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收藏》2013,(10):191-191
杨仁凯(故宫博物院专家、鉴赏大师、人民艺术家):"石朴师古人、师造化,中参清四僧、元四家,涉猎北宋诸家,于笔墨中悟大道,达到了出蓝妙境界,最终形成了极强的个人面貌。其修持水平,绝不亚于石壶、秋园。"(注:石壶,即陈子庄;秋园,即黄秋园,20世纪80年代出现的国画大师。)薛永年(中国美术家协会理论委员会主任、中央美院研究生院院长):"石朴其精神与古圣今贤相往来。是中国画家中的佼佼者。是贯通了国学、国画还有国术的中国文化精神的高人、奇人!"孙克(中国美协中国画艺委会秘书长):"在生活中,人们期盼着出现奇迹,以突破庸凡;  相似文献   

2.
《收藏》2013,(6):197-197
杨仁凯(故宫博物院专家,鉴赏大师,人民艺术家):"石朴师古人、师造化,中参清四僧、元四家,涉猎北宋诸家,于笔墨中悟大道,达到了出蓝妙境界,最终形成了极强的个人面貌。其修持水平,绝不亚于石壶、秋园。"(注:石壶,即陈子庄;秋园,即黄秋园,20世纪80年代发现的国画大师。)  相似文献   

3.
《收藏》2014,(2):183-183
杨仁凯(故宫博物院专家、鉴赏大师、人民艺术家):“石朴师古人、师造化,中参清四僧、元四家.涉猎北宋诸家,干笔墨中悟大道,达到了出蓝妙境界,最终形成了极强的个人面貌。其修持水平,绝不亚于石壶、秋园。”(注:石壶,即陈子庄;秋园,即黄秋园,20世纪80年代出现的国画大师。)  相似文献   

4.
《收藏》2013,(9):190-190
杨仁凯(故宫博物院专家、鉴赏大师、人民艺术家):“石朴师古人、师造化,中参清四僧、元四家,涉猎北宋诸家,于笔墨中悟大道,达到了出蓝妙境界。最终形成了极强的个人面貌。其修持水平,绝不亚于石壶、秋园。”(注:石壶,即陈子庄;秋园,即黄秋园,20世纪80年代出现的国画大师。)  相似文献   

5.
《收藏》2013,(11):197-194
杨仁凯(故宫博物院专家、鉴赏大师、人民艺术家):“石朴师古人、师造化,中参清四僧、元四家,涉猎北宋诸家,于笔墨中悟大道,达到了出蓝妙境界,最终形成了极强的个人面貌。其修持水平,绝不亚于石壶、秋园。”(注:石壶,即陈子庄;秋园,即黄秋园,20世纪80年代出现的国画大师。)  相似文献   

6.
《收藏》2013,(8):191-191
杨仁凯(故宫博物院专家、鉴赏大师、人民艺术家):“石朴师古人、师造化,中参清四僧、元四家,涉猎北宋诸家,于笔墨中悟大道,达到了出蓝妙境界.最终形成了极强的个人面貌。其修持水平,绝不亚于石壶、秋园。”(注:石壶。即陈子庄:秋园.即黄秋园,20世纪80年代出现的国画大师。)  相似文献   

7.
《收藏》2013,(13):191
杨仁凯(故宫博物院专家,鉴赏大师,人民艺术家):"石朴师古人、师造化,中参清四僧、元四家,涉猎北宋诸家,于笔墨中悟大道,达到了出蓝妙境界,最终形成了极强的个人面貌。其修持水平,绝不亚于石壶、秋园。"(注:石壶,即陈子庄;秋园,即黄秋园,20世纪80年代发现的国画大师。)薛永年(中国美术家协会理论委员会主任,中央美院研究生院院长):"石朴其精神与古圣今贤相往来。是中国画家中的佼佼者。是贯通了国学、国画还有国术的中国文化精神的高人、奇人!"  相似文献   

8.
《收藏》2014,(1):193-193
杨仁凯(故宫博物院专家、鉴赏大师、人民艺术家):"石朴师古人、师造化,中参清四僧、元四家,涉猎北宋诸家,于笔墨中悟大道,达到了岀蓝妙境界,最终形成了极强的个人面貌。其修持水平,绝不亚于石壶,秋园。"(注:石壶,即陈子庄;秋园,即黄秋园,20世纪纪80年代出现的国画大师。)薛永年(中国美术家协会理论委员会主任、中央美院研究生院院长):"石朴其精神与古圣今贤相入来。是中国画家中的佼佼者。是贯通了国学、国画还有国术的中国文化精神的高人、奇人!"  相似文献   

9.
《收藏》2013,(15):191
杨仁凯(故宫博物院专家、鉴赏大师、人民艺术家):"石朴师古人、师造化,中参清四僧、元四家,涉猎北宋诸家,于笔墨中悟大道,达到了出蓝妙境界,最终形成了极强的个人面貌。其修持水平,绝不亚于石壶、秋园。"(注:石壶,即陈子庄;秋园,即黄秋园,20世纪80年代出现的国画大师。)薛永年(中国美术家协会理论委员会主任、中央美院研究生院院长):"石朴其精神与  相似文献   

10.
《收藏》2013,(12):186-186
杨仁凯(故宫博物院专家、鉴赏大师、人民艺术家):“石朴师古人、师造化,中参清四僧、元四家,涉猎北宋诸家,于笔墨中悟大道。达到了出蓝妙境界,最终形成了极强的个人面貌。其修持水平。绝不亚于石壶、秋园。”  相似文献   

11.
阎正 《收藏界》2011,(9):114-119,2
要见赵本山,真让人高兴。五月中旬在上海,高社长和本山传媒艺术总监刘双平、常务副总裁马瑞东一起参加"四海壶具博物馆"新馆开业仪式,大家都觉得赵本山和许四海两位大师在紫砂壶领域应搞点合作,由许四海大师制壶、赵本山老师题字,取赵本山、许四海每人最后一个字,命名"山海壶"。  相似文献   

