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一个班级由几十名学生组成,要培养好这些学生,就必须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充分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挖掘他们的内在潜力,优化他们的成长环境,培养他们各方面的能力,使他们成长为适应社会的各类人才。我从以下几个方面通过班级加强学生能力的培养做了点尝试。  相似文献   

2.
班级管理就是对学生的管理,一个班级由几十名学生组成,要培养好这些学生,就必须调动学生的思想积极性,充分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充分挖掘他们的内在潜力,优化他们的成长环境,  相似文献   

3.
班级作为学校教育教学活动的基本单位,其管理水平的高低,对学生健康全面的发展,对完成教育教学的各项任务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作为班级领导者和组织者的班主任,必须作出长期的努力和实践,通过切实有效的班级管理才能优化学生的成长环境,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进而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挖掘他们的内在潜力,从而培养他们各方面的能力,使他们成长为适应时代要求的各类新型人才。[第一段]  相似文献   

4.
班集体是学生成长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成长的摇篮。班主任是班集体的建设者、组织者、领导者,是班级的中心与灵魂。要把班级管好、教好、培养好,要组织好、引导好、协调好同学的学习、工作、生活,要把一个班级搞活,心向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形成强大的凝聚力,班主任必须把班级管理的主动权交给学生,  相似文献   

5.
培养汉语国际教育师资,提升学生群体化技能的能力,首先要培养他们建立良好的班级群体的能力,其次要培养他们利用群体帮助学生心理成长的能力,还要培养他们帮助学生发展良好同伴关系的能力。  相似文献   

6.
现代管理心理学认为,参与管理是强化学生工作积极性的有效方法。没有学生的参与就没有教育的民主,在班级管理中,要吸收学生参与班级管理,培养他们的工作热情和工作责任感,实行有参与的学生管理,学生会更关心自己的成长,必然也更关心影响他们成长的班级管理,开展自治、自理、自育的活动,这不仅对班级管理有一定的作用,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和独立工作的能力。  相似文献   

7.
一个班级要稳定、健康的发展,必须要调动班级每一个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形成一股强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这就需要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由于职业技术学校和普通中学培养学生的目标不同,社会上对职校存有一定的偏见,以致一些职校生在自卑中成长,极易产生强烈的消极情绪甚至逆反心理,使得他们更加厌学,给班级管理带来一定难度。如何培养职校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呢?我作为一名职校的班主任,结合工作实践,谈一些体会和看法。  相似文献   

8.
《考试周刊》2015,(82):178-179
青少年学生的成长,不能寄托在老师和家长的严格要求与逼迫下,而必须建立在青少年学生自觉负责的基础上。新时期班主任的主要工作是转变观念,把学生作为班级管理的主角,让全体学生都积极参与到管理中。而自己则要当好导演,把握好整个班级工作的节奏和度,努力培养他们独立自主的精神和自我管理的能力,逐步完成由教师管理向学生自我管理的过渡。  相似文献   

9.
正学生是班级的主人,研究学生是班级管理的核心。要管理好班级和培养好学生,就必须全面调动学生参与班级管理的积极性,让他们成为班级管理的主人;引导问题学生健康成长;充分发挥家委会的作用。作为班主任,笔者就如何提高班级管理的有效性谈一些自己的策略和做法。一、让学生成为班级管理的主人长期以来,班主任给人的普遍印象是起早摸黑、事必躬亲、苦口婆心、疲惫不堪,究其原因是忽视了学生成长过程中的主体意识,剥夺了学生经历磨练的机会。如果班主任能够改变观念,转换角色,淡化"管理者"意识,敢于让学生去  相似文献   

10.
边军 《天津教育》2001,(10):31-32
学校是培养人才的基地,班级是学生成长的摇篮。一个良好的班级会激励学生不断进取,促使其主动健康地成长。要达到这个目标,“民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实践证明,学生的民主作用发挥得越强,学生的主体意识、主动精神也会发挥得越好,就会使班级建设得更好。实行班级民主,就是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独立行事的能力,锻炼学生管理才干的方法。班主任是班级的组织者、领导者,在班级的教育管理上就要适应时代需求,推陈出新,勇于探索,构建新的民主管理模式。民主管理模式的建立是培养学生责任意识的基础,也是充分发扬学生民主、展露学生…  相似文献   

