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波与振动的综合应用是高考命题的热点之一.其特点常以波的图象为载体考查考生对波动这一质点群体效应与振动这一质点个体运动内在联系的理解.其中波的传播方向与质点振动方向间的关联判断,往往  相似文献   

2.
在近几年的高考中,有关波动图像和振动图像的考题出现频率极高.在波动图像问题中,判断质点振动方向和波的传播方向是考查的一个热点.学生在波动图像中对质点的振动方向和波的传播方向的关系经常判断不准确.在此,笔者就判断波的传播方向和质点振动方向的几种方法作一介绍.  相似文献   

3.
振动图像表示介质中某一质点在各个时刻的位移,波的图像表示介质中所有质点在某一时刻的位移.高考对机械振动和机械波的考查,常以振动图像或波的图像展开,波的形成和传播规律结合波速公式是考查重点,有时涉及多解问题,题型可能是选择题或填空题,也可能是计算题,下面对2021年高考振动和波的图像试题归类赏析.  相似文献   

4.
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运动问题,历来是高考的重点和热点,既可以考查电场中的基本概念和基本规律,又可以考查电场与牛顿运动定律、功能关系、动量和磁场等知识的综合应用.研究的方法与质点动力学相同.一般情况下有2种分析思路: 是运用牛顿运  相似文献   

5.
正图象问题是高考考查的热点.在全国各地的高考试题中,均有一定数量的图形考题出现,且占有较大的分值比例,有关图象试题的设计意图,明显由"注重对状态的分析"转化为"注重对过程的理解和处理.处理该类问题过程中往往要借助于物理图象的斜率,物理图象的斜率代表一物理量随另一物理量变化的快慢,即用两物理量增量的比值来表示,斜率往往代表另外一个有特定意义的物理量,如s-t图象中的斜率为速度,v-  相似文献   

6.
<正>通过对近几年高考物理力学、电学和动量题型的分析整理,发现了在高考中,这三个知识点的、基本题型。现总结如下。一、力学知识点题型高考物理力学试题中,一般考查的是考生对于力学中牛顿三大定律和动能定理知识的运用能力。例1在光滑的水平面内,一质量m=1kg的质点以速度v_0=10m/s沿x轴正方向运动,经过原点后受一沿y轴正方向的恒力F=5N作用,直线OA与x轴成37°角,如  相似文献   

7.
郭建 《物理教学》2012,(2):50-52
图象是振动和波中的一个重要内容,以图象为载体,考查学生对波动这一质点"群体效应"与振动这一质点"个体运动"内在联系的试题,是高考命题的热点。因为波动问题(包含质点的振动)的抽象性,设问的多样性,答案的多解性,有些同学对振动和波的图象问题分析起来比较头痛,其实只要掌握好方法分类复习就比较简单。笔者在认真研究近年各地高考试题后发现,振动和波综合问题一般可以分  相似文献   

8.
杨君  任涛 《物理教师》2014,(8):80-81
本文结合2012年和2013年北京市高考理综卷第24题的命题内容及考试情况,管窥北京市高考物理压轴题的试题特色以及能力考查的方式转变.1 2012年北京市理综卷第24题1.1试题内容图1匀强电场的方向沿x轴正向,电场强度E随x的分布如图1所示,图中E0和d均为已知量.将带正电的质点A在O点由静止释放.A离开电场足够远后,再将另一带正电的质点B放在O点也由静止释放.  相似文献   

9.
高中物理中机械波部分在高考中再现率几乎达100%,由于机械波部分知识的特殊性,对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推理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和时间想象能力很重要,是高考的难点,更是热点。其中命题频率较高的是考查学生对机械波中参与振动的大量质点的集体行为——波的传播方向与单个质点的个体行为——质点振动方向的判断。在实际中已经总结出了很多有效的方法,如上下坡法、同侧法、头头(尾尾)相对法、平移法等。本人也在教学中探索总结出了一种行之有效、方便快捷的方法,在具体运用中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0.
波动问题是高考命题的热点之一,在研究历年高考波动试题的特点时,发现绝大部分考题从不同的侧面都在考查波动中质点的振动规律,而这一点恰恰又是学生在学习中感到较为困难的地方。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波动中质点的振动规律,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本人在教学过程中从以下三个方面对这一问题作以分类导析。  相似文献   

11.
2012年北京高考理综物理试题的压轴题,可谓是一道考查物理思想方法的好题.原题如下:题目匀强电场的方向沿x轴正向,电场强度E随x的分布如图1所示.图中E0和d均为已知量.将带正电的质点A在O点由静止释放,A离开电场足够远后,再将另一带正电的质点B放在O点  相似文献   

