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杨东宝 《内江科技》2014,(6):85-86,77
随着对中高渗油藏的不断开发,常规油藏储量已渐渐不能满足经济发展需求,特低渗等非常规油藏开发越来越受到重视。为进一步提高特低渗油藏采收率,开展了水驱后注氮气、氮气/水交替驱和氮气/微球交替驱实验,主要研究了特低渗油藏注氮气开发的提高采收率效果,并优化了氮气的注入方式和注入参数。实验结果表明:对特低渗油藏,水驱后注氮气可进一步提高原油采收率,氮气转注时机越晚,提高采收率效果越差,优选氮气注入时机为无水采油期结束-产水率30%;气/液交替驱时,交替周期越多,提高采收率效果越好,交替驱最优气液比为1:1,最优氮气注入方式为氮气/微球交替注入。  相似文献   

2.
杨文新 《内江科技》2011,32(8):126-127
由于低渗透油藏渗透率低、开发效果差,采收率低(平均20%左右),本文研究了低渗油藏的启动压力梯度、应力敏感性等特征,开展了注水、注CO、注、气水交替等不同提高采收率方式室内实验,结果表明,单一的驱和水驱后的气水交替方式提高低渗透油藏采收率最高,同时在矿场进行了气水交替先导试验,并取得较好的效果。2N2CO2  相似文献   

3.
《内江科技》2018,(3):100-102
致密油藏是目前开发的热点,但由于其渗透率很低导致采收率一直不高。而CO_2驱是致密油藏提高采收率的有效方法,通过实验研究CO_2驱替对采收率影响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设计了多组实验,通过改变CO_2的速率改变其流态,实现不同的致密岩心的驱油效果,并运用流体在多孔介质中雷诺数对气体渗流流态进行判断,探究了非线性渗流过程中CO_2的注入速率、注入体积以及雷诺数等对致密油藏采收率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为改善Y油藏的水驱开发效果,开展了氮气泡沫驱提高采收率数值模拟研究。根据该油藏的地质条件,建立三维地质模型。在历史拟合的基础上,对氮气泡沫调驱注采参数进行了优化设计。本文通过CMG-STARST M模拟器运用机理法建立起一个两相、5组分模型来研究氮气泡沫相对水驱对采收率的提高作用。通过数值模拟优化得出的得到最佳开发方案:氮气泡沫段塞0.35 PV+水气交替段塞0.3 PV+水驱,注液速度为740 m3/d,气液比0.8~1.2,起泡剂浓度0.35%~0.4%。该油藏通过氮气泡沫驱技术可以较好地改善注水开发效果,达到降水增油和提高原油采收率的目的。  相似文献   

5.
引言油藏的开采,会造成地层压力下降,需注水保持油层压力,提高油田采收率。在油田注水开发过程中,不同油田需注不同水。由于注入水与地层原油长期接触,其结果将引起地层原油物理性质发生变化。本文就是把不同含量、不同矿化度的水注入地层原油中,探讨注入水对地层原油泡点压力、气油比、体积系数及黏度等参数的影响及变化规律。这些变化规律,对于改进中、高含水期的开采技术及油田的调整、动态分析及水动力学的计算等都是不  相似文献   

6.
田鑫 《科技通报》2015,(3):93-96
为了认识氮气泡沫调驱技术的微观机理和封堵性能影响因素,指导矿场调驱实施工作,采用微观仿真模型、填砂管模型及人造岩心,对氮气泡沫调驱体系进行了室内实验研究。结果表明,氮气泡沫调驱的微观机理主要为气泡顶替机理、液膜破灭携油机理和负压泄流机理。影响封堵性能的主要因素是气液比、渗透率和注入速度。气液比为1∶1时封堵效果最好,封堵能力随着渗透率的增加而增大,并在达到某一渗透率时达到极值;封堵能力随着注入速度的增加而增大,并在达到某一临界速度时增幅趋于平缓。  相似文献   

