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 毫秒
1.
九年制义务教育数学教材的改革与完善必须同时解决“教什么”与“怎么教”这两方面的问题,必须研究如何实现数学教育的现代化,并认为实现数学教育的现代化主要包括;更新数学教育观念、体现中国国情与特色、注重教育方法与手段的现代化.  相似文献   

2.
数学问题解决是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国际数学教育研究的热点之一,它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思想和观念,代表着一种新的教学方式,正在成为国际基础数学教育发展的方向.我国的数学教育要改变教学封闭的状况,要适应时代的要求,必须将生动的现代生活内容融人数学教学,必须提供更多的问题情景支持教学活动,中国的数学教育需要把问题解决引入数学课堂.笔者力图就数学问题解决如何进入中国中学数学课堂,怎样与我们的教材相结合,怎样与我们的教学实际相结合,探索一条有中国特色的数学问题解决教学之路.汲取西方数学教育的新思想,继承中国传统教育的精华,在实践中逐渐形成自己的教学思想体系、内容体系、目标体系和系统的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3.
徜徉在数学的海洋探索数学的奥秘,自古以来人们都是把数学与生活实际乃至尖端科技紧密相连.全美数学教师理事会(NCTM)发布的《学校数学课程和评价标准》在2000年正式定稿,虽然犹如我国课改一样在社会上引起轰动,但最后数学家和数学教育家达成的十点共识之一,强调数学教学中的“现实”背景,通过应用问题进行数学教学可能有助于激发动机和导人数学观点,这充分显示了数学应用在教育中的地位.美国教材繁多,  相似文献   

4.
数学阅读是学生通过自己阅读数学材料主动获取信息、汲取知识、发展数学思维、学习数学语言的重要途径,它不仅仅是读的过程,更重要的是与动手动脑的有机结合、统一协调的过程.因此,如何让数学教材阅读成为建构学习的基础,是数学教学中需重点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朱娅梅 《数学教学》2013,(10):26-28
1.研究问题 教材,作为期望课程的一部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提供给学生的学习机会.与美国的初中数学教材相比,中国的初中数学教材在难度上具有什么特点?我们的教材编写又可以从美国初中数学教材中借鉴什么?带着这样的问题,本文利用综合难度模型㈡从五个因素一背景、数学认知水平、知识含量、推理、运算量化比较中美初中数学教材的例题综合难度,  相似文献   

6.
数学联结是最近二三十年来在国内外数学教育研究中受到高度关注的热门话题之一,也是中美数学教育课程和教学改革中一个重要的关注点。本研究以人教版高中数学教材(A版)与美国芝加哥大学学校数学项目(UCSMP)高中数学教材中呈现的圆锥曲线例题和习题为研究对象,基于数学联结的视角,从外部问题情境水平以及内部数学联结的类型和方向性进行比较分析,应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对双向联结作重点比较分析。研究结果显示,人教版教材的数学问题绝大多数为纯数学背景,而美国UCSMP教材的数学问题有更多真实多样的实际背景;另一方面,人教版教材的数学问题比美国UCSMP教材涵盖了更多不同概念间的数学联结,但同一概念表征间的数学联结较少。此外,两套教材给出的例习题中一半以上的数学联结均是单向的,但在反映双向数学联结的例习题中,人教版教材的双向联结权重集中,正反方向相对权重均衡,而美国UCSMP教材的双向联结内容更丰富,正反两个方向的权重则有强有弱。文章最后讨论了本研究结果的意义和关于数学联结的进一步研究,以及对教材开发与编写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课堂是数学教育的主阵地,数学课堂教学应当结合数学自身的特点,从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反思问题”入手,激励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为达到这个目标,教师应当在备课处理教材时准确定位学生的实际水平,精心设计教学的创新能力目标.具体而言,教师对教材的处理应当体现以下4个不同层次的创新能力目标.  相似文献   

8.
现代课程论认为,教师不应只是被动的课程执行者.而应成为课程的开发者、决策者、创造者。教师在课程实施过程中,对课程的重要资源——教材进行创造性的使用.是最为基本的要求。本文仅以数学教学为例,谈谈教师应如何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相似文献   

9.
分析了现行高师数学教育专业的《数学教材教法》课程在教学特征及教材内容上存在的一些问题,对如何进行改革以应对基础教育数学新课改的挑战做了一些实践探索.  相似文献   

10.
如何在教材中体现数学文化,如何在中学数学教学中融人数学史和数学文化,今天已受到数学教育界的普遍关注.现行教材对于数学史和数学文化内容基本采取了“附加式”的呈现方式,数学史和数学文化在中学的境遇是“高评价、低应用”,很多教师虽有数学文化的应用意识,但深感“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本文从文化视角对法国数学教...  相似文献   

