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大家都知道,公主是皇帝的女儿。可是皇帝的女儿为什么称公主?此外,古书中还有翁主、郡主、县主等名称,它们又与公主有什么区别?“公主”一词起源于春秋战国时期。当时各诸侯国的诸侯都称“公”,周朝天子把女儿嫁给诸侯,自己是不主持婚礼的,而叫同姓的诸侯来主婚,于是天子的女儿就被称为公主了。所谓公主也者,乃“公”主持其婚礼之意也。当时,周天子的女儿叫“公主”,其他诸侯的女儿也叫“公主”。“公主”又可以叫“君主”。《史记·吴起列传》说:“公  相似文献   

2.
皇帝的女儿被称作公主是众所周知的事。但是公主这称谓是后起的,最初称为“王姬”。《左传·庄公元年》:“夏,单伯送王姬。”杨伯峻注:“王姬者,周王之女之通称。天子嫁女于诸侯,必使同姓诸侯为之主,己不主婚,以天子与诸侯尊卑不称故也。周王将嫁女于齐,鲁侯主婚,故天子之卿单伯送女来鲁,以备出嫁。”又“秋,筑王姬之馆于外。”杨伯峻注:“于外者,孔《疏》引郑玄《箴膏肓》云:“宫庙,朝廷各有定处,无所馆天子之女,故宜筑于宫外。”杨伯峻先生是今人,孔颖达是唐朝人,郑玄是汉朝人,杨引孔说:孔引郑说,足见他们虽各异代,但都  相似文献   

3.
周朝天子的女儿称王姬,到战国时才有公主之称,天子和诸侯的女儿,都可以称公主,又叫君主。《史记·李斯传》说李斯的诸子,皆娶秦公主,就指的是秦王的女儿。据说周朝中叶,天子嫁女于诸侯,不自主婚,命同姓诸侯主持婚事,所以叫做公主(见《公羊传·庄公元年》和唐徐坚等所编的《初学记》卷十)。主,是主婚的意思。从汉代起,公主专指天子的女儿。晋时,公主封郡者,称郡公主,如弘农郡公主。南北朝时也有郡公主。至唐始有郡主之称,专指太子的女儿。明代亲王的女儿称郡主,郡主以下的女儿,称郡君、县君。清代的郡主,亦指亲王之女。…  相似文献   

4.
中华民族的文化源远流长。就拿人的称谓来说,有的源于典故,有的源于古籍,有的源于礼俗,情形各异,不一而足。下面举十例略加说明。1.公主:指帝王的女儿。按周代的礼制,天子地主至尊,在女儿出嫁时,不能亲自主婚而“使公侯同姓者主之”,所以叫“公主”。如  相似文献   

5.
我国周朝时候,人们把帝王的女儿叫"王姬"。战国时,人们把帝王的女儿称为"公主"或"郡主"。到了汉朝才形成制度,皇帝的女儿叫"公主",皇帝的妹妹叫"长公主",皇帝的姑姑叫"大长公主"。为什么把皇帝的女儿叫"公主"呢?据《资治通鉴》记载:在古时候,皇帝是从不替女儿主婚的。  相似文献   

6.
一、皇帝之妻后皇帝的正妻。《礼记·曲礼下》:“天子之妃曰后。”皇后皇帝的正妻。《史记·孝文本纪》:“三月,有司请立皇后。薄太后曰:‘诸侯皆同姓,立太子母为皇后。’”女君皇后。《三国志·魏·文德郭皇后传》  相似文献   

7.
唐朝第二位皇帝李世民,能治国善战,睿智过人,在位22年,创下了“贞观之治”的太平盛世。就是这样一位有为的皇帝,竟被他的女儿高阳公主活活气死。公元649年6月的一天,老功臣尉迟恭和程诰命夫人(程咬金之妻)同来勤政殿,向他揭露了高阳公主骗取诏书,强行逼休了她的妯娌,辱骂逼死其公爹——当朝宰相房玄龄的真相。李世民听后勃然大怒,原来是自己的女儿害死了曾参与玄武门之变、鼎力帮助自己登上皇位的老臣。于是,急召高阳公主进殿问罪,  相似文献   

