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素质教育中 ,学生是唯一的主体 ,是绝对的主角。教师只是导演 ,代替不了主角的演出 ,但导演可以带领他们去体验当主角的乐趣。而表演正是带领学生体味当主角乐趣的行之有效的好方法。高中语文第四册的戏剧单元是整个高中教材中唯一的戏剧单元 ,都有比较完整的情节和塑造得相当成功的人物形象。为配合单元教学 ,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实践能力 ,我们组织开展了排演课本剧的活动。活动中共排演了四出戏 :《雷雨》(第二幕和第四幕 )、《窦娥冤》(第二折 )、《三块钱国币》(独幕剧 )。此次活动共进行了两个月 ,师生收获颇多。在排演中教师给予了…  相似文献   

2.
演课文,有表演和演示两种。表演是学生在阅读课文的基础上,模仿课文人物的语言动作进行演出。表演的内容有对话、动作、情节、戏剧等,表演的形式可以是即兴的随堂表演,也可以是编剧后专门表演。如教《傻二哥》,课文中写傻二哥作吆喝的准备时描写:他“先是伸伸腿,晃...  相似文献   

3.
陶冶 《天津教育》2008,(4):50-50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应充分发挥指导作用,充分激发、鼓励、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一、解决好教师的认识问题——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教学过程不仅需要师生之间的互动,而且需要学生之间的交流。为此,教师的教育思想要实现三个转变:一是转变教师观,教师由“主演”变为“导演”;二是转变学生观,学生由“配角”变为“主角”;三是转变教学观,课堂由“讲堂”变为“学堂”。  相似文献   

4.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不难发现:课堂上反应灵敏、思维活跃的学生是教师的“宠儿”,是教师“导演”下的学习的“主角”。反应较慢及胆小的学生根本没有发言的机会,大部分学生成了学习的“配角”。在同一课堂上,成绩好的学生往往比成绩差的学生获得更多的表现机会。  相似文献   

5.
活动课程具有很大的迁移可能性和无可比拟的包容性,针对它的学科特点,在教学中更应凸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学生的主动性。  1.教师当导演,学生唱主角。  学生们在活动课上有着极强的参与意识和表现欲望,教师只要准备好“脚本”,主角们自会登场亮相、施展身手,演出一台好戏来。《我给地球诊疾病》一课我这样“导演”的:首先准备好“布景”,黑板上并排悬挂着 4幅教学挂图;“道具”则是一盘中央电视台有关太湖流域记录片的录像带。学生们身临其境般感受了这一切,一个个神情肃然。我知道,下面该是主角们的重头戏了:“我为地球…  相似文献   

6.
在双主体教学模式的实施过程中,结合数学学科特点,教师需要做较多的工作。在课堂上教师应与学生互动,不能只是教师一味地当“演员”,学生当“观众”,教师应转变角色,向“导演”和“指导”的角色转变。在数学教学中,实施“双主体”教学的主要做法有:(1)良好的教学设计。教师要提前写好教学方案,并要求学生依据方案预习,让学生掌握学习内容和学习解决问题的方法,同时也要鼓励学生积极思考难点知识,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这样有利于提高课堂效率和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相似文献   

7.
我认为中学物理教学改革的关键,是教师如何在教学过程中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教学过程是师生共同活动的双边过程。有人把教学活动比喻成演戏,学生是戏中的演员,而教师则充当着导演的角色。教师的教是为了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和培养他们的能力,教师处于主导地位。但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教学中要创造条件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教师要当好导演,充分发挥“演员”的特长和技艺,使演出成功,这就是发挥教师主导作用的核心所在。 怎样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呢?这是一个大题目,它涉及的范围…  相似文献   

8.
素质教育是当前教改的主导方向,推进素质教育,培养跨世纪的高质高能人才,应是当代教师责无旁贷的职责。与世界上一些发达国家相比,中国培养出的人才往往高分低能之士较多。对于这种现象的产生,中国传统的教学方法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传统的教法是以教师教为主的灌输式教学。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是主角,课堂有如教师自编自演的独脚戏台;学生如观众意兴阑珊。故生物学科的课堂教学要适应素质教学的要求,关键是要处理好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之间的关系。让学生来当“演员”,教师上升为“导演”,做好以下几“导”,培养学生…  相似文献   

9.
课堂表演     
喜欢表演是学生的天性。主体教育论认为:“犯错是孩子的权利,求知是孩子的天性,好表现是孩子的需要、孩子的特点。”让语文课堂形式多样,气氛活跃又能提高教学效率,是每位教师孜孜以求的目标。从课堂实践看,学生的表演欲特别强,他们喜欢表演、渴望表演,他们把表演当作一种游戏,可以带给学生无穷的乐趣。从课堂的表演尝试后,我推行了这种方式方法,在教材中,有较强的故事性和形象性的课文,我让学生通过课文表演来体会文章的内容与中心。  相似文献   

10.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也是数学教学活动中的主角,在农村学校的数学课堂上.学生的探究只是几个所谓的好学生唱“主角”,对于大部分学生来说,他们只是在“看戏”,凑热闹,直到教师总结了结论,然后死记硬背结果,学习十分消极被动,因此在数学教学中应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  相似文献   

