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中华民族现代的姓氏多达11939个。汉民族百个大姓占其总人口的87%。白氏占百个大姓中的第七十三位。黄河流域白氏源于秦将白起。白氏因有唐代大诗人白居易而氏族显赫。《白居易家谱》成书于北宋太平兴国年间,是研究白居易的重要献。  相似文献   

2.
白居易云:“感人心者,莫先乎情”.(《白氏长庆集·与元九书》)情感是写作的灵感,著名的散文大师朱自清的散文之所以令人心醉,文章的情感起到了重要作用.情感在文学创作中的作用可以说是无法否认的,但是,象应用文这类文体的写作是否也需要情感呢?  相似文献   

3.
新郑是白居易的出生地、童年生活地,启蒙教育地,也是白氏宗族栖息地,居易祖母薛氏寄埋地;新郑是影响白居易最早的故园,给白居易留下清晰、美好、持久的印象。  相似文献   

4.
新郑是白居易的出生地、童年生活地、启蒙教育地,也是白氏宗族栖息地、居易祖母薛氏寄埋地;新郑是影响白居易最早的故园,给白居易留下清晰、美好、持久的印象。  相似文献   

5.
新郑是白居易的出生地、童年生活地、启蒙教育地,也是白氏宗族栖息地、居易祖母薛氏寄埋地;新郑是影响白居易最早的故园,给白居易留下清晰、美好、持久的印象。  相似文献   

6.
白居易思想丰富,创作成就巨大,一直以来是唐代文学研究的热点.本文对<白居易论稿>一书作了全面而中肯的评价.认为此书对白氏进行了全面深入的研究,守正以出新,以接近其时文学文化之原生态,细密梳理,抉发隐微,阐释其丰富的蕴含,涉及到了其时的社会文化生态、白氏的思想情感、艺术成就等,是专精与博约的高度统一,能够全面把握白居易的成就,注意将作品与作家及其所处时代的紧密联系,注意文史哲的兼顾与融通,体现了很好的学术规范.  相似文献   

7.
一白居易在文学史上的地位,是同中国古典诗歌的现实主义传统密切地联系在一起的。现行的几部文学史,之所以把他称为“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或“继杜甫之后最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主要是因为他以自身的文学实践,为继承和发展我国古典诗歌的现实主义传统作出了杰出的贡献。而白氏同元稹一起倡导的新乐府运动,以及他所创作的以《新乐府》、《秦中吟》为代表的饱含着悯怀疮痍、关心民瘼的激进民本主义思想的讽谕诗,无疑是标志  相似文献   

8.
白居易是新乐府运动的倡导者,提倡"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同时白居易是一名多产的诗人,其文集《白氏文集》共收录诗文近4000篇。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他将自己的诗作分为闲适、感伤、讽谕、杂  相似文献   

9.
战后日本白居易研究概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拙稿的目的在于向贵国学界介绍二次大战后日本学者研究白居易的概况。其对象基本上是从一九四五年九月到一九八七年十二月发行或者发表的单行本与杂志论文。下面分类依次加以论述。读者请注意,关于《白氏文集》给与日木文学、日本文化的影响方面的研究,这里不论。Ⅰ关于校勘的工作战后日本白居易研究中最大的成果是校勘《白氏文集》工作的进展。为了论述的方便,先把《白氏文集》的成书过程与主要的版本的特点略说一下。  相似文献   

10.
笔者曾经在一篇文章中提出白居易思想转变发生在卸拾遗任之际的观点。傅先生著文指出,卸拾遗任的说法是常识性失误。本文根据白氏诗文,论证这一说法有事实依据,指出白氏自己已经把担任拾遗与自己的思想和创作联系在了一起,认为讨论白氏思想转变,只有把这种转变与他担任拾遗、卸去拾遗的经历结合起来,才有可能说得清楚。文章的结论是:卸拾遗任的说法能够成立。  相似文献   

