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陕北札记     
(一)关于“圣地”大半个世纪以来.人们习惯于称延安为“革命圣地”。一提“圣地”.便令人肃然起敬,从心里涌起一股神圣感.还不免要产生这样的联想:如潮水般涌动着的人群.他们的灵魂向“圣地”飞翔,在“圣地”凝聚.并由此得到纯洁、得到提炼、得到升华。  相似文献   

2.
谢纳 《记者摇篮》2004,(10):42-42
随着新闻事业的飞速发展.新闻媒体“舆论监督.群众喉舌”的功能不断强化,得到公众的广泛支持和喜爱。但是从近年来发生的震惊全国的“张君案”和“马加爵案”的报道中,我们也发现.部分新闻媒体从业人员法律意识淡薄.“新闻审判”的现象在报道中时有发生,既危害了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的发展.也妨碍了依法治国观念在公众中的普及。  相似文献   

3.
在中央高度重视“三农“问题的背景下.传媒聚焦“三农”问题,关于“三农”问题的报道频频出现在广播、电视、报刊上,形成了“三农”问题中央热、地方热和媒体热的局面.在百度搜索中输入“三农”可得到138万多篇相关文章。(2005.4.4)  相似文献   

4.
选择“二手”,往往就是选择一份从容.得到的是一份舒缓的心境.也得到一种格物之后的把握。[编者按]  相似文献   

5.
李世清 《记者摇篮》2004,(10):15-15
今年初.抚顺电台推出了一个崭新的广播节目——“行风热线”。这个节目以主持人访谈的方式,邀请政府部门主管领导谈如何深入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促进廉政建设,端正行业作风。通过电台“行风热线”这座桥梁,人民群众在生产、生活中遇到的一些难题难事得到了解决。  相似文献   

6.
陈华 《网络传播》2005,(12):44-45
近年来.以网络媒体为宣传主体的“网上行”活动在各地得到了积极实践,这种由地方党委宣传部门主办,由国务院新办公室支持和指导,集中地方优势宣传资源.发挥网络媒体群体力量,联合传统媒体,运用网络传播手段,跨媒体、跨地域,集中宣传地方.服务于地方经济建设的“网上行”活动.正在成为中国网络媒体承担构建和谐社会重任的有效形式。  相似文献   

7.
上次说了央视春晚开门的事,这次想说说春晚“拒绝”问题。据年初媒体曝料说.牛群最终被春晚“甩了”,原因是“他的表演技巧没有得到剧组的肯定”,而且双碰上今年剧组拒绝“问题明星”参加,所以上春晚之事才彻底没戏。  相似文献   

8.
现代化进程使得民族性文艺总是在“传统与现代”、“现代性与民族性”、“全球化与民族化”等二元对立的边缘徘徊。新中国成立以前,民族性文艺基本上处于自生自灭的状态。新中国成立以后,民族性文艺事业在政府.各民族人民群众和各民族文艺家的共同努力下.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为保护民族性文艺,促进民族性文艺的发展,国家制定了种种发展少数民族文学艺术的政策措施。在民族性电视文艺工作方面.国家民委.广播电影电视总局(部).文化部、中国文联共同举办了多届少数民族题材电视艺术”骏马奖”。文化部.国家民委、广播电影电视总局举办了多届全国少数民族“孔雀奖”声乐比赛。无疑,这些工作意义重大,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相似文献   

9.
《档案与社会》2005,(5):44-46
档案,封建社会深藏于石室金匮之中,普通百姓是没有资格看到的。即使在建国初期,档案的神秘性仍然使档案“躲在深闺无人识”,每每谈起,都给人以神秘莫测之感。而今,“高深莫测”的档案却大大方方地走进了普通百姓的生活中.为他们的致富奔小康发挥着应有的作用。这一点,五原县和胜乡的农户档案可谓独树一帜,不但得到了自治区档案局的肯定.也得到了国家档案局的认可。  相似文献   

10.
李毅 《档案时空》2006,(1):44-44
王宏坤1955年被授于上将军衔,这位出生在湖北麻城的将军.多次申请“降职”.且得到毛泽东的多次批准,在党内、军内传为佳话。  相似文献   

