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通常春联都是充满喜庆和吉祥的,不过也并非全部如此。对联史上,有正版春联,也有另类春联。一副清代佚名题于云南某地村口社庙春联就比较另类,让人玩味:咦,哪里放炮?哦,他们过年!这是一副形式比较特别的对联,上、下联像两个人在互相对答,讲过年的事儿。过年本来是全民的节日,是不分高低贵贱的。  相似文献   

2.
李青 《云南教育》2002,(31):39-40
教学内容: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教科书(人教版)第五册“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认识”。教学重点:理解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一、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都有四条边1.电脑出示。师:它们各是什么图形?生:左边是长方形,右边的是正方形。(师板书:长方形、正方形)2.教师请学生拿出准备好的长方形、正方形。师:长方形有几条边?你们数数看。生:长方形有四条边。(师板书:四条边)教师请一名学生用电脑演示长方形的边并数数条数。师:那么你们会用同样的方法数一数正方形有几条边吗?生:正方形也有四条边。师:谁来数给大家看?(指…  相似文献   

3.
李艳 《湖南教育》2002,(17):44-45
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向爱迪生学习,爱科学,学科学,从小树立创新意识和刻苦钻研、坚持不懈的精神;2.学生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培养学生在课外阅读时查找所需知识的意识和能力;4.训练学生给自然段分层,弄懂自然段的意思。教学过程师:(演示课件1:《大自然与星空》)在美丽的大自然中,有许多未知的事物等待我们去探索,你们能征服大自然吗?生:能!师:我们该如何去征服大自然呢?(学生讨论)生:多学本领,上课认真听老师教给我们知识。生:多动脑筋。生:不怕困难,还要不怕失败。师:同学们说得挺棒,老师…  相似文献   

4.
陈春云老师在《王羲之贴过春联吗?》(《中学历史教学》2014年4-5期)一文中提到.我国最早的春联是唐朝人刘丘子所作的“三阳始布,四序初开”,载于莫高窟藏经洞出土的《敦煌遗书》(卷号为斯坦因0610),已入选中国世界记录协会世界最早的春联。其实,敦煌楹联并非仅此一句,而是“岁日”(除夕)和“立春日”两个时节书写的联句.录文如下:  相似文献   

5.
(在《春节序曲》的音乐声中.出示课文中出现的五剐春联)又是一年芳草绿。依然十里杏花红。春回大地千山秀.日照神州百业兴。勤劳门第春光好.和睦人家幸福多。梅开春烂漫.竹报岁平安。绿柳舒眉辞旧岁。红桃开口贺新年。师:新年到,新年到,敲锣鼓,放鞭炮。新春佳节,家家户户张贴大红春联。给节日增添了欢乐祥和的气氛。我们浏览着各种各样的春联,就像是漫游在万紫千红的百花园中。春联中有的描绘了美丽的春光,如——生:又是一年芳草绿.依然十里杏花红。  相似文献   

6.
我在教最后一课《春联》时,让千家万户的春联飘进教室,引导学生学春联、赏春联、作春联、写春联,使学生领略母语的魅力,感受传统文化的精妙。学生的情感就像满目的春联,红红火火、春意盎然。 学春联。课文里例举了五副春联,并着重阐述了春联的内涵美和音韵美。由于课文对  相似文献   

7.
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在理解文章内容的过程中,让学生展开合理想象,训练学生说写能力。3.培养学生热爱生活,感受生活的快乐。教学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学难点:理解课文内容。教学流程: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师:同学们,我们在夏天最喜欢玩什么?(指名回答)而在老师的童年里,每当夏天时,孩子们都在玩泥巴,它给我们带来了无穷的快乐。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回忆童年的课文。(板书课题,生齐读。)  相似文献   

8.
[教学内容]苏教版四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第24课[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文中引用的五副春联,并理解意思.2.多种形式品读春联,学习通过“下定义、举例子”等说明方法的运用,清晰而富有层次地介绍春联“内容丰富、讲究对仗、用词讲究及声律美”的特点.3.懂得生活中处处有学问,激发学生热爱祖国传统文化的情感.  相似文献   

9.
薛红霞 《山东教育》2002,(25):49-49
教学内容:九年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数学第二册第88页。教学目标:1.使学生通过观察、实验、猜测、推理等活动发现图形简单的排列规律。2.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推理能力。3.培养学生发现和欣赏数学美的意识。教学过程:师:(课件展示图一)(图一)同学们,这是去年六一节时,我们学校最有名的美术老师设计的舞台图案,你们看漂亮吗?生:漂亮!师:请你仔细观察一下,这个图案的设计主要使用了那些材料,这些材料有什么特点?(通过学生的回答,引出找规律的知识内容,然后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很快地明…  相似文献   

10.
苏教版国标本四年级《春联》一课,要求学生掌握春联讲究对仗这一特点。如果教师在课堂上仅仅是照本宣科,学生肯定不容易掌握这一点。幸好案头有一本丁慈矿老师的《小学对课》,于是便有了一个想法:我何不借着这块“他山石”,给自己的教学内容来个“点石成金”?——结合相关内容进行课外延伸,让有关春联的趣味知识逐步进入学生的视野,在不断...  相似文献   

