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对英语词汇中存在较多的“音表意”现象进行了探究 ,不仅分析了拟声作为一种构词理据的各种表现形式 ,还借助于关联理论对拟声作了尝试性透视 ,得出了有关制约“拟声机制”之原则的结论。  相似文献   

2.
考场作文中,不少习作选材新颖、布局精巧、感情细腻,美中不足的是“只见其人,难闻其声”,好像在上演一部无声电影,让人觉得可惜。那么,怎样才能使文章发出声音来呢?一、借用拟声词汇,发真实之声巧妙地借用生活中的拟声词汇,能给文章注入生活气息,带来如闻其声、如临其境的真切感受。如“马路上吱呀吱呀地过来一辆板车”就远比“马路上过来一辆板车”真实有趣,哪怕只加了“吱呀吱呀”这一个拟声词。行文中自然地运用拟声语气词也有助于增添生活情趣,展现人物个性。如“瞧哇,大班长那呆傻相儿!”“嘿,简直就是一根又粗又笨的呆…  相似文献   

3.
本文探讨了“锒铛”、“独鹿”的本义及其语义发展。“锒铛”本为拟声,由拟声而达意,从而引申出许多新的意义;“独鹿”为“朱愚”一词的声转,本义为驽钝。二词的来源不一,本义不同,但在语言的发展过程中,二者词义演变,部分语义交叉融合。本文还在前人的基础上对“锒铛”、“独鹿”的同源词作了进一步探讨,同时也对前人的一些观点提出质疑并补正。  相似文献   

4.
音乐是听觉艺术,无形无状,难于描写。唐代的音乐诗因音乐的繁荣而繁荣,诗人们在这个题材上表现出高超的技艺。本初步总结出四种表现手法,即“以声拟声”、“以形写声”、“侧面烘托”、“曲中有人”。  相似文献   

5.
有个学生告诉我:她写了一篇《咪咪捉鱼》的作文,读给不识字的奶奶听,其中有一句:“忽听一声水响,”奶奶要她改成“忽听‘哗啦’一声水响,”这一改,具体形象了,亮丽增色不少。她深有体会地说:“在作文中注意使用拟声词真好,这是使内容生动活泼、形象鲜明突出的一个诀窍。”这位同学的话是有些道理的,拟声的确具有多方面的表达功能。那么,我们怎样用好拟声的修辞技巧呢?  相似文献   

6.
将《日语词汇学教程》中认定的“常用拟声词、拟态词110词”在“中日对译语料库”的10部文学作品中进行检索,从获得的例句及其量上观察其实际使用情况和汉译模式。结果如下:(1)调查对象的110个词里有21个词未被检索出。因此,常用拟声拟态词的选定还需进一步考察。(2)使用次数较多的是31次以上的7个词,占到整体的6.4%。其中,最多的是“はつさり”,111次,最少的是“さつばり”,37次。(3)观察出了13种日语拟声拟态词的汉译模式。此外,还发现了3种新的汉译模式,即“A型、名词型和不译型”。  相似文献   

7.
本文以《说文解字》中的动物拟声字作为研究对象,通过穷尽式搜索,筛选出其中40个动物拟声字,并从体例、字形特点、声韵特点三个方面对这些动物拟声字进行归纳、分类。以期从中发现汉语拟声字自身的特点和发展规律。  相似文献   

8.
茹勉 《考试周刊》2014,(10):90-91
通过对日本女性时尚杂志化妆品和护肤品广告中使用的拟声拟态词的考察,发现所出现的拟声拟态词大致分为六类:ABAB式、AっBり式、Aっと式或ABっと式、ABり式、AんBC式和ABん式。其中「AっBり」形式的拟声拟态词出现频率最高。且拟声拟态词在化妆品和护肤品广告的使用方面具有以下三个特点:一是不同形式的拟声拟态词用于描述相同的动作;二是为了突出产品特点,数个拟声拟态词并列使用;三是拟声拟态词后接感叹号起强调作用。  相似文献   

9.
本文以《新日汉辞典》中有关雨的拟声拟态词为研究对象,从词形构成、语义特征和语法特征三方面进行分析,以此归纳出有关雨的拟声拟态词的特征,以期总结出一些日语拟声拟态词的规律,并探讨这些规律的形成原因,希望有助于非母语日语学习者对拟声拟态词的掌握与运用。  相似文献   