11.
数学思想方法是数学的灵魂,是数学的精髓,是处理数学问题的指导思想和基本策略,是解决问题的制胜法宝.八年级(上)(苏科版)数学教材蕴含了许多常见的经典的数学思想,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只有注意对数学思想方法的学习领会,才能在教学中充分引导学生,掌握数学的精髓,使学生提高数学思维水平,并能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本文就该教材中的几种数学思想作一些简单的介绍,以使在教学中能够突出重点,提高教学效率.  相似文献   

12.
数学教学的主要依据之一是数学教材,而数学教材兼有数学的原始、学术、教育三种形态^[1].数学教师在课堂上应用教科书的方法归纳起来主要有工具式、主体式、基础式用法^[2],下面结合实例谈谈数学教学中对教材的使用.  相似文献   

13.
数学学习材料是学生解决数学问题,获取数学知识,提高数学学习水平的基本载体,是学生感悟数学学习与生活的联系,体验数学价值的重要资源。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合理使用教材或对教材中相同的  相似文献   

14.
传统的教学法着重于教给学生知识,不反映知识的来龙去脉.60年代把数学在代数基础上进行统一处理的运动(“新数”运动)也只是教给学生数学家事后领悟的数学知识结构,没有结构的建立过程,因此学生难于理解.80年代美国教育界提出了“问题解决”的口号,作为一种教育模式和学习活动,“问题解决”引起了全球广泛关注,而且成为90年代教育的中心课题.“问题解决”教学要求把学习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参与数学活动,在活动中学习数学,探索解决问题的对策,并强调教师应设置恰当的问题情境,提供观察、实验、操作、探索、猜测、归…  相似文献   

15.
在历次的国际数学与科学评价项目TIMSS中,新加坡的中学生表现突出而一直位居前列,因而新加坡的数学教育受到各国数学教育研究者的普遍关注.教材与学生取得的成绩是分不开的,所以出现了“美国的一些学校同时直接采用新加坡的教材”(当然在具体使用中遇到一些挑战).关于新加坡的数学教材——《New Mathematics Counts》(新加坡教育部审定,Tay Choon Hong,Mark Riddington,Martin Grier编著,2002年起使用),一些学者做过介绍,但细读这套教材,笔者发现,还真有一些新的看点值得我们学习或借鉴.  相似文献   

16.
数学教学论教材建设与高师数学学科教育课程的发展历史是分不开的,尽管近几年数学教学论教材建设成果不断,但作为新兴和发展中的学科,仍有需要进一步完善的地方:需要把握好研究的逻辑起点,突出数学特征;重视数学教学价值观研究,解决"为什么教数学"这一核心问题;进一步完善教材结构,处理好理论教学与实践能力培养的关系;注意与同类课程内容的整合,避免重复;教材容量与教学计划要匹配.  相似文献   

17.
万慧平 《广东教育》2008,(1):119-120
数学探究有机地渗透在高中数学每个模块教学和习题设置中,如何利用教材设置的数学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有价值的自主探究,已成为每一个高中数学教师必须面对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就人教版A版课标教材教学中与学生进行习题探究的一些初浅的作法整理出来,与同行共勉.  相似文献   

18.
创造思维能力是创造力的核心。目前小学数学教学中创造力培养的实践活动还存在不少问题,诸如选材面窄,训练目标单一,训练无计划。解决上述问题的关键是什么?当务之急是编写训练教材。为此,我们在广泛研究国内外创造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自己多年的创造教育实践,以现行北京市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教材为本,挖掘其中的创造思维因素,按单元编写了《小学数学创造思维活动》教材。该教材的培养目标是:1.培养学生在数学学习活动中成为一个问题的发现者。也就是说,通过学习,增强他们发现数学相关问题的能力和兴…  相似文献   

19.
朱哲 《数学教学》2008,(4):15-18
1.新加坡的数学教育和数学教材 新加坡的数学教育引人注目.在由国际教育成就评估协会(IEA)进行的“第三次国际数学与科学研究(TIMSS)”中,不论是四年级还是八年级(中学二年级),新加坡学生的数学成就是所有参与国家或地区中最高的.四年之后所进行的TIMSS-Repeat(也称TIMSS 1999或TIMSSR),当初四年级的学生进入八年级,在参加调查的38个国家和地区中,新加坡学生的数学成绩依然排在第一位.  相似文献   

20.
随着九年制义务教育阶段数学教材的改革.“通过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学习.使学生能够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创新教育已成为数学教学的一个重点,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已引起广大数学教师的高度重视。如何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找到培养和发展学生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在数学教学中愈来愈显得重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