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临时名量词大多都具有显著的修辞效果,所以从语用效果角度研究的文章举不胜举,专著也有,但从总体上看,不管是文章还是专著,大都认为临时名量词具有修辞的生动、形象、幽默等效果,研究的范式大多是先对名量词临时活用形成的辞格进行分类,接着举例,最后简单分析这些辞格的修辞效果。至于对产生这样的语用效果的深层原因则不加解释分析,其中有何认知机制也不做分析。  相似文献   

2.
拈连的辞格要素及其辞格结构类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拈连辞格是一种形式辞格.从拈连辞格的定义出发,探讨了拈连辞格的本体、拈体、拈词三个辞格要素及其辞格结构格式.根据拈词与本体、拈体的语法关系,以拈词为参照点,把拈连辞格分为三种主要基本类型:主谓式;动宾式;偏正式.  相似文献   

3.
《修辞新格(增订本)》(暨南大学出版社1996年10月版)是著名辞修学家谭永祥先生辞格系列论著中最近问世的又一力作。该书共收录新修辞格30种,比之原版(福建教育出版社1983年版)又增添了新的辞格15种;辞格的数量整整扩大了一倍。在汉语修辞学史上,从建立辞格的数量看,这是仅次于《修辞学发凡》的一部。作为增订本,该书除了辞格数增加之外,还对原版中的未能尽善之处“作了较大的修改和补充”,无论是原有的15种新格,还是新增添的15种,立格更为精当,书证更为充实、精切、典型、分析论述更为透辟深刻。该书的问世,是对自《修辞学发凡》出版以来数十年问既经进展的新辞格手段所作的一个相当全面系统的揭示,同时也是对自《修辞学发凡》建立起辞格系统以后辞格研究上长期停滞不前状况的一种突破,因而,它的问世是汉语辞格研究上的真正意义上的重大创获。称其为和格研究上的一座丰碑也不为过。  相似文献   

4.
现代汉语量词丰富、发达,而且具有很强的表现力.这在世界语言中确实是少有的语言现象.不少语言学家称汉语量词为“华人所独”,并指出汉语量词是汉语的特征之一,因而研究、探讨现代汉语量词的规律和特征,显然是很有价值的.现代汉语常用量词600多个,而具有较规律形态的量词已占1/10,可见汉语量词形象色彩特征的显著.量词的主要社会功能是表示计量单位.由于词的词汇意义具有较强的客观性,因而量词在反映描绘客观事物及现象时是具体的、形象的,有一定的规律性.而且汉语量词的这种形象感,集中表现在它的形态感和辞格的修饰效果上.下面分别述之.  相似文献   

5.
孙莉 《绥化学院学报》2010,30(1):112-113
辞格是修辞策略当中的一个部分,亦是切实有效的修辞手段,辞格运用得熟练、巧妙,可以使语言变得幽默、风趣。增强作品的喜剧效果。辞格的有效运用在春晚小品王赵本山的小品中得到充分展现。该文即从“赵氏小品”传统辞格的使用、修辞新格的使用及辞格的综合运用三个方面,对其进行分析品鉴。  相似文献   

6.
辞格的兼用是辞格综合运用的一种。它是指表达方式兼有多种修辞格。兼格从这个角度看是甲修辞格,从那个角度看是乙修辞格。分析辞格的兼用要比分析辞格的连用难度大,同时分析辞格的兼用又是分析辞格的汇用、套用的关键。因此怎样正确分析辞格的兼用也就成了初中生修辞学习的重点和难点。在初中语文教材中,辞格的兼用主要有以下几种形式。  相似文献   

7.
文章从修辞学著作中两个修辞格用例的不当归属入手,对双关格和仿词格的下位类型——谐音仿词和谐音双关的构成,修辞效果的表达方式,语境诸方面进行了分析,阐述了这两种辞格的辨析问题,为这两种辞格划了界。  相似文献   

8.
各种辞格的综合运用是一种很正常的现象,以往在对通感格的研究中,对借助比喻的形式而将各种感觉沟通的所谓比喻式通感说得比较多,而与其他辞格兼用的通感格似乎关注不够,如比拟和通感兼用也会产生非常奇妙的修辞效果。  相似文献   

