思考:面对新世纪,父母究竟该给孩子什么,父母这样的疼爱究竟是一种“爱”还是一种“伤害”?我们都知道,未来社会充满竞争和挑战,公平竞争、优胜劣汰是社会发展的隐在规则和内部动力,孩子的成长不会是一帆风…  相似文献   

6.
八岁之前,除了个子比同龄人稍显矮小,他与众多的孩子并无不同。上小学二年级,他坐在教室的最前排,因为他的个子是班上最矮的,只有1.2米。而这个身高从此没有再改变过。直到长成20岁的成年人,他依然是一张胖乎乎的娃娃脸,连声音都那么细脆。他患了一种奇怪的病,医学上称是内分泌失调导致的。在他的身上不容易看到岁月的痕迹,他的生活却因此陷入了困境。他的家境并不富裕,父母都是农民,却供着三个孩子念书。他上中学时,三个孩子越来越沉重的学杂费终于让父母支撑不住,他们决定从学校抽回一个孩子。这时,他们的目光首先落到了矮小的他身上。用…  相似文献   

7.
“父母,是孩子的天空”,每一位孩子的双眸,都闪动着这样的渴望:这是一片明朗的天空,偶有雷电,只会使心灵更明净。然而,文中的“爸爸妈妈”却用吼声、叫骂声、扭打声和器皿落地的声音将孩子的心灵砸得粉碎,“爸爸妈妈别吵了,我求求你们了!”孩子撕心裂肺的呐喊,低声的抽泣和痛苦的干咳振聋发聩、  相似文献   

8.
他出生在法国巴黎一个移民家庭,父亲是匈牙利移民,母亲是法国人。他的名字带有明显的外国人的特征,这使他从小就遭受到歧视和嘲笑。10岁那年的一天,他骑着自己心爱的山地车在郊外潇洒地穿梭,正在他得意的兴头上,几个和他年龄相仿的孩子拦住他,强硬地命令他下车。一个孩子一把把他的山地车夺过去,  相似文献   

9.
“嘀哒哒……”小钢珠落在地上反弹的声音打破了教室里的寂静。大多数的学生和我正沉浸在《可贵的沉默》中的“沉默思考”中,这极不和谐的声音使所有的孩子把目光齐刷刷地投向他——我班的“金刚选手”王××。只见他一脸得意,笑嘻嘻地离开座位去拣钢珠。我心里的火一下子冒了出来,这孩子真让人头疼。上课时,他跟这个嘻嘻、跟那个哈哈,揪揪前面女同学的辫子,拿拿旁边男同学的文具盒。即使大家都不理他,他也有办法自娱  相似文献   

10.
一天午睡时,随着孩子们一阵轻微的鼻息声响起,我揉了揉疲惫的双眼,拿起杯子想去倒杯水喝。正当我准备推门的那一瞬间,我听见一个孩子说话了:“呀,老师终于走了!”听声音像是刘力。好呀,这小家伙刚才故意装睡。待我走远之后便大胆地讲话了。我正要去制止他,可又听见另一个孩子的声音:“刘力,你说咱们的黎老师好不好?”这是吴学明。竟议论起老师来了。“嗯,  相似文献   

11.
作为班主任,首先要有一颗宽厚仁爱之心,拥有爱心是作好班主任工作的前提。我们班有一个叫韩博的同学,刚接手这个班时我发现他平时从不像其他同学一样乱花一分钱,长得也很瘦小。开完第一次家长会后,得知他是一个三岁就失去了父爱,被母亲抛弃的孩子,从小到大一直是生活十分拮据的姑姑收养着他。了解到这一情况后,我便十分注意这个孩子,也试图为他做一些事情,  相似文献   

12.
“爸爸妈妈,快看!”你的孩子尖叫着,他要向你展示他刚掌握的每一项新本领———单足跳、翻筋斗、吹口哨等。刚开始时,你可能觉得他很可爱,但如果他无休止地向身边每一个人,展示他的并不怎么高明的本领———或者老爱向他的伙伴们炫耀他有世界上最大的芭比娃娃和玩具火车,你可能就会担心他会惹人厌烦。自我炫耀对三至四岁的孩子来说是很正常的。米勒博士说:“它表明孩子的自我意识和对自己力量的认识正在增强,它就是孩子在宣称———‘看我的!’这是他们旺盛生命力的表现,你的孩子希望你能分享他的激情和欢乐。毕竟,你们会为他在…  相似文献   