11.
理学宗师朱熹之经学与其文章之学的关系,尚未引起足够关注。他在奏疏的写作中时常引用《尚书》经文,除了利用《尚书》的劝谕功能影响帝王,还通过对经文的阐释,引导帝王接受自己的理学体系。与北宋儒者不同,朱熹十分注重阅读经书的主观感受与趣味,并在文章中传达、显现这种趣味。在记、序这两种文体的创作中,朱熹或阐发经义以提升立意,或反思学习经书的方式,或重绘经典传承的学术谱系,使其文章具备了深刻的学术内涵。  相似文献   

12.
李德裕的政论文以独特的艺术风格魅力,在古代散文发展史上倍受许多文学大家的关注和推崇。他的文章以才情为文,关注晚唐社会的诸多现实问题,风格尚实,具有很强的现实性,同时,他的散文创作追求阳刚之美,气势充沛,风格雄健,是一位很有特色的散文家。  相似文献   

13.
鲁迅,可谓"一代之杂家",杂家乃其本色,杂学乃其当行,其杂学的知识背景深深地影响了他的杂文创作。其杂文的观念、杂文文体的多样化、及其杂文区别于他人杂文质素的"个人性",都与其丰赡的杂学学养紧密相关。杂学的志趣决定了鲁迅的文化气质,使得鲁迅成为有史以来杂文领域内创造这种文体的大宗师。  相似文献   

14.
鲁迅,可谓“一代之杂家”,杂家乃其本色,杂学乃其当行,其杂学的知识背景深深地影响了他的杂文创作。其杂文的观念、杂文文体的多样化、及其杂文区别于他人杂文质素的“个人性”,都与其丰赡的杂学学养紧密相关。杂学的志趣决定了鲁迅的文化气质,使得鲁迅成为有史以来杂文领域内创造这种文体的大宗师。  相似文献   

15.
鲁迅十分重视为杂中的类型形象命名,他为人物命名的手法堪称为一种艺术,在鲁迅的杂中,人物名称不只是简单的代号,它和人物的内在本质有着密切的联系,我们往往可以通过名称去认识人物。  相似文献   

16.
归有光的散文,相较于前代和同时代的散文家的作品,出现了很多新变因素,如:受心学的影响而将描写生活琐事的题材引入用以载道的古文中;体制日趋短小灵活,在文中突出了情、真、趣的审美特质。而这些新变因素,或直接影响了晚明小品文,或者由于历史的必然趋势,而在晚明小品文中获得了进一步发展。由归有光的散文到晚明小品文,反映了传统散文的转向与自我突破,对颠覆古典审美理想,起到了一定的启发作用。  相似文献   

17.
苏雪林早期的散文,思想立场新旧杂糅.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形势的变化,其散文创作也发生了变化.一方面反思战争,控诉日寇侵略行径;另一方面又表现出陈旧的"忠君"思想.而晚年散文大多回忆自己的人生经历,对于人们了解晚清以来的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了解20世纪中国知识分子不同的人生选择和心路历程,具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张裕钊不仅是中国近代颇有影响的文学家,而且也是桐城派发展史上重要的文章学家.张氏与其师友及门人的论文书信,多有关于文章学的论述.但迄今为止,尚少有人就此问题予以深入、全面的考察.张氏的论文书信,集中体现了他的文章学思想:倡导“萧疏暗淡”的文风;为文主张以“意”为主,而以“辞”、“气”、“法”辅之;注重声调,并提倡“因声求气”.考察张氏论文书信中的文章学观,既有利于我们探索其文章学思想的形成原因,又有利于我们看到其文章学对桐城诸贤的继承与超越,还有助于我们对从姚鼐到曾国藩再到张裕钊的这一文章发展史进行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9.
哲学与诗性的交融构成王兆胜散文书写的关学特性,细腻独特的美感体验和宽厚慈爱的道德感悟,闪烁着对天道人心的沉思与追问的亮色。散文以敬畏自然和仁爱众生的美学情怀显现自我的艺术风格。  相似文献   

20.
数学教学不能主要依靠教师的教,而更应重视学生的学.只有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思维创造活动.才能真正理解和掌握知识,激发兴趣,培养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