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新生代农民工是因当前中国经济社会高速发展和城乡二元社会结构长期存在而形成的一个特殊群体。和第一代农民工相比,"新生代农民工"具有诸多特征,其中最突出的一点是他们希望成为城市的正式成员,但社会却还没有做好接受他们的准备。在这种情况下,部分"新生代农民工"犯罪,主要在于社会的不公正、相对剥夺感的产生以及社会性歧视等。预防和控制"新生代农民工"犯罪,应在充分认识"新生代农民工"的群体特征、社会地位、犯罪原因的基础上,从铲除诱发其犯罪的根源和土壤着手。  相似文献   

2.
改革开放至今,中国的城乡二元结构不断被打破,农民工不断流向城市谋求生存。随着第一代农民工年龄逐渐老化,第二代农民工开始加入城镇化的进程,成为新一代城市产业工人的主力军。新一代农民工是中国青年群体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具有第一代农民工的一些特点,但是又不同于父辈,虽然已经适应了经济层面上的城市生活,但依然是城市"陌生人",无法成为正式的城市公民。研究新生代农民工如何融入城市,必须重视和了解在新生代农民工进入城市后如何适应并在城市中生存下去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城市流动儿童的边缘化问题及其消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城市化与工业化的推进,流动儿童成为继农民工之后的第二代城市移民,由于其自身的特殊性日益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家庭经济、政策与制度、社会排斥等问题使流动儿童陷入了地域、心理、教育的边缘化.国家政策制度的完善、流入城市的接纳和流动儿童的主动融合,可以阻止他们边缘化趋势的加剧,进而促进他们生活质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4.
国家针对农民工子女义务教育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很大程度上解决了农民工子女义务教育的问题,提高了他们的个人素质和文化水平。现有的教育政策和制度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农民工子女后义务教育的"断裂",现有的政策在一定程度上强化了农民工融入城市社会自身条件的先天性不足。因此,注重农民工子女后义务教育公平和加快发展职业技术教育,是新生代农民工城市融入的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5.
<正>一.新生代农民工的定义农民工是改革开放进程中成长起来的一支新型劳动大军,是我国现代产业工人的主体和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力量,很多农民特别是"80后"和"90后"的农民在外出打工后,既不能在城市落户,又不愿回到农村务农,这一群体形成了"新生代农民工"。"新生代农民工"或称第二代农民工,是相对于第一代农民工而言的,主要指出生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和九十年代新一代的农民工  相似文献   

6.
他们,指的是农民的孩子。现在的农民,除了村干部、种植养殖专业户、老弱病残这屈指可数的儿类人之外,几乎没有谁再死守着几亩土地不挪窝了。他们长年累月,或者趁着农闲,到或远或近的城市务工。务工的时候,他们被这个社会称作农民工。条件好的农民工,会把他们的孩子带在身边;条件不好的农民工,会把他们的孩子丢在乡下。  相似文献   

7.
在我国城市化进程中,城市学校教育正面临着诸多挑战。对当下挑战固然需积极应对,然而对"农民工二代如何融入城市社会""城市家庭教育力何以保持"城市学校怎样取信于家长与社会"等深层挑战同样值得关注。本文基于城市化先行国家正反经验的分析,提出城市教育面对这些深层挑战的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8.
张红 《教师》2013,(7):25-26
流动适龄儿童进入城市以后,其主要入学途径有三种:一是进入公立学校插班借读,与城市儿童一起接受义务教育;二是进入私立学校就读;三是进入农民工子弟学校读书。本文依托教育部课题【11YJA840016)】"流动儿童城市生活和学习适应性问题的社会学研究"的研究工作,根据课题组要求,对湖南省长沙市几所公立小学流动儿童学习适应性问题进行了调查和访谈  相似文献   

9.
<正>一、引言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农民工背井离乡到城市打工。为了生存,大多数农民工只好把孩子留给老人监护或者寄养他人,于是在广大农村中出现了一个新的群体--留守儿童。近年来我国经济发展脚步不断加快,就业岗位呈现供不应求的趋势,外出务工的队伍不断壮大,留守儿童这一群体数量逐年递增。全国妇联近日发布的《我国农村留守儿童、城  相似文献   

