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朱载堉创建的十二平均律,作为音乐中的等比级数音律系统,不仅被广泛应用到键盘乐器之中,同时也是我国音乐理论的重大突破,解决了传统"三分损益律"不能还原问题,具有极高的理论价值。  相似文献   

2.
朱载堉作为明代杰出的音乐家和科学家,他以非同一般的音乐才华和对音乐理想不懈追求的精神,创立了十二平均律理论、七弦琴音乐理论等博大精深的乐律理论,在音乐领域取得了丰硕的艺术成果。  相似文献   

3.
王邦直是中国明朝时期著名的音乐家,他的音乐思想、音乐理论著作《律吕正声》,在中国音乐的发展历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中国音乐和文化发展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本文针对王邦直的音律著作、律学思想等内容进行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4.
"半音"在音乐理论与实践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常被认为是传统音乐最小的音程单位,由于受到十二平均律的影响,有不少人会产生所有律制中的"半音"都是相同的这样的认识。不同律制中有不同的半音,甚至同一律制中还存在着同名半音和异名半音的区别。在五度相生律与纯律两种律制中存在着"同名半音"与"异名半音"两种不同的半音,文章主要采用数学计算的方法论述这两种半音的产生过程以及它们的区别。  相似文献   

5.
张东升 《兰台世界》2014,(4):143-144
朱载埔是四百多年前一位著名的科学学、音律学家、历学家和文学家,他是明代明宗皇室的世子,他创建的十二平均律是我国音乐理论的一大历史性的重大突破,更是世界音乐史册上浓妆淡抹的一笔。  相似文献   

6.
朱载堉是四百多年前一位著名的科学学、音律学家、历学家和文学家,他是明代明宗皇室的世子,他创建的十二平均律是我国音乐理论的一大历史性的重大突破,更是世界音乐史册上浓妆淡抹的一笔。  相似文献   

7.
清代子媳对公婆具有侍奉义务,若因殴骂夫的祖父母、父母,夫不告官而擅杀之,则该夫不会被依"妻妾殴夫"律,处以绞监候,而是适用"夫殴死有罪妻妾"律,被处以杖一百。但是,夫之祖父母、父母的"亲告"在定罪量刑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歌剧《马哈哥尼城的兴衰》对音乐-戏剧观念作了全新的阐释,尤其在这部歌剧中,布莱希特首次提出"现代戏剧是‘辩证戏剧’[1]"的主张。"间离效果"是布莱希特"辩证戏剧"的核心,主张的是戏剧的感情效果让位于理性效果。文章把"间离效果"如何在《马哈哥尼城的兴衰》的音乐中得以体现作为研究对象,提出了"音乐的‘间离性’"这一戏剧命题。音乐的"间离性"是为了实现"间离效果"所使用的一种音乐上的手段,最终目标关注的是音乐的社会职能方面,即引发人们改造社会的行动。  相似文献   

9.
李云凤 《新闻世界》2012,(3):153-154
"诗言志"能够成为中国诗学的核心命题,不仅仅在于其形成了对中国诗学影响深远的诗教理论,更在于这个命题包含了丰富的内涵。本文认为"诗言志"产生于殷商时期,或者是更为久远的舜帝时代。"诗言志"产生之初应当是祭祀巫术文化语境下"人-神"关系的诉说,后来经过不断发展,诗才开始表达人的怀抱志意。"诗言志"还包含着一个如何才能言志的问题,并与音乐理论紧密结合在一起。  相似文献   

10.
黄群 《新闻世界》2010,(6):135-136
本文认为如今部分人的音乐观已由原来追求陶冶情操、净化心灵转变为单纯追求"好听"、"时尚"等"快乐至上"了。笔者认为音乐的网络传播对这种转变,尤其是音乐在网上的复制、交互功能对大众的音乐价值观产生了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1.
朱载堉在音乐、数学等多个方面都取得了重要成就,尤其是他发明的"十二平均律",对世界声学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本文主要通过对朱载堉人生经历的介绍,分析这种特殊经历以及一些特殊人物对他音乐律学成就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朱佑宝  彭影 《兰台世界》2013,(12):137-138
朱载埔在音乐、数学等多个方面都取得了重要成就,尤其是他发明的“十二平均律”,对世界声学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本文主要通过对朱我堉人生经历的介绍,分析这种特殊经历以及一些特殊人物对他音乐律学成就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张晓慧 《兰台世界》2014,(11):110-111
万宝常作为一个普通的乐工,怀着对音乐的喜爱,常年浸淫于此,提出了著名的"八十四调"理论,然而人微言轻,不幸被沛国公郑泽所盗用。万宝常愤世嫉俗,不惧皇帝的权威,敢于指出黄钟之音为亡国之音。  相似文献   

14.
韩莎 《兰台世界》2014,(1):78-79
万宝常是隋朝时期著名的音乐家,他自撰《乐谱》六十四卷,提出了有名的八十四调,发明了用水尺来定音律以调整乐器声音的办法,推断出了一百四十四律,为此后音乐史上的众多理论的完善和实践提供了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15.
赵明 《兰台世界》2014,(11):147-148
和,是孔子音乐美育思想的标准与核心,以"和"将人、乐、心相沟通,成为孔子音乐美学的重要内容。本文从"和"的音乐美育渊源出发,对孔子的音乐美育思想进行了简要阐述,并对其现代意义进行了深入探寻,以期起到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6.
万宝常是隋朝时期著名的音乐家,他自撰《乐谱》六十四卷,提出了有名的八十四调,发明了用水尺来定音律以调整乐器声音的办法,推断出了一百四十四律,为此后音乐史上的众多理论的完善和实践提供了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17.
朱载堉年幼时深受父亲教育影响,爱好音律。青年时代他淡泊名利,钻研学术。中晚年他隐居山林,专心致志研究音律。在父亲及其他亲朋好友的启发下,朱载堉创造性地提出了十二平均律理论,解决了困扰中国古代音乐多年的难题。  相似文献   

18.
王欢 《中国广播》2014,(8):60-64
本文从麦氏父子的媒介"四元律"理论出发,通过对豆瓣电台(douban.fm)中活跃用户的观察和深度访谈,梳理其使用习惯形成的过程与机制,总结出豆瓣电台如何以其独具的新媒体传播特性获得用户青睐,并从中挖掘出在媒介融合过程中未来网络广播可能具备的特点及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9.
张可  王红 《新闻世界》2010,(3):54-56
音乐广播因其娱乐休闲的功能成为广大青少年乃至中年听众的首要选择。因此建立真正"专业"的音乐广播频道势在必行。本文对安徽省内两家较为知名的音乐广播作了简单比较,再结合国内目前做的比较好的"音乐之声"来分析专业化音乐频道产生的必然性。  相似文献   

20.
陈蓓 《兰台世界》2011,(11):72-73
唐朝时期的民间音乐,在当时颇为兴盛,对后世影响深远。经历隋朝时期的坚实铺垫,唐代曲子音乐声名远扬,人称"盛唐之音",唐代音乐名家层出不穷,可谓"人才辈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