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一、职校教师职业倦怠存在原因分析职校教师职业倦怠,即职校教师难以应付职业对自己的要求而产生的疲倦困乏的身心状态,是个体厌倦和畏惧工作任务的一种心理反应。导致职校教师职业倦怠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概括地讲主要有:  相似文献   

2.
教师角色冲突是引起教师职业倦怠的主要原因,而教师职业倦怠直接影响教育、教学的质量.因此,要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关键是增强教师的角色控制感和职业认知感,减少教师职业倦怠感.本文就此问题展开一番论述.  相似文献   

3.
任玲 《现代语文》2009,(8):26-27
近年来,教师职业倦怠的问题已成为教育界关注的焦点,该问题的普遍存在对于教学质量的提高、教师和学生的身心发展有着很大的危害性,如何缓解教师职业倦怠问题已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4.
职业倦怠是职业生涯中的一种自然现象。职业倦怠容易发生在医疗护理、教育等与人打交道的行业中,教师是职业倦怠高发人群,职校教师尤其明显。正视和调适职校教师职业倦怠对于提高教师职业生活质量、确保人才培养规格、构建和谐校园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教师职业倦怠是教师不能顺利应对学校工作压力时产生的一种极端反应,是教师伴随长期压力体验而产生的情感、态度和行为的衰竭状态。中职教师职业倦怠对教师个人的身心健康、教学质量、师资队伍的建设和学校的整体发展产生严重的负面影响。影响中职教师职业倦怠的因素来自于社会、教师职业的特点以及教师个人的原因。  相似文献   

6.
校本研究:消除教师职业倦怠的操作性策略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教师的职业倦怠严重损害了教师自身的心理健康,阻碍了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依据有关职业倦怠的研究.学校是形成教师职业倦怠的关键场所、主导因素。校本研究是解决学校问题的有效的操作性策略。把握校本研究的本质、内容,借助当代社会学、心理学、心理治疗学、健康心理学的研究成果,以形成消除教师职业倦怠的具体的操作性策略。  相似文献   

7.
普通高校教师职业倦怠状况调查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教师职业倦怠及其表现严重影响了教育、教学质量,这不仅阻碍了学生的成长进程,而且也影响了教师个体的身心健康发展。因此,弄清引发学校教师职业倦怠的因素,探讨并分析教师职业倦怠与各相关变量如性别、教龄、职称等因素的关系,对预防及克服教师的职业倦怠具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刍议教师职业倦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师是职业倦怠的高发人群.造成教师职业倦怠的原因主要涉及职业自身的特点、社会因素、学校因素和教师个人因素等方面.关注教师职业倦怠,探寻原因与对策,对于提升教师的职业生活质量和教育教学质量、促进专业成长具有积极的作用.而缓解、远离教师职业倦怠需要社会的支持,也需要营造良好的学校组织氛围,还需要教师个人的努力.  相似文献   

9.
民办高校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组成中的重要一部分,民办高校教师与公办高校教师之间具有显著的差异特征。作为教师职业,民办高校的积极性和成果质量直接关系到其职业倦怠的维度和程度,因此对民办高等学校教师职业倦怠的研究应予以关注。本文通过专家访谈、精确问卷等,再利用粗糙集理论对民办高校科研倦怠指标进行约简得到民办高校教师职业倦怠核指标,并提出相应的干预对策。  相似文献   

