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该节教材教学处理上的几点困难 ·教材内容素材新、观点新、教师原有知识储量有所欠缺.城市交通运输是研究城市交通运输的空间分布和组合规律的学科,是交通运输地理学的一个新研究领域,既与城市经济建设的发展紧密联系,又是交通运输部门的重点.教材中呈现的香港、莫斯科、以及假设的两个城市的城市布局对于教师来说均是全新的.教师原有的"一桶水"受到了严重挑战.  相似文献   

2.
张成飞 《物理教师》2004,25(2):63-64
笔者一直从事普通高中物理学科的理科教学工作 ,本学年由于工作需要 ,同时兼任了一个文科班的物理课 .在教学过程中发现文科教材 (人教版·必修 )中有一处内容的叙述与理科教材 (人教版·必修加选修 )相左 .在此和同行讨论一下 .理科教材 (人教版·必修加选修 )的第十九章第四节是“电磁波” ,在本节的最后一段 ,课本写道“麦克斯韦的理论新颖又深刻 ,…… .1 888年 ,即在麦克斯韦发现电磁场理论 2 0多年后 ,德国物理学家赫兹 (1 85 7—1 894)第一次用实验证实了电磁波的存在 .”而在文科教材 (人教版·必修 )的第十八章第四节“光的电磁说…  相似文献   

3.
[教材] 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必加选修)物 理第二册第十五章第二节。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知道磁感应强度的定义。 ·会用公式F=BIL计算安培力的大小。 ·会用左手定则判断安培力的方向。 ·培养学生多方面的探究能力。 2、过程与方法 ·经历"磁感应强度"的引入过程,获得探究  相似文献   

4.
高中数学新教材第三册(选修Ⅰ)比原教材新增加了“统计”一章,其中共有三节内容:抽样方法、总体分布的估计、总体期望值和方差的估计(在选修Ⅱ中体现为1.3节和1.4节).由于本章概念抽象、计算复杂,再加上学生认知能力的原因,所以教学上很难把握,笔者根据自己的学习和教学体会谈一点粗浅的看法,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5.
中师地理教学的"五环三扣"法的"五环"是指中师地理教学的五个环节,即"预习·思考·提问·精讲·训练"等五个环节,"三扣"是指中师地理教学过程始终要扣紧"课文·插图·练习".它们是中师地理教与学的双边活动,是提高教学效果和质量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6.
生物学实验教学改革一直是生物学教改的热点。本文借英国伦敦大学切尔西学院理科课程研究所教授亚瑟·莫里斯·路卡斯所总结的“探究式教学八式” ,结合中学生物学教材中的有关实验 ,来谈谈这方面的体会。亚瑟·莫里斯·路卡斯在介绍英国中学理科教学方法概况时指出 ,运用探究式教学的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像科学家那样去思考问题、分析问题 ,使他们学会科学的思维方法和进行科学实验的本领。自然科学研究的三个主要因素是问题 (课题 )、方法和结果。路卡斯教授把这三个因素在教学中的不同组合 ,归纳为如下表所示的探究式教学的八种方式。  …  相似文献   

7.
在许多政治、历史学科的复习资料中,常有这样一道习题:“一国两制”··的前提是什么?A.一个中国B.“一国”即中华人民共和国C.中华民国D.两党对等谈判许多学生在解答这道习题时,要么不假思索地选择B,要么就是对A和B感到模棱两可。孰是孰非,笔者拟对此作一番探讨,并希望教材编写能与时俱进,吸收关于“一国两制”前提的新提法。关于“一国两制”的概念,现行人教社1997年版的高三教材《思想政治》第35页这样表述:“一国两制”的前提和基础是“一国”,即中华人民共和国。这里的阐述很明确:“一国”就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现行人教社试验修订本…  相似文献   

8.
·课题环境问题的表现与分布 ·教学目的帮助学生把以前了解的分散的知识系统化,使学生能进一步了解当前人类所面临的环境问题的严重性,树立正确的环境观,培养学生提出地理问题、组织地理信息、分析地理信息、回答地理问题的地理技能.  相似文献   

9.
《科学课》1989,(6)
.理论之窗·正确处珍珍子教学中的几个关系 1·2林有禹多浮寸自然学科性质的思考 1二3章鼎儿小学自然四十年的几点反思(摘 录)2·2刘默耕小学自然教材教法综述(一) 2·3殷志杰随感之一:你们发展了适合中国的 一探究—研讨”教学法 3·13〔美〕兰本达随感之二:再论概念 3·14〔美〕兰本达小学自然教材教法综述(二) 3·巧殷志杰随感之三:孩子们会犯错误吗? 4·2〔美〕兰本达小学自然教材教法综述(三) 4·3殷志杰随笔之四:教师的语言影响着学生 的思维 5·2〔美〕兰本达小学自然教材教法综述(四〕 5·3殷志杰随感之五:面向整体概念 6·2〔美〕…  相似文献   

