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乒乓世界》2010,(12):48-49
李隼是中国乒乓球队名副其实的“金牌教练”:2000年悉尼奥运会时,他主管的王楠获得两金,2004年雅典奥运会和2008年北京奥运会,李隼主管的张怡宁共获得四枚金牌。  相似文献   

2.
王楠的意义     
北京奥运会乒乓球女单决赛之后,产生了三项纪录:第一,获得金牌的张怡宁成为第六位获得奥运会金牌最多的中国运动员(另外四人依次是邓亚萍、伏明霞、李小鹏、郭晶晶和王楠):第二,获得银牌的王楠成为奥运会成绩最好的中国乒乓球运动员。因为和邓亚萍、张怡宁相比,王楠多一块银牌;第三,王楠成为继伏明霞之后,第二位在连续三届奥运会上都获得金牌的中国运动员。  相似文献   

3.
《乒乓世界》2007,(4):6-6
2007年两会的最后一天,温总理在他的记者招待会上不经意间谈到了快乐,他说:"什么叫快乐?我可以借用艾青诗人的一句话:请问开花的大地,请问解冻的河流。"我们还可以悄悄地加上一句——请问结婚后的王楠。王楠的球,一度打得"苦大仇深",让人焦虑,她打起来应该更焦虑。后来,她开始气定神闲了,开始不那么绷着不那么愁眉苦脸了,当然我们不能夸大婚姻的作用,但她的变化确实是从结婚开始的。有人关心王楠的婚姻生活,有人关心王楠的奥运会前景,无论你怎么关  相似文献   

4.
7月17日,上午9点,49岁的李隼走出家门,还是他的夫人赵辉当“司机”,轻车熟路地驶向天坛公寓。这是李隼执教生涯中的第四次奥运之旅。第一次随队去奥运会是12年前,悉尼,他主管的队员王楠拿了女单和女双两项冠军。第二次在雅典,他的队员张怡宁在自己的奥运首秀上收获了女单相女双两块金牌,而那个女单冠军恰好是中国在夏季奥运会上获得的第100金。  相似文献   

5.
《乒乓世界》2000,(12):3-4
听了王楠的个人总结,我觉得过于简单了,四年才一次奥运会,在这期间几年的训练比赛感受,你应该有很多很多,就是摘抄训练日记也能写出几千字来,可你只写了这么一点,作为一名优秀运动员,不能很好地总结自己的长处和不足是不行的。你今后的路还很长,要好好地琢磨一下,从准备、比赛、现在和今后几个阶段进行总结,看看自己哪些做得比较好,哪些做得不好。全地球只有一个世界冠军,一个奥运会冠军,当冠军可不那么容易。日本队运动员在比赛时都带着笔记本,  相似文献   

6.
乔红  王斌 《乒乓世界》2006,(12):82-83
我带彭陆洋已经四年了,刚开始她分到我这个组的时候,我主要带王楠,几乎所有的训练计划都围绕王楠进行的.彭陆洋只是跟着大家一起练,我并没有特别地抓她.当时我对她也没有太在意.在这种环境下.她练习了一年多的时间。今年在无锡的比赛她获得了单打冠军,这次的比赛她发挥了自身的技术水平,更让她充满了信心。  相似文献   

7.
听了王楠的个人总结,我觉得过于简单了,四年才一次奥运会,在这期间几年的训练比赛感受,你应该有很多很多,就是摘抄训练日记也能写出几千字来,可你只写了这么一点,作为一名优秀运动员,不能很好地总结自己的长处和不足是不行的。你今后的路还很长,要好好地琢磨一下,从准备、比赛、现在和今后几个阶段进行总结,看看自己哪些做得比较好,哪些做得不好。全地球只有一个世界冠军,一个奥运会冠军,当冠军可不那么容易。日本队运动员在比赛时都带着笔记本,随时记录自己和对手的比赛,及时总结和发现自己的不足,虽然人家现在的技术不如…  相似文献   

