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直以来,人们对《红与黑》中于连这个人物都众论不一。本文认为小说主人公于连是法国王政复辟时期小资产阶级个人奋斗的典型,是一个复杂而矛盾的形象,他的性格具有多元性。由于自我观念始终是他的思想性格的底蕴,因而,在不同的生存环境里,他时而反抗,时而妥协。他的一生奋斗,激荡着追求自由、平等的政治激情,也充满追求个人幸福的利己主义欲望。  相似文献   

2.
周南焱 《教育》2012,(12):6
今年是诗圣杜甫诞辰1300周年,相关纪念活动未见多大影响,倒是近日微博上疯传的有关他的图画围观者众。在一组"杜甫最近很忙"的中学语文课本涂鸦画里,杜甫时而手扛机枪,时而挥刀切瓜,时而身骑白马,时而脚踏摩托……这些形象不一的恶  相似文献   

3.
李白不仅作为一名诗人被西方文化所接受,他的人生经历、他所具有的人格特征、他身上被后世所赋予的神话传说和他的诗歌创作一起构成了西方文化所接受的李白形象。而在西方文学中,这一形象经过文学家们的想象和加工,更是呈现出了丰富多彩的一面,本文重点分析了约翰·斯科特等18世纪至20世纪的西方诗人,以及盖伊·加夫利尔·凯等20世纪西方小说家笔下的李白形象。李白时而是个中国的好官,时而是个放荡形骸的艺术家,时而又是位东方的智慧哲人。在李白形象的变迁中,我们能看到的是文学想象的魅力和文化利用的痕迹。  相似文献   

4.
<正>一直以来,"读写结合,随文练笔"是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经常采用的一种提高学生习作能力的策略,简单而有效,时而针对文体特点设计练笔内容,时而寻找文末耐人回味处鼓励学生大胆创作,连形象具体的插图也会作为珍贵的练写资源。的确,课堂练笔是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一种综合性练习,是提高学生表达能力和  相似文献   

5.
中国文学史上,对后世有大影响力的往往是有自由独立个性的文学家、诗人。但是这些文学家和诗人往往在世俗的体系中苦苦挣扎,而这种挣扎又恰恰成全了他们的文学地位。文章先谈第一个诗人陶渊明。他的求仕与归田,恰恰形象地反映了这种挣扎和无奈。他的归田既是无奈的选择,又是符合他自由本性的自然选择。物质的需要和政治的追求是他无法回避的问题,而自由的本性又需要他的回归。而他在这样交织的体系中,勇敢地追求自己的自由,是非常难能可贵的。他的回归不是归隐而是归田,是一种生活方式的选择。  相似文献   

6.
导引 提起《水浒传》,不得不提起宋江。宋江这人,是一个矛盾的统一体,有人赞他是忠义之士,夸他为英雄豪杰,而有人却又把他骂得狗血喷头,说他阴险狡诈,实乃伪君子一个。那么在《水浒》一传中,宋江到底是一个怎样的人物呢?今天我们就走进这部名著,看梁山首领--宋江具有怎样的形象。  相似文献   

7.
“老师,希望你不要再提问我了,否则还是那两个字‘不会’”。这是上课铃响后,我正要上讲台时李琦递给我的一张纸条。这节课我没再提问他,而他仍旧是在一个废本子上,时而写,时而画,时而坐着发呆。老师讲课,同学们回答问题,他都毫无反应。  相似文献   

8.
十四五岁,豆蔻年华。迷人的季节里,浪漫的你一定在做着数美丽的梦;驿动的心,一定有无数悄悄话想要倾吐……也许,你曾对着前排女生的披肩长发久久发呆;也许,你曾篮球场上那个身材矫健的男孩怦然心动;也许,你会为早春草的露头而欢呼雀跃,为日落西山黯然伤怀;你时而泪雨滂,转眼间雨过天晴;时而多愁善感,时而又激情奔涌……然而总归是快乐的,因为你年轻,因为你正处于一个多梦的花季。所有的梦想,都是你成长的足音;所有的梦想,都是你悠扬春旋律中动人的音符。用自己的眼睛去认识世界,用自己的心去感受生活。许多年后,蓦然回首,你会发觉,生活原来…  相似文献   

9.
杨建飞 《丽水学院学报》2005,27(3):26-28,44
南唐后主李煜,在他流传下来的30多首词中,多数为言愁写恨之作。这些词真实地表现了作为特定人物李煜心灵活动的历史,真率地表达了一个经历沧桑巨变、沦为囚徒的帝王的悲哀和悔恨。在这些词中,李煜的愁情恨绪时而变作春江流水,时而又化为大地春草。这些丰富、真实而又生动的形象,表现了李煜具有将抽象的愁恨形之于具体的形象的非凡才能。在汴梁,李煜只能在睡梦中重新回到以往如梦的生活中去。所以,他亡国入宋后的词,几乎每一首都写了梦。  相似文献   

10.
新课程要求语文教学有效实现从"教教材"向"用教材教"的转变,那么怎样做才能更好地体现"用教材教"的思想?贺成金老师以自己的课堂教学实践清晰而又形象地对此给予诠释--教学中使用的教材,或增或减,或合或分,就像大潮上的一轮"明月",虽然时而弯如银钩,时而皎洁如盘,时而隐若无形,却总呼应潮势:而学生与教师自身的独特因素以及由此确定的教学目标,恰如蓄势待发的"大潮",虽然忽而平静,忽而汹涌,却总映照月形.  相似文献   

