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夏目昭:嗨,你想不想拥有一座属于自己的诗园?在那里,哪怕你看到一棵普通的樱桃树、一条浅浅的小河,哪怕你生病躺倒在床上,也会像精灵一样在魔法的世界中历险。你不信?那就先来看看“一个孩子的诗园”吧! 陌生的大地 谁能爬上那棵樱桃树, 像小小的我一样? 两只手抱着树干, 俯瞰一片陌生的地方。 我看到邻居的花园 在我眼前缀满花朵, 还有许多可爱的地点, 我过去从来没有见过。  相似文献   

2.
“你忧愁地望着镜子里的头发,你知道是谁偷走了里面的黑吗?你焦虑地摸着脸上的皮肉,你明白是谁偷走了里面的红吗?”“你的背开始弯曲,像一棵弯柳,你知道是谁在那里撑了一张弓吗?你口中的痰越来越多,每天一拉一拉,你明白是谁在你的喉咙里架起了风箱?”是你的儿子,一个不孝的儿子,一个整天对你撒谎,毫无诚信可言的儿子。你日渐衰老,眼见你青丝变成白发,我却一直视它为生命在时间轴上的延续。后来我才发现,是你对儿子的诚信使你更加衰老,而我对你的诚信却早已被我偷掉、卖掉,我竟然是个贼?你总是望子成龙,“儿子,我相信你…  相似文献   

3.
通常情况下,“你是谁”译成英语用Whoareyou是完全正确的,但倘若你不分场合、地点,把“你是谁”都翻译成Whoareyou,就可能闹出笑话来。我们要根据英语的习惯,在不同的场合使用不同的说法:1.面对面问“你是谁”时:—Whoareyou?—I’mDavid.或者:—What’syourname?—MynameisDavid.2.当你隔着门窗,看不到对方是谁,比如有人在敲门或敲窗户时:—Who’sthat?—Itisme.3.电话中询问“你是谁”时:—Whoisthat?—ThisisHanMei.或者:—ThisisHanMeispeak-ing.值得一提的是,电话用语中的“你是谁?”除上述两种…  相似文献   

4.
老母亲     
甲:喂,听说你都已上六年级了,考考你,你知道吗,“你”是谁? 乙:简直是废话一句,你是谁?你不就是指“你”嘛! 甲:你这样的回答,按百分算,最多只能给你个20分吧。 乙:什么?“你”不是指“你”,还能是指别的?  相似文献   

5.
智慧幽默     
《小学生》2010,(8):80-81
写“诗”容易 爸爸:听说你在写作? 儿子:是的。 爸爸:根据你的体会,写诗和写小说,哪一样容易些? 儿子:诗。  相似文献   

6.
开心 《小学生》2006,(7):28-30
世界上有许多种语言,惟独一个词,发音惊人地相似,它就是“妈妈”。当你生病时,是谁日夜守护在你的床边?当你孤独伤心时,是谁陪伴你,用温暖的双手抚慰你受伤的心灵?当你的学习遇到困难时,又是谁坐在你的身边悉心地指导、帮助你?也许因为你的某些过错,妈妈曾经打过你、骂过你,可你是否知道,这其中包含着妈妈对你的多少爱呀!然而,同学们在享尽了亲人的爱的同时又能懂得多少父母的爱呢?有谁能清楚自己的心底蕴藏着对父母、对亲人的深情呢?[编按]  相似文献   

7.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 ,导入新课同学们 ,我们在三年级时学过一首古诗《夜宿山寺》(齐背) ,这首诗是谁写的?是抓住哪一个词来写的?通过这首诗的学习 ,你认为李白的诗有什么特点?(想象丰富 ,气魄雄伟)。今天 ,我们再一次来领略一下诗人的这种浪漫风格。二、紧扣题眼品词析句(一)抓住课题 ,引导发现 :同学们能用“望”组词吗?(遥望、观望、仰望……)请同学们仔细读一读课题 ,想想你能发现什么?(二)学习自读课题 ,探索发现[发现一] :课题中的“望”就是“远望”的意思。(或遥望……)自主探学] :1 你能到课文中找出你的…  相似文献   

8.
花人擅胜诗     
现实中我们常看到或遇到这样一个问题.即女友(或妻子)问男友(或丈夫):“如果我和你的母亲同时掉到水里.你在只能救一人的情况下,你先救谁?”这使我想起了一个几千年的问题,古代女亍一也经常问男子:“我比花谁美?”一古一今颇有异曲同奏之雅.古人把这一问写入诗中.便是花人擅胜诗。  相似文献   

9.
我停歇在一棵高高的大树上,放眼望去,无边无涯,妈妈让我寻找属于自己的“诗”,可我的那首“诗”在哪儿呢?谁能告诉我?  相似文献   

10.
鞋底与地板的撞击,经过振动和传播,尚隔几十米,就把我的脚步声传入教室,顿时,教室内鸦雀无声。“同学们,今天我们继续学习11课《古诗两首》。现在先复习第一首《暮江吟》,谁来讲一讲这首诗的主要意思?”大家面面相觑,一脸的迷惑。没复习好吗?我不由产生了疑问:“同学们可以再复习。”几分钟后,我又问:“谁来回答?”还是沉默。奇怪了,这是以往所从未有过的情况。“石磊,你来说。”这个沉稳不足、活跃有余的学生,每次回答问题,声音又响又脆,即使回答错误,也会为自己喝彩。可是今天……“刘莹,你回答。”刘莹站起来,结…  相似文献   

