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2 毫秒
1.
地方高校学报在为学校的教学与科研服务的同时,应服务地方社会经济,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和文化繁荣,挖掘地方的自然资源。将学报办出个性特色,这是学校办学定位所确定,也是学报自身生存发展的需要。文章对地方高校学报服务地方经济进行了一些有益的探讨。  相似文献   

2.
办出高校学报的特色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邹韬奋先生说:“没有个性和特点的刊物,生存还成问题,发展更没希望了。”目前,我国部分高校学报缺乏个性和特色已成通病。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呢?笔者认为,高校学报办出专栏特色、地域特色、学校特色是学报形成特色的三个突破口。专栏特色———强化“编”的功能办出专...  相似文献   

3.
高校学报求生存求发展,必须走改革之路。本文基于地方高校学报编辑的视角,认为社会是一个大课堂,有学不完的东西,而学报编辑要善于向社会学习,向社会寻找学报改革与发展的生机。学报编辑要破除不合时宜的办刊观念,提高面向社会的实践能力,增强服务地方的特色意识,把学报办出特色,办出水平,从而提高知名度和社会效益,保持旺盛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4.
新办地方高校学报的定位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从1998年起,国家新闻出版署开通了高校学报系列,全国各大专院校都有了公开出版的学报。在学报如林的今天,这些地方高校,特别是专科院校在刚刚拥有了自己公开出版的学报,正面临着如何定位和办出特色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文章以教育部首批学报名栏“岳麓书院与传统文化”为例,论述高校学报如何利用学术资源办出学报特色。《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所设“岳麓书院与传统文化”栏目,依托岳麓书院优势学科及学术平台,长期致力于传统文化的学术传播。通过精准的学术定位,策划者不断创新选题思路, 倾力打造栏目文化品牌;学术上推陈出新,产生若干学术板块,在专题细分和学术发掘上成绩斐然;此外,专家主持栏目有力拓展了专题范畴及学术内涵,并构建起包括内地、港台、海外等学者在内的庞大作者群,稿源结构得到持续优化。岳麓书院高水平学科建设和优良学术传统及海内外学者的深度参与融汇成强劲的文化合力,有序推进栏目的学术发展,造就了学术名栏的良好声誉。  相似文献   

6.
自"垃圾论"之后,大学学报的生存与发展问题,成为学术界关注的热点问题。作为大学学报的编辑,尤其应该认真思考这一问题。一准确定位是办好社科综合类大学学报的基点高校学报究竟该如何办,不少学者提出了很好的见解。要解决这一问题,首先应该把学报的类型、性质、任务、功能以及办学报的目的思考清楚。(一)大学学报在学术性期刊中的类型划分及基本界定我国的学术期刊基本分三大类:A类是中国社科院办的一些经济、社会研究方面的刊物,其他各省社科院办的刊物是B类,学报类一律是C类。新闻出  相似文献   

7.
特色栏目的建设能够打破高校学报“千刊一面”的现象,形成学报的个性和风格,提高学报的学术水平,扩大学报的社会影响力,增强编辑的品牌意识,从而提高学报的整体质量。学报可以依托高校所处的地理位置、学科优势、所在地的民族文化和历史文化等来设置特色栏目。在设置特色栏目的过程中,要因地制宜,突显学报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社会功能,同时,又要精心策划,并做好栏目的后期经营与维护,使栏目具有强大的生命力,从而实现学报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8.
特色栏目建设谨防陷入『尾巴主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邹韬奋在讲到办刊要有创造精神时,说“尾巴主义是成功的仇敌”[1]。他主要指的是刊物的内容和形式。这里,主要是借其“尾巴主义”一说而发。在全国各大学报“办特色栏目、求个性发展”呼声正高时,提出这样的一个问题似乎是在泼冷水,有些不合时宜。但窃以为,确实“宜未雨而绸缪”。追求个性、办出特色是大部分高校学报走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但在决定走这条路之前,一些情况和问题不能不引起关注。情况1:学报自身的定位是否正确。目前,我国高校学报的质量良莠不齐。近年来,各大小院校似乎都来搭这趟车——几乎每成立一个学校就必办一个学报。…  相似文献   

9.
突出优势学科打造特色栏目   总被引:13,自引:5,他引:8  
王昌栋  陈翔  幸建华 《编辑学报》2007,19(3):224-225
依托广东药学院的办学特色和优势学科,《广东药学院学报》在栏目设置上突出药剂学学科,努力打造药剂学栏目的特色,取得了一定的成效.高校学报在正确建立自己的特色栏目的前提下,多渠道拓宽稿源,并在组稿上给予侧重,便可以办出自己的特色.  相似文献   

10.
从社会文化出版的整体视角看学报出版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据国家新闻出版署1996年统计,全国经正式批准注册的期刊有8000多种。我国有1000多所高校,几乎每校都办了一份学报。学报占了全国期刊总数的八分之一。就期刊的总体而言,这是个不小的数目,表明了学报在全国期刊中的份量。社会文化出版是关于社会文化选择、积累、传播的精神生产活动。高校是社会文化创造、积累、传播的重要基地,高校学报出版是社会文化编辑出版大格局的重要版块。在社会文化选择、积累、传播流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实践表明,高校学报出版在一定程度上确实发挥了文化选择、积累、传播的社会功能。但由于学报之间水平的悬殊差别、层次的参差不齐,致使高校学报的总体质量仍不高。  相似文献   