12.
2006年全国高考英语15套试卷中都有一道题考查了情态动词,对情态动词考查密度较大,说明了情态动词是高考的一个考查热点,考生在备考时应加以重视。下面对2006年全国各省市高考英语试卷中涉及情态动词的试题加以分析,供同学们学习时参考。1.(N M E T2006,Ⅰ,24)There s no light  相似文献   

13.
本文对全国高考新课标卷近四年理综物理部份的试题作一个盘点对比分析,目的想使教2014届的同行们教学更有效,想使2014届毕业的备考复习更有针对性.一、2010、2011、2012、2013年选择题部份分析1.2010年、2012年、2013年第14题都涉及对物理学史知识的考查,2011年未出现,这样凸显出物理学的人文性,要求掌握物理学史上的重要实验,力求体现新课改的三维目标.2.质点的运动是历年高考的高频考查内容,可以与其它知识点相结合,也可以单独考查.考查重点是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及v-t图像,而且往往与实际生活相结合.如:2010年第16、17题,第16题是v-t图像结合力做功、功率的考查,第17题  相似文献   

14.
近年的高考中出现了很多关于非匀强电场的试题.非匀强电场中的场强、电势分布情况都比较复杂,给解答这类问题带来很多困难.我们可以利用类比法,将研究复杂运动的方法迁移到电场问题中,把匀强电场和匀速运动、非匀强电场和变速运动进行类比.匀速运动的物体,其速度的大小和方向都不变,对于复杂的变速运动,我们在匀速运动的基础上,引进平均速度(?)=s/t和瞬时速度v,同时还用s-t图象和  相似文献   

15.
近几年来,物理学科高考命题有以下特点:1.突出对学科主干、核心知识的考查2003、2004年高考物理试卷在注重考查基础知识和主干知识方面给人留下了深刻印象。2003年、2004年理科综合试卷中各有12道物理题。在这24道题目中,所考查的知识内容却涉及到力学的力、质点的运动、牛顿运动定律、动量守恒、功和能的关系,电学中的电场、电路计算、洛伦兹力、电磁感应以及热学、  相似文献   

16.
李宗玲 《物理教师》2007,28(11):60-61
山东、广东、宁夏、海南是2004年开始进行课改的4个省,2007年恰好是这届学生进行高考.这4个省的高考试题与往年有了明显不同,其中对物理知识的考查分为必做和选做两部分.物理选修3-4的内容属于选做部分,4省的试题都涉及到机械振动、机械波这部分知识.简谐振动是最简单和最基本的机械振动,做简谐振动的质点其位移与时间的关系遵从正弦函数的规律.它的振动图像是正弦函数图像,从图像上可以直接读出振幅和周期,计算出频率,通过分析质点运动的趋势可以判断质点的振动方向.机械振动在介质中传播便形成机械波,当波源做简谐振动时,形成的波为简谐波…  相似文献   

17.
从近几年的高考试题可以看出。波动问题的周期性及多解是考查的重点,同时也是复习的难点.机械波在传播过程中时间上和空间上的周期性、传播方向的双向性、以及质点振动方向的不确定性都是形成波动习题多解的主要原因,解题时稍一疏忽就会出现漏解.现结合近几年的高考情况归纳如下:  相似文献   

18.
高考是选拔性考试,普通高等学校希望选拔能力比较强,有学习潜能的学生入学.因此,近几年的高考,在考查知识的同时,逐渐加强了对能力的考查.在<考试说明>中明确规定了要考查的能力.不难看出,高考对考生的论述能力和表述能力也提出了要求.由于目前高考只有笔试,于是对书面形式的论述能力和表述能力提出了要求.有关论述和表述能力的考查在近年高考试题中有所体现,并有逐渐加强的趋势.  相似文献   

19.
综观近几年全国高考题 ,可以看出高考对《振动和波》这一部分的考查侧重以下几个方面 :( 1 )单摆周期公式的应用 ;( 2 )横波图像的分析 ;( 3 )在波的图像中质点的运动方向 ;( 4)波长、频率和波速的关系 .在题型上有选择题、填空题、作图题、计算题 .从命题的发展趋势上看 ,从考查识记到考查应用能力 ;从考查单一的《振动和波》的知识到考查《振动和波》的知识和其他物理知识的综合运用 .估计 2 0 0 3年有关《振动和波》内容的高考题将在应用能力上、在和其他物理知识的综合运用上做文章 .针对考查的重点和命题的热点 ,下面我们将分别对《振…  相似文献   

20.
2011年全国新课标高考物理试题具有以下五个方面的亮点. 亮点一,突出主干知识和核心内容 2011年全国新课标高考物理命题突出高中物理的主干知识和核心内容.2011年全国新课标高考物理试题必考部分的12道题分别考查了质点运动、牛顿运动定律、功能关系、机械能守恒定律、电路、电场和磁场等主干知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