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这两天学到很多东西,昨天晚上很多老师谈了很多一线的情况,受益不小。今天想谈三个问题:第一、超教育而言教育。我们今天已经无法就教育而谈教育了,必须超越教育而谈教育问题。我为什么提出这样一个命题呢?去年我和北大的志愿者一起作了一件事:为教育界前辈高仁山先生出文集,建墓立碑。高仁山先生是蔡元培时代的北大教育系主任,也是中学教育  相似文献   

2.
党和政府一直对民族地区的教育事业采取“优先发展”、“重点扶持”的政策,其中包括民族高等教育的优惠政策。有学者根据近年来对这一问题的研究,指出了我国民族高等教育优惠政策面临的新问题及解决的对策。我想用人类学的研究方法来谈少数民族高等教育的几个问题。我谈这样三个问题:一是民族高等教育中的教育公正问题;二是高等教育中的“预科”问题;三是贫困地区大学生无力承担大学教育费用的问题。关于民族高等教育中的教育公平问题。我国对少数民族的优惠政策,到底是谁的优惠政策?到底是依据什么标准来制定的优惠政策?民族地区教育优惠政…  相似文献   

3.
在中学教育中,思想政治课的特殊地位和作用,还没有被充分认识。不少学校只从追求升学率的角度对思想政治课提出要求。这种状况既影响着这门课程作用的发挥及其改革,也影响着整个中学教育质量的提高。应该怎样具体地认识思想政治课在中学教育中的特殊作用呢?我想谈一点自己的感受。首先,从指导学生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上看它的作用。学校思想政治工作的中心内容是“四有”  相似文献   

4.
编辑同志: 为了共同办好我们自己的刊物,使这块园地开放出更芬芳美丽的花朵,这里,我想提出几点建议: 一、希望今后发表“老教师话当年”、“老教师今昔谈”等类文章,以便我们年轻教师从中得到启发。二、经常发表文章,对某些问题进行探讨,如:“怎样把语文课教成语文课?”“怎样上好作文课?”“怎样上好政治课?”“怎样上好生产劳动课?”等等。三、经常介绍教研组活动和学生课外活动小组(兴趣小  相似文献   

5.
2006年10月召开的中国共产党十六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这个决定的通过,使和谐社会成为全国上下谈话的热点,同时也给我们从事教育工作的教师提出了新的课题,课堂教学应注重情感的投入,通过和谐课堂达到政治课教学高效之目的。一、重情感投入建和谐师生关系是改变政治课不良现状的必然要求长期以来由于部分师生认为:小学政治课是副课,初中政治课是开卷考试,从而使学生产生了政治课没什么学的,教师产生了政治课难教这样难堪的局面。为改变这一现状我想借创建和谐社会这一大的环境,从创建和谐课堂、注重情感投入人手,显现政治课教学以人为本的原则,突出政治课教学的人文性。比如  相似文献   

6.
职业中专政治课是对学生进行政治思想教育,提高道德觉悟的重要阵地。由于种种原因,职业中专政治课教学却存在着不少问题。笔者想就在教学中遇到的几个主要问题及应采取的对策谈一点粗浅的看法。  相似文献   

7.
思想政治课教学的艺术,多姿多采,不胜枚举。这里,我想着重谈谈思想政治课教学的收尾问题。一堂课结束后,其收尾工作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关系到新知识的巩固,学生能力的培养以及学习兴趣的提高,诚如“豹尾”之威,使学生体验到思想政治课“言虽尽而意无穷”。几年来,笔者在这方面做了些有益尝试,现抛砖引玉,以祈指导。  相似文献   

8.
中考政治实行开卷考试为初中思想政治课的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体现了当前素质教学的要求,有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那么开卷考试后,如何深入开展课堂教学的改革,构建新的教育平台,我想谈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以人为本,充分发挥思想政治课的德育功能在闭卷考试模式下,受到中考指挥棒的制约,传统的思想政治课教学在教学观念上存在两大误区:首先是过分注重教师的主导作用,忽视学生的主体作用。一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总是一讲到底,不是教师的“教”服务于学生的“学”,而是学生的“学”服从于教师的“教”。在这样的课堂上,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被压抑了,学习兴趣丧失了。其次是片面认为  相似文献   

9.
岳珂 《考试周刊》2010,(31):166-166
一 时事教育是思想政治课的重要组成部分。利用时事课对学生进行时事政策教育是一条不可或缺的途径。但是,我在教学中有这样的体会:如果能在日常的思想政治课教学中贯穿时事政治教学,将时事教育寓于思想政治课教学,或者能在活动、  相似文献   

10.
姜大源 《江苏教育》2012,(18):11-12
我想先提三个问题:建立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是国家意志吗?建立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是规律使然吗?建立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是基于规律使然的国家意志吗?什么意思呢?如果国家意志不符合规律它是短命的;如果规律使然,没有变成国家意志,那它就是纸上谈  相似文献   

