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手机电视作为一种新型的信息传输平台,正日益引起各方关注。它不仅仅是传统电视的移动化,而是以便携性、移动性、互动性和个性化服务为特点,成为融“文字、声音、影像”为一体的全息性新媒体。手机电视具备“电视媒体的直观性、广播媒体的便携性、报纸媒体的滞留性以及网络媒体的互动性”,可以说综合了传统几大媒体的优点,被誉为继报纸、广播、电视、网络之后的“第五媒体”、“第四荧屏”。这些特点,同时也为手机电视的内容生产规定了方向。  相似文献   

2.
手机媒体作为一股新兴的传播力量,集报纸、广播、电视、网络的优势于一体,成为第五媒体。在如今的媒介融合背景下,手机作为多媒体终端,其传播的内容渐渐呈现融合新闻的特征。本文从手机媒体的移动性、个性化以及互动性等特点探讨多媒体新闻的表现形式和编辑,以达到更好的传播效果。  相似文献   

3.
当今,在网络、手机等新媒体的冲击下,国内电视媒体的辉煌正在逐渐消退,而近年来电视新闻直播的兴起,让电视媒体人有了重塑电视新闻影响力的希望。然而,由于资金、媒体环境、人力资源等的制约,中小电视台目前还实现不了常态化电视新闻直播。但是,地方电视媒体可以从直播这一形式中汲取营养,有效提升当前录播新闻在受众心目中的影响,为总有...  相似文献   

4.
彭若男 《视听界》2011,(6):33-35
面对网络、手机、微博等新兴媒体的渗透,城市台如何增强新闻传播力,提升主流媒体影响力,是我们必须直面的课题。近年来,苏州广电总台充分发挥电视的优势,主动融合新媒体,不断强化电视新闻的创新能力,沉着应对,奋力突围。  相似文献   

5.
微博“秒时代”做强电视新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步永忠 《视听界》2012,(1):96-97
2009年以来,微博风生水起,以锐不可当之势进入中国网民的生活。作为一个实时性、互动性和平民性的社会化媒体平台,微博的出现给电视新闻传播尤其是地方台的电视新闻传播带来了不小的压力,也给电视媒体创新传播手段、提升传播能力带来启发。电视媒体借鉴微博增强竞争力不仅是必须的,而且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随着媒体技术的发展和数字化进程的推进,以互联网、手机等为引领的新媒体时代已经到来。新媒体拥有庞大的信息传播平台,正在迅速成长并赶超平面媒体和电视媒体。对面新媒体咄咄逼人的气势.作为主流媒体的电视新闻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电视新闻媒体在保持现有优势的前提下,如伺打破危困,借机发展,引领扩大受众群体,这是每个电视媒体人面临的最迫切的命题。  相似文献   

7.
<正>近年来,网络等新兴媒体快速发展,2013年10月我国网民规模达5.91亿,手机网民4.64亿。"资源共享"的概念更是成为公众认知的基本原则,新媒体的信息公开及传播速度直接冲击了以传递信息为职责的电视新闻节目。首先,网络新媒体具有受众年青化、传播速度快、受众广、互动强、具有回看功能等优势。单从新闻的时效性来说,传统电视媒体新闻栏目就受到了新兴媒体的严重挑战。新兴媒体由于其特有的共通性,有着广大的信息搜罗系统,与此同时,不受载体约束实时更新的特点尤其对电视新闻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由于手机媒体具有小巧、携带方便、互动性强的特性,美国、日本等国运营商早在2003年就瞄准了手机电视这块诱人的市场,纷纷推出手机电视业务。  相似文献   

9.
手机电视:非主流的传播特性与内容建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从手机电视国内外的现实发展状况的剖析出发,通过对其传播学特性的分析,提出手机电视是区别于传统电视的一种大众化的非主流媒体.在内容建设中,手机电视必须充分体现其非主流化的媒体定位,凸显其私密性、即时性和互动性的特点,寻求与传统主流媒体统分有度的差异化发展.  相似文献   

10.
为了发展,电视新闻需要保持电视媒体的权威性和专业优势,充分利用成体系的技术资源。除此之外,电视新闻更应该借助新媒体传播途径,创新形式、丰富内容,充分发挥电视媒体的主力军作用。  相似文献   

11.
如今电视、新闻、媒体已经走进千家万户,成为了人们联系社会、熟知外界的重要媒介和工具。但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手机、互联网的相继出现让电视新闻的发展受到一定的阻碍,电视新闻如何才能发挥出自身的优势,在竞争中取胜,这成为广大电视新闻工作者普遍关注的一个问题。  相似文献   