13.
殷朝芹 《山东教育》2005,(26):55-56
“别耽误了人家的孩子!”这是父亲生前常对我说的一句话,这是一个没有进过学校门的老农民对他当教师的儿子常常选诫的一句话。在父亲的心里,他始终认为庄户人家送孩子上学,就是要让教师把孩子教出个“样儿”来的,老师要是不好好教,是良心上讲不过去的事情。  相似文献   

14.
我的忘年交之中,年龄最小的就是我的儿子汪洋。这孩子有很多优点,但通过我的分析筛选发现,他也有一个严重的缺点,那就是缺乏自信。这已经成为制约孩子成长与发展的最大障碍。比如小学四年级的他在生人面前不爱说话或者声音特小;又比如他和小伙伴们玩时总是旁观,不能参与其中,课堂上也不愿举手发言回答问题等。当然也有其他的畏手缩脚和不开通不大方。忌疾讳医不行。通过老师与父母的共同帮助,仅半年时间,儿子进步还真不小。怎么做的呢?拜师,第一件。在一个老师和我都愿相约的学期初,我去拜访了汪洋的老师,跟老师请教和一起探讨…  相似文献   

15.
这是一个多月前的事情了,现在想来仍有一种感慨。傍晚下班回家,妻子告诉我说:“刚才有个叫小万的大男孩找你,听上去好像有很急的事,只留下电话号码和名字。”因一时想不出人是谁,当即打电话过去。简短的介绍和声音让我想起了他。市六中高二年级的学生,一个好学聪明的孩子。我前不久采访这所中学的时候,他在一次全国性的中学生数学竞赛中获得一个二等奖。  相似文献   

16.
我找妈妈     
我独自一人在灯下看书,突然响起一阵急促的铃声。我拿起话筒“喂”了好几声,那边传来一个怯生的声音:“你是妈妈吗?我找妈妈!”一个女孩的声音,稚嫩而低婉。“你找谁呀?”也许是受了那声音的感染,也许是怕惊吓了那端的孩子,我用极轻极细的声音问道。“我找妈妈,你是妈妈吗?”声音极为倔强,充满一种渴望,还有几分凄凉。我明白了,这是一个正在寻找母亲的孩子。我故意拖长了声音:“你是——”“我是安安呀!”显然,孩子有些迫不急待了,怕我挂断电话,声音也大起来了。“安安,你在哪儿呢?”我以母亲的情怀问道。电话那头“哇”的一声,女孩放声痛哭…  相似文献   

17.
一位家长最近因送孩子礼物的事很是郁闷。他的孩子期末考试成绩不错,按照他事先对孩子的许诺,他提前很多天就跑到商场里买了一大堆礼物,包括一架两千元的飞机模型。孰料兴冲冲抱回家里,孩子只淡淡瞄了一眼,就放到一边,说同学新近拿到班里一款更新式的游戏机,而飞机模型对于他这个年纪已经有些过时了。家长不免有些伤心,觉得孩子一点都不知...  相似文献   

18.
晨光里晨光里,那一棵小树就像一个读书的孩子捧着树叶大声朗读着哗哗的声音听起来很绿晨光里,那个读书的孩子就像他旁边的小树大声朗读着他的身影看起来很绿晨光里,小树和孩子大声朗读着谁也没有注意到,太阳正笑眯眯地注视着他们个上次卖给神焕发。见了面,他会立马叫出我的名字  相似文献   

19.
我的错     
“船长,正前方5000公里处有一不明飞行物正朝我们飞来。”坐在计算机屏幕前的林风头也不回地对我说。他强作镇定,声音却在颤抖。我不禁笑了笑——他毕竟还是个孩子。  相似文献   

20.
<正>“老师,我想做心理委员!”下课了,一个男生从人群中挤了过来:“老师,我要一张挑战单。”我循着声音好奇地看过去,四目相对的那一刻,隐隐有些失望。提出请求的学生叫苑廷,是班里初露锋芒的“没正行”。为了维护孩子的自尊心,我还是把一张报名心理委员用的“挑战单”递向他。“老师你别给他,他就是缺草稿纸了……”旁边嚷嚷的学生是苑廷的朋友,也是个“爱闹鬼”。但是这句话却似乎和我想一起去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