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任杰 《科学中国人》2012,(23):64-65
专家简介:王春,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高温气体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副研究员。兼任国际激波学会会员、美国AIAA会员、中国力学学会会员、中国空气动力学学会会员、北京力学学会会员。研究领域为非定常空气动力学理论和实验方法、超声速燃烧和爆轰、化学反应流动模  相似文献   

2.
大气科学和地球流体力学数值模拟国家重点实验室 1 985年成立 ,1 988年在国家科委组织的评估中被评为优秀开放研究实验室 ,1 989年晋升为国家重点实验室 ,1 990年被国家计委和中国科学院授予先进集体称号 ,1 994年获金牛奖 ,1 991、1 996和 2 0 0 0年连续三次在国家计委和科技部验收中被评为优秀国家重点实验室。研究内容 实验室于 1 999年 1月进入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研究基地 ,共设 4个研究课题 :气候变化和预测 ,模式发展 ,气候系统动力学 ,地球流体力学。主要研究地球流体 (大气和海洋 )宏观演变及其成因的系统性理论 ;揭示气候系统的大…  相似文献   

3.
正专家简介:李森,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高温气体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工学博士,副研究员,兼任国际期刊Frontiers in Energy Research编委。目前主要从事燃烧污染物排放控制与极端燃烧气、先进发动机等方面研究工作。曾获陕西省职业教育课件三等奖、校级科研二等奖等。已发表学术论文发表论文50余篇,其中SCI收录20余篇,论文被引200余次。25年前,带着青春理想与梦想,从乡初中毕业,进入了陕西第一工业学校(现陕西国防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热能  相似文献   

4.
邓杰 《科学中国人》2012,(13):68-69
魏宇杰,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非线性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研完员。1997年北京大学力学系本科毕业,2000年中科院力学所硕士毕业后作助理研究,2001年成为麻省理工大学机械工程系博士生,2006年博士毕业后进入布朗大学工程学院做博士后研究。2009年2010年1月在阿拉巴马大学机械工程系任助理教授,2010年2月成为中国科学院力学所研究员。  相似文献   

5.
正邓小刚,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总工程师、空气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中国空气动力学会理事长、中国力学学会、全国计算物理学会常务理事。2015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邓小刚教授在国际上首次提出一种新的微可压缩模型(SCM),为精确高效地数值模  相似文献   

6.
隶属单位。中国科学院。主要研究方向与内容:中国科学院武汉物理与数学研究所是根据中国科学院“改造、重组、联合、转制”的方针,由中国科学院武汉物理所(成立于1958年)和中国科学院武汉数学物理所(成立于1979年)于1996年3月12日合并而成。在基础研究方面,以“波谱与原子分子物理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电离层物理青年实验室”和“中国科学院数学物理青年实验室”为主体,研究磁共振方法及其应用、原子分子结构和动力学过程;电离层与电波传播基础理论以及低电离层、中层大气观测;数学物理方程、数理统计、…  相似文献   

7.
高分子物理与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前身是1989年经中国科学院批准,依托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和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建立的中国科学院高分子物理联合开放实验室。鉴于1995年和1999年连续两次在“国家化学学科重点实验室评估”中被评为优秀实验室,2000年晋升为国家重点实验室,并扩充“中国科学院-中国石化总公司高分子化学联合开放实验室”(依托单位为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和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重新组建成“高分子物理与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实验室于2001年3月通过建设验收。  相似文献   

8.
力学所成立已34年,目前职工总人数逾800人,是力学科学的综合性研究大所。它面临着课题分散、人员及设备老化、资金紧张、住房紧张等一系列问题。如何走出困境,如何进一步完善综合性研究大所的运转机制,在竞争中寻求自身的生存与发展,是有待深入讨论研究和急需解决的重要问题。近年来,力学所在这些方面也进行了初步的探索和尝试。一、适当调整内部科研组织结构,建立跨室联合研究集体,增强研究所的竞争力和自身发展能力力学所原有13个研究室,基本上是按力学分支学科划分建立起来的,主要研究领域包括爆炸力学、物理力学、磁流力学和等离子体动力学、土力学、高速气体动力学、流体力学、空气动力学、高温气体动力学、固体力学、激光流体物理、跨声速空气动力学、材料力学性质、微重力科  相似文献   

9.
《科技创业月刊》2006,19(11):I0001
葛修润,1934年7月12日出生于上海市南汇县周浦镇,1952年7月以优异成绩考入清华大学水利系,1954年9月入前苏联敖德萨建筑工程学院学习,1959年以优异的成绩获苏联优秀毕业生证书,获苏联水利工程师称号。回国后分配到中南力学研究所(即现在的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工作至今。1988年获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称号,并获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1995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 现任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科学院岩土力学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兼任上海交通大学教授、上海交通大学岩土力学与工程研究所所长。  相似文献   