10.
正"留守儿童"是父母双方或一方外出到城市打工,而自己留在农村生活的孩子们。他们一般与自己的父亲或母亲中的一人,或者与上辈亲人,甚至父母亲的其他亲戚、朋友一起生活。随着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涌向城市,而且每年进入城市的农民工人数也在呈递增趋势,"留守儿童"的数量也越来越大。在农村任教多年,对近年出现的"留守学生"进行了长期观察,发现他们由于家庭监管不到位、社会不良因素的影响,使他们在心理品质、学习生活上都有各种各样的问题,影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关于城市农民工问题的研究综述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刘芳 《西北师大学报》2005,42(1):120-124
城市农民工问题是社会各界关注和研究的热点。本文针对近几年来有关城市农民工问题的研究状况进行了分析 ,内容涉及到城市农民工的概念和属性、群体状况、社会保障、流动影响、越轨和犯罪、解决对策等 ,在总结其研究特点的基础上 ,也提出了一些有待深化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城市农民工群体内部的代际分化已经形成,新生代农民工成为农民工群体的主力军。这一群体在城市社会的融入过程中形成了自己的特点,即目标明确,但困难重重;幸福感增强,但幸福指数不高;行为消费更倾向于城市化,但支出增加;法律意识增强,但维权意识有待提高;受教育程度提高,但专业技能培训不够;创业热情高,但失败率也高。因此,要加强新生代农民工城市社会融入的对策研究,实现他们由城市"边缘人"向城市市民的转化期盼。  相似文献   

13.
当前,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有大批的农民进入城市打工,由于户籍制度、经济因素等诸多限制.多数农民工没有能力将孩子带到城市读书。只能将孩子留在农村,于是就产生了"留守儿童"这(?)特殊群体。目前。农村留守儿童人数众多。据有关部门统计.目前中国农村留守儿童有近2000万人,且呈增长的趋势。他们缺少父母引导、关爱和教育.已经成为一个需要予以高度重视的弱视群体。半数以上的留守儿童不能和父母生活在一起。更为重要的是.超过半数的留守儿童不能和父母中的任何一方在一起生活。他们只能与祖父母、外祖父母或者其他亲属在一起生活。这些成了"留守儿童"的  相似文献   

14.
农民工在城市缺乏密切有效的政治组织依托,政治权利空乏,政治利益微弱,他们在城市的政治参与状态明显"失衡"。虽然近几年我国重视并赋予在城市的农民工以政治自由和平等权利,但农民工在城市的政治参与仍不顺畅。我们需要通过创新社会管理,加强法律援助制度建设,增强农民工参与城市政治的公民主体意识,完善人大代言机制,以及拓展多样化的政治参与形式,改善进城农民工的政治参与,为加快农民工市民化进程提供有力的保障。  相似文献   

15.
城市对农民工而言,犹如"围城",其便利性、优越性吸引农民工主动进城参与城市建设;同时,其发展中的消极因素又逼迫农民工"逃离"城市。农民工贩毒问题实质上是对中国改革开放过程中城乡差别发展的自我纠偏与调节。城乡差别严重到一定程度,将不仅是诸如涉毒等工具性犯罪事件频发,还可能引发大规模的群体性事件,直接影响社会稳定。  相似文献   

16.
目前,我国1亿多外出就业劳动力中,过半是1980年后出生的新生代农民工。然而,在这个庞大的群体和城市建设主力军中,超过六成的人,对自己务工的城市缺乏归属感。近日,在南京召开的首届全国农民工社会工作服务创新研讨会上,农业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副主任赵长保介绍,调查显示,与上代农民工相比,新生代农民工首次外出务工的年龄明显降低,80后农民工首次外出务工的平均年龄为21岁,而90后农民工的首次外出务工年龄,平均仅为18岁。这些年轻的农民工,虽然身在城市,但是他们却从不觉得自己是个"城里人"。  相似文献   

17.
统筹城乡发展视野中的城市农民工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家庭承包经营责任制是城市农民工产生的制度前提,农村劳动力过剩以及农业比较效益低等因素促使农民走上进城"淘金"路.农民工不但为城市繁荣做出了贡献,对于农村的发展也功不可没.但农民自身的素质决定了农民工完全融入城市生活需要较长的过程,二元社会结构下的户籍制也将农民工拒之于"城市人"门口之外,因此城市农民工成了城市边缘人.变"城市边缘人"为"城市人"具有重要意义,因为富裕农民必须减少农民,城市化是现代化必经的一个环节;让"边缘人"成为城市人也是国家长治久安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18.
"流动人口"、"农民工"是当今中国的常用词.有这样一群孩子,他们还嗷嗷待哺时,父母就远离故土,到遥远的城市打工谋生.由于长期亲情缺失和管理真空,留守儿童在生活、学习和心理等诸多方面存在不同程度的问题,严重影响他们的健康成长和发展.  相似文献   

19.
农民工子女初中毕业后希望继续在城市升学,普通高中是他们的首选。但目前很多城市放开普通高中教育的时机尚不成熟,因此尝试开放城市中等职业学校,将为农民工子女就读创造有利条件。在分析影响农民工子女选择城市中职的主要因素的基础上发现,通过提高中职教育质量,拓宽中职升学渠道等方式,使城市中职适应农民工子女初中后的升学需求,可以有效增强其对农民工子女的吸引力。  相似文献   

20.
大学生"农民工"作为一新兴群体,他们的规模不断增大,引起了社会普遍的关注.文章通过调查了解大学生"农民工"的工作生活状况,分析影响大学生"农民工"融入城市困境的因素,并提出一些建议,以促进解决大学生"农民工"的城市融入问题,推进城市建设和社会稳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