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专家简介:周泽奇,丹娜(天津)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兼首席科学家。1978年毕业于武汉大学生物学专业,1982年获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遗传学硕士学位,1988年获美国俄亥俄大学分子与细胞生物学博士学位,1990?1993年完成美国哈佛大学医学院博士后研究。历任美国哈佛大学医学院讲师、美国拜耳(BAYER)公司资深科学家、美国惠氏(WYETH)生物制药公司首席科学家、天津国际生物医药  相似文献   

2.
背景材料:王玉明。天津新技术产业园区鼎名密封有限公司总经理兼总工程师,教授级高级工程师。1965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动力机械系燃气轮机专业。中国机械工程学会流体学会密封专业委员会主任,天津市机械工程学会副理事长,美国摩擦学家和润滑工程师协会(STLE)会员。1992年享受国务院批准的政府特殊津贴,1992年获得天津市授衔的流体密封技术专家称号。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次、技术发明四等奖1次,获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1次、二等奖4次、三等奖1次,取得中国专利12项、美国专利1项(另一项美国专利申请已获受理)…  相似文献   

3.
胡佳 《今日科苑》2008,(3):30-34
胡金莲,纺织材料科学家,形状记忆材料和纺织品首席科学家。1961年8月出生于湖北浠水,1986年毕业于中国纺织大学并获纺织材料硕士学位;1994年获得英国曼彻斯特理工学院纺织博士学位;1994年加入香港理工大学纺织及制衣学系;1998年担任中国纺织工程协会委员;2000年担任香港纺织服装协会院士;2001年度被美国纤维协会授予"杰出成就奖"。为首位亚洲籍人士获颁此纺织领域最负盛名的奖项。胡金莲现任香港理工大学纺织及制衣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担任四川大学,中原工学院,武汉科技大学等大学的客座教授。香港形状记忆纺织品中心首席科学家,同时担任《Research Journal of Textile and Apparel》杂志的主编,《Textile Asia》以及中国《纺织学报》等国内外期刊的编委。从事纺织工程和材料研究(1986~1994),织物结构力学(1994~2000),织物悬垂的计算机模拟技术(1997~2005),纺织复合材料性能研究(2000~2005),计算机图像处理和人工智能技术在纺织领域的应用(1999~2005),形状记忆高聚物和纺织品的研制开发(1998~2006)。  相似文献   

4.
《科协论坛》2008,(1):F0002-F0002
钟发平,男,汉族,1966年8月生,湖南省桃源县人,中共党员,研究员。1981年至1985年就读中南工业大学冶金专业,获学士学位;1985年至1988年就读于中南工业大学冶金专业,获硕士学位;1988年至1991年在武汉大学攻读化学专业,获博士学位;1991年至1993年在中国科学院储能材料博士后工作站工作。现任长沙力元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国家高技术(863)先进电池材料及电池研发中心主任,首席科学家,第十届全国人大代表,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2007年荣获“中国科协求是杰出青年成果转化奖”。  相似文献   

5.
《科学中国人》2010,(8):F0004-F0004
刘吉平1951年6月出生.博士研究生学历,含能材料与阻燃材料专家。现为北京理工大学材料学院教授,1992年获中华人民共和国人事部颁发的“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科技专家”,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1995年10月获全军“八五”攻关奖,1996年获评为“教育部跨世纪人才”,2001年5月获全军“九五”攻关重大贡献奖,2005年获得何梁何利科学技术进步奖。  相似文献   

6.
正林隽,男,1964年4月2日生,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云南天文台首席科学家。2001年9月于美国新罕布什尔大学获物理学博士学位,2001年7月至2007年12月在美国哈佛大学天体物理中心任研究员,2005年3月应聘中国科学院创新工程首席研究员,2005月4月至今,任云南天文台"太阳活动和CME理论研究"团组首席科学家,首批云南省高端引进海外人才。研究方向:太阳物理;在太阳爆  相似文献   