10.
日语中的拟声拟态词数量极多,且分布广泛,是日语中非常重要的一类词汇,如何翻译拟声拟态词很有研究价值。该文从夏目漱石的《我是猫》的三个汉语译本中筛选出典型例句进行分析,进一步研究日语拟声拟态词的汉语翻译方法。同时还将对翻译日语拟声拟态词需要注意的地方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1.
专家?庄家!     
毛志高 《师道》2009,(7):42-43
前几天听了一个心理专家的讲座.主题是“师生交往的艺术”。整个讲座两个多小时,专家一直插科打诨,拟声模态。听者前仰后合,说者眉飞色舞,然而我却始终笑不起来。  相似文献   

12.
廖雪辉 《考试周刊》2007,(41):104-105
拟声拟态词是学习日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本文着重论述了日语拟声拟态词汉译的几种方法。  相似文献   

13.
写声音比较难,既无色又无形,看不见摸不着,一般不能用形象描绘。现在来看一看赵丽宏的《雨声》用了什么样的手法?——哦,有比喻:“它们落在树叶上的声响,像是很多人在远处鼓掌”;有拟人:“这没有规律的声音仿佛是在不停地对我絮语:哎,你龟缩在屋顶下干什么?……”;有拟声:淅淅沥沥、唧唧喳喳、咝咝、噼噼啪啪、沙沙、嘀嗒、笃笃、噗噗,等等。真是奇妙啊!这些手法的应用,无一不是得益于丰富的联想和想像。  相似文献   

14.
一直以来拟声拟态词在日语语法词汇系统中被当作一种特殊词汇来把握,提到其词性归属问题,一般情况将其归入副词一类.而在实际运用中,拟声拟态词的副词以外的用法是大量存在的.本文在先行研究和搜集大量语言材料的基础上,将日语拟声拟态词的多词性用法进行归类,试对日语拟声拟态词的词性作一探讨.  相似文献   

15.
拟声拟态词在日语中所占比例较高,且具有一定的特征,因其生动形象的修饰特点在日语中被广泛使用。从形态、意义、用法等各方面对日语拟声拟态词的多样性进行分析,使学习者对日语拟声拟态词有一个系统的认识。  相似文献   

16.
日语中的拟声拟态词,由于其词汇量大,统计繁琐,以往对于此类词语的研究,主要侧重于从意思、结构、词性等几个方面进行。但是其实日语拟声拟态词不仅在结构、词性等方面具有显著的规律.并且在其看似纷繁复杂的发音上也是有一定规律可循的。从横光利一的最后一部新感觉主义小说《上海》中出现的拟声拟态词的元音和辅音两方面着手,运用数据分析和比较的研究方法对小说中的拟声拟态词进行考察,初步探讨日语拟声拟态词的内在发音特点和规律。  相似文献   

17.
姚维 《考试周刊》2010,(28):111-112
日语的拟声拟态词是非常丰富的,它不仅出现在日本人的日常会话中,更被广泛应用于文学作品、报纸标题、广告、商品名等各种场合。但是,在日语中占据重要地位的拟声拟态词,对于日语学习者来说,却是一大难题。我在日语教学中发现,当学生接触到生动鲜活的日语视听资料或其他读物时.对其中大量涌现的拟声拟态词显得束手无策。然而熟悉日语的人都知道,正是因为有了这些拟声拟态词,会话才变得更生动,文章才能给读者带来更多身临其境的体验。那么在日语教学中,如何帮助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拟声拟态词呢?本文从教学方法方面进行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8.
漫画作为一种通俗的文学形式越来越受到大众的欢迎.拟声拟态词的大量使用是漫画语言的主要特色之一.拟声拟态词的使用除了具有增加漫画的立体性和形象性的功能之外,还具有很多的语用与语篇功能.本文从拟声拟态词的特征及其语篇与语用功能两个方面分析了美国漫画中出现的拟声拟态词,以探讨其在大众媒体的表现特点及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9.
日本童话作家宫泽贤治被称为拟声拟态词的达人。他作品中的拟声拟态词丰富多彩,种类繁多。由于拟声拟态词在汉语和日语中的种类和词性上无法做到完全对等,造成了翻译的困难。本文以宫泽贤治的童话《银河铁道之夜》为研究对象,以周龙梅的中文译本为例,将作品中出现的拟声拟态词与译文进行对照分析,探讨翻译拟声拟态词行之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20.
汉语方言拟声造词法是汉语方言词组成方法的一种,用模拟声音创造出来的方言词除象声词外主要是名词.拟声造词法分单纯词造词法和合成词造词法两类.拟声造词法的理论依据主要有取声为名、稚婴学语、拟声达义、禽言自呼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