7.
冯茜 《内江科技》2011,32(10):126-127
本文针对胜利油田低渗透油藏开发中存在的注水压力高、注水难、欠注严重、产能下降快、储量有效动用程度低的问题.研制出一种叹聚醚表活剂/低碳醇复合活性体JYZZ-1,通过降低表面张力和油水界面张力及快速溶解近井带残余油的协同复合作用.可以显著提高水相渗透率、实现降低注入压力.增加注水量,最终达到提高采收率的目的实验结果表明.在岩心中注入JYZZ-1活性荆体系.可以不同程度地降低注入压力,最好情况可以达到60%以上  相似文献   

8.
针对陈家庄油田陈25北原油粘度高的特点,开展了聚合物+地障碍低张力活性剂+降粘驱油剂的降粘复合驱油配方体系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设计的降粘增效聚合物驱油体系在陈25油藏条件下体系粘度35.3 mPa·s,动态降粘率90%。利用数值模拟进行了方案优化,确定了(0.22%聚合物+0.4%降粘驱油剂)和(0.22%聚合物+0.3%低张力活性剂)交替注入的最优注入方案,预计比水驱可提高采收率10.4%,增加可采储量68.3×10~4t。  相似文献   

9.
苏国军 《内江科技》2012,(12):65-67
阿尔及利亚某油田经过多年开采,平均采收率已经达到43%,为探索提高采收率方法,在油田选择试验区开展了注富气混相驱先导试验,矿场试验获得了成功,提高采收率效果明显。但是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对于地下驱替进程的判断和适当的转注水时机,难以把握。本文着重从混相驱提高石油采收率机理,结合阿尔及利亚某油田注烃混相驱试验成果,论述油井产出组分变化与地下驱替进程对应关系。在浅层低压特高含水油田进行注富气混相驱时,如果在注入期间出现监测C3+C4组分和C3+C4/C1这两个指标的拐点,说明注入气发生突破,可以停止注入或转变驱动方式。  相似文献   

10.
陈东升  姜红 《内江科技》2011,32(7):117-118
针对胜利油田出砂严重的细粉砂岩油藏的油井,应用了有机硅改性酚醛环氧树脂稳砂剂。通过固砂性能评价实验证实其与石英砂的粘结力比阳离子聚丙烯酰胺等几种高分子聚合物水溶液与石英砂的粘结力高8倍多;该稳砂剂的2.5%水溶液固结细粉砂的能力强,出砂率仅为0.03g/L,对岩心的伤害较轻,伤害率为13.4%。通过对比使用不同浓度和不同注入体积的稳砂剂溶液对天然岩心的油水相渗透率影响实验,证实岩心油相渗透率影响较小,水相渗透率降低较明显,发现了其具有一定的控水功能;在胜利油田一些细粉砂岩油藏的12口油井,用3%~5%的该树脂水溶液处理近井地带,处理半径约为2m,均获得成功。  相似文献   

11.
周翠苹  尹秀玲  吴松芝 《内江科技》2011,32(8):130+139-130,139
濮城沙一下油藏1995年底含水98%,进入水驱废弃油藏阶段,针对其高温高盐的油藏特点,2008年选濮1-1井组开展CO/水交替注入先导试验,取得了一些成果。在国内外调研的基础上,围绕水驱废弃油藏CO/水交替驱提高采收率目的开展了储层、夹层、微构造、CO混相驱数值模拟、室内实验等方面研究,充分论证注CO驱效果评价。22  相似文献   

12.
目前,注烃气提高采收率(EOR)是我国许多油田已经进入注水开发后期,高含水油藏常用的一种提高采收率方法。注烃气提高采收率方法包括注烃气混相驱和非混相驱两种。注烃气混相驱是将较轻的碳氢化合物注入油层形成混相驱的一种提高采收率方法而在具备气源的条件下,如何更好,更准确确定混相的最小压力,是为后期注气开发提供技术支持的一个保障,本文将介绍利用细管实验法结合某油田油藏特点,实例介绍确定最小混相压力的过程。  相似文献   