11.
蚯蚓的视力     
学生能否自信 ,关键来自于教师的正确教育 ,来自于教师是否信任学生 ,教师的人格是进行教育的基石。李也是一名初一学生 ,他上课表现极为不好 ,散散漫漫 ,或者来点恶作剧 ,或者低头窃窃私语 ,我该怎么对待他呢 ?我想从生物课的特点———实验性入手。在上“环节动物门”一节时 ,我提出这样一个问题 :蚯蚓有视力吗 ?并且发动学生去查资料、做实验。学生纷纷响应 ,但李也无动于衷。我走到他面前 ,拍拍他的肩膀 ,说 :“我相信你也能行。”李也用疑惑的目光看看我。第二节上课 ,李也用明亮的眼睛告诉了我他的答案。刚坐下 ,他就举起了手 ,愉快地…  相似文献   

12.
曾经有位教育家说过这样一句话:"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推动人们求知的一种力量。要想学生学好英语,兴趣的培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呢?下面谈我的几点做法:  相似文献   

13.
关于学习和贯彻我省《托幼工作人员职业道德规范》问题,我想谈如下三点。首先,谈谈《职业道德规范》的重大意义何在? (一)这是党对教师的要求和希望。胡耀邦同志曾向教师提出三条要求:一要有比较渊博的知识,二要认真研究掌握教育规律,三要有高尚的道德品质和崇高的精神境界。这三条要求是很高的,对此,每个  相似文献   

14.
董旭午 《教书育人》2011,(28):34-35
常有人问我:你为什么总是写不完地写呀?我怎么就写不出什么东西来呢?怎么回答好呢?准确的回答应该是:我的大脑几乎没有闲着的时候,为学生,为教学,为教育,总是在思考着学生,反思着自己。为什么非要这样呢?我想,这可以归结为三个关键词:情结、爱心和信念。  相似文献   

15.
曾经有位教育家说过这样一句话:"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推动人们求知的一种力量。要想学生学好英语,首先是兴趣的培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呢?下面谈我的几点做法。  相似文献   

16.
一次初中历史优质课比赛,上课内容是“红军长征”。有一位选手曾经提出了这样的问题作为课后思考题“:中国工农红军一定要这样长征吗?”这个问题的提出遭到了大多数评委和老师的反对。在这里,我不想具体探讨“中国工农红军一定要这样长征吗”这个问题,但我的确想探讨历史教育的  相似文献   

17.
<正>理想的语文教育是什么样子?语文教育的内涵是什么?众说纷纭。我觉得,语文教育的核心应该是指向生命的发展,提升人的素养,助人成长、使人成"人"。或者可以这样说:语文,是使人自由的课程。卢梭在《社会契约论》开篇就说:"人是生而自由的。"但是事实上,由于社会的原因和自身的原因,一个人要想真正获得自由并不  相似文献   

18.
贵刊1993年第10期刊登了尚辉英同志的《关键是怎样改革》一文,对目前思想政治课教材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看法,值得我们探讨。谈思想政治课教材改革,笔者认为,我们首先应该在这样一个问题上达成共识,即思想政治课不同于其他学科,它重点强调的是对学生进行教育,而其他学科重在知识性。因  相似文献   

19.
读了报刊上董加耕的事迹以后,我想到了一个问题:究竟应该怎样教育我们在校的学生学习董加耕,确立革命的志向,将来参加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在我们的学校里对于这一问题,是有不同的理解的,有人认为:“过早地在毕业班学生中向学生提出到农村去,会使学生思想混乱,学习质量下降。”我想,难道不在学生中提出下农村的问题,不向他们提出做一个普通劳动者,只谈学习、升学、作专家,学生的思想就会不混乱了吗?学习“质量”就会上升了吗? 为了今后更好地使在校学生懂得从事社会主义农业建设的重要意义,我在和我校到东辛农场劳动的学生们接触中,跟他们一道讨论了这样的问题:今后学校如何向同学们进行参加农业生产这一教育,是早讲好呢,还是迟讲好呢?是只对考不取的学生讲好呢,还是对所有的学生都讲好呢?请他们作回答。同学们都根据自己参加劳动的亲身体会,谈了许多要早讲,要向  相似文献   

20.
乙:向你请教一个问题。胡裕树主编的《现代汉语》(增订本)第407页,有这样一个 例句:“如果没有氧,光有氢,或者没有氢,光有氧,都不能搞成水。”编者是作正 面例子(三重复句)来举的,可我总觉得它有点儿别扭,你说,这是为什么?甲:不瞒你说,我也有这个感觉。我想,问题是不是出在动词“搞”上?假如我们把 “搞”换成动词“合”,会不会好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