7.
向阳 《技术创新》2005,(7):23-31
非织造技术是一种有别于传统纺织技术的新型纤维材料制造技术。现代非织造材料工业化生产起源于20世纪50年代,50余年来获得了飞速的发展。高新技术的渗透,非织造技术的创新与技术进步已使当代非织造技术的创新与技术进步已使当代非织造技术成为传统纺织技术以外加工手段最多,工艺技术灵活多变并可组合应用,可按产品性能要求进行工程化设计以及生产率极高的崭新的纤维材料加工技术。  相似文献   

8.
使用PatSnap平台对全球富锂锰基正极材料相关领域的专利进行检索收集、查全、查重处理后得到分析样本,对样本进行整体概况分析、专利权人及发明人分析、技术分析,得到专利地图及专利高频关键词,剖析全球富锂锰基正极材料相关领域的发展现状和研究进展,对技术发展趋势进行预测。研究对我国高能量密度正极材料应用领域技术创新及专利策略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黄兴山 《技术创新》2004,(11):34-36
美国非织造布协会(INDA)在2004年10月IFJ上发表了一份关于2004~2009年期间全球非织造布业的报告。报告中称,非织造布业是一项重要的新兴工业,虽仅有50年历史,但它现在已是全球领先的工业之一;2004年全球总产量达450万吨,销售额为150亿美元。  相似文献   

10.
<正>专家简介:李咏梅,北京大学工学院助理院长兼院长办公室主任,北京大学创新研究院副院长,北京大学工学院创新教育中心主任,北京大学工学院院友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北平大学北京大学校友会常务副会长。1992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获学士学位;1995年,获硕士学位。1998年,在美国Texas AM大学Mays商学院学习;2000年,获美国卡内基梅隆大学(Carnegie Mellon University)大学公共管理与  相似文献   

11.
胡金莲 1961年8月出生于湖北浠水,1986年毕业于中国纺织大学获纺织材料硕士学位,1994年获得英国曼彻斯特理工学院纺织博士学位,同年加入香港理工大学纺织及制衣学系。1998年担任中国纺织工程协会委员,2000年担任香港纺织服装协会院士。2001年度被美国纤维协会授予“杰出成就奖”,为首位亚洲籍人士获颁此纺织领域最负盛名的奖项。现任香港理工大学纺织及制衣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担任四川大学、中原工学院、武汉科技大学和华南农业大学等多所学校的客座或荣誉教授,香港形状记忆纺织品中心首席科学家,香港纺织制造技术中心首席负责人,湖北省服装研究发展中心技术顾问,同时担任《Research Journal of Textile and Apparel》的主编,《Textile Asia》以及中国《纺织学报》等国内外期刊的编委。从事纺织工程和材料研究(1986-1994),织物结构力学(1994-2000),新型纱线的研制开发(1998-2003),织物悬垂的计算机模拟技术(1997-2005),纺织复合材料性能研究(2000-2005),计算机图像处理和人工智能技术在纺织领域的应用(1999-2005),形状记忆高聚物和纺织品的研制开发(1999-2005)。  相似文献   

12.
《科技广场》2002,(5):15
张亚勤简介:12岁考入中国科大少年班,23岁获得美国乔治·华盛顿大学电气工程博士学位,曾就读哈佛大学高级主管商业培训课程。他是数字影像和视频技术、多媒体通讯及Internet方面的世界级专家。1999年回国,加盟微软中国研究院,致力于数据压缩、视频、多媒体及Internet等方面的研究工作。他还是清华大学、中国科技大学和中国科学院的客座教授,微软中国研究院院长兼首席科学家。  相似文献   

13.
《科协论坛》2014,(7):58-58
<正>6月24—25日,2014年第二期首席科学传播专家研讨交流班暨第二批首席科学传播专家聘任大会在科技会堂召开。继中国科协在全国学会中组建科学传播专家团队并聘任首批首席科学传播专家之后,经各全国学会组织推荐,中国科协决定聘任肖佐等84名专家为第二批全国首席科学传播专家。中国科协书记处书记徐延豪出席会议,为首席科学传播专家颁发聘书,并为研讨交流班致辞。徐延豪在讲话中表示,举办首席科学传播专家研讨交流班,非常必要,也非常及时。当前,信息化改变着全球,每个国家、  相似文献   