11.
电视媒体“短信互动”模式的失范与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曹飞 《声屏世界》2005,(1):13-14
“参与”“互动”让手机短信在广电传媒着实“火”了起来。短信让受众真正体味了参与节目的互动感,也让媒体得到了真正的实惠。但短信的滥用与短信使用中的欺骗性及已显现的博彩性质.应引起有关部门的重视,应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以规范市场.让媒体的短信业务健康有序地发展。  相似文献   

12.
释梦之外.“泛性论”——即人的一切行为都可以从“性”中得到解释——是关于弗洛伊德又一个影响广泛又争议激烈的话题.而上世纪八十年代.弗洛伊德在中国之所以那么热,是因为处于思想解放初期的几亿中国青年一起对他“意淫”[编者按]  相似文献   

13.
评奖,在影视界已经够多了,多得有点令人目眩,还要提议没什么“艺德奖”,凑的哪门子热闹?我的回答是:现买生活中商还个必要.多,井不意味着就没有疏漏,就不再需要发展.在影视界还奖那奖遮天蔽曰的今天,上海仍“隆重推出”了“明星特别奖”和“不受欢迎的十大明星”评选活动,并得到了众多观众的赞许,也是一个有力的佐证.该压缩的要压缩,该发展的还要发展,这也算是辩证法吧.现在的奖顶众当,但“艺德”却付诸阙如,评来评去,几乎都是评演技,评作品。谁演得像,谁说得好,谁就可以得奖。可以当明星,习以称王称家,称“帝”称…  相似文献   

14.
为锻造一支政治强、业务精、纪律严、作风正的新闻队伍.揭阳电视台新闻部按照上级部署,深入开展“三项学习教育”活动和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通过学习教育.全体采编人员的理想信念进一步坚定,职业道德水平得到进一步提升,工作作风和风有新的改进.坚持党性原则、落实“三贴近”要求的自觉性进一步增强.推动了新闻舆论引导水平的提高。  相似文献   

15.
电视新闻面向少儿的尝试唐书林1995年10月1日,上海有线电视台创办了面向少年儿童的新闻节目《“小小”看新闻》。这个电视新闻的“少儿版”,突破了长时期以来我国电视新闻以成年人为主要收视对象的单一模式.这一改革,颇受小观众青睐,也得到社会各界赞同.当今...  相似文献   

16.
9月5日,浙江卫视新闻中心三档全新栏目——《新闻早点》、《新闻快报》.《新闻超视》先后登场.以崭新的面貌亮相荧屏.接受观众手中遥控器的检验。节目开播以来.观众普遍反映,改版后的节目.无论是节目内容、表现手法、主持人状态.还是与观众的互动,都让人“耳目一新”.新节目得到了观众的认可。《新闻超视》短信互动量每天都有大幅增长.短短几天已是“数以千计”。  相似文献   

17.
“幸福就像一只蝴蝶,在被人追求的时候.总是无法捕捉得到的。但是如果你安静地坐下来.它就可能栖息在你身上。”  相似文献   

18.
提问的艺术     
洪燕 《新闻前哨》2003,(1):23-23
在日常采访中,我们常常碰到这样的情形:有时,记者盯住一位被采访者,反复问他不愿意回答的问题,搞得双方都很尴尬;有时,记者拐弯抹角问来问去,始终不能得到自认为满意的回答,失望之余还责怪被访者头脑不灵活、不能理解采访意图;有时,记者把采访意图说出来后,干脆告诉被访者:“你必须这样说,你就这样说”......新闻同行们往往自嘲这样的采访是“诱供”和“逼供”。这当然不会是愉快的采访,更不是成功的采访。出现这种局面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呢?细想起来还是记者被自己的采访意图缚住了手脚,形成一个思维定势。那么,如何…  相似文献   

19.
孙力 《声屏世界》2005,(12):49-51
变传统的“三轮驱动”为“四轮驱动”.新的战略构思让《安徽广播电视报》在市场竞争中重获生机,做大做强。品牌经营、整合报纸、经营媒体,理论来源于实践,又在实践中得到升华,《安徽广播电视报》在实践中力行。[编者按]  相似文献   

20.
天津是杂耍名家荟萃之地,在上世纪30年代的艺人中.曾流传着“到天津镀金”的说法,也就是说,艺人只有得到天津观众的认可,才能在全国的杂耍界站稳脚跟,故此,天津这块宝地一直被艺人们视为“龙门”。1936年7月,骆玉笙从南京来到天津。一举跃过这道“龙门”。“金嗓歌王小彩舞”的美名红遍了天津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