11.
赖兆慧 《河北教育》2005,(23):36-36
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一个班级必须要有一套适合自己班级特点的管理机制来约束学生行为,激励学生不断成长。  相似文献   

12.
罗寅卯 《学周刊C版》2020,(17):167-168
中小学是为学生打下人生良好基础的关键时期,因此小学班主任的班级管理越来越受到重视。新时期下中小学班主任的管理理念也应不断创新,对学生进行积极的引导,抓住教学重点,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班主任是班级的管理者,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管理方案,不仅要注意他们的学习成绩,还要注重培养他们的道德品质,让他们在成长的过程中接受到良好的教育。  相似文献   

13.
班级是培养学生,提高素质的基础,因此,要抓好学校管理,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提高每一个学生的素质,必须加强班级管理。要抓好班级管理,首先要从养成教育入手,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为此,从初一学生一入校,学校利用一周的时间,组织他们进行常规训练...  相似文献   

14.
班集体作为学生成长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她是学生成长的摇篮。实践证明,良好的班集体始终激励着学生不断进取,主动、健康地成长,能使学生心情愉快,更加积极、轻松,充满激情地投入学习、生活与工作当中去。班主任是班集体的建设者,组织者、领导者.是班级的中心与灵魂。要把班级管好、教好、培养好,要组织好、引导好、协调好同学们的学习、工作、生活,要把一个班级搞活,  相似文献   

15.
培养学生的主人翁意识,是班级德育工作中的一项重要内容。班主任要大胆创新,不断完善班级管理制度,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到班级管理工作中,培养其责任心;要细致入微,准确提炼班级文化,让良好的班级文化引领学生成长,培养其进取心。  相似文献   

16.
班主任作为班级管理和发展的主体,在制订班级管理制度和策略的过程中,必须树立明确的目标,同时要了解新时期学生群体的成长特点,通过制度进行细节约束,但同时也要营造多元化的班级氛围,在实现寓教于乐的同时培养学生的素质和世界观。其中,要灵活使用现代化的教学管理方法,掌握科学的班级组织方案,帮助学生在实践活动的基础上总结人生道理,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17.
赵志慧 《考试周刊》2013,(48):188-188
班风是一个班级特有的风貌、或整个班级的风气,是学生思想、道德等方面的综合反映。班风对班级的建设和学生的成长都有很大影响,要搞好班级管理工作,就必须搞好班风建设。作者结合自己的班主任工作实践,就如何培养和建设良好的班风阐述了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18.
陈红俊 《教师》2014,(27):123-124
一个班级由五十多名学生组成,班主任必须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充分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充分挖掘他们的内在潜力,优化他们的成长环境,培养他们各方面的能力,使他们成长为适应时代要求的各类人才。而要达到这一目的,班主任应该做到:工作中用心交流,注意方式方法;发现孩子的特长,挖掘内在潜能;适当让孩子犯错,获得成长的机会。  相似文献   

19.
班集体是学生成长的摇篮。班级管理与学生的学习生活密切相关,对学生的影响极为深远。良好的班集体始终激励着学生积极主动、健康地成长,使学生心情愉快地学习。要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班级管理必须采取相应的激励性措施,让学生享受民主、平等,并从中学会自我管理。  相似文献   

20.
当前,素质教育深入人心。要全面推行素质教育,必须着眼于时代的要求,着眼于未来竞争,注重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坚持面向全体学生,发现和发挥每一位学生的长处与潜能,促使学生健康成长,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班级是学生成长的摇篮,学生成长在这里,学习在这里,要达到素质教育的目标,就要全面改革班级管理。班级作为学校教学活动的基础单位,其管理水平的高低,对学生健康全面的发展,对完成教育和教学的各项任务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