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白居易诗《琵琶行》“春江花朝秋月夜”一句中的“花朝”,到底指什么?课本未加注。一般教参将这句翻译为“每当良辰美景的时候”。由于“花朝”未解释落实,这样的翻译就给人一种模糊印象。有的教师讲为:春天的江水,鲜花盛开的早晨,秋天的明月,美好的夜晚。“花朝”在这里被解为“朝花”了。其实,“朝花”一词,在古代是指花朝节。明代田汝成《熙朝乐事》:“二月十五日为花朝节,  相似文献   

2.
《“花朝”指什么?》(见本刊一九八一年第一期)谓白居易《琵琶行》“春江花朝秋月夜”中的“花朝”指“花朝节”。此说似觉未妥。“花朝”包含二义:一专指,一泛指。专指义是“花朝节”,或称“百花生日”,只是究竟指何日,其说不一。《诚斋诗话》说:“东京以二月十二日为花朝。”《熙朝乐事》  相似文献   

3.
“别时茫茫江浸月”、“唯见江心秋月白”、“绕船月明江水寒”、“春江花朝秋月夜”——觅遍《琵琶行》88行诗句,凡一句中含“江”“月”二字者,共此四句。这四句用环境来烘托气氛,其妙用自不必说,而诗人更有一番良苦用心则在诗歌的篇章结构上。“别时茫茫江浸月”乃为主人送客惨别这一层作煞笔,  相似文献   

4.
《语文知识》1999年第1期刊载了王会东同志《“春江花朝秋月夜”浅析》一文。文中,王老师把白居易《(琵琶行)并序》一诗中的“春江花朝秋月夜”理解为“白居易化用了古代名曲《春江花月夜》”,“将‘朝’和‘秋’巧妙地嵌于‘春江花月夜’之中”,构成互文见义的修辞格,以表达“诗人无论春秋还是早晚,一年四季常常是取酒独倾,来排解内心的苦闷之情”。笔者认为这样分析不仅有些牵强,而且也有损于诗人所表达的思想内容。  相似文献   

5.
一、对“孤帆一片日边来”的理解诗的最后一句是写所见,还是写诗人自己,这是目前仍有争论的问题。大多数人把这句解释为:诗人的视线从眼前的青山碧水转而抬头远眺,看到旭日东升,一片白帆从东方徐徐飘荡而来。这样解,从画面上看,确实更有韵味。但我们认为,这不一定附合作者本意。在唐诗中,“孤帆”“孤舟”之类的词,一般有两种情况,一是指自己所乘之船,一是指与朋友离别,朋友所乘之船。如诗人自己的《早发白帝城》:“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秋下荆门》:“霜落荆门江树空,  相似文献   

6.
白居易《〈琵琶行〉并序》中有这样一句:“春江花朝秋月夜,往往取酒还独倾。”很多老师对这句诗一掠而过,但学生并不理解,其实,这是白居易化用了古代曲名《春江花月夜》。《春江花月夜》是乐府《吴声歌曲》名,相传为南朝陈后主(陈叔宝)所作艳曲之一,后主和宫中女学士及朝臣唱和为诗,隋炀帝和唐代张若虚也作过此曲,颇有名。白居易将“朝”和“秋”巧妙地嵌于“春江花月夜”之中,变成了由七个名词构成的诗句,写出了他“取酒”“独倾”的时间和环境。这七个名词并非机械地罗列在一起,而是运用了古代汉语中特殊辞格——互文。互文指古诗文的相邻句中所用的词语互相补充,结合起来表示一个完整意思。这种修辞  相似文献   

7.
“春江花朝秋月夜,往往取酒还独倾。”是高中语文第二册白居易《琵琶行》中的一句诗。《古诗文译注》(彭格人、刘允声合编)把这句诗译作:(面对)春天的江边群花盛开的(良)晨或是秋天月光明朗的夜晚,往往  相似文献   

8.
1.唐朝诗人杜甫在《春夜喜雨》一诗中是这样想象美好的春景:“_,_.”他在《江南逢李龟年》一诗中的“_,_”两句表明季节是春季。 2.唐朝诗人白居易在《钱塘湖春行》一诗中通过描写鸟的活动来表现春景:“_,_ 3.唐朝的张志和在《渔歌子》一词中有两句融五种景物于一体,勾画出一幅清新淡雅而富有动感的“江南春景图”:“_,_。” 4.唐朝诗人王维在《送元二使安西》是这样来描写春季的:“—,_。” 5.宋朝大词人苏轼是这样描写“春江晚景”的: 6.宋朝文学家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一文中通过写“花草鸟鱼”来展现…  相似文献   

9.
诗眼     
考点分析古人评诗时常用“诗眼”的说法,所谓“诗眼”是指一句诗或一首诗中最精练传神的一个字,即一句或一首诗中最能表现情感意味、精神内涵的“词(字眼)”(有时是传达主旨的关键词、关键句)。就词性来看,诗眼一般是动词或形容词。如“铺床凉满梧桐月,月在梧桐缺处明”(朱淑真《秋夜》)两句中,“凉”表面写“床凉”“天凉”,其实是写“心凉”,写心境的孤寂;“缺”表面写“树有缺口”,其实是写“人有缺憾”。“凉”“缺”二字弦外有音,一语双关,明则说此,暗则说彼,淋漓尽致地表达出诗人心中无限的落寞与无奈。  相似文献   