11.
随着新世纪的来临,高校学报发行面临新的挑战,一方面大量“官”办的研究机构改制,另一方面网上“浏览-下载”的发行方式将兴起,把高校学报发行提到应有的高度,促进科技创新信息与社会生产力更快结合,将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在新的高度上趋于统一.  相似文献   

12.
教育部名栏工程已经进入第15个年头,高校学报特色栏目建设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是随着新媒体技术的介入与应用,新的挑战迎面而来。文章论述了新媒体视域下高校学报特色栏目建设的必要性,指出了目前存在的问题:泛综合化,千刊一面;定位模糊,针对性差;重视评价,唯数据论。最后提出了新媒体视域下高校学报特色栏目建设的对策:依托本校学科优势,开展专业学科研究;挖掘本土文化资源,突出展示地方特色;反映学术前沿问题,抓住未来发展脉搏。  相似文献   

13.
视觉沉闷的突围——高校学报装帧的变革与突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现在大概是我国历史上学报最繁荣的时期了,无论规模大小,高校都办有自己的学报,学报刊载文章的水平,装帧、编排的外在形式,无不凸显着各类不同高校所特有的人文科学精神和不同的学科文化风格。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结构和布局的调整,一批传统的理工类高校正在向多科性高校转型,逐步形成了一批传统理工类高校所办的人文社科学报.然而其中一些刊物不同程度存在着质量问题,反映在办刊实际中,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点:一是期刊定位不清,效果就难免打折扣,到头来只能是邯郸学步,疲于奔命;二是办刊理念没有及时改革创新,选题雷同,特色不鲜明;三是学报内部管理体制僵化,导致步履艰难.归根到底,要使高校学报的发展既不盲目膨胀,又不千篇一律,关键在于内涵的优化,办出个性特色.下面,结合上述问题提出一些改进思路.  相似文献   

15.
论高校学报的个性特色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范升才  刘淑明 《编辑学报》2001,13(Z1):19-20
从高校学报的基本定义论述了学报的个性特色与本校的关系,高校学报只有反映本校的特色,即本校的重点学科、优势学科、地域特色、人文特色,才能形成学报的特色.并提出创建学报特色的几点措施.  相似文献   

16.
创建特色栏目是彰显学报个性和特色的重要途径,不仅要考虑学校的性质、学科优势、地域文化等独特条件,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而且更要坚持以学术建设为中心,考虑特色栏目的学术影响力,还要把握好特色栏目的学术文献资源和学术人才资源两个基本点,才能真正做到可持续发展,打造出学报的品牌栏目,办出学报的特色。  相似文献   

17.
合并大学学报的3种办刊模式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雪莲 《编辑学报》2002,14(Z1):39-41
专业学报模式、区域学报模式、网上学报模式是合并大学学报可行的3种办刊模式.对其办刊思想、办刊特点进行了分析.由结果认为:专业学报模式是指按专业特色分类设版办刊,使合并大学学报也能办出与全国性学会主办的学报一样的特色来;区域学报模式即就近办刊分区设版,此种学报主要反映该校区的学科特色及其学术水平,类似于一个单科性大学的学报或小型综合性大学的学报;网上学报模式是指借网络发表一个合并大学的科研论文的办刊,不分版,出版周期灵活,综合度高,网络依赖性强.  相似文献   

18.
扬长避短办好高职学报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贺小凤 《编辑学报》2005,17(4):280-281
分析高职学报具有的优势和存在的不足,提出发挥优势、办出特色和克服不足、提高质量,办好高职学报的思路.  相似文献   

19.
谈地方院校学报办出特色的三条路径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笔者近段查阅了150多家地方院校学报(其中无一家是重点大学),而且绝大多数是师专、高专学报.这些学校分散在全国各地,有些甚至地处偏僻,交通也较为不便.这与设在大中城市中的高校相比,也许是它们的不利条件,但也正是由于这些院校地处特殊的地理环境中,有各自独特的地域文化、历史文化、人文资源,因而,它们的学报办得很有特色.这种特色就体现在这些院校学报的特色栏目中,可以说是百花齐放,风格独特,极大地丰富了我国的学术园地.笔者把这些特色栏目归纳起来,有以下三大类.  相似文献   

20.
李彤 《出版视野》2006,(2):21-22
3月初,中国高校自然科学学报研究会五届四次常务理事会在我市西南大学召开。会议由西南大学学报编辑部具体承办。来自全国各省市50多位高校自然科学学报主编或常务副主编参加会议.他们大多数是各省市期刊界评估专家.其中有近10位是全国期刊界的评估专家。教育部、科技部分管期刊工作的同志出席了会议。会议主要围绕“高校科技期刊现状研究”、“高校科技期刊评价体系研究”和“高校科技期刊发展战略研究”、“三项课题”研究进行了深入讨论、磋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