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近来,电视屏幕和报刊上频频出现中国火箭成功发射“神舟”四号宇宙飞船及“神舟”四号凯旋的镜头和大篇幅的新闻报道,激起了人们对“航天”这个神秘天疆的特别关注。 1957年10月4日,前苏联成功地发射了世界上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从此,人类进入了一个崭新的空间时代,新闻报道也拓展到了一个全新的领域。 1970年4月24日,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开始遨游太空,从而揭开了我国航天新闻报道的序幕。经历过那个激动人心时刻的人们,心中都定格着这样一个镜头:卫星发射当天,人们聆听着收音机里的“东方红”乐音,举行了盛大的游行。在如潮水般涌动的人群中,套红的人民日报“号外”成为大家竞相争读的新闻“大餐”。 此后,我国自行研制的一颗颗通信卫星、返回式卫星、气象卫星、资源卫星、导航定位卫星、海洋卫星相继升空,“亚星”、“澳星”、“铱星”等外国卫星也由我国的“长征”系列火箭顺序送入预定轨道。空间探索多一项成果,航天新闻报道便向前迈进一步。经过30多年的发展,航天新闻报道已从单一到多元,从平面到立体,从纸质到网络,随着航天技术的发展逐渐从稚嫩走向成熟。  相似文献   

2.
飞龙送珠 1986年2月1日。四川西昌。实用通信广播卫星预定在晚八时后发射。缀满灯光的发射塔架,拥抱着一枚乳白色的巨型火箭。卫星安放在火箭顶部。远远望去,象一条衔珠待飞的长龙。三天前,传来美国航天飞机“挑战者号”在发射升空时发生爆炸,机毁人亡的消息。我们都震惊了。心头不免罩上一片阴影。我问一位专家:“我们这次发射有把握吗?”“有把握!”他的回答干脆而又自信。这次发射用的运载火箭是我国自制的“长征三号”。这是一种三级巨型火箭。1984年我国第一颗同步通信卫星,用它送上了天。今天,它将再显神威。此刻,我与来自首都和各地的记者们等侯着这个时刻的到来。  相似文献   

3.
1)1991年 ,摩托罗拉公司倡导 ,多家公司参加 ,成立“铱”公司 ,后称“铱”世界通信公司。2)卫星设计、研制 ,历经6年。3)用美波音公司“德尔它”火箭、俄国“天顶号”火箭、中国“长征”火箭使约70颗“铱”卫星发射入轨 ,其中有数颗失效。至1997年底基本发射完毕 ,进行测试。4)1998年11月1日全面投入正式运营。手机供应商不能及时批量供应 ,有技术问题 ,用户数增长一直远低于计划发展数。股票曾涨至72美元多。5)系统设计容量以百万用户计 ,计划1999年底发展用户60万。到1998年底 ,仅得用户3000…  相似文献   

4.
亚洲卫星公司成立于1988年2月,是第一个面向亚洲地区服务的区域性卫星公司,总部和测控站设在香港。亚洲卫星公司是由中国国际信托投资公司、香港和记黄埔有限公司及英国大东电报局合资组成的一个跨国公司。亚洲卫星公司的第一颗卫星──亚洲1号已于1990年4月由中国长征3号火箭发射成功,轨道位置定位于东径105°该卫星的发射成功使中国跨入了国际卫星的发射市场。亚洲卫星1号是第一颗亚洲区域性广播通信卫星。发射后仅一年,其全部24个36MH2带宽的C频段转发器就出租一空,使用的国家和地区包括香港、中国、巴基斯…  相似文献   

5.
1957年——前苏联发射世界上第一颗人造卫星“斯普特尼克”1号;1958年——美国第一颗卫星“探索者”1号发射成功;1960年——一枚R-16火箭在位于苏联哈萨克斯坦共和国境内的拜科努尔航天中心爆炸,造成91人死亡;1961年4月12日——俄罗斯宇航员尤里·加加林成为进入太空第一人;1961年5月5日——美国首次成功进行亚轨道飞行,宇航员是艾伦·谢泼德;1961年5月25日——约翰·F·肯尼迪总统宣布在十年内将人类送上月球的目标;1962年——美国首次成功进行轨道飞行,宇航员是约翰·格伦;1967年1月——在卡纳维拉尔角进行模拟发射时,“阿波罗”1号飞船…  相似文献   

6.
卫星技术是火箭和电信两门科学的复杂综合体。1945年,美国工程师、科幻作家亚瑟·C·克拉克(Arthur C.Clarke)就曾提出过发射通讯卫星的设想,并且描绘了通讯卫星的大致轮廓。从1957年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升空,到1982年为止,已有2000余颗绕地球轨道或太阳系其他轨道高运行的卫星发射升空。通讯卫星是为通讯传播服务的宇宙轨道飞行系统。第一颗实验性通讯卫星“回声Ⅰ号”(EchoI)是于1960年由美国国家航空和航天局(NASA)发射的。而在此之前,科学家们曾为无线电信号的大范围传播作过不少研究。  相似文献   

7.
当加加林飞上太空时,中国的第一枚火箭试射成功:当美国人登上月球时后9个月,中国成功发射自己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今天.“神六”使中国在世界航天“第二集团”中坚定地站在前列。  相似文献   

8.
<正>本书完整呈现了钱学森真实而传奇的一生。书中单独特设“原音呈现”效果,让读者能够身临其境重温“东方红一号”卫星升空的伟大时刻,更能听到钱学森关于“中国人也能造导弹”和“一生中的三次激动”的真实声音。同时,涵盖火箭、导弹、人造卫星、航天等众多知识点,读者在欣赏之余更能从书中获取新知。  相似文献   