10.
唐朝诗人张继的一首《枫桥夜泊》,经过一千多年岁月的冲刷,更加光彩夺目,堪称千古绝唱。 “月落”、“乌啼”、“霜满天”,在这幅寥廓凄迷的背景中,枫桥边,白天也许是一片火红的枫林,而此时,朦胧的枫影中,那三点两点的渔火,全都聚集在诗人心头,化作了一缕愁绪。愁眠之际,忽然传来一阵清宏的钟声,这夜半山寺的钟声,似乎给过于凄冷静寂的秋夜带来了一点动感。有道是“抽刀断水水更流”,诗人闻声又回到了一种比前面更为深重的愁怨之中,这愁绪带着古城历史的纵深感,带着山寺永恒的空寂感,随着钟声的余响,在江声夜天、淡月如…  相似文献   

11.
《琵琶行》是情景交融的传世名篇。全诗五次写到“月”,除“秋月春风等闲度”、“春江花朝秋月夜”是一般叙述外,其他三处写月都是重要的景物描写。虽然每次都是简单一句,并未着意描述月色,但其艺术放果是绝不能忽视的。下面分别谈谈: 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作者在江州谪居二年,孤寂无聊。在这种失势的情况下,来访的朋友定是真正的知己。因而见面时定会感慨万端,倾吐心中的积郁,临别时定然依依不舍,虽登船饯行也不会是开  相似文献   

12.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唐代张继的这首《枫桥夜泊》是脍炙人口、诵传千古的山水名篇。诗人用水乡多彩的景物和秋夜萧瑟幽寂的气氛渲染、勾画了一幅秋夜、孤舟、游子愁的多层次画面。而结句中敲响的“钟声”则更丰富了游子愁思想的意蕴,增强了画面的立体感和美学意蕴。但是近千年来,围绕着这首诗的钟声、时间  相似文献   

13.
周远喜 《初中生》2007,(11):19-21,14
歌词《涛声依旧》取意唐朝诗人张继的《枫桥夜泊》。 秋天的夜晚,张继泊舟苏州城外的枫桥。江南水乡秋夜幽美的景色,使怀着旅愁的诗人领略到情味隽永的诗意美,写下了这首意境清远的小诗。月落乌啼,寒霜满天,江边枫叶,渔家灯火,面对这样的月色美景,孤孑的诗人含愁难眠。  相似文献   

14.
谈“丽”     
谈“丽”在中国古代文论的概念范畴里,“丽”一般指有文采,或文采焕发。曹丕在《典伦·论文》中说:“诗赋欲丽”;而陆机在《文赋》中说:“诗缘情而绮靡”,“绮靡”即有文采。要求文学语言比一般的口头语言更精炼,更有文采,这无疑是正确的。但许多诗人,特别是六朝...  相似文献   

15.
陈志平 《中学文科》2005,(11):72-72
《三峡》一文,有这样两句:(1)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2)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句(1)中“亭午”和“夜分”是两个不能并存的时间概念;“曦”和“月”是两种不同的自然现象,合起来讲意思是不通的:“如果不是正午或夜午,是看不见太阳和月亮的。”这个句子应分开来讲:“自非亭午不见曦;自非夜半不见月。”可翻译为:“除非正午,看不见太阳;除非半夜看不见月亮。”这样理解意思才正确。  相似文献   

16.
近年高考,有关愁情的考查所占比例较大,怎么解读这种情感?一、言愁艺术考生情感要丰富而敏锐,善于快速捕捉有效信息。明白两点。第一,常人该睡觉的时候诗人却没睡,有事!如独坐悲双鬓,空堂欲二更。雨中山果落,灯下草虫鸣。(王维《秋夜独坐》)二更天了诗人为何不睡?要通过草木零落昆虫鸣叫敏锐地捕捉到,作者是  相似文献   

17.
对剑男的《面朝大海》一诗,我将采用逐节分解的、类似“细读”的方法。全诗共七节: A.起句便有两种指向:因为“面朝大海”,所以感受到“我是一个怀有罪孽的人”;或者,“怀有罪孽”已存在于潜意识中,一旦“面朝大海”,它旋即上升为强烈的显意识。“原罪”与忏悔,带来的是内心的释然和安祥,故此,与一般人初见大海时的兴奋、沸腾、抑制不住的激情相比,它的“安宁”呈现给了诗人。 B.此节有三句出现“二元对立”:“退去”/“涨高”、“不曾来”/“不曾离去”、“结束”/“开始”。在词语的矛盾、反讽与张力之中,“大海”蜕去其实指(如诗人写的是哪一处海,他在何时到达、游览过程如何。其景色  相似文献   

18.
此物故非西产此句课本只注“西”字,说“这里指陕西”。我认为,仅注此字,容易误会。学生会把此句理解为“这虫儿本来不是陕西所产”。果这样理解,当然不合原意。蒲松龄不会认为到了明代或清代,陕西竟还没有蟋蟀(促织)。因为周代的《诗经》中的《七月》,写的就是今之陕西一带的事情,那里面就有“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月在户,十月蟋蟀入我床下”的诗句,蒲松龄肯定是背得很熟的。所以,这里的“产”字当作“名产”或“特  相似文献   

19.
河北省赵海霞老师就人教版第八册第二课《古诗两首》中《惠崇春江晚景》一诗的“晚”提出:从本诗中的四句所涉及到的景物——桃花开、江水暖、鸭先知、蒌蒿满地芦芽短、河豚欲上时,均属早春景色,并非晚春,诗题中的“晚”应如何理解?  相似文献   

20.
林志浩主编的《中国现代文学作品选讲》(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已被许多高等院校用作文科教材,影响广泛。但我们在教学中发现有的篇章的讲解,尚有需要探讨之处,今撮录成篇,特向编写者请教。一、如何理解《秋夜》中“孩子来打……枣子”编写者将鲁迅的散文诗《秋夜》中的“还有一两个孩子来打他们别人打剥的枣子”句,解释为“作者的无限的挚爱,崇敬的心情,对枣树唱出了由衷的颂歌。他赞美枣树给人们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