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 毫秒
1.
马晓鹏 《大观周刊》2012,(45):172-172
近年来脱离市场基础条件的房地产价格呈现出非理性增长,已经成为当前社会的热点。针对房地产领域出现的问题,国家出台了一系列相关的宏观调控政策,其中房地产价格调控是最具有影响力,最关键的因素。本文从房地产业的现状入手,对房地产价格调控进行界定,通过分析目前我国房地产价格调控方面的问题,尝试提出几点完善意见。  相似文献   

2.
引言:正当人们还疑虑“国六条”能否落实的时候,更猛烈也更加具体的房地产调控政策接踵而至。这次调控政策的出台,是人们记忆里最为具体、态度最为强硬的一次。于是,2006年5月30日,在该政策发布后的第二天,昆明市场上80%的房地产开发商及相关代理服务机构纷纷召开紧急会议,开始研究及学习这一政策。同时,昆明多数大众媒体均以头条的形式报道了该《意见》。 这一细则将给昆明房地产市场带来多大影响?对购房老百姓带来哪些好处?开发商又将如何应对新政下的楼市?本期“观点”我们将为您全面解读该政策,且听各方声音。[编者按]  相似文献   

3.
近日推出的2012年“网友最关心的两会议题问卷调查”显示,在十大调查话题中,房地产调控以占总投票数14.92%的比例成为关注度第一的话题。由于与民生和经济的极大关联,房地产调控位列网民最受关注的话题显然在情理之中。当然,人们最关注的应该还是房地产调控的未来走向。  相似文献   

4.
政府调控房地产的底线究竟在哪?房价多少才算调控到位?对于这些问题,人们始终如罩云雾中  相似文献   

5.
董文娟  程怡 《大观周刊》2011,(34):90-90
房地产业如今已经成为热门行业,大家也极为关心房地产价格的升降,自2003年房产价格飞速上涨后,房地产价格一直高居不下,给社会带来很大问题,出现一大批“房奴”,国家对这一问题不断采取措施进行调控,本文着重就国家房地产政策效果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6.
2012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房地产市场调控处于关键阶段。我们坚定不移地加强房地产市场调控,确保调控政策落到实处、见到实效。要继续搞好房地产市场调控和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严格执行并逐步完善抑制投机、投资性需求的政策措施,进一步巩固调控成果,促进房价合理回归。加快建设城镇住房信息系统,改革房地产税收制度,促进房地产市场长期平稳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7.
《中国新闻周刊》2006,(29):10-10
这是中国政府对房地产调控开出的又一剂药方。根据国税总局规定,自8月1日开始,中国国内居民在进行个人二手房转让时,所得收益须按照“财产转让所得”项目缴纳个人所得税,税率为20%。  相似文献   

8.
媒体     
1《财经》2011年3月14日双轨房难局从去年底到今年初,房地产市场调控力度不断加强,相关政策措施引发争议亦属空前。1月26日,国务院公布新一轮房地产调控政策(新国八条)  相似文献   

9.
来自有关部门的信息显示,2006年第一季度,各地的土地需求量是计划的3倍多。与此相映成趣的是,今年头5个月,全国国土资源部门共立案土地违法案件涉及的土地面积同比上升了近20%。土地的供给与房地产发展的矛盾,已成为此轮地产调控中的焦点议题。  相似文献   

10.
最近,国家房地产调控力度很大。表哥炒房多年收益颇丰,前不久他卖掉了手上的大部分房产,想转移到美国去炒房。听了这话我笑了起来。  相似文献   

11.
疯狂的房地产市场终于引来密集而强有力的行政调控。其中最为重要的是4月17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国务院关于坚决遏制部分城市房价过快上涨的通知》,即10号文件。  相似文献   

12.
随着我国房地产事业的迅速发展,房屋产权交易档案的数量与日俱增,而且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房屋产权档案具有准确、完整、真实、来源广、区域性强、数量大的特点,在新形势下,它能够为房地产经济和整个国民经济发展服务。国家不断出台房地产调控政策和相关法规。利用房屋产权档案,  相似文献   

13.
备受关注的房产税,迟迟未能推出,显示出政府在房地产调控上的两难心态;既要抑制京沪广深等地房价快速上涨,又不能过度打压这一支柱产业以免殃及经济全局。  相似文献   

14.
楼市     
新政出台,楼市可迎拐点 在国务院推出一系列打压房地产的重拳之后,又颁发了“新国十条”。此次“新国十条”调控力度被业界认为是史上最大的楼市宏观调控政策,严厉程度10年内罕见,而第3套房停贷政策是迄今为止最为严厉控制房价上涨的措施。深圳、上海、北京纷纷出现投资客抛盘,  相似文献   

15.
四月以来,从国家到地方接连出台一系列房地产调控政策,来抑制投机胜炒房行为,这无疑给一路高歌猛进的房地产市场打了“退烧针”。北京、上海、杭州、温州等城市的房产交易量随之锐减,价格方面也开始松动。这一轮的房产新政在打击虚高房地产价格的同时,也给媒体提供了大量的新闻报道机会。客观、理性地报道房产新政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16.
中国正迎来“前所未有”的房地产严厉调控措施。但是,此番严厉的调控能否起到预期之效,仍尚待观察。一个纠结此处的问题是,如果中国的房地产业仍然被视为一项拉动经济发展的行业政策,而不是向土地的政府垄断、地方的财政扭曲和中国的住房保障政策等一系列根本问题上下手,则这轮调控之刀所刺中的,可能不是盘根错节的诸种病根,而仅是房地产投资这只坐大的老虎。  相似文献   

17.
在强调行政调控的同时,加大税收的杠杆作用.将构成此次地产调控的主要特色[编者按]  相似文献   

18.
《中国新闻周刊》2006,(42):16-16
从推出“国六条”到现在已有约半年,但中国的房价依然在高位运行。据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统计局最新调查显示,三季度全国70个大中城市新建商品住房销售价格同比上涨6.70。据《第一财经日报》报道,国务院对房地产调控的情况“不是很满意”,相关部门压力“也比较大”。  相似文献   

19.
芜湖新政的闹剧可能发生在很多二三线城市。本轮房地产调控是否松动,不是一座城市能回答的问题自从2012年2月9日芜湖市房产新政公布之后,芜湖市政府上上下下的官员都很紧张。此次新政由于对"刚需"进行"免税、补助、落户"三重鼓励,瞬间被视为"顶风作案",而遭到强烈质疑。正当外界对芜湖的"地产新政"议论纷纷之时,2月12日晚,芜湖市政府新闻  相似文献   

20.
徐稳 《大观周刊》2012,(33):94-94
我圆的房地产“新政”政策从2008年开始拉开了序幕,坚持住房市场化的方向.把房地产市场的发展落实在民生与住房的消费性上,加大中低位价住宅的建设等。此次“新政”的理论基础是住房政策的公共性,房地产业发展的可持续性:“新政"的最主要效应是使房价回归理性,以消费市场为主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