10.
高分子物理与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是由原中国科学院高分子物理联合开放研究实验室,经连续两次(1995和1999年)国家评估为优秀实验室后,通过专家论证,主管部门中国科学院推荐,国家科技部批准,2000年2月开始组建,2001年3月通过国家科技部的验收后正式运行。高分子物理与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由两部分组成,北京部分依托于化学研究所,长春部分依托于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2003年实验室在科技部的国家重点实验室评估中再次被评为优秀。高分子科学的发展,推动了人类社会文明,当今已发展到以合成材料包括高分子材料为特征的新阶段。高分子科学作为一个高…  相似文献   

11.
正为促进我国高性能陶瓷的研究和发展,扩大我国在该领域中的影响,1988年4月,经原国家计委和中国科学院批准,在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建立高性能陶瓷和超微结构开放实验室;1991年纳入国家重点实验室序列,更名为高性能陶瓷和超微结构国家重点实验室。实验室充分发挥在无机材料设计、制备、工程应用方面的基础和优势,积极承担国家重大科研项目,面向国家重大需求和无机材料学科前沿取得了一系列创新成果,科研综合竞争力得到持续提升。  相似文献   

12.
<正>1996年,中国科学院系统生态重点实验室成立。2007年,以这个实验室为基础,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建设了一个国际重点实验室,并改名为城市与区域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实验室有着清晰的定位,即面向国家可持续发展重大需求和国际生态学前沿,以城市与区域生态系统为对象,开展复合生态系统结构—过程—格局—功能特征和演变规律研究;揭示人类活动与生态环境的相互作用机制及其调控机  相似文献   

13.
固体润滑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前身为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摩擦、磨损与润滑开放实验室,于1999年10月经国家科学技术部批准建设成为国家重点实验室。实验室先后于1992年、1997年、2003年连续3次在国家组织的实验室评估中被评为“优秀实验室”,1997年被人事部和中国科学院命名为先进集体。一研究方向开展新型润滑防护材料的设计、制备和摩擦学性能研究,从分子层次上探索摩擦化学机理和材料损伤防护的原理与方法,发展高性能润滑与防护材料及减摩和抗磨技术。针对摩擦学和材料科学的国际发展趋势及国家安全与国民经济建设的需要,实验室主要…  相似文献   

14.
该实验室是在1989年11月成立的"中国科学院植被数量生态学开放研究实验室"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2006年更名为"中国科学院植被与环境变化重点实验室"。该实验室以坚持自身的研究方向,参与  相似文献   

15.
中国科学院壳幔物质与环境重点实验室实验室仪器设备研究方向:造山带化学地球动力学、稳定同位素地球化学、壳幔相互作用地球化学、地球内部结构和动力学、极地环境与生态地质学。研究内容:以地壳和地幔物质的元素和同位素组成及其动力学过程为主题,以地球不同层圈之间相互作用  相似文献   

16.
何昌荣研究员,1989年获东京大学岩石力学博士学位,现任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研究员,构造物理实验室主任(地震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的一部分)。主要从事高温高压岩石力学、地震动力学等领域的工作以及相关的设备研制工作,研究工作具体涉及岩石(断层)摩擦本行构关系和流变两个领域,并有多篇代表性学术论文发表于GRL、  相似文献   

17.
正中国科学院合成生物学重点实验室于2008年12月成立,是国内第一个合成生物学重点实验室。实验室定位为合成生物学应用基础研究。实验室以发展合成生物学基础理论和创新使能技术为主导,建立合成生物学关键工程平台;针对能源、环境、健康等方面的国家需求,在分子、细胞和微生物菌群等层次上,实施合成生物学创制;并通过转化研究,推动科研成果产业化。  相似文献   

18.
《科学中国人》2022,(18):72-73
<正>钢铁冶金新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以下简称“实验室”)于2011年经科学技术部批准,依托于生态与循环冶金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筹建,2012年正式挂牌建成运行,2013年经科技部评估并验收合格,正式对外开放。迎难而上,服务国家重大需求实验室以国家重大需求为导向,以钢铁冶金工业为对象,以能源高效梯级转化、冶金资源高效利用、高端钢铁材料高效生产等关乎我国钢铁工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理论研究和关键工艺技术开发为目标,根据国际钢铁冶金工程学科的发展趋势,定位于高温过程反应机理与动力学、能量高效转换与链接、铁矿资源高效利用和钢的纯净化及夹杂物控制4个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9.
正农业虫害鼠害综合治理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始建于1991年,并于1995年10月通过验收正式成为国家重点实验室。经过20多年不懈的努力与发展,实验室现已成为我国农业害虫害鼠成灾机理及其综合治理研究的中心,高层次专业人才的培养基地和国家重要的战略咨询机构。在2014年中国科学院组织的国际评估中,实验室被国际专家组认可为专业领域达到国际领先水平;是国际上害虫害鼠控制最重要的研究中心之一。  相似文献   

20.
正新药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依托于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1988年,其作为世界银行"重点学科发展项目"的一个子项目通过专家论证,并被遴选为世界银行"重点学科发展项目"的试点实验室;1990年10月批准对外开放;1995年6月完成建设并通过国家验收;2004年被国家科技部授予"国家重点实验室计划先进集体"称号,获金牛奖;2001—2016年,连续4次在全国国家重点实验室评估中被评为优秀实验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