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现行高级中学课本《平面解析几何》(甲种本)的《教学参考书》中有三道题的解法值得完善。 1.第110页习题八第2题:“取经过焦点F且垂直于准线l的直线为轴,推导抛物线的标准方程”。《教学参考书》上答案是“抛物线方程是x~2=2py(p>0)”。这种解答遗漏了一个抛物线方程x~2=-2py(p>0)。原因是只考虑点在y轴的正半轴上,却忘记了焦点也可在y轴的负半轴上。 2.第111页第8题:“过抛物线y~2=  相似文献   

2.
高二新编教材(试验修订本·必修)数学第二册(上)133页(该书倒数第2页),复习参考题八B组第5题是: 两定点的坐标分别是A(-1,0),B(2,0),动点满足∠MBA=2∠MAB,求动点M的轨迹方程。40年来,这道题经历了如下的变化:原出处是1963年版高中平面解析几何课本,后出现在上世纪70年代末期高中数学教材中;90年代中期编写的数学课本《平面解析几何》(必修本),将此题删除;2000  相似文献   

3.
1.问题在人民教育出版社高级课本《平面解析几何》(全一册)P102有这样一道题: 过抛物线焦点的一条直线与它交于两点P、Q通过点P和抛物线顶点的直线交准线于点M,求证:直线MQ平行抛物线的对称轴. 此题证明可以参考《平面解析几何》相应教学参考书P91-92.  相似文献   

4.
在高中课本《平面解析几何》(统编教材)第6页,有这样一道例题: △ABC中,AO是BC边上的中线(如图1),求证:该题课本上采用解析法证明.现给出两种平面证法。  相似文献   

5.
现行高中《立体几何》(必修)教材中有两道题的答案是不完全的,现给出正确答案.1.P92第9题:半径是4cm 的球面,被一个平面截得的截面半径是2cm,求所截得的球冠的面积.《立体几何教学参考书》给出的答案为16(2-3~(1/2))πcm~2,这是不完全的.我们知道(教材定义的):球面被平面所截得的一部分叫做球冠.即一个球面被平面截得同底的两个球冠,而  相似文献   

6.
本对河北省96年普通高中毕业会考试题中的一道平面解析几何题进行了讨论,认为此题应有四种解法。  相似文献   

7.
题目已知抛物线的焦点在F(a,b),焦点到准线的距离是p,轴的方向和y轴的方向相同,求它的方程。(统编高中数学第二册第173页,复习题六,第35题)。此题,又被六年制重点中学高中数学课本《解析几何》(平面)所选用。(第154页,复习参考题三A组第7题)笔者认为《教学参考书》(全日制十年制学校高中数学第二册《教学参考书》人民教育出版社)中所给的答案是不妥的,特提出商榷。  相似文献   

8.
现行高中课本《平面解析几何》全一册(必修)P100第14题,即点M与点F(4,O)的距离比它到直线x+5=0的距离小1,求点M的轨迹方程.该题有以下两种解法:  相似文献   

9.
高中《解析几何》(甲种本)P159练习中有这样一道题:已知一条直线上两点M_1(x_1,y_1)、M_2(x_2,y_2),以分点M(x,y)分M_1M_2所成的比λ为参数,写出参数方程。“教参”在P158给出的答案是:  相似文献   

10.
一、(本题满分12分,每空1分)把答案写在题中横线上空白处,不要求写出演算过程. 1.在平面解析几何中,极坐标方程ρsinθ=1表示的曲线是__. 2.在平面解析几何中,过P(1,1)点与曲线x~2-xy+2y~2-2=0相切的直线方程为__. 3.在平面解析几何中,参数方程  相似文献   

11.
《平面解析几何》(全一册)(人教社1990.10版)1.9节的例2是一道典型的例题。原题是:  相似文献   

12.
数学是最能体现一个人的思维能力,判断能力、反应敏捷能力和聪明程度的学科.数学直接影响着国民的基本素质和生活质量,良好的数学修养将为人的一生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高中阶段则应可能充分反映学习者对数学的不同需求,使每个学生都能学习适合他们自己的数学.一、高中数学课的设置高中数学内容丰富,知识面广泛,将有:《代数》上、下册、《立体几何》和《平面解析几何》四本课本,高一年级学习完《代数》上册和《立体几何》两本书.高二将学习完《代数》下册和《平面解析几何》两本书.一般地,在高一、高二全部学习完高  相似文献   

13.
题:已知地球运行轨迹是以长半轴a=1.50×10~8km,离心率e=0.0192的椭圆,太阳在椭圆的一个焦点上,求地球到太阳距离的最大值与最小值(人教版《平面解析几何》P.80第8题)。  相似文献   

14.
向量与解析几何的结合分为两大类,一类是用向量作为工具和方法来解决解析几何题,另一类是直接在题目中出现平面向量的面孔。纵观近几年高考新课程数学试题,不难发现,向量与轨迹、直线、圆锥曲线等综合问题交叉渗透,融合自然,令人赏心悦目。以平面向量为背景的解析几何题正成为命题热点。  相似文献   

15.
《平面解析几何》课本第69页第15题:一条线段AB(|AB|=2a)的两个端点A和B分别在x轴和y轴上滑动,求线段AB的中点M的轨迹方程。  相似文献   

16.
高中课本《平面解析几何》第191页第6题是:“已知四边形一组对边的平方和等于另一组对边的平方和,求证:两条对角线互相垂直。”其逆命题就是初中课本《几何(第一册)》第223页第2题。 有些刊物曾刊登它在证明平面内两线垂直的应用,并将其推广到空间四边形,为解决线线、线面垂直问题增添了一条途径.笔者读后,深受启发。今作了进一步的探索,得到了如下更一般的结论: 定理1 在平面四边形ABCD中,若AC、BD夹  相似文献   

17.
《立体几何》教材中(甲种本p34、10题,乙种本p31、9题)有一道题:“求证:两条平行线和同一个平面所成的角相等.”教学参考书中的解答不够严谨.因为教参中只就直线和平面斜交的情况进行了证明,但直线还可能在平面内、与平面平行、与平面垂直,均应根据定义加以说明.笔者的证法如下:  相似文献   

18.
章少川 《数学教学通讯》2012,(Z1):38-47,110,112
本专题包含两个板块:必修2的《平面解析几何初步》和选修1的《圆锥曲线与方程》.其中直线方程是本专题的基础部分;圆与方程是高考常考的内容;圆锥曲线与方程则是本专题的核心内容,也是高考能力考查的重点内容,尤其是直线与圆锥曲线的位置关系更是每年高考的热点与难点.在高考试卷中解析几何常设置两到三个客观题和一个主观题,分值在25分左右.在近年高考试题中,注重考查解析几何与向量、函数、不等式、三角等知识的交汇问题;重视探索型等综合问题的考查,对运算能力的要求则有所降低.  相似文献   

19.
注:本试卷各题全答.答案必须在答题纸上填写.注意:每题只可填写一个答案;若填写两个或多个答案,则该题不给分.本试卷各题占分相等.答案错误,不另扣分.1小时完卷.本试卷共设60题.试卷内的插图未必依正确比例绘成.指引:回答以下两题(1和2)时须参考下表.表内资料显示四种植物的一些特征:  相似文献   

20.
高中《平面解析几何》第99页有这样一道题: 题 过抛物线y~2=2px的焦点的一条直线和这抛物线相交,两个交点的纵坐标为y_1、y_2,求证:y_1y_2=-p~2。 教学参考书(人民教育出版社)上的解答如下: 设过焦点的直线为y=k(x-p/2)(k≠0),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