10.
本研究随机抽取重庆市主城区各类民办幼儿园教师217名为被试,采用MBI-ES教师职业倦怠量表和SCL-90症状自评量表对其进行测评,以探讨民办园教师职业倦怠现状与其心理健康的关系,结果表明:民办园教师的情绪衰竭程度相对较高,其次是低个人成就感,非人性化现象最轻微;民办园教师的职业倦怠状况与心理健康水平呈显著正相关关系,职业倦怠越严重,心理健康水平越低,反之,心理健康水平越低,职业倦怠也越严重;改善民办园教师的生存状态是提高其心理健康水平、防治职业倦怠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1.
随着国家出台的的一系列支持民办教育的政策,全国各地民办高校异军突起,成为高等教育的一部分。民办高校教师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力量之一,其职业倦怠现象逐渐突出并且引起了很多研究者的关注。职业倦怠不仅抑制了民办高校教师的工作热情和效率,还影响了高校教学科研水平的提升。解决教师职业倦怠问题刻不容缓,如何正确引导教师调整心态,重燃工作热情,提高工作效率,保证教育教学质量及科研水平提高,是民办高校前进路上应首先思考和解决的问题。随机选取部分民办高校教师研究对象,通过调查访谈、对结果分析、进行归因分析、提出干预措施对这一思路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2.
中小学教师职业倦怠的态势与调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师是职业倦怠的高发人群,目前教师职业倦怠现象出现了一些新的态势,对教师自身的成长和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产生了消极影响.本文通过对西部地区一中小城市的中小学教师的调查了解,探讨教师职业倦怠现象的发展态势,寻求预防、减少中小学教师职业倦怠的调适方法.  相似文献   

13.
民办职业学校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应正确处理好五大关系,即资本趋利性与教育公益性的关系、民营资本运作与学校业务管理的关系、政府部门与民办职校的关系、规模扩张与教学质量提高的关系、民办职校与公办职校协调发展的关系。  相似文献   

14.
《考试周刊》2015,(64):22-23
中职教师职业倦怠现象日益加重,受到不少外界的关注。职业倦怠不仅影响中职教师的心理健康,还使其失去对教学的热情,导致教学质量降低,最终影响学生的发展,因此研究缓解对策尤为重要。文章探讨影响职业教师职业倦怠的主要因素,并提出缓解中职教师职业倦怠的对策。  相似文献   

15.
新时期教师职业倦怠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师职业倦怠导致教师负面情绪及行为的频发。严重影响着教师的职业生活质量及专业成长,并对学生的健康成长带来危害,使教育教学质量下降,因此,探索教师职业倦怠的原因和对策很有必要。由于导致教师职业倦怠的因素各种各样,其缓解对策应从社会、学校、个体等不同层面进行整体思考和探寻。  相似文献   

16.
教师职业倦怠已经成为当前教育领域不容忽视的问题,给学校、教师自身和学生带来了严重的负面影响。该文通过对农村初中英语教师职业倦怠的表现特征和主客观因素的综合分析,试图寻求缓解和消除农村初中英语教师职业倦怠的有效对策,以促进其身心健康、提高教学效率。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教师职业倦怠问题已经成为全世界‘教育研究者普遍关注的问题之一。教师职业倦怠既影响教师的身心健康,影响教育教学质量,又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学生的健康发展和教育事业的顺利进行。本文在参考国内外相关研究的基础上。对我国中小学教师职业倦怠的界定、行为表现、测量方法、现状、原因与对策等问题进行了综述性研究。  相似文献   

18.
教师的职业倦怠是指教师不能应对环境变迁和学校工作新要求时的一种极端反应,是教师伴随教育教学工作中的长期压力体验而出现的生理、情绪和情感的耗竭状态,本文分析高职校德育教师职业倦怠的表现、危害及产生原因,提出解决高职校德育教师职业倦怠问题的对策与建议:一是加强心理词适,培养健康人格,二是调整期望目标,缓解工作压力,三是健全组织保障,激发工作热情,四是优化环境支持,营造良好氛围。  相似文献   

19.
教师职业的发展关系到民办院校师资队伍的稳定性,关系到民办院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关系到民办院校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广东省部分优秀民办院校教师职业发展,在教师培训渠道、教师业务水平保障、绩效考核制度、管理制度等方面,形成了独有特色、行之有效的宝贵经验。惠州经济职业技术学院可借鉴其经验,从而促进教师职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随着英语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农村中学英语教师职业倦怠问题已经成为教师专业发展以及教学质量提升的阻碍.如何有效地应对教师职业倦怠问题不仅关系到教师的个人发展,同时也对英语教学有着积极的意义.本文就此问题展开谈论,以期为农村中学英语教学质量的改善提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