11.
《数学课程标准》中提出:“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以学生为主体,是教育教学的基本原则。学生主体地位的确定有利于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在教学中,必须以学生发展为本,激活学生的主体意识,放手给学生一个白行探索学习的时空和机会,使学生能积极主动的参与学习研究过程。  相似文献   

12.
郑小慧 《甘肃教育》2010,(10):49-49
课堂就是一个小舞台,演员只有两个,一个是学生,一个是教师。作为配角的教师,同时还是导演。因此,这台戏是否能“演”成功,除了教师的“导”之外,还应该加上学生的“表演”。而如何使主角的学生能真正融人这场戏中,让他们“演”得好,那就要看教师“导”的功夫了。我现结合教学实践,谈几点自己的体会。  相似文献   

13.
在教学活动中,教师是起“主导”作用,学生才是教学活动的主角,具有“主体”地位。因此,教师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保护学习的积极性、传授学习方法、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创设学习条件,引导学生和教材对话,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把教材的知识内化成学生的能力。  相似文献   

14.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教给学生知识,更要教会学生方法,使学生“学会求知、学会做人、学会审美、学会创造、学会发展”,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而在我们的语文课堂上,总能发现部分优生是教师的“宠儿”,他们在课堂上思维活跃,反应灵敏,是教师“导演”下的学习的“主角”,而大部分学生则是学习的“配角”。  相似文献   

15.
×××同学问:《傻二哥》中的“傻二哥”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你能不能给我们作一点简要的分析? 答:作品开头部分介绍了“傻二哥”得名的缘由:“他还有一个特点:爱帮人忙,一帮就帮到底,有股子热心的傻劲儿。从来没听说他有学名,冲他这股傻劲,人家忘了他的聪明,给他起了个雅号,叫傻二哥!说他‘傻灵傻灵’的。”傻二哥的最主要的特征就是“傻灵傻灵”。先解释一下“傻灵”在文章中的含义。“傻”字本来带有贬义,指“愚蠢,糊涂”或“死心眼,不知变通”。但是,在这篇课文中,贬词褒用,意思是“为人老实,不自私,不取巧”。而“灵”字,在这篇课文的意思是“聪明”。“傻灵”二字,是赞扬傻二哥又老实又聪明,是对傻二哥性格特征的准确概括。  相似文献   

16.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有些教师喜欢演“独角戏”,一节课从头到尾处于主角地位,讲给学生听,演给学生看。有些教师自己当“导演”,优生做“演员”,而大部分学生只能做“观众”,处于被动接受、被动理解的地位,难以亲身参与,久而久之,这些学习困难的学生就会逐渐失去学习数学的兴趣,导致学习成绩越来越差。为了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我认为在数学教学中应注意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重点启发引导学生参与知识的学习过程,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学习的主动性,从而不断提高他们的学习成绩。学习情境是指学生学习时所处的外部环…  相似文献   

17.
反观传统的教学,不难发现,教师是整个教学流程的编剧、导演和主角,学生只是处于配角地位,积极而又无奈地配合着我们的教学。他们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得不到调动,产生厌学的情绪。改变这种积弊深重的现状,恢复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还学生以学习的兴趣,语文阅读教学急切地呼唤着全新的教学结构和内容。对话教学能还给学生以学习的主体地位。  相似文献   

18.
一、在英语课堂中融入创新能力的培养课堂教学是学生获取知识,培养能力的主要渠道。而在英语创新教学中,教师是课堂教学的主导者,是教学活动的参与者,学生学习的点拨者。创新学习更离不开教师的启发和引导。因此,在英语教学中,教师以学生活动为主。精讲多练,创造轻松、和谐、民主的学习氛围。只要教师引导正确,采用多种方式方法,进行合理的听、说、读、写训练,相信学生是愿意学习英语的,而且是能够学好英语的。二、培养学生参与表演能力表演对话和短文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创新能力的重要手段,英语课上可以把课堂当舞台,让老师当导演,学…  相似文献   

19.
学生是学习的主角,是教学活动中的主体.但长期以来,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常常摆错自己的位置,不是以“导演”的身份出现,而是充当“演员”,学生只能被动地听教师讲,被动地机械式学习,缺少独立思考的活动,没有生动的竞争学习和协作学习的气氛.这种被当前新课程改革所摒弃的教学方式,严重抑制了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和学习物理的兴趣,无益于学生学习知识和提高技能.为此,我在课改实践中,尝试着放手,  相似文献   

20.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核心内容是以学生为中心,它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的,而是学生在一定情境下,借助学习过程中其他人(教师、同学)的帮助,利用必要的资料,通过意义建构方式获得。这就告诉人们:学生不是信息刺激的被动接受对象,而是信息加工的主体,教师只是意义建构的帮助者、引导者,这如同“请客看戏”,精美的表演必须客人亲自观看,才有欣赏的乐趣。因此语文教师要转变角色,想方设法将学生推向前台。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实现阅读教学由教师讲解、分析变成学生借助外部学习环境自主学习的转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