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000年高考 (3+ 2)第 27题扩展语句题出得好。请看这道题:   根据下列两种情景,以“歌声”为重点,分别扩展一段话。每段不少于 30个字。 (6分 )  情景一:毕业典礼上 同学们 歌声   情景二:考试前夕 我 歌声   该题体现了高考题中的“变”,是高考题中的一种新形式,出题意图明确,主要表现在:   第一,“扩展点”明确,考生很清楚在哪里扩展。在该题的“情景一”中,“毕业典礼上”与“同学们”之间,“同学们”与“歌声”之间;在“情景二”中,“考试前夕”与“我”之间,“我”与“歌声”之间,都有明显的“空位”,这…  相似文献   

2.
扩展语句应根据不同的扩展方式采用不同的解答方法。一、情景式扩展的解答情景式扩展即提供一个具体的情景,要求考生根据这一情景展开想象,进行扩展。解答此类题的基本方法是合理想象,使想象的内容符合规定的情景。例如:根据下列两种情景,以“歌声”为重点,分别扩展成一段话。每段不少于30字。(2000年全国高考题)要解答此题,必须注意到题中提供了两个情景,扩展出的内容只要与这两个情景相符,且与歌声为重点即可。这就要求考生能根据题干中规定的情景进行合理的想象,增加与情景有关的内容。参考答案:情景一毕业典礼上,离别在即,同学们满含热…  相似文献   

3.
一、“扩展语句”常用的考查形式   1.主谓句的扩展   即将一个结构简单的主谓关系的句子按照要求扩展开,如例句一、二。   2.定项联缀成句   给定两组词语,以其中的一个共同的词为重点,联缀其他的词语扩展开来,形成同一词语 (或描述对象 )在不同语境下的扩展句。如 2000年秋季高考的 27题,以“歌声”为重点,分别与“毕业典礼上、同学们”和“考试前夕、我”联缀成句。   3.接续填补空白   即在一句话或一段话的空白处 ?根据要求,结合语境,填上合适的话,使句子完整、丰满。所填内容,既可以是所给语句的中间部分,也…  相似文献   

4.
不少学生的作文里,写一个人的直接语言时,不管什么情况,总是在“×××说”的后面用冒号,这说明这些学生对引用对话怎么使用标点还不懂。我在讲读完《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一文后,请同学们边看课文,边用笔画出写“×××说”的句子,再看一看“说”的后面的标点。等同学们看完、画好以后,我问:“‘×××说’的后面,是不是全用的冒号?”一个学生回答说:“‘×××说’的后面,不全用冒号。”从他说话的神情,看出他的惊异,这说明他在阅读课文时,注意到了课文中的标点符号。  相似文献   

5.
“扩展语句”是2000年全国语文高考中新出现的测试样式,对此类试题评分标准的准确把握,还处于探索阶段。就这一问题谈谈个人的粗浅看法,不妥之处,敬请诸位批评指正。一、对“扩展语句”类试题评分标准的把握如何把握“扩展语句”类试题的评分标准,是语文教师及命题者需要研究的问题。北京市东城区2000—2001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抽测试卷中有一道扩展题:“根据下列两种情景,以‘思念’为重点,分别扩展成一段话。(4分)情景一:教师节师生相聚我思念;情景二:中秋节家人团聚我思念。”(以下简称东城题)现以此题为例,结合东城区学生回答问题的实际情况,谈谈我们对评分标准的  相似文献   

6.
有些复杂的数字问题竞赛题。由于数字太大,式子冗长,令人望而生畏,这时若能冷静观察仔细分析,巧用字母替换数字,常常能使问题化难为易,迅速获解,试举几例说明.例1计算:1992×19941994-1994×19931993=.(94年“希望杯”全国数学邀请赛初一试题)解设x=1994,则(93年“希望杯”全国数学邀请赛初一试题)(90年南昌市初中数学竞赛试题)(92年泰州市数学奥林匹克学校初二竞赛试题)(A)p为无理数;下面几题供同学们练习:(91年“希望杯”全国数学邀请赛题)(91年天津市初中数学竞赛试题)(1991年“石室杯”初二数学竞赛试…  相似文献   

7.
四川省峨边县大堡镇小学肖文辉老师来信说,人教版小学数学第九册第 10页例 7“0. 65×201”,教材上是这样计算的: 0. 65 × 201= 0. 65 ×(200+1)=0.65 × 200+0.65=……在这个算式中,第二个等号后应写成0.65 × 200+0. 65 ×1,这里的“×1”不能省略,否则,就同乘法的分配律不相符了,但有人说,可以省略。到底这个“×1”能不能省略呢? 答:为了简洁起见,数学上有许多地方省略了一些一看即明的部分,如 1×a通常就写成a,不写成1× a或1a。乘法分配律 a ×(…  相似文献   

