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乐府在汉武帝时期达到鼎盛阶段,其中当时担任乐府"协律都尉"的李延年对此功不可没。李延年的乐府创作,注重对民间音乐的传承,注重对外来音乐的借鉴,注重对文化意识的突破,对汉乐府的兴盛繁荣做出了杰出贡献。  相似文献   

2.
李延年"性知音,善歌舞"的音乐天分受到汉武帝的器重,被任命为协律都尉,成为"乐府"音乐最高负责人。本文将秉承着与李延年有关的重大音乐事件,以史为据,较为客观地展现李延年对民族间的音乐交流所作出的重大贡献。  相似文献   

3.
王旭 《兰台世界》2014,(2):99-100
李延年“性知音,善歌舞”的音乐天分受到汉武帝的器重,被任命为协律都尉,成为“乐府”音乐最高负责人.本文将秉承着与李延年有关的重大音乐事件,以史为据,较为客观地展现李延年对民族间的音乐交流所作出的重大贡献.  相似文献   

4.
曾皓 《兰台世界》2014,(3):75-76
西汉宫廷音乐家李延年的名号以一首《佳人曲》响彻古今,他凭此曲深受汉武帝的重用,掌管西汉乐府多年。在宫廷音乐的创作道路上,他兢兢业业,丰富了西汉宫延祭祀、仪仗等活动的配乐,也促进了中国古代音乐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西汉宫廷音乐家李延年的名号以一首《佳人曲》响彻古今,他凭此曲深受汉武帝的重用,掌管西汉乐府多年。在宫廷音乐的创作道路上,他兢兢业业,丰富了西汉宫廷祭祀、仪仗等活动的配乐,也促进了中国古代音乐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乐府诗在汉武帝时是最强盛的一个时期。其间,李延年对乐府诗和音乐指挥理论作出了极高的贡献。本文旨在介绍李延年其人其事,探究《佳人歌》的来龙去脉,总结李延年的音乐成就和影响,客观地对李延年作出评价。  相似文献   

7.
郭益欣 《兰台世界》2014,(2):144-145
乐府诗在汉武帝时是最强盛的一个时期.其间,李延年对乐府诗和音乐指挥理论作出了极高的贡献.本文旨在介绍李延年其人其事,探究《佳人歌》的来龙去脉,总结李延年的音乐成就和影响,客观地对李延年作出评价.  相似文献   

8.
乐府诗作为一种诗体的名称,是由汉代专门掌管音乐的一个官署名称——乐府而来的。汉代人把当时由乐府机关所收集和编录的诗篇称为"歌诗",魏晋六朝时,人们才开始称这些歌诗为"乐府"或"乐府诗"。刘勰的《文心雕龙》在文体分类上,除《明诗》、《辨骚》以外,还分立出《乐府》一篇。梁太子萧统的《昭明文选》在对所选录的诗文分体分类时,于“赋”、“诗”、“骚”之外也另立了“乐府”一门.从此以后,在中国古典诗歌中便有了“乐府”或“乐府诗”这一门类和名称了。  相似文献   

9.
编钟音乐是宫廷音乐和宗教音乐的共同体。中国自夏商开始,就已经十分注重对既有之音乐艺术的教学和传承,并相继出现了成均、大司乐、乐府等重要的音乐教学机构,大大促进了传统民乐的绵延发展。  相似文献   

10.
李延年组织搜集了大量的民间乐歌并对其进行了加工整理,这使当时的民间乐舞也得到了广泛而久远的流传。可以说,李延年对汉代音乐风格的形成及我国后期音乐素材及创作的发展都作出了卓越贡献。  相似文献   

11.
《出塞》是汉横吹曲曲调,郭茂倩《乐府诗集》“横吹曲辞”题解引《晋书·乐志》曰:“李延年因胡曲更造新声二十八解,乘舆以为武乐,后汉以给边将,和帝时万人将军得用之。魏、晋以来二十八解不复具存,而世所用者有《黄鹄》等十曲。”《出塞》属于李延年造的新声二十八解中流传至魏晋的十曲。  相似文献   