12.
手机,因为比电脑更普及,比报纸更互动,比电视更便于携带,作为一种新兴媒体的前途令人憧憬。一第五媒体是以手机为试听终端.手机上网为平台的个性化信息传播载体,它是以分众为传播目标,以定向为传播效果,以互动为传播应用的大众传播媒介,也叫手机媒体或移动网络媒体。笔者认为,手机媒体作为一种全新的传播模式,集多种媒体的优势于一身,从社会功能的角度讲,其便携性、互动性和即时性.以及一流的覆盖率,堪称媒体中的“第一媒体”。  相似文献   

13.
詹骞 《新闻传播》2010,(4):37-38
新媒体作为与传统媒体相对应的概念和事物,在信息技术的推动下发展迅速,其形态也呈现出丰富多变、融合吸纳的局面,既保持双向传播的本色,为受众提供舆论场;也更长于娱乐休闲平台和人际关系网络的搭建,开辟了当下生活的重要空间,可划分为如下四种主要形态:网络媒体、手机媒体、互动性电视媒体和新型媒体群等。  相似文献   

14.
3G时代我国手机媒体发展优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吴义辉 《新闻世界》2010,(5):161-162
随着通信技术的发展,手机成为继报纸、广播、电视、网络后的第五大媒体已是大势所趋。本文从3G时代我国电信格局变化入手,分析手机媒体的发展优势,并预测其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5.
融媒体环境下,电视新闻平台也在逐渐调整自身的发展方向,通过人员专业素养培养,提升电视媒体工作的发展水平。以电视新闻记者为例,其依托不断发展的电视传媒平台,在新闻资源的获取上往往具有更大的优势。从综合角度来看,电视新闻记者在采访上往往更有经验,在融媒体时代电视新闻报道更加强调专业化和深度的背景下,电视新闻记者采访技巧的使用决定自身职业发展及电视新闻平台综合竞争力。  相似文献   

16.
徐玉 《传媒》2010,(12):22-25
手机媒体是以手机为硬件载体、以电信网络及无线通信技术为依托,整合报纸、广播、电视、网络等传媒方式与传媒资源,进行多媒体化信息传播的大众媒体.对应到当前的手机业务中,手机媒体业务可以分为两大类,一部分业务从传统媒体脱胎而来,如手机报、彩信、手机电视、手机文学等,这类业务是单向传播为主,互动性较弱.另外一部分业务从网络媒体演变而来,继承了网络媒体的高互动性,如移动博客、移动游戏等.前者具有非常典型的大众媒体的传播特征,本文主要对包括手机阅读、手机电视等大众媒体业务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7.
互联网时代,电视媒体受到巨大挑战。电视新闻的创新除了在内容、形式、编排和手段四个方面下足功夫之外,还要做好"电视+",要跳出有线电视网络和电视圈,放眼全媒体。当下要抓住电视新闻创新的两个重点,即主题报道创新和加快媒体融合。  相似文献   

18.
蔡丽侠 《中国广播》2007,(11):56-58
迈进多媒体时代,广播面临严峻挑战:电视发展抢占了广播的领先地位;网络兴起撼动了广播“快速、及时、互动”的长处;手机媒体的出现更凸显了便携性优势。广播快捷、便携、容量大、互动性这些曾引为骄傲的特点已不再独家拥有,面对现实,广播人不能不重新思考定位:多媒体时代,广播媒体的竞争靠什么?  相似文献   

19.
新传媒生态语境下,电视新闻节目不仅具备传统语境下电视媒体的权威性和公信力优势,而且也借助网络、手机等媒体终端的优势,在传播影响力层面得到了较大拓展。本文结合近年来一些案例,围绕新传媒生态下电视新闻节目影响力的变化、评价标准、正负效果、优化路径这几个方面,对新传媒生态下电视新闻节目的影响力进行了系统的分析。本研究分析认为,新传媒生态拓展了电视新闻节目的影响力,并使电视新闻节目呈现出前所未有的良好态势,但与此同时,肇始于互联网等新兴媒体平台上的一些负面问题也随之深入电视新闻节目。  相似文献   

20.
电视新闻直播中的细节挖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范莉 《新闻前哨》2010,(1):66-67
电视新闻直播是目前电视媒体区别于其他媒体最大的优势,电视媒体通过充分发挥直播优势,以最快的速度向受众传达最新的信息。目前,国内许多电视媒体都将电视新闻直播纳入到了日常的新闻报道中,力求以最快的速度播报最新的新闻事件。我们看到越来越多的电视新闻直播,越来越多的出镜记者出现在我们的面前。因此.进一步培养更多的优秀出镜记者成为电视新闻直播的基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