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1 毫秒
1.
海明威笔下的女性与海明威的妇女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海明威刘划两类女性形象,简述了海明威的复杂矛盾的妇女观,以及从海明威个人生活经历、所接触的女性中揭示海明威复杂矛盾的妇女观的成因。  相似文献   

2.
本文首先通过剖析莎士比亚笔下的几个女性形象,看其“脆弱”的丰富内涵;其次,从妇女的贞洁问题入手,探讨妇女的社会地位和莎士比亚的妇女观。  相似文献   

3.
张雯 《文教资料》2012,(33):124-125,128
十七世纪伟大的喜剧作家莫里哀塑造了许多生动鲜明的女性形象,通过对这些女性形象的深入分析.发现在这些女性人物身上都或多或少的具有一定的女性主义的特征,折射出了莫里哀在那个时代开放而超前的女性意识。  相似文献   

4.
京派作家的女性观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京派作家小说中的女性形象,是一个庞大的女性群体,具有独特性。本试从三个方面即对理想女性的赞美、对传统女性的剖析、对叛逆女性的思考来探讨京派作家的女性观,或许这正是京派的魅力所在。  相似文献   

5.
在莎士比亚的第一时期创作的剧作中,女性都是高举反封建专制的大旗,追求自由、平等的男士。这是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思想的体现,是进步的。而在他第二时期剧作中,他却把女性都描写成“祸水女人”或弱女子,这是传统的妇女观,是与他第一时期创作中所体现的妇女观相矛盾的。  相似文献   

6.
管同不仅宣扬守节尽孝等封建保守的妇女观,同时赞扬女性在持家教子等方面的作用,歌颂女性的刚毅、机智、勇敢等优秀品质.童年母教对管同这种复杂妇女观的形成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7.
周作人的女性观与文化人类学关系密切。该文从他在女性观方面对文化人类学理论的吸收和研究方法的采用来进行论述。前者包括文化人类学对周作人灵肉一致女性观、“性”观和相关礼教观的影响,后者包括归纳法、分类法和比较法的采用。  相似文献   

8.
莫里哀喜剧对以男性为中心的刻板的书写有所突破。他承认女性的婚恋自主权,描绘女性间友好的、高尚的同性情谊,认同男女情欲上的平等;打破偏见,书写女性智慧,肯定女性的价值。本文分析了莫里哀作品中女性形象所渗透的女性主义元素,反思了传统僵化的两性表达方式,推动男性作家的文本进入女性主义文学的批评视野。  相似文献   

9.
周作人的妇女观是在对中国历来女性"不净观"的批判和对封建"贞洁观"的鞭笞基础上形成的。一方面他不遗余力地倡导女性思想的解放、宣扬女性的性独立,确立"女性本位"的妇女观;另一方面,基于当时中国的社会现实和日本文化的影响,他又提出了女性解放的渐进性,这无疑具有更长远、更理性的眼光。  相似文献   

10.
论张洁早期小说中的女性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洁是一个女性意识很强的女作家,从新时期的《爱,是不能忘记的》开始,到《方舟》、《祖母绿》,她写出了女性在男权社会中的爱情、婚姻、事业,写出了女性的觉醒、挣扎、反抗,她在为女性寻求一条自我解放的道路。本文从女性与爱情,女性与婚姻,女性与事业三个方面来分析其女性观。  相似文献   

11.
我国市场经济的发育和逐渐成熟,不仅没有带来女性地位的提高,女性作为弱势群体,其权利、地位和个人价值实现从建国以来第一次受到挑战,“性别回归”、“女人回家”等以男权为中心的社会思潮,充斥了整个社会舆论环境。在这种大背景下,女性接受高等教育的比例虽有所增长,但从接受高等教育的质的层面和隐性角度看,女性接受高学历教育正面临社会性别回归思潮的影响;来自女性自身的女性自我意识的缺失;社会竞争中的弱势、社会多重角色期待形成了女性追求高学历教育的困境。  相似文献   

12.
作为中国20世纪女性文学的杰出代表,萧红通过其作品描述了女性人生的自然悲剧和社会悲剧,深刻揭示了女性悲剧命运的根源为传统的男权中心主义及奴性文化所产生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13.
从政女性提升领导能力的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今世界,女性在政坛上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一些女性在国家乃至国际政治事务中担当着重要角色。如何发挥女性在政治事务中的独特优势,提升女性的领导能力,培养优秀的女性领导,是一个值得分析、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中国的女性文学诞生于“五四”新文化运动,随着女性意识的不断觉醒而成长、发展。文章通过“人的觉醒”、“自觉掩藏女性身份”、“女性的觉醒”三个阶段来阐述女性文学在百年间所走过的艰辛之路,并指出女性在追求自身解放的过程中,不应以诋毁、反叛男性为宗旨,而应与男性和谐相处,才能达到最终的女性解放。  相似文献   

15.
铁凝、陈染都是当代颇具影响力的女性作家,她们的创作都表现出一种对女性生存境遇与命运的恒久关注,具有一种自觉的女性意识。但由于作家创作个性及创作时代等的不同,使这种“女性意识”具有传统与现代之别,应该说是两种不同层面上的女性意识。  相似文献   

16.
性别想象与现代认同——《新青年》的“女子问题”探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现代性话语在其发轫之初就把女性身体解放与民族国家话语纠结在一起。在五四知识精英的现代认同中,民族一直是作为男性主体而获得象征意义,女性的性别表征被不断编码,成为男性主体缓解民族焦虑的丰富的话语资源和阐释空间。由此导致的另一种结果是:女性身体解放的私人性一面往往被忽略,而其与国家利益相关的公共性一面则被凸显出来和刻意强调。《新青年》中的“女子问题”讨论,男性论者更多地申述民族自强、国家独立对于女性的要求,彰显女性意识与国家思想相交融的一面,体现出对女性性别身分的想象。  相似文献   

17.
传统社会中,在两性关系上倡导“男尊女卑”、“夫为妻纲”的伦理道德规范,这使得女性一生都处于卑下的从属地位。鸦片战争后,伴随着社会结构的根本性变化,人们关于男女角色的观念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对传统的男尊女卑观念进行了猛烈的抨击,这大大促进了女性的觉醒。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女性投身到家庭以外的社会领域,其自身价值得到了进一步的实现与提高,从而为保障人身与人格的独立提供了现实的经济基础。  相似文献   

18.
香港言情女作家们关注着香港人的生活,尤其是香港女性的生活。从女性独特视角出发,描写香港现代女性,展现出她们在香港这个大都市中所选择的不同生存方式。给女性对自由选择生活的暗示,释放女性的人生自由性。  相似文献   

19.
朱大可的《上海:情欲在尖叫》将《上海宝贝》中上海女性的"声音"误读作女性的"情欲",并推演至上海的情欲、中国的情欲.在此过程中,朱大可便轻松完成了从抨击上海女人对西方男人的献媚到上海城体,乃至中国国体对后殖民地时期全球资本市场卖身求荣的批判跑道.这种批评文本展示出较为彻底的仇女主义阅读模式,其实质为一种利用一切父权社会的意识形态资源和政治文化资本(如各式各样的民族主义、性/性别的歧视、剥削、压制、阶级对立等),持续、系统地贬低女性文本的价值,解除女性写作合法化的企图.  相似文献   

20.
铁凝、陈染都是当代颇具影响力的女性作家,她们的创作都表现出一种对女性生存境遇与命运的恒久关注,具有一种自觉的女性意识。但由于作家创作个性及创作时代等的不同,使这种“女性意识”具有传统与现代之别,应该说是两种不同层面上的女性意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