8.
《乒乓世界》2009,(12):38-39
世界杯团体赛采用的是奥运会赛制,单双打都需要锻炼,这还是近几年中国队第一次在王楠、张怡宁同时缺席的情况下参加世界性比赛的团体赛,年轻选手表现还是很不错的,我给她们打90分。队员都反映打团体比打单打的时候更紧张,团体毕竟要考虑到整个队伍,本身压力就大,而且采用五局三胜制,再加上对手在群体作战时比孤身作战时更顽强,我们队员的压力就更大了。  相似文献   

9.
在1998年底的曼谷亚运会上,独得四金的乒乓球女选手王楠称得上是中国代表团里最耀眼的明星,在今年2月王楠终于打破了女乒“大姐大”邓亚萍长达8年的“垄断”,登上了世界排名首位的宝座。第45届南斯拉夫世乒赛前夕,笔者在河北省正定国际乒乓球训练基地采访了这位中国女乒的新一代领军人物。 (采访是在王楠去找队医按摩时进行的,王楠趴在床上,一边接受治疗,一边回答我的问题。20岁的她显得很成熟很老练。) 记者:亚运会后你的知名度上升很快,很多媒体认为你已成为中国女乒的新一代领军人物,对此你持何种态度? 王楠:很多媒体称我已“超越了邓亚萍”,或是说“邓亚萍时代已经过去”,我自己可并不这样认为。我在素质上精神上与邓亚萍仍有差距,我这样说并非谦虚。亚运会不是奥运会,我们这些年轻选手要想达到邓亚萍的高度,还需要奥运会的检验和锤炼。  相似文献   

10.
《乒乓世界》2008,(9):88-93
这场比赛应该说是两个伟大的运动员之间的一次激情碰撞,不论是王楠还是张怡宁,对于决赛的理解,比一般人都要深刻一而且她们两个人在一起打球这么多年,彼此间也是相当了解,也都清楚自己应该运用何种战术去打。  相似文献   

11.
《乒乓世界》2009,(12):22-22
九运会乒乓球的女单决赛是张怡宁对王楠,我记得张怡宁一度以2比0领先(当时是21分制,5局3胜),后来被王楠把比分追了上去。打到第5局的时候,张怡宁就完全崩溃了。王楠大比分20:5领先。最后一个球,张怡宁打都没有打就把球摁在桌子上了。  相似文献   

12.
王治郅:想去欧洲打球三月,中国男篮开始了奥运会集训前的调整。对于已经31岁的王治郅来说,即将开始的北京奥运会将是他的"最后一届奥运会"。联赛结束不久,王治郅远赴美国检查了自己的伤势,"他(医生)建议我做一个手术,修补一下膝关节。但是因为接下来就是奥运会了,对于手术后的康复也并不太有把握。所以还是决定采取保守治疗、理疗或者疗养,以达到减少痛感的目的。""无论是打联赛还是打比赛,膝盖都是有痛感的。"王治郅说着,下意识的揉了揉自己的膝盖。"其实每一个人伤病都会影响到队伍的备战,因为只有大家都有一个好的状态才能发挥出好的水平,  相似文献   

13.
2002亚运会的时候,我们输给过朝鲜队一次,这次,虽然金英姬、金香美等老队员没有来,但是我认为朝鲜这个队不是完全不考虑大赛成绩的,这么做肯定有她们自己的道理,主要是为了在北京奥运会前锻炼队伍吧。那次亚运会我们输给朝鲜,其实我们的实力完全在她们之上,金香美也就是在雅典奥运会上开了一次和,金英姬和王楠打了这么多次,也就在亚运会上赢了一  相似文献   

14.
叶楠 《新体育》2005,(3):26-27
先说个故事吧。不久前,王楠接到了一封球迷来信。打开信封,里面是篇题为《十年》的文章,厚厚的,很压手。用了半天时间,王楠仔仔细细地看完了那篇长文。跟着其中描述的一幕幕场景,她又一次回顾了自己曾经走过的那条鲜花与荆棘并存的路。有时哭,有时笑,有时候恍然大悟——原来当年是这样。王楠感到这位球迷甚至比自己还要了解自己。她不能不被深深地感动。甚至连他的笔迹也那样熟悉,像极了多年前的一位“楠迷”——而那时,在国家队,王楠还是一只并不起眼的“丑小鸭”。此后不久,王楠参加了由“楠忘王楠”网站组织的网上对话。长信的作者突然出…  相似文献   