11.
第一句话:你是谁通常我看到这句话往往立即为之倾倒。我是谁,我知道我是谁?平时如果到人家去串门,走到冰冷的防盗门前按门铃,人家从门眼里往外看半天问你一声,你是谁啊?要是熟悉的朋友,大着嗓门喊一声“是我啊”就行了。如果不认识,说句是你家那谁让我来的,也能打发过去。即人总需要参照物来表明自己的身份,单个人是无法说清楚我是谁的。可是在网上,你怎么说明自己是谁?你说我是常在XXXX论坛灌水的水龙王,对方回答说我没有去过那个论坛呀,你不又得为之倾倒?到这个时候可真是两眼一抹黑,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如果还保存…  相似文献   

12.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这首唐代大诗人贺知章写的《咏柳》,大家都已耳熟能详。全诗四句,句句都是描绘“柳”,而又全然不露一个“柳”字,真是别具韵味,耐人咀嚼。像这样有意地避开诗题的写法,叫做不犯题,不犯题的诗就称之为“避题诗”,有趣的是许多“避题诗”其实可以把它看为“谜语诗”。你看,我们不妨将其诗句看作“谜面”,诗题不就是“谜底”,是不是挺像呢?  相似文献   

13.
万琴凤 《教书育人》2006,(12):40-42
“同学们,是谁为你擦干第一滴眼泪?是谁教会你第一个字?是谁在你需要钱的时候给你送来々是谁在你半夜生病时照顾你到天明?然而,同学们,你们是否扪心自问过:我对父母的挂念又有多少呢?你是否留意过父母的生日?民间有谚语:儿生日,娘苦日。当你在为自己生日庆贺时,你是否想到过用死亡般的痛苦,让你降生的母亲呢?是否曾真诚地给孕育你生命的母亲一声祝福呢?”当主持人不停地抛出这些问题的时候,全场一片寂静,继而传来的是阵阵抽噎……在最后真情告白的时刻,同学们似乎在一瞬之间长大了,千言万语化作一句:“爸爸妈妈,我爱你们”。与此同时进行的是签名活动,同学们无声地走到千人签名白布前,把自己心里想的都写在了上面,一位还未签名的学生懊恼地说:“来得晚了一点就没有签名的地方了,即使把名字写得小一点我也要签上去,因为这将见证以后我对父母的孝心。”这是4月23日我校感恩教育体验活动——“共托明天的太阳”的现场集锦。  相似文献   

14.
母亲老了,我回去的时候她居然忘记了我是谁,一个劲儿地问我:“你是谁?你是谁?” 禁不住,一股酸楚刺痛了我,我为我一生艰难而坚强的母亲如此瞬间般地衰老下去而感到无比伤怀。  相似文献   

15.
向群 《中小学管理》2005,(12):56-56
作为学生,你最敬爱的老师是谁?身为家长,哪位老师对你的孩子教育有方?同为教师,谁是你钦佩的同行?时下,成都某媒体主办了一次名为“2005年度超级教师”的评选活动。  相似文献   

16.
刘小宁 《海南教育》2014,(24):76-76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你是否还记得一阵阵严厉而发自内心为你好的批评出自谁之口?你是否还记得一声声嘘寒问暖、无微不至的人除了父母还有谁?你是否还记得深夜里,一笔笔为学生批改作业不知疲倦的人是谁?  相似文献   

17.
赠汪伦 李白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妈妈:你看这首诗,是谁跟谁分别呢?快快:是李白跟汪伦。李白要坐船走了,汪伦唱着歌来送他。  相似文献   

18.
师 :刚才有同学提出“过路人很有礼貌地向小儿问路 ,小孩子为什么连连摆手 ,不让靠近”的问题。下面请同学们自读古诗 ,想想诗中哪一个词最能说明这一问题。生 :(自读讨论后纷纷作答)怕。师 :对“怕” ,同学们有哪些问题?生 :谁怕?师 :他怕什么?生 :他怕得怎么样?生 :他为什么会这么怕?师 :诗中是怎么具体写的?生 :(齐读三、四句诗)师 :谁怕?生 :小孩儿怕。师 :他怕什么?生 :小儿怕鱼儿吓跑。师 :他怕得怎么样?生 :小孩子怕得“遥招手”。师 :对!你能说说“遥招手”的意思吗?生 :遥招手”的意思是远远地摆手。师 :你是怎么知…  相似文献   

19.
一、试题  春夜洛城闻笛 李白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前人在评论在首诗时曾说,“折柳”二字是全诗的关键。诗中“折柳”的寓言是什么?你是否同意“关键”之说?为什么?  相似文献   

20.
甲:你会打电话吗?乙:这谁不会?拿起话筒,拨号、接通,喂,张三,今天我让你到我家来唱卡拉OK,不见不散。完了,挂上电话。甲:你这样打电话不符合要求。乙:怎么不符合要求啦?甲:你也不问一下,就知道接电话的人一定是张三吗?再说你也应该自报一下家门呀!否则对方怎么知道你是谁呢?乙:那我就这样说:“喂,你是张三吗?我是李四,今天……”甲:停!你这样说话太生硬,语气应该温和一些,要用礼貌用语。接通电话后,你先要说:“请问,这里是张三家吗?”对方回答:“是的。”你再问:“他在家吗?”如果接电话的人不是张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