12.
华夏音乐“主声”汉代乐府之沉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汪浩 《兰台世界》2015,(9):98-99
汉代乐府音乐是继先秦《诗经》后出现的又一次中国古代音乐的大汇集。具有雄才伟略的汉武帝改建乐府,推动了乐府音乐的繁荣。面临内忧外患严峻形势的汉哀帝不得已裁撤乐府,却客观上促进了乐府音乐与民间音乐的融合。  相似文献   

13.
中国诗坛上旷古绝伦的伟大诗人李白以其精妙的诗句赢得"诗仙"的美誉。古体乐府是李诗的重要组成部分,李乐府以其丰富的语言资源和奇特的语言风格跨越古今,征服当世,从而成就了这位千古"诗仙"。"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是李乐府语言最为突出的特色,随手拈来皆经典,既朴实又豪华,通俗中蕴含典雅。从李乐府的用典、叙事和表达中,亦可窥见其语言的自然、飘逸和雄奇之风,展现其成为最伟大诗人和"诗仙"的原因。  相似文献   

14.
汉武帝刘彻是一位极具音乐才情的帝王,其在位期间扩建乐府,扩充了俗乐工作的专门机构,有力地促进了俗乐的传承发展;重视音乐人才,将全国各地民间音乐人才挑选到乐府机构,从事音乐收集、整理和创作工作,促进了俗乐的繁荣。  相似文献   

15.
洪烨 《兰台世界》2014,(6):65-66
汉武帝刘彻是一位极具音乐才情的帝王,其在位期间扩建乐府,扩充了俗乐工作的专门机构,有力地促进了俗乐的传承发展;重视音乐人才,将全国各地民间音乐人才挑选到乐府机构,从事音乐收集、整理和创作工作,促进了俗乐的繁荣。  相似文献   

16.
西汉乐府职能新考——兼述减省乐府之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汉乐府不仅管理着音乐,还负有管理舞蹈、百戏的职责,乐府负责朝廷典礼以及娱乐场合的歌舞音乐杂戏的采集、改编、演出工作,是综合性的表演艺术管理部门.乐府还负责在上林苑组织、承办招待外使和归降夷狄的大型演出活动.乐府大量演四夷乐与俗乐以及举办大型招待外使夷狄的演出活动,使郑声施于朝廷"且"民力屈,财用竭",这是西汉朝廷减省乐府的政治和经济原因.  相似文献   

17.
北宋音乐家郭茂倩世袭清正廉洁之家风,不仅政绩出众,而且以极高的音乐造诣推动着宫廷音乐和民间音乐的发展。他编撰的《乐府诗集》、《杂体诗》等音乐、文学史料为中国古代音乐艺术的进步作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18.
《宋书·乐志》在著录歌诗的时候,虽然没有记载完整的乐谱,却别具心裁地运用了以字记声等特殊方法,务求从歌辞、音乐两个方面全面保存历代乐府歌诗的原始面貌,让后人得以窥见汉魏六朝乐府歌诗的某些音乐要素和表演细节,在传世典籍中堪称首创,具有极高的文献价值。  相似文献   

19.
宋代是中国封建社会历史上承上启下的转折时期,与之相适应的是,音乐艺术文化也同样处于转折阶段。郭茂倩是这一音乐阶段的重要代表人物。他通过多年音乐和诗歌研究,编撰而成了在中国音乐史上占有重要历史地位的《乐府诗集》。  相似文献   

20.
《宋书·乐志》在著录歌诗的时候,虽然没有记载完整的乐谱,却别具心裁地运用了以字记声等特殊方法,务求从歌辞、音乐两个方面全面保存历代乐府歌诗的原始面貌,让后人得以窥见汉魏六朝乐府歌诗的某些音乐要素和表演细节,在传世典籍中堪称首创,具有极高的文献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