8.
一次数学课上,我们正学习乘除法简便计算,有一学生向我请教一道题目:7200÷125,要求简便计算。我随手把题目抄在黑板上,想让大家帮着解决。同学们望着这道题,不是摇头叹息,就是窃窃私语。的确,此题型与课本上的例题有差异,学生一时难以捉摸。“这是一道除法算式,在除法中,我们学过哪些性质或法则呢?”经我一提示,同学们纷纷表示可以用“商不变的性质”计算。于是同学们埋头算了起来,不一会儿,就出现了这个算式:7200÷125=(7200×8)÷(125×8)=57600÷1000=57……600。我不禁喜…  相似文献   

9.
1.激发探索欲望。如何激发学生对新知识的探索欲望呢?我在教学过程中,首先是为学生创设情景,鼓励他们去大胆尝试,激发探索欲望。例如教学“小数乘法的简便运算”时,创设了“简便运算”的情景,接着直接出示小数乘法的尝试练习:(1)2.5×4.3×4,(2)1.25×13×0.8,(3)1.6×13+1.6×7,先鼓励学生口算第(1)题的得数,并说出口算的过程,然后,激励他们用新的方法口算出第(2)、(3)题。这样为学生创设了情景,激发了学生主动探索新知的欲望,为“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奠定了基础。2.享受成…  相似文献   

10.
计算教学是数学教学的一个重要内容。《数学课程标准》的出台,对计算教学提出了“应重视口算,加强估算,提倡算法多样化”的新要求。本文以三个教学片断为例,谈一谈对“算法多样化”的几点思考。教学片断之一:乘法运算定律(练习课)师:我们前面已经学过乘法,现在先来完成两道计算题。(教师出示48×25101×26,下面是一段反馈记录)师:先请大家报出这两道题的得数,再说说是用哪一种方法算出来的。生1:48×25=1200101×26=2626。师:你的结果是怎样得到的?生1:我是列竖式计算的。生2:不对,这两…  相似文献   

11.
小学数学教材第十册第127页的“做一做”的第一题是这样的:27046=2×()+7×()+0×()+4×()+6×(),填好后应是27046=2×10000+7×1000+0×100+4×10+6×1。这里的“0×100”要如何来解释呢?能解释成有一百个零吗?我认为这道题应改为:27046=10000×()+1000×()+100×()+10×()+1×(),是否更好解释?  (郭士远瑞金市谢坊镇红星小学)  郭老师认为“27046=2×10000+7×1000+0×100+4×10+6×1”不妥,应改为“27046=10000×2+1000×7+100×0+10×4+1×6”。理由是在原来的写法中,被乘数与乘数的位置未摆正确:“0×1…  相似文献   

12.
在这里,我将同学们学习百分数应用题时容易犯的一些错误,举例进行分析找出原因,以便同学们引以为戒。例1一本书600页,冬冬第一天看了全书的13,第二天又看了第一天的50%,还剩下多少页没有看?错解:600×(1-13-50%)=100(页)。分析:解答这类题的关键是要分清题目中的几分之几所依据的单位“1”。上面解法误把全书页数看作50%的单位“1”。实际上“50%”是以第一天看的页数为单位“1”。订正:600×(1-13-13×50%)=300(页)。例2用一包种子做发芽试验,其中发芽的有80粒,…  相似文献   

13.
李素芹 《河北教育》2002,(12):18-18
上课伊始,我展示一本精美的笔记本,说:“同学们,这是咱们班×××同学的笔记本。在这里面,她积累了好多优美的词句,而且还得体地粘贴了一些图画。”说着,我便走下讲台举起笔记本,边翻阅边说:“你们看,这小小的粘贴画,把这个笔记本打扮得如此漂亮。现在我们请这位同学说说,这些图画是如何做上去的。”这名同学既大方,又自豪地答出是从别的地方剪下又粘贴上去的。紧接着,我出示了两张图片,说:“这两张图片是我们在计算机里保存过的‘房子’和‘小熊’两个文件,老师把他们打印出来,想把这两张图片合并在一起,让小熊抱着胡萝…  相似文献   