10.
·教学重点 1.台湾省的地理位置、范围. 2.台湾省的自然环境和自然资源.  相似文献   

11.
比较与分析美国高中教材《生物·生命的动力》与我国人教版教材《生物·必修1·分子与细胞》中关于"细胞的能量‘通货'——ATP"一节内容,从教材导入、本节预览与本节聚焦、教材的正文部分、教材的旁栏部分、教材所用插图的分析等方面来寻找两国教材设计编写的差异和各自特点,以期达到相互学习和借鉴的目的。  相似文献   

12.
1 教材分析 经历了学生在第一节开展过探究细菌和真菌的分布活动后,已经有了真菌分布十分广泛的概念。但是对于真菌区别于细菌的特点,真菌是怎样生活的这些问题却模糊不清。通过本节学习既可以在学生心中明确真菌这一类型生物的特点。  相似文献   

13.
王景 《化学教学》2003,(1):54-55
教材说明 这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华东师大版)<科学>八年级上学期第五章第四节第一课时的教学设计,该节共两课时.  相似文献   

14.
通过比较中国人教版教材《生物·必修1·分子与细胞》与美国高中主流理科教材《生物·生命的动力》的内容,发现两国教材在总的知识框架上基本一致,但在科学概念、科学图示、科学史等方面的教学各具特色,这些差异可为我国的科学教育及教材编写提供一定的启示和借鉴。  相似文献   

15.
小学数学单册教材备课辅导·第三册·“乘法的初步认识”说课设计□凤城市翰墨小学张晶一、教材说明1.教学内容: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第三册第三单元第一节“乘法的初步认识”。2.教材简析:乘法的初步认识这一节是学生学习乘法的开始,通过本节课的教学,使学...  相似文献   

16.
<正>1设计思想"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苏教版《生物·必修2·遗传与进化》教材第四章"遗传物质的分子基础"第1节的内容。《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对该部分的要求是"总结人类对遗传物质的探索过程",要求教师按"应用水平"进行教学。根据新课程的理念,高中生物教学重在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科学方法、科学精神等生物学科学素养,因此,本节课以"自主探究科学发现的过程来学习科学研究的方法"为设计思想,  相似文献   

17.
数学教育家汉斯·弗赖登塔尔认为:“数学来源于现实,存在于现实,并且应用于现实,数学过程应该是帮助学生把现实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的过程.”《新课程标准》中强调:“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教师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环境,要重视从学生的生活实践经验和已有的知识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因此,数学教师应关注学生的生活世界,打通书本世界与生活世界之间的界限,在数学教学中找准学生的学习最近发展区,把熟知、亲近的生活数学带进学生视野、带进课堂,让数学课堂真正地“活”起来.在八年级(上)第八章第二节“中位数与众数”这一课程的设计中,我充分…  相似文献   

18.
黄文兴 《物理教师》2001,22(5):20-20,23
高中物理试用本·必修 (以下简称新教材 )第八章第一节“功”是在初中学习功的初步知识后 ,对功这个物理量的进一步学习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 ,功的计算公式W =Fscosα的适用范围、公式中位移s表示的含义、负功的概念及意义都是教师在教学中应予重视的问题 .1 功的公式W =Fscosα的适用条件在教材中对公式W =Fscosα的适用条件没有明确的说法 ,由于公式是在物体受恒力作用且物体作直线运动的情况下导出的 ,因此给学生的感觉就是该公式仅适用于物体受恒力作用且物体作直线运动 .在新教材该节内容之后的阅读材料“变力的功…  相似文献   

19.
<正>"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是人教版教材《生物·必修3·稳态与环境》第4章第2节"种群数量的变化"一节中的探究实验。学生通过该探究实验可以动手建构种群数量的增长模型,感性地认识种群数量的变化特点。另外,本实验涉及微生物培养技术、抽样检测技术以及显微计数技术等,有很高的教学价值,但是在实际教学中开出率非常低。通过调查,笔者发现出现该现象的主要原因有:一是实验周期长,很多学校不愿让学生在一个实验上"浪  相似文献   

20.
●教材分析 1.地位和作用:该内容既是本节的重点内容,也是<中国地理>的重点内容之一,是学好中国地理的基础,同时也是教学的难点,它对学生今后的学习,日常生活和工作都是十分必要的知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