12.
《收藏》2010,(8):179-179
2010年3月14日上午10点.鸿运斋主创人员黄栋华、设计师秦永福、《新民晚报》著名记者林明杰一行三人.为创意当代”壶圣”——著名国画大师唐云诞辰100周年纪念壶.驱车赶往富阳市富春江畔.寻找当年大画家黄公望笔下《富春山居图》中的山川美景.捕捉唐云纪念壶的创作灵感。  相似文献   

13.
伍秋鹏 《收藏界》2010,(9):51-54
古陶瓷中的梨形壶,一般被认为是从元代才开始出现的造型。冯先铭先生主编的《中国古陶瓷图典》认为,"梨式壶,壶式之一,始于元代,流行于明代,因形状似梨而得名"(文物出版社,1998年)。  相似文献   

14.
喻帆 《收藏》2013,(3):148-149
阴沉(铁力)木之今昔从广义上说,阴沉(铁力)木属于硬红木范畴,以其树干高直、原木巨大自古备受青睐。陈嵘曾在《中国树木分类学》中这样记载:"铁力木为大常绿乔木,树干直立,高可十余丈,直径达丈许。"该木材可以细分为粗丝铁力木与细丝铁力木两类,是明清家具的主要用材之一。《广西通志》记载称:铁梨(力)木一名"石盐"、一名"铁棱",产于我国广东、广西,木质坚而沉重,心材淡红色,髓线细美。在热带多用于建筑。广东有用其制作桌、椅等家具,极为经久耐用。由于质地坚同,品相良好,铁力木在代价值不菲。据《南越笔记》记载:"铁梨(力)木理甚坚致,  相似文献   

15.
周安庆 《收藏界》2011,(9):86-90
宋文治先生是继现代国画大家傅抱石、钱松之后的"新金陵画派"重要代表人物,他擅长传统山水画,亦偶作花鸟画,在当今中国画坛具有比较高的声誉和影响,也是目前艺术品市场上较受关注的国画名家之一。宋文治(1919-1999年),亦名宋灏,1919年10月出生于江苏太仓,自幼酷爱丹青绘画。早年家境较贫,  相似文献   

16.
黎庆 《新体育》2003,(2):41-41
国际象棋手的称号" 国际象棋手的称号是经过国际棋联资格委员会审核并为国际棋联承认的国际称号,共分为7种:特级大师(GM)、国际大师(IM)、棋联大师(FM)、女子特级大师(WGM)、女子国际大师(WIM)、女子棋联大师(WFM)、名誉大师(H-M)。其中男子特级大师(简称特级大师)是最高称号,而且男女棋手标准统一。由于获得特级大师资格的标准很难,所以目前世界上获得男子特级大师资格的女棋手寥寥可数,但中国就有两个:谢军和诸宸。" 国际棋联对棋手采取统一的标准,棋手如果符合国际棋联规定的各称号的条件,…  相似文献   

17.
李志 《收藏界》2012,(1):117-117
2011年11月18日,著名旅美画家谢天成捐赠自己两幅价值千万元的画作用于拍卖而成立的"谢天成山区希望工程专项基金"在贵阳成立,基金资金主要用于支持贵州山区农村学校建设。谢天成被誉为全能型的书画家。他是中国国画大师刘海粟的得意门生、关门弟子;他是首创竖泼墨画法,把西方绘画技法融入中国画的书画家。  相似文献   

18.
中国传统文化中存在着与竞技篮球运动不一致的理念,用文化学的视角研究其具体对中国竞技篮球运动发展造成的消极影响,有利于为中国竞技篮球运动的发展提供一种思路。研究认为:(1)"天人协调"、"和与中"、"崇德利用"思想各有与竞技篮球相冲突的,从而阻碍竞技篮球发展的方面。(2)"天人协调"、"和与中"、"崇德利用"对竞技篮球的消极影响具体体现在整体观、中庸观、道德观中,分别反映在与竞技篮球的创新的内在发展要求、对抗本质、竞技精神的背离上。  相似文献   

19.
丸美风暴     
慵容 《钓鱼》2011,(12):60-60
产品名称:"へら"钓线、"玄武"浮漂、"超诱"玉米、"超诱"魔水测试人:耿胜利(国家三级垂钓大师、参加丸美钓具全系列产品的全国性试钓)、刘翔、钱浩等时间:11年5月21日全天地点:江苏太仓双凤镇双凤生态园  相似文献   

20.
《收藏》2011,(8)
陶瓷大师之父、国画大师黄美尧教授采用大千泼彩画法和独创大墨大彩技法在陶瓷上首次完美展现通景作画,面面皆景青绿山水泼彩国画与当代景德镇官窑瓷首度完美结合瓷画合璧,奠定至高艺术地位张大千是二十世纪中国画坛最具传奇色彩的国画大师和中国山水泼彩标志人物,2011年5月31日,苏富比春拍张大千作品《嘉耦图》拍出1.9亿天价,国画与陶瓷第一次融合的代表作一元代青花瓷鬼谷子下山,拍卖出约2.3亿人民币的天价,在2008年北京荣宝秋拍会上,著名国画大师范曾的老子演义青花画缸最终以134.4万元成交,为现代国画陶瓷融合的作品树立了新的价值标杆,黄美尧教授倾注毕生60年艺术之精华,创作景德镇陶瓷历史上第一款国画、国瓷两大艺术完美融合的《锦绣山河》国画瓷在专家品鉴会上受到10多位大师和专家的高度评价,并称为景德镇第一款真正实现通景作画,不可多得的艺术珍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