11.
导入 同学们,喜欢猜谜语吗? 师:大红纸上写大字,左一条,右一条,书幸福,写吉祥,家家门上寄希望。 板书:春联齐读课题。  相似文献   

12.
春联是我国特有的一种文学形式。教学苏教版《春联》一文,要引领学生理解春联的特点、品味语言的精炼生动、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要通过整合教学、谋篇解读与儿童化拓展等途径,打通课堂与生活的壁垒,将学生引入更广阔的语文空间,理解、享受语文,传承中华优秀文化。  相似文献   

13.
教学目标:1.正确读写几时几分,知道1时=60分,初步建立时问观念。2.教育学生要珍惜时间,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教学重点:引导学生学会用5分5分数的方法认识时间。教学难点:直观理解1时=60分的含义。预设导学过程:一、激趣导入,明确目标1.课前游戏:5个5个地报数到60。2.谈话激趣: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一位朋友,想认识它吗?(出示钟表)钟表虽小,却与我们的生活密切联系,它能告诉我们时间。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认识时间。板书课题:认识时间。(师领读)  相似文献   

14.
父亲的春联     
我的父亲是供销合作社的一名普通职工,他幼时读过私塾,能写一手漂亮的毛笔字。每当春节来临,父亲就忙不迭地写春联。父亲很认真,对每一副春联的内容再三斟酌。我家大门上贴的春联,父亲更是用心良苦,以期通过对联教育子女。正月里来拜年的人多,每送客到门口,父亲就会指着春联讲解一番,赞叹声中,他觉得格外开心。几十年来,父亲写的春联一直是我家过年时最美的风景,也是我最温馨的回忆。  相似文献   

15.
课型:数学实践活动(三年级)教学过程:一、联系生活,激发兴趣。师:孩子们,老师这儿有一个好消息,你们想知道吗?(学生齐答:想)学校少先队大队部发了一个春游活动的通知,我们一起来看一看。(投影出示)师:小朋友,你们高兴吗?为了配合搞好这次春游活动,请每一小组的代表来汇报一下你们收集到的各类信息。生:我们这一组收集的是小食品类的信息。(学生报食品名和单价,并在实物投影仪上显示)学生汇报时,教师贴出:“小食品”图画及字样。生:我们这一组收集到的是水果类的信息。(学生报水果名和单价,并在实物投影仪上显示…  相似文献   

16.
春节是中华民族一年一度的传统节日,是一年当中最隆重的节日。过年要贴好春联,这是妈妈给我的任务。我从商店里买回三副春联,分别贴在大门、厨房、猪圈上。我看着一副春联,大声读道:满堂聚财财先到,迎春接福福自来。妈妈大声赞道:好,真是一副好对联!我又读:厨中调美  相似文献   

17.
杨辉 《四川教育》2001,(6):32-32
一、质疑引入,练习铺垫。 1.引导学生主动发现问题。 师:上一节课我们一起复习了简单应用题,这一 节课我们继续复习应用题的有关知识。(揭示课题: “复合应用题”复习) 师:根据课题,你有什么问题需要和老师、同学 一起解决吗?(学生提出问题,这里略) 教师引导学生阅读教材第108页。学生阅读后, 教师抽学生回答:什么是复合应用题?解答应用题的 一般步骤是什么?(教师根据学生回答板书:弄清题 意,分析数量,列式计算,检验写答。) 2.基本练习。 师:简单应用题是解答复合应用题的基础。下面我们一起来做一些练习。 …  相似文献   

18.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人教版)一年级(下册)教学目的:学生通过对数据统计过程的体验,学习一些简单的收集、整理和描述数据的方法,初步了解分类统计的意义。教学过程:师:“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日,下面我们来当一个小小统计员,一起来把我们班同学的生日做一个小小的统计。(师生互动,现场调查全班同学的生日。)(实物投影仪显示统计表,现场记录。)师:现在你拿出作业纸,把全班同学的生日做成一张统计图。生:老师,我们可以用自己喜欢的颜色涂吗?师:当然可以了。(学生独立完成统计图,并上台展示自己的作…  相似文献   

19.
近日.笔者在拜读山东潍城经济开发区豪德小学于2013年10月编印的校本教材《写字育人》时,看到书中编入了一个王羲之“夜贴对联”(春联)的故事:有一年新年,王羲之连贴了三次对联都被喜爱他的字的人偷着揭走了。临除夕,不得不又写了一副。  相似文献   

20.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教材五年级下册“购物策略”一教学实录: 一 激发兴趣,引出课题(略) 二 师生互动,探究策略 (一)买饮料。1.出题.理解含义。师:某种新品牌的饮料为了打开在我市的销路。厂家联合这三大超市开展了一次促销活动.我们来看看(课件出示例题,如下图),从中你获得哪些有用信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