14.
在一次数学练习课上,我组织学生练习这样一题:求左图长方体的表面积。学生列出了(5×5+5×10+10×5)×2、5×10×4+5×5×2等两种解法的算式,我都给予了积极的肯定。令人始料不及的是,正当我要“鸣金收兵”时,出现了如下一幕:一个学生站起来:“老师,我还有一种方法,列式是5×5×10”。我打量了一下公式,马上“明白”了。于是“点拨”他:“你把题目看错了,把长方体的表面积错求成长方体的体积了。”众多学生都点头称是。“我没弄错!我求的是长方体的表面积。”学生大声争辩。我大吃一惊,心想:怎能不错呢?好,看你怎么辩解。于…  相似文献   

15.
一次,我听一位青年教师的课,讲的是两步式题混合运算。教者通过例题“7×8+30”,讲清了“先算乘法,后算加法”的运算顺序后,让学生练习“8+9×6”。全班有近一半的学生(其中包括成绩优秀的学生)是这么做的:8+9×6=54+8=62。结果无疑是对的。从过程上看,54与8交换一下位置似乎更为妥当些。但这也并没有什么大碍,因为后面学生马上就要学习加法的交换律,到时道理自然会明白的,说不定这里还是学生的一个创新。可能是有鉴于此吧,教者只是再次强调要先算“9×6”后,也就过去了。接下来的第二道练习题是:…  相似文献   

16.
课例〕师 :同学们 ,这节课我们习作的题目是“×× ,我想对你说”(教师指着板书) ,请同学们读读文题 ,仔细想一想题目的要求是什么 ,老师特别欢迎同学们提出自己独特的见解。〔一上课 ,教者寥寥数语很自然地将学生请到主人的席位上 ,把习作的审题主动权交给学生 ,让学生发挥主体角色的作用。“请……”“特别欢迎……”等教学语言营造了平等、和谐、宽松的课堂教学气氛 ,表达了教者对学生创新思维的激发和期待。〕生 :题目中的“××”表示某某人 ,可不可以是任何一个人?能不能是老师、爸爸、妈妈、爷爷、奶奶或是不熟悉的叔叔、阿姨等等…  相似文献   

17.
林春 《河北教育》2002,(4):37-37
摄于课堂中的两个小镜头镜头一:在李老师的一节数学练习课上。出示“王师傅生产一批零件,3天生产了这批零件的15,照这样计算,其余的还要几天完成?”“请大家仔细想想,该怎样解答?”“我相信,每个人起码能想出两种解法!”老师在积极鼓励学生,教室里悄然无声。短暂的沉默后,呼啦啦一排排小手高高举起,同学们争先恐后地抢答起来:(1-15)÷(15÷3)1÷(15÷3)-33÷15-3“肯定还有别的解法。”老师对学生充满信任和鼓励。沉默。唰,教室里又高高举起两只小手。3×(1÷15)-33×〔(1-15)÷1…  相似文献   

18.
一、模拟购物,探索汇报1.购物汇报师:同学们,课前老师让你们在自己家附近的商场进行模拟购物,你们去了没有?谁愿意来给大家汇报一下(请2—3人上讲台展示汇报)。两个学生展示了自己模拟购物清单。2.讨论引入师:同学们,你们仔细观察一下自己手中和这两位同学的模拟购物清单,能发现什么?同组成员互相交流,准备汇报。生1:“一共用了多少钱”是用“每件商品的价钱”乘以“买了多少件”得到的。生2:每件商品的价钱乘以买了多少件等于购买这种商品一共用了多少钱。……板书:每件商品的价钱×买了多少件=一共用了多少钱。师…  相似文献   

19.
“×”叹     
我的作业本里,有太多太多的“×”。这些“×”呀,在老师的眼前飘舞,变成了朵朵“雪花”,飞到老师的头顶,染白了老师的头发。我的作业本里,有好多好多的“×”。这些“×”呀,一个连着一个,织成一个大大的网。这个网呀,网走了我“不努力”的童年,只给我留下“悲伤”的泪滴。“×”叹@路仁~~  相似文献   

20.
一、情境导引,让学生畅所欲言。   触景生情,人人皆知。为学生设置一个恰当的情境让学生写作文,这是语文老师的良策。   例:《说“忍”》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来谈一个话题,什么话题呢 ?我班两同学在她们的叙评日记中都提到了使我很佩服的一句话:“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另外,在前几天,我发现我们班有几个男同学在手臂上写了一个“忍”字。××同学你为什么写个“忍”在手臂上 ?  生:因为我爱在上课时开小差,看到“忍”字后,立刻“忍”下来,专心听课。课外学习时,我如果要偷懒,一看“忍”字,“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