9.
2005年12月28日清晨5点19分(格林尼治时间),哈萨克斯坦境内拜科努尔航天发射场,由欧洲航天局主持的“伽利略”卫星定位系统首颗实验卫星顺利发射升空。虽然“伽利略”系统首批两颗实验卫星并不包括在该计划的30颗正式卫星之列(它们主要用于技术测试),但其发射标志着“伽利略”计划开始进入实施阶段。  相似文献   

10.
三下深泽     
在我台新举办的"卫星发射台"特别节目中,先后"发射"(广播)了深泽县的三颗"卫星".这是一次比较集中的,连续的报道.第一颗"卫星"是"深泽县赵八庄打并班创造八小时打一眼机井的奇迹";第二颗"卫星"是"乘卫星、驾火箭,连创新纪录,罢吕村和南张庄打井班超过了赵八庄",第三颗"卫星"是"打井卫星光芒四射,深泽县二十小时消灭虫害".发射这三颗"卫星"对全省提前实现机井化,对当前各项工作都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我参加了这三颗"卫星"的发射工作,现在我来谈谈自己的体会.  相似文献   

11.
速读     
《中国新闻周刊》2010,(48):18-18,20,22,24
焦点 中国成功发射第7颗北斗导航卫星 北京时间12月18日凌晨4时20分,中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将第7颗北斗导航卫星成功送入太空预定轨道。  相似文献   

12.
本文详细介绍了我国卫星广播发展之路,对于研究我国电子媒介的发展有十分重要的参考价值。我国于1970年发射成功第一颗科学实验卫星,1984年发射成功第一颗试验通讯卫星,1988年发射成功第一颗实用通讯卫星。到1993年底,通过租用、购买和我国自行发射的卫星,全国电视人口覆盖率已达82.1%,广播人口覆盖率达到76.3%。1994年底,我国将发射自行研制的大容量通讯卫星一东方红3号。九五期间将使用Ku波段卫星。届时中国的受众将能够享受到更多更好的电视和广播服务。  相似文献   

13.
2007年10月24日18时05分,中国自主研制的第一颗探月卫星“嫦娥一号”升空并发射成功。围绕着这个可以载入中国伟大复兴史册的大事件的前前后后,是媒体对她的热烈关注及激情报道,是一场场擂台对垒般的新闻大战,也是一道道丰盛美味的新闻大餐。如今大战硝烟已散,然大餐滋味犹存——盖因所有报道皆白纸黑字留在此间。事后对此作一解构,当为有益的业务探讨,  相似文献   

14.
5月30日18点正,运载“中卫一号”卫星的长三乙火箭点火,一举发射成功! “中卫一号”是由中国东方通信卫星有限公司购买、经营的一颗通讯卫星。该卫星由美国罗克希德 马丁公司设计制造,是90年代研制面向21世纪的最新产品。“中卫一号”有等效36MHZ C频段和Ku频段转发器各24个,设计寿命15年以上。该卫星将定点在东经87.5度。“中卫一号”卫星将覆盖我国本土、南  相似文献   

15.
柏健 《新闻前哨》2007,(12):30-31
“第一现场”的价值 10月24日18时05分,我国首颗探月卫星嫦娥一号一飞冲天,成功奔向深空,中华民族千年之奔月梦想正一步步演为眼前现实。那一刻,举国欢腾,全球关注。25日,这一重大新闻事件无疑成为传媒的最大热点和焦点。  相似文献   

16.
太空之吻     
11月1日5时58分07秒,中国“长征二号F”遥八运载火箭在洒泉卫星发射中心载人航天发射场点火起飞,将“神舟八号”飞船发射升空。13分53秒后,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总指挥常万全宣布:“神舟八号”飞船发射任务圆满成功!至此,  相似文献   

17.
广播电视卫星以地面电视台无可比拟的优越性,吸引着各国政府和广大的电视观众,近几年来,世界各国纷纷发射试验广播电视卫星或者广播电视卫星。1974年,美国最早发射了“应用技术卫星——6”,进行多频段的电视广播试验;加拿大于1976年发射了“通信技术卫星”,用12,000兆赫频段进行电视广播试验;日本于1978年也发射了试验广播电视卫星;印度利用美国的“应用技术卫星——6”,进行了为期一年的教育电视广播试验;苏联发射“荧光屏”静止通信卫星,实际上是一颗实用的广播电视卫星,它使全国特别是西伯利亚及远东地区的电视信号覆盖问题,得到了解决。没有发射广播电视卫星的国家也纷纷制定计划,或者购买,或者自己研制。如千岛之国的印度尼西亚,狭长如带的智利,南亚各国以及国土毗邻的西欧各国,都准备发射广播电视卫星。德国和法国合制的广播电视卫星“交响乐”,将于1983年投入使用。“广播电视卫星热”已在世界范围形成。  相似文献   

18.
代表团在中国展馆“西昌卫星发射场”模型下观赏火箭点火成功的情景  相似文献   

19.
今年1月23日日本成功地发射了第一颗运营的BS—2号广播卫星。事实上,这是世界上第一颗直接广播卫星。直接广播卫星与普通广播卫星基本不同的是,它将电视节目直接发送到电视用户。日本本土电视用户只要备有盘形天线和与其配套的转换器及调谐器,即可直接收看从卫星上发送的节目,而不再需要通过电视发射台接受发射讯号。  相似文献   

20.
李敏 《新闻实践》2007,(12):31-32
党的十七大胜利闭幕后,传媒的目光又齐刷刷地投向西昌卫星发射基地,我国自主研发的第一颗探月卫星"嫦娥一号"于10月24日成功发射。浙江在线新闻网站派出记者现场采访此盛事。作为一种尝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