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情绪调节是情绪基础研究的延续和发展,青少年情绪调节研究在发展心理学领域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青少年分为青少年早期(11岁~14岁),对应于初中教育;青少年中期(15岁~18岁),对应于高中教育;青少年晚期(18岁-21岁),对应于大学教育。对青少年情绪调节方式进行研究,有利于他们进行更好的自我了解,从而有意识地采用适当的情绪调节方式,促进其学业活动和人际交往。  相似文献   

2.
我国青少年的情绪调节研究是近年来国内心理学关注的主要问题。中国青少年情绪调节能力的测量成为该领域的重要研究方向。国内研究者以中国青少年为研究对象,先后引进和修订了国外的认知情绪调节问卷、情绪调节量表、情绪调节困难量表以及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量表,并证明这些量表的中文版具有较好的信效度,可适用于我国青少年情绪调节的测量。此外,研究者还编制了中国青少年四因素日常情绪调节问卷、中国青少年五因素情绪调节策略量表以及中国青少年九因素情绪调节策略量表等本土化的测量工具,同样被证明具有良好的信效度。对工具进行多指标的校标检验,临床样本的检验以及中国青少年情绪调节常模的建立将成为该领域日后研究的主要趋势。  相似文献   

3.
本研究应用<父母元情绪理念量表>与<儿童情绪调节量表>探讨父母元情绪理念对5岁~7岁儿童情绪调节的影响程度.研究结果显示:父母元情绪理念与5岁~7岁儿童情绪调节能力存在显著相关,且不同类型的父母元情绪理念对儿童的情绪调节能力有不同的预测力:性别和年龄差异对儿童的情绪调节能力也有一定的影响;父母评价与教师评价父母元情绪理念对儿童情绪调节的影响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4.
徐莉 《福建教育》2022,(14):12-14
<正>情绪发展所包含的情绪认知和表达、识别和解释他人情绪、调节和控制自己的情绪,需要以生理成熟为基础。脑科学的研究表明,青少年比成年人更加情绪化,是因为杏仁核(情绪中心),发展得比大脑额叶(计划和冲动控制中心)快,负责情绪调节的额叶,一般要到25岁左右才能发展完成。本文所说的儿童,主要对应的是0~18岁这个阶段。  相似文献   

5.
青少年是人生发展的特殊时期,其情绪和心理发展都有他们的特殊性.自20世纪90年代,学业情绪已被教育、心理领域所关注,相关研究表明,学业情绪是影响青少年心理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采用适当的情绪调节方法维持积极情绪,改变预防消极情绪能促进青少年心理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6.
青少年是人生发展的特殊时期,其情绪和心理发展都有他们的特殊性。自20世纪90年代,学业情绪已被教育、心理领域所关注,相关研究表明,学业情绪是影响青少年心理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采用适当的情绪调节方法维持积极情绪,改变预防消极情绪能促进青少年心理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7.
本研究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法,从河南省信阳市四所普通幼儿园学前班和三所普通小学二年级选取部分儿童及其家长和教师作为被试,运用<父母元情绪理念量表>和<儿童情绪调节量表>考察父母元情绪理念对5~7岁儿童情绪调节能力的影响,数据分析采用皮尔森积差相关分析以及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研究结果显示:父母元情绪理念与5~7岁儿童情绪调节能力存在显著相关,且不同类型的父母元情绪理念对儿童的情绪调节能力有不同的预测力;性别和年龄差异对儿童的情绪调节能力也有一定的影响;父母评价与教师评价父母元情绪理念对儿童情绪调节的影响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8.
巫文胜  郭薇 《宜春学院学报》2007,29(1):49-53,57
青少年发展良好的标志,应是认知素质和情感素质高度和谐的统一。本文分析了青少年情绪发展的特点与青少年情绪调节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对其情绪调节的内涵,如情绪调节的定义、类型、特征、功能与目的等,以及相应的策略进行了深入探讨,以期为学生的情绪自我调节能力的培养提供有力指导。  相似文献   

9.
情绪调节和记忆的关系是近几年逐渐兴起的一个研究领域,对于进一步认识情绪与认知的关系、形成有效的情绪调节策略、提高教学和学习效率、促进儿童青少年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文中介绍了情绪调节类型,对其与记忆的关系的理论和实证研究进行了评述,最后讨论了情绪调节与记忆关系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0.
运用耳针对青少年男子篮球运动员赛前情绪兴奋水平及心率反映调节过程进行实验研究,结果表明:耳针手段具有使青少年篮球运动员情绪“较高”水平下降和使情绪兴奋低水平上升的作用,能有效地调节篮球运动员赛前情绪兴奋水平,使之达到“良性”兴奋状态,为广大篮球教练员对运动员赛前情绪调节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情绪调节和记忆的关系是近几年逐渐兴起的一个研究领域,对于进一步认识情绪与认知的关系、形成有效的情绪调节策略、提高教学和学习效率、促进儿童青少年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文中介绍了情绪调节类型,对其与记忆的关系的理论和实证研究进行了评述,最后讨论了情绪调节与记忆关系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2.
大学阶段是青少年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时期,因此大学生的身心健康研究成为众多心理学工作者研究的重要课题.特别是大学生情绪调节所引起的心理健康问题越来越受到学者的广泛关注.本文从情绪调节与心理健康的关系、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以及如何采用积极的情绪调节策略等基本问题展开讨论.  相似文献   