8.
兰陵公主是唐太宗李世民之女,《金石萃编》卷五二有李义府撰《兰陵公主碑》,云:“公主讳淑,字丽贞,陇西狄道人也,高祖武皇帝之孙,太宗文皇帝之第十九女也……春秋卅二,以显庆四年(659年)八月□八日□疾薨于雍州万年县之干康里第……即以其年岁次己未十月辰朔廿九日□□迁窆于□陵。”《全唐文》卷一五三亦收此碑,但所记兰陵公主享年与卒年均与《金石萃编》不同,曰:“春秋(廿廿)二,以显庆三年(658年)八月□八日□疾薨于雍州万年县之平乐里第。”先考享年。据碑文,兰陵公主为唐太宗第十九女,但据《新唐书》卷八三《诸帝公主传》,唐太宗二十一女,按排列顺序,兰陵公主为第十二女,对此分歧,这里不拟详考。但无论是第十二女还是第十九女,兰陵公主在唐太宗所有子女中间按长幼而论是居中或居末的,据此而论,《全唐文》所谓兰陵公主享年“春秋(廿廿)二”有如下问  相似文献   

9.
“元旦”,现在指公历的1月1日,但在很长的一段历史时期里,则是指农历的正月初一。像北宋的大文学家王安石曾经写过一首著名的《元日》诗,所指“元日”就是指元旦,也就是正月初一。所谓“元者”,起始之谓也,凡数之始多日“元”。如皇帝登基的第一年称为“元年”,古代天子、诸侯的嫡长子称为“元子”,首恶、主犯称为“元凶”。那一年中的第一个月当然称为“元月”了。  相似文献   

10.
安徽黄梅戏《女驸女》说的是女扮男装上京城考中状元,并且被皇帝亲自选为女婿(驸马),而后真相大白,公主(皇帝女儿)与女驸马各喜结良缘的故事。这是一出由悲转喜的姻缘戏,颇为迎合中国人大团圆的审美心理需求,为国人所喜闻乐道。其实,这有违于史实,只是  相似文献   

11.
唐代继承了汉代的和亲政策,并有所发展。唐代宰相张九龄说过:“唐遵汉法,太宗之制也”。唐太宗曾以宗女宏化公主嫁吐谷浑王、文成公主嫁吐蕃赞普等边疆少数民族首领,开创了唐代和亲先例;唐肃宗以后,唐天子曾三次以亲生女儿或胞妹宁国公主、咸安公主、太和公主先后嫁回纥(鹘)可汗。真公主出嫁回纥,成了和亲史上的佳话,也是维吾尔族与汉族在历史上建立姻亲关系的友好篇章。诚然,和亲政策是中央王朝羁縻边疆少数民族  相似文献   

12.
《西门豹治邺》中“行十余日,共粉饰之,如嫁女床席,令女居其上,浮之河中”一句,各书注释颇不一致。句中的“共粉饰之”的“之”是代词,有的注本认为指代“婚嫁的场面”(《初中语文第五册教学参考书》辽宁人民出版社)这是没有多少根据的。从上下文来看,“之”显然是指代被“娉取”为“河伯妇”的“小家女好者”。值得讨论的是,“如嫁女床席”到底作何解释?有的注本译为“……大家都来打扮她,象出嫁女儿那样准备了床帐枕席……”(辽宁教育学院《古代诗文选读》);“……给小女梳洗打扮,象真要出嫁闺女一样。准备好床席,让小家女坐在上边……”(吉林人民出版社《古诗文讲读》)显然,为求语意顺畅,这些译文均不惜改变原句的语法、  相似文献   