11.
山神形象是原始人类以万物有灵观念对自然万物产生膜拜的代表,山神白那查以时而“有形”与时而“无形”的神秘形象出现;山神虎神则以威严而助人的形象出现;山神老把头是把人神化而出现的.然而,无论山神以何种形象出现,都体现了其深厚的民俗学底蕴,对当代有着极大的启迪作用.  相似文献   

12.
暖雨 《中文自修》2005,(5):16-18
有朋友曾问林语堂:“你是谁?”他想了想说;“我只是一团矛盾而已,但是我以自我矛盾为乐。”东方和西方的智慧汇聚一身,时而是一个机敏的哲学家,时而又是一个天真的孩子,时而积极进取,时而也慵懒一把,林语堂就是这样一个因矛盾而真实,因矛盾而深刻的大家。我们这里只能窥豹一斑,找找关键词,大胆理理这“一团矛盾”。  相似文献   

13.
漫画式的夸张描写,是《警察和赞美诗》的一个突出特点。欧·亨利善于透过社会生活的一个侧面,抓住那些从表面上看似乎完全违背生活的逻辑而实际上却揭示了社会本质的现象,对人物进行漫画式的夸张描写。苏比,就是这样一个漫画式的夸张的形象。小说中的苏比是一个社会最底层的无业青年,生活应该是十分穷迫和困顿的,但作者并没有直接描写苏比的穷困和窘迫,也没有写社会对他的欺凌和压榨,而是着力描写了苏比多次无事生非、蓄意滋事,“衷心企求”能够被捕入狱以度过寒冷的冬天的荒唐愿望和行为。在作者的笔下,苏比时而是个骗吃混喝的无赖,时而是个调戏妇女的小流氓,时而又是个令人恶心的小偷,  相似文献   

14.
阳光的味道暖暖的,香香的,他是我独一无二的朋友。阳光有点儿调皮,他时而和着小溪妹妹清脆的琴声,时而与蝶姐姐翩然起舞,时而给花妹妹一个柔柔的吻,时而又和草弟弟玩起了捉迷藏,有时还硬拖着风姐  相似文献   

15.
梅里美是十九世纪法国文坛上一位独具文采的作家,素以短篇小说著称于世。他的小说情节曲折动人,富有异国情调,他笔下的人物更是栩栩如生,呼之欲出,本文所论的嘉尔曼就是其中的一个夺目的形象,本文斌从嘉尔曼追求自由的个性入手,对这一形象作一评述。  相似文献   

16.
镜子     
镜子,是多种多样的。有平面镜、凹透镜、凸透镜、哈哈镜……平面镜能真实地反映你的面貌,而哈哈镜则为了博取你的开心,不惜将你的形象肆意扭曲。你可别信了哈哈镜里的形象,别因它把你的形象放得很大而得意洋洋,也别因它把你的形象缩得很小而自卑,在生活中也要时刻提防“哈哈镜”的欺骗。生活中有些人就象哈哈镜一样,出于各种目的,时而把你捧上天,时而把你说得一文不值。可  相似文献   

17.
在中国古代文化的长廊中,曹操可谓是一个妇孺皆知的人物形象。这个形象具有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随着历史的发展而逐步演变:时而被誉为文韬武略,集汉室功臣和开国圣主于一身的人物:时而又被作为阴险狡诈,狠毒残忍,欺君纂国的乱臣贼子的代表。回顾曹操形象的演变过程,并进一步弄清其复杂的历史文化原因,对于我们正确把握这个人物形象。具有十分重要的认识意义。  相似文献   

18.
有这么一个人,他是堂堂男儿,儒雅阳光,有那么一个女人,她是娇媚女儿,风情万种。然而,他和她在舞台上融成了一人。他时而唐装长衫,儒雅帅气:时而游园惊梦,娇巧可人:  相似文献   

19.
7月的清晨,在宁静的校园里,张玉峰轻轻地踱着脚步。看着白杨,看着云杉、松柏,他仿佛看到了一个个优秀的学子即将成为国家的栋梁。他微笑着,那微笑的脸庞在晨光中显得刚毅而沉着。这是张玉峰第一天走上校长岗位。他时而舒展,时而紧蹙的眉宇间透露着内心的跌宕起伏。他深知从这一天起,他肩上的担子  相似文献   

20.
散文是能够尽情地抒情的文体。郭保林充分利用这一特点酣畅淋漓地宣泄他那澎湃的情感浪潮,由此建构起一个博大的情感世界。他时而于奔腾的海边漫步,时而面对巍巍群山沉思,时而在莽莽森林徜徉,时而在无际的平原行;或者捡拾银色的花朵,或者直面人生与现实抗争,或者走向大自然寻求灵魂净化,或者躲进书屋拜谒中外文人学土……苍苍环宇留下了他的足迹也飞扬着他的情絮,匆匆岁月洒下了他的汗滴也流溢着他情感的潮汐。他仰首长啸,一泻如注,其势逼人;他低头沉吟,如抽丝梳缕,渗入肺腑,而在那呼吸吐纳之间,又幻化出万千的波涛涟漪。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