13.
肖缇  熊钰  孙安培 《内江科技》2013,(6):70-71,73
牙哈凝析气藏属常温、常压高含凝析油量凝析气藏,采用循环注气开发,开发中回注气量受西气东输影响而减少,出现地层压力下降快、气油比快速上升、底水推进加快、局部水淹严重的情况。本文针对其出水特征,采用了多种方法研究该气藏的水侵动态,为制订下一步的防水、控水措施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4.
  科等 《内江科技》2014,(4):114-116
<正>在有水气藏中,水的流动状态决定了气井产能方程的形式。水在砂岩气藏中通常为层流流动,以此为基础,本文推导了水服从达西流动、气服从非达西流动的有水气井二项式产能方程。分析了不同水气质量比对IPR曲线的影响,供给边界半径、表皮系数对气井无阻流量的影响,不同水气质量比或者不同井底流压下,含水饱和度随渗流半径的分布。通过分析得出:水气质量比越小,气井的产量越高;合理地减小井距,改善井底附近的地层,都将增大气井的产  相似文献   

15.
张东 《内江科技》2013,34(1):142+149
宝中凝析气藏初期进行衰竭式试采,由于该气藏具有地层低孔低渗、地露压差小、凝析油含量高等特征,生产短时间内地层压力大幅度下降,地下反凝析现象严重,为了提高采收率和综合经济效益对该区块进行循环注气保压开采先导性试验,通过指标预测,分析该试验开发效果。  相似文献   

16.
润湿性是描述两种非混相流体对同一固体表面的附着程度。在油气田开发中,很多学者研究了润湿性对毛管压力、相对渗透率、初始含水饱和度、采收率以及岩石电阻率的影响。据Wagner和Leach(1958)年报道:在水驱过程中调整润湿性可以提高驱替效率。1967年,Froning和Leach在Clearfork和Gallup进行了现场实验,验证了通过改变润湿性来提高采收率的可行性。在最近的理论研究中,李克文和Firoozabadi提出如果孔隙介质的润湿性能从非气润湿到气润湿的转变,那么气藏的产量可以大大提高。并且在试验中证实里气润湿反转可以油气田提高采收率。但在煤层气开发中,至今还没有应用这项技术,所以本文将探讨气润湿反转提高瓦斯(煤层气)开采效率方面的应用可能性。  相似文献   

17.
杨悦 《内江科技》2012,(9):59-60
针对延长裂缝性油藏的储层非均质特点,采用Waring Blender法,筛选出一种适合该类油藏特点的新型氮气泡沫体系:0.5%UCJ9+0.15%HPAM,泡沫发泡体积为576mL,半衰期达到1548s。通过岩心流动阻力因子评价实验,优选出的氮气泡沫体系注入参数为气液比3:1,注入速度3mL/min,注入时机为低含油饱和度。氮气泡沫驱油性能评价结果表明,筛选出的氮气泡沫体系能在水驱油的基础上提高采收率24.8%,应用效果显著,表明该氮气泡沫调剖体系适用于裂缝性油藏提高采收率。  相似文献   

18.
王淘  阙晓辉 《内江科技》2013,(2):136-137,157
通过参考大量国外页岩气勘探开发实例,筛选并界定了六项地质选区评价参数。页岩气藏是具有超低渗透率、无圈闭,自然压力低,开发难度大,技术要求高,通常无自然产能,采收率较低,单井产量低,在形成产能之前一般都需要进行压裂。因此,页岩气藏产能与常规气藏相比,有其特殊复杂的影响因素。本文分析了矿物组成、吸附气含量、裂缝分布、地层压力、主裂缝导流能力对页岩气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当前,三次采油技术是老油田原油开发可持续发展的主要技术手段之一,三次采油可以大幅度提高原油采收率,其特点是高技术、高投入和高产出,投入产出比较高,具有较高的经济效益。三次采油技术应用当中,追求提高采收率值与追求经济效益是一对矛盾,很难取舍。本文提出了驱油剂效率的概念,根据概念采用驱油剂的投入产出比这个分析模式,分析了影响驱油剂效益的因素:原油价格、驱油剂价格、采出液处理价格、采出液含水率及注入采出液量等,思考了提高三次采油驱油剂效益的方法。  相似文献   

20.
为进一步提高特高含水阶段的采收率,本文通过对现场取芯资料和小井距矿场试验进行分析,并对国内外注水开发实践进行调研,发现注入水波及范围内,由于各部位之间冲洗倍数不同,造成注水冲洗强度的差别很大。在主流线部位,注水冲洗强度很高,在分流线部位,注水冲洗强度低。因此,对于高含水油田,在注入水波及范围内提高其冲洗强度对于提高注水采收率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