13.
本研究选取了101名3~5岁幼儿,考察年龄、情绪情境和人际关系背景等对幼儿情绪表达规则认知的影响。结果显示,幼儿在3岁时开始认识到外部表情和真实情绪的区别;4岁时情绪表达规则认知能力迅速发展;在早期,幼儿进行情绪调节的目的以自我保护目标为主,随着年龄增长而日渐趋向社会定向目标;幼儿对伤心情绪表达规则的理解相对较好,情绪表达更符合社会期望,而在生气情境中表现得更自我中心;当好朋友在场时,幼儿的情绪调节更有效,尤其是在高兴和伤心情境中,其外部情绪表现更符合社会期望。为促进幼儿情绪表达规则认知能力的发展,成人要注意培养幼儿的同理心,促进其交往能力的发展;抓住4岁这个关键期,培养幼儿的情绪调节能力;引导幼儿合理宣泄和调节生气情绪;为幼儿创造和谐的情绪环境。  相似文献   

14.
情绪调节策略与记忆研究进展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情绪调节策略和记忆的关系是近几年逐渐兴起的一个研究领域,对于进一步认识情绪与认知的关系、形成有效的情绪调节策略、提高教学和学习效率、促进儿童青少年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对情绪调节及其策略、情绪调节策略和记忆的关系的理论和实证研究进行了评述,指出情绪调节策略与记忆材料性质之间存在复杂的交互作用,并受到注意资源分配、个体情绪体验、认知能量损耗、认知加工策略等诸多因素的综合影响。最后讨论了情绪调节与记忆关系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5.
采用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和情绪调节量表,对1073名青少年进行调查,考察一般自我效能感对青少年情绪调节的影响机制.结果表明:(1)一般自我效能感和积极情绪调节策略与情绪调节能力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和消极情绪调节策略的大部分维度存在显著的负相关;(2)一般自我效能感不只对情绪调节能力发挥直接影响作用,而且通过积极情绪调节策略...  相似文献   

16.
情绪调节是青少年社会化和心理健康教育的核心。所谓认知型情绪调节方式,是指个体为了达到情绪调节目的而采取的有意识的认知努力。单独研究这种认知取向的情绪调节方式,不仅可以进一步加深对情绪调节方式的理解,而且有助于教师从认知角度实施科学的情绪情感教育,指导青少年形成成熟的认知型情绪调节模式,增强情绪的自我调控能力,具有重要的教育意义。  相似文献   

17.
青少年发展良好的标志,应是认知素质和情感素质高度和谐的统一.文章分析了青少年情绪发展的特点与青少年情绪调节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对其情绪调节的内涵,以及相应的策略进行了深入探讨,以期为学生的情绪自我调节能力的培养提供有力指导.  相似文献   

18.
本研究采用“冷”“热”抑制控制任务和幼儿情绪调节策略问卷,探讨了3~5岁幼儿的情绪调节状况、“冷”“热”抑制控制的年龄发展趋势及其与幼儿情绪调节策略的关系.结果表明幼儿使用最多的情绪调节策略是替代活动、问题解决,其次是认知重建,而较少采用被动应付、发泄等情绪调节策略.随着年龄的增长,3~5岁幼儿更多采用问题解决的策略,而更少采用发泄策略.3~5岁幼儿的“冷”抑制控制在4岁时有明显的发展,4岁以上儿童在抑制控制任务上的通过率均超过70%.儿童“热”抑制控制的快速发展阶段是5岁,礼物延迟和失望礼物等“热”抑制控制任务对3~5岁幼儿采用替代活动、问题解决、认知重建和发泄等情绪调节策略有显著的预测作用.幼儿的情绪调节策略会影响到其同伴接纳和将来社会能力的发展,成人应采取有效措施引导幼儿多采用问题解决、认知重建等积极的情绪调节策略,同时关注幼儿抑制控制能力的发展,尤其是其“热”抑制控制能力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青少年处于心理发展的特殊时期,情绪上表现强烈的波动性、反复性、两极性,繁重的学业压力和身心的急剧变化常常使他们处于低落、自卑、迷茫、孤独等情绪体验中。了解青少年的情绪特点及其现状,对青少年心理健康发展、情绪智力培养、情绪合理疏导具有重大意义,在一定程度上能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因此,本文从青少年的情绪类型、情绪管理能力、负面情绪归因、情绪认知和情绪调节五个维度,对他们的情绪现状进行深入调查。运用具身情绪理论,将情绪教育引入中学思想政治教育教学中,旨在为青少年情绪管理教育提供新方法、新思路与新路径。  相似文献   

20.
运用耳针对青少年男子篮球运动员赛前情绪兴奋水平及心率反映调节过程进行实验研究,结果表明:耳针手段具有使青少年篮球运动员情绪“较高”水平下降和使情绪兴奋低水平上升的作用,能有效地调节篮球运动员赛前情绪兴奋水平,使之达到“良性”兴奋状态,为广大篮球教练员对运动员赛前情绪调节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