14.
<正>专家简介:丁洪,现为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北京凝聚态物理国家实验室首席科学家。1990年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1995年获美国University of Illinois at Chicago的物理博士学位。1995年至1998年在美国Argonne国家实验室作博士后。1998年至2008年在美国Boston College大学物理系历任助理教授、副教授、正教授。2008年全职加入物理所并入选首批国家"千人计划"。主要研究方向为用角分辨光电子能谱研究高温超导  相似文献   

15.
《科技成果管理与研究》2011,(9):F0004-F0004
吴冲浒教授级高工 吴冲浒,国家钨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兼厦门钨业技术中心主任,是我国重要钨材料生产基地——厦门钨业的创始人之一,也是我国钨产业的优秀工程技术专家。  相似文献   

16.
雷秋模(1939— ),男,主任医师,教授,享受政府特殊津贴.南昌大学医学院、南方医科大学附属南昌医院教授,南昌市第三医院、江西乳腺专科医院乳腺疾病防治专业学部首席主任医师.兼任中国管理科学院特约研究员,全国乳腺癌早诊技术专家组成员,2020女性肿瘤防治工程全国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美肿瘤协会常务理事,中央财政转移支付乳腺癌筛查专家组成员,江西省中西医结合学会乳腺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江西省市场学会副会长兼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和全国14种期刊常务编委、编委与主审专家.发表学术论文 150余篇,科普作品200余篇;主编参编出版《实用乳腺病学》《乳腺肿瘤病理与临床》《乳腺增生与乳腺癌》等专著8部."藤黄糊剂治疗宫颈糜烂的研究"1982 获得江西省科技进步三等奖;"乳房再造成形术在乳腺疾病治疗中的应用"1992年获江西省科技进步三等奖;"泌乳素受体与乳腺癌预后关系的研究"获2003年江西省科技进步二等奖;"99mTc-MIRI显像癌评级评估乳腺癌新辅助化疗及预后"2010年获江西省科技进步三等奖等多项奖项.雷教授还分别获省市"五一"劳动奖、美国人体科学大会奖、中国中西医结合贡献奖、南昌市十大突出贡献人才奖、全国"百佳名医"奖以及各级科学大会荣誉奖等.  相似文献   

17.
正专家简介:张荣华,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研究员,国家"千人计划"特聘专家,山东省"泰山学者"特聘教授;中国科学院海洋环流与波动重点实验室副主任、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兼任美国马里兰大学地球系统交叉科学研究中心资深科学家,曾为美国多个国家级科研项目的首席科学家。1983年毕业于浙江大学,获学士学位;1986年毕业于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获硕士学位;1989年毕业于中国科  相似文献   

18.
杨旭清教授,北京市兴大科学系统公司董事长兼首席科学家,1963年7月毕业于北京大学化学系有机化学专业,1963年至1985年在化工部北京化工研究院工作,先后任技术员、工程师,负责和参与多项国家重点项目。1985年3月,创办北京兴大科学系统公司,先后研究开发美迪MD-2彩色套药、多环麝香、石油化工催化剂等被列为国家、北京市重点项目和火炬项目,均成为工业化成果。获北京市、广电部、化工部、  相似文献   

19.
裴荣富,矿床地质与矿产勘查学专家,出生于河北省秦皇岛市,山东省聊城市人,1948年毕业于北京清华大学,获理学学士学位,历任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研究员、所长,中国地质学会矿床专业委员会主任,国际矿床成因协会主席,中日、中美科技合作和世界大一超大型矿床成因图及全球成矿项目首席科学家。  相似文献   

20.
具有自主知识产权新天然药物的研究与开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1项目首席科学家郝小江昆明植物研究所所长,研究员,博士生导师,植物化学与西部植物资源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1951年7月出生于重庆。1976年毕业于贵州大学化学系,1985年获昆明植物研究所硕士学位,1990年10月获日本京都大学药学博士学位。中国植物学会副理事长、中国科学院新药专家委员会副主任、云南省植物学会理事长。1978年起从事植物化学和有机合成研究工作,已在国内外发表学术论文152篇,其中SCI收录的论文85篇;申请发明专利8项。培养博士13名、硕士7名,在培博士生14名。1995年获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资助,并入选云南省中青年学术带头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