13.
长公主高中第四册《甲申三百年祭》中的“长公主”一词。课本未注。按,自唐以还,历来所谓“长公主”都指皇帝的妹妹,而不是女儿;皇帝的姑妈称“大长公主”。《明史卷121·庄烈帝六女》记载:“长平公主年十六,帝选周显尚主。将婚,以寇警暂停。城陷,帝入寿宁宫,主牵帝衣哭。帝曰:‘汝何故生我家! ’以剑挥斫之,断左臂;又斫昭仁公主于昭仁  相似文献   

14.
姓氏觅源     
可能很多人都会问这个同样的问题 :“我的姓究竟最早是怎么来的 ?”据春秋时期的鲁国大夫众仲说 :“天子建德 ,因生以赐姓 ,胙之土而命之氏。诸侯以字为谥 ,因以为族 ,官有世功 ,则有官族 ,邑亦如之。”(《左传·隐公八年》)意思是说 :天子立有德之人为诸侯 ,依照他的出生地而赐姓 ,分封土地而赐给他氏。诸侯以字作为谥号 ,后人以此为氏 ;累世做官而有功绩 ,后人就以官名为氏 ;也有以封邑为氏的。如此说来 ,姓氏的起源当在周朝建立以后 ,出乎天子之手。其实不然 ,姓氏的起源较此说法要早得多。否则 ,周文王何以姓姬名昌 ?我国很早就有“同姓…  相似文献   

15.
汉朝和汉朝以后的封建王朝的制度是,皇帝之女称为公主,帝之姊妹称为长公主,但有时亦称皇帝之长女为长公主,因为长公主因为长女亦尊崇为长.非唯姊妹.我们认识了一般的历史现象和特殊的历史现象,  相似文献   

16.
中国古代皇帝被称为天子,地位自然是高高在上,可他们也生活在尘世中。如果做皇帝也是一种职业,那当然应该有工资,不过这工资由谁定,又是由谁来发呢?我们还真得好好探究探究。以北宋为例,自太宗赵光义,几乎每个皇帝都有1200贯的“好用”,而且每月如是,相当于月薪。之所以说“几乎每个皇帝都有”,是因为中间出了个宋仁宗,  相似文献   

17.
方伯是一方诸侯之长,拥有部分对其控制地区小诸侯的政治统治权,西周存在方伯这种介于天子与诸侯之间的地方势力类型,由于方伯的存在,天子与诸侯的统治关系被部分阻隔,方伯的存在对西周的政治制度有重要影响,关系到西周中央权力对地方控制的实际程度,西周方伯主要有周初的“三监”,齐、鲁、卫、楚、徐等。  相似文献   

18.
在长期封建礼教的束缚下,旧时中国人对性知识讳莫如深,所谓“闺房之乐”概不言传。然而在清皇室,却为其将出阁的公主制订出一套试婚制度。 公主下嫁,一般都是由皇太后、皇帝或皇后为其在满族大臣和子弟之中选驸马。 被选为驸马的男子,要求相貌英俊,身体魁梧,能文能武,而且要年龄相当,可谓条件苛刻。有幸被皇上指婚的男方,接到旨意后,要立即入宫谢恩。还能得到皇上给的一笔可观的修建府第的款项。择黄道吉日送上嫁妆,就算定婚了。  相似文献   

19.
天子,即封建皇帝,乃至高无上者。历代对天子的称呼有所不同。西汉时称为“县官”;东汉也称为“官家”;隋唐时则称为“大家”;至宋代又称为“官家”。而文武百官朝见,则一概  相似文献   

20.
赵忠心 《河北教育》2008,(12):46-46
在古代,皇帝被称为“天子”,即天的儿子,地位至高至尊,因此,从来不会轻易向人承认错误、赔礼道歉的。然而,明朝的开国皇帝朱元璋,有一次,却是诚心诚意地向太子的老师赔礼道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