15.
刘国梁 《乒乓世界》2013,(12):54-54
许昕能拿到男子冠军也不太容易,世界杯只有中国队的几个主力没参加,国外最好的选手波尔、奥恰洛夫和萨姆索诺夫都参加了,可以说参加比赛的外国运动员和世锦赛甚至和奥运会没有区别,这就好像许听要代表中国队参加奥运会一样,打了场属于他自己的奥运会。虽然客观来说,打世界杯与打奥运会的紧张程度和意义有些差距,但是对许昕而言,拿到这个世界杯冠军是非常有价值的。  相似文献   

16.
《乒乓世界》2000,(9):30-31
关于自己和家庭网友:你平时写字,吃饭也用左手吗?王楠:是用左手!网友:可否透露一下你的广告身价是多少?王楠:保密!网友:你喜欢自己拍的广告吗?王楠:那是另外一种生活尝试。网友:生活中你喜欢游玩吗?王楠:喜欢,但时间不多。网友:你每天都训练,不烦吗?王楠:每个人都有工作,那都是要有责任心的,烦的时候,想想自己的工作,你就会克服许多困难。网友:听说你对英语很感兴趣,是自学吗?经常练习吗?王楠:有老师教,自己想学,可是恒心不够!网友:王楠,你对乒乓球是一种什么感情?像我们,乒乓球永远是乐趣。王楠:我对…  相似文献   

17.
我带彭陆洋已经四年了,刚开始她分到我这个组的时候,我主要带王楠,几乎所有的训练计划都是围绕王楠进行的,彭陆洋只是跟着大家一起练,我并没有特别地抓她,当时我对她也没有太在意,在这种环境下,她练习了一年多的时间。今年在无锡的比赛她获得了单打冠军,这次的比赛她发挥了自身的技术水平,更让她充满了信心。强化下肢力量,提高单板球的杀伤力彭陆洋属于典型的横板两面弧圈球打法,她的技术相对比较全面,各个单项技术都比较扎实,处理球非常稳健,但是她缺少真正具有自身特色的技术,缺少一板让对方致命的杀手锏。我带她的这段时间,  相似文献   

18.
《乒乓世界》2006,(2):19-19
1996年,从瑞典转战到德国的许增才与波尔效力于同一家俱乐部。当时许增才在俱乐部打一号,波尔打四号,可教练特意安排两人配双打(正常情况下都是1、2号配双打,3、4号配),主要是想让来自乒乓大国的许增才带带波尔。这一带就是三年多,后来许增才回国了,但波尔一直把他看作是自己的老师。[编者按]  相似文献   

19.
奥运红粉组     
《乒乓世界》2008,(8):46-53
实事求是地说。这支中国女队是历史上阵容最为强大.主力队员实力最强的一支队伍。在这支“梦幻劲旅”中,王楠、张怡宁和郭跃都曾是世乒赛女单冠军。前两人还是乒坛大满贯得主。同时,王楠已是奥运会的三朝元老。比赛经验极为丰富,是中国女子乒乓球运动员中,运动寿命最长,状态保持最好的人。张怡宁和郭跃也参加过雅典奥运会。张怡宁在雅典加冕了双冠王.而郭跃在女双比赛中夺得了铜牌。  相似文献   

20.
张怡宁     
张怡宁6岁开始打球,1991年进入省队,1993年进入国家队,右手横握球拍,两面反胶,弧圈结合快攻打法。张怡宁球风硬朗,打法凶狠,已经取代王楠成为中国女子乒乓球的领军人物。2004年雅典奥运会蝉联女子双打(与王楠)冠军,并夺得女单冠军。2005年夺得第48届世乒赛女单冠军,实现世锦赛、奥运会和世界杯的大满贯。2004年世乒赛女团冠军,国际乒联巡回赛韩国站、长春站女单、女双冠军,新加坡站女单冠军、女双四强,克罗地亚站女双四强,日本站女单冠军、女双亚军,雅典奥运会女单、女双冠军,世界杯冠军,国际乒联巡回赛女双冠军;张怡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