9.
王希杰先生是一位理论型修辞学家,但他也十分重视对修辞格的研究并在研究中形成了自己的体系。本文将他在这方面的研究成就集中起来,分“辞格定义及偏离理论”、“方法的选择和革新”、“发现新格和对传统辞格的再认识”、“辞格的分类、整理、规划及其他”四个部分进行评述介绍,概括出其辞格研究的主要成就在于“开拓和创新”,并认为,他的这些成就已给修辞格研究带来一片生机,对今后的辞格研究仍将产生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在现代汉语中存在一种量词和形容词搭配的现象,尤其是在文学作品中,这种现象还是比较普遍的。本文从几个方面对量词与形容词搭配的问题加以探讨:1.形量词与形容词的搭配格式。2.形量词和与其搭配的形容词的再分类。3.形量词与形容词的语义选择关系。  相似文献   

11.
许嵩歌词运用了多种辞格类型,如比喻、比拟、拈连、反复、移就和量词移用等,比喻分为:明喻、有暗喻词的暗喻、同位式暗喻、偏正式暗喻、主谓式暗喻、借喻。比拟分为:以物拟人、以物拟物、以人拟物。拈连分为:全式拈连、略式拈连。反复分为:连续反复和间隔反复。移就分为:移人物性状词就抽象事物、移颜色词就本体。不同的辞格类型具有不同的结构格式和语法功能。各种辞格的运用丰富了许嵩歌词的意象和意境。  相似文献   

12.
润色作为上世纪末提出的新辞格之一,对于其是否可以独立成格学界有着较大的争议。文章认为,润色符合辞格成格的几方面要素,具备独立成格的相关特性。根据相关的文献调查,我们也能发现润色辞格的发展演变轨迹。润色可以在不同的语体中被接纳使用,使得话语表达产生大异其趣、新颖别致的修辞效果,这跟社会时代背景与民族文化、交际语用以及心理情感因素密不可分。此外,将润色与易混淆的辞格改易、增动、增饰和序换进行辨异区分,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运用润色辞格。  相似文献   

13.
移就就是将属于甲事物的修饰词或描述性短语移置于另一事物.本文将移就辞格分为三类;一是把描述人的思想感情或性状的词移置于另一事物上;二是色彩词语的移用;三是量词移用.  相似文献   

14.
严歌苓小说对移就格的超常运用,创造了陌生化的修辞效果,充分发挥了意象的抒情性和形象感的特点,其中对移就格的具体结构形式:定中结构、动宾结构的变异使用使得这种辞格的形式灵活多变,拓宽了人们对移就格的认识。  相似文献   

15.
修辞有许多不同的辞格。这些辞格既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兼用,称兼格。 兼格的产生,是因为人们在运用语言时,把含有其他修辞方式的语言材料,用来修饰另一语言现象造成的,与多重复句相象。但复句是单句的扩展和延伸,是单句的互补相加,结构往往较为疏松,容易拉开。而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以当代汉语新词语为考察对象,对修辞造词中一直为人们所忽略的多辞格并用现象:一词兼有多格、二格合为一词和格中有格等三种情况,进行了初步的考察和分析,并对其产生原因和研究意义作了说明。  相似文献   

17.
回环格式论     
本文从古今大量的回环修辞格的实例中概括出回环格的六种形式——单式与复式、常式与变式、紧式与松式,总结出回环格的总特征和基本条件——“异语十换位”,划清了回环与相邻辞格的界限,探讨了回环格的系统性和丰富性.  相似文献   

18.
在修辞家族中,比喻是这个家族中的“大房长子”,它与本家族的其他兄弟辞格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有的还到了不可分割的程度。这就出现了兼格的现象:在同一个语句结构中,既有比喻,又有其他辞格。中考测试这方面知识的试题时有出现,学生往往误以为仅有比喻一种辞格,殊不知还兼有其他辞格,结果失分。现就常见的几种形式,浅谈  相似文献   

19.
移就就是将属于甲事物的修饰词或描述性短语移置于另一事物。本将移就辞格分为三类;一是把描述人的思想感情或性状的词移置于另一事物上;二是色彩词语的移用;三是量词移用。  相似文献   

20.
镶嵌式双关的崛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汉语传统的修辞方式之一———镶嵌格 ,在当今缤纷的修辞世界中产生了新变 :出现频率增高 ;所嵌语词呈多样化趋势 ;与双关格形成边缘辞格。镶嵌式双关集镶嵌、双关之长于一体 ,修辞效果独特 ,令人耳目一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