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香港、澳门先后在阔别祖国150年和400年之后,终于又回到了母亲的怀抱.回归前,因考虑到港澳的历史和现实情况,国家决定在对港澳恢复行使主权时,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31条的规定,设立香港特别行政区和澳门特别行政区,并按照“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方针,不在港澳实行社会主义的制度和政策.  相似文献   

2.
港澳台问题的核心是中国统一问题。香港和澳门回归祖国大陆,实行"一国两制"的制度对台湾有着"示范"作用。台湾媒体对港澳动向的关注,特别是对"一国两制"在港澳的实践的关注,可以从一个侧面反映台湾舆论对"一国两制"制度的认知和判断。本研究以内容分析方法探究台湾《中国时报》的港澳报道,解读台湾媒体如何看待"一国两制"政策、如何看待"一国两制"对香港和澳门原有的政治、经济生活的影响,并讨论媒体内容所反映出的台湾公众对"一国两制"政策的态度。  相似文献   

3.
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回顾过去五年工作时,将“香港、澳门保持繁荣稳定,与内地经贸关系更加紧密”列为十项成就之一,并把保持香港、澳门长期繁荣稳定提高到“是党在新形势下治国理政面临的重大课题”这一高度。这是用科学发展观对港澳问题的全面论述,既有政策的连续性又颇具新意,是指导我们今后对港澳广播宣传工作的纲领性文件。  相似文献   

4.
翟边 《报刊之友》2002,(4):63-63
据了解,目前已有9家香港新闻媒体和1家澳门新闻机构获准在内地设立常驻记站。国务院港澳办的官员说,将来会有更多港澳媒体获准在内地驻点。  相似文献   

5.
对港澳广播从政治、经济角度说,是传递中央声音、传播新闻事实的通道;从文化角度说,是增强港澳民众民族认同感的需要。在新背景和新形势下,对港澳广播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6.
《中国广播》2013,(8):F0004-F0004
7月23日,由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对节目中心发起组织的“港澳媒体采访团的西行,启动在北京正式启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副台长赵铁骑、对港澳节目中心主任韩长江率对港澳节目中心、中国广播网、《中国广播报》以及《香港商报》、《澳门日报》、香港《大公报》、香港电台、澳门电视台等10多家港澳主流媒体和澳门师生代表组成的采访团,共同开启为期一周的“港澳媒体采访团陕西行”报道活动。  相似文献   

7.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第一届港澳听众联谊会8月23日至25日在珠海举行。国务院新闻办、港澳办和中央驻港、澳联络办的有关负责人以及港澳听众五十多人欢聚一堂.共同探讨在新世纪如何办好对港澳广播,更加全面、更加周到地为港澳和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听众服务。  相似文献   

8.
胡翼 《中国广播》2013,(6):101-103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香港之声是在香港播出的数码广播节目。作为惟一在香港当地落地播出的国家级广播媒体,香港之声具有权威、惟一、全面等特点,对港澳广播具有重要意义,为香港听众搭建了一座深入了解内地的桥梁。但受制于现实情况,对港澳广播节目目前面临发展瓶颈,本文提出实地建立香港节目制作室、全面提升业务能力、加强节目贴近性等突破路径。  相似文献   

9.
<正>2015年6月23日,由文化部港澳台办、香港中联办青年工作部、澳门中联办文化教育部、香港青年联合会和澳门基金会共同主办的第十一届"港澳大学生文化实践活动"开幕式在我馆举行,文化部部长雒树刚出席开幕式并致辞。我馆馆长吕章申、澳门中联办文化教育部副部长张晓光、文化部港澳台办主任谢金英、香港青年联合会副主席郭永亮、澳门基金会行政委员会秘书长曹晋锋、香港特区政府驻京办主任傅小慧以及各文博机构代表、港澳实习生出席开幕式。开幕式上,雒树刚部长与港澳青年学生们亲切互动。他说,希望通过文化实践活动,同学们对中华民族的灿烂文化与当今社会的  相似文献   

10.
2011年11月,应香港特区政府广播处的提议,经中宣部、国务院港澳办、国家广电总局批准,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对港澳广播在香港电台数字频道全天24小时不间断播出一套节目,定名为"香港之声"。香港之声作为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第14套频率,国家电台的声音直接落地香港,这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对港澳广播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的意  相似文献   

11.
如何在全媒体传播、全球化传播中塑造良好的国家形象,是当下媒体紧迫的现实需求。面对港澳地区纷繁复杂的舆论环境,作为国家对港澳广播的主流媒体,中央电台对港澳节目中心依托华夏之声、香港之声两套频率,不断探索中央媒体塑造国家形象的优势与规律,坚持"一点两翼"的国家形象塑造策略,即以"核心价值观传播"为中心点,注重"精品节目的精准传播"和"多种平台的有效推广",使国家形象传播深入人心。  相似文献   

12.
张杨  孙维东 《兰台世界》1999,(12):32-35
香港已经回归一年半,澳门也将在今年12月20日回到祖国怀抱.50年的实践证明,中共中央和毛泽东等领导人在新中国成立时就确立了的港澳工作方针是具有远见卓识的.在澳门回归之际,我们回顾解放初期中央对香港、澳门的战略决策,可以更深刻地理解中国政府对澳门实行的"一国两制"、"澳人治澳"、"高度自治"的战略构想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上海市卢湾区打浦桥街道有一位居民叫陈五梅,其兄弟姐妹均在香港、台湾等地生活,她的大哥在来上海探亲期间突发急病需赶回香港,但因病情危重,航空公司要求必须有医生护送才能上飞机,陈阿婆情急之下向卢湾区市民求助中心求援,该中心在社区志愿者档案中找到了一位持有港澳通行证的副主任医师,陈阿婆的大哥因此安全地回到香港得到及时救治。陈五梅在港澳的亲人们都讲,内地的志愿者档案使共产党的统战政策真正深入人心。同样是上海,闸北区就业促进中心与区、街道、居委会三级联网,实现求职者档案信息和就业信息共享,不仅方便了中心对求职者的有…  相似文献   

14.
正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华夏之声作为唯一覆盖香港、澳门和珠三角地区的国家级广播媒体,是促进港澳与内地相互了解的重要平台。华夏之声于2006年初策划推出了一档大型系列广播节目——《魅力中国》,该节目本着让港澳人士更多了解祖国悠久的历史文化的主旨,多侧面、多角度地展现中国历史、经济、人文、社会、自然等魅力。《魅力中国》节目由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华夏之声和香港电台普通话台联合制作,在香港电台、澳门电台和中央台共同播出,开创了中央媒体联合港澳媒体共同制作、播出广  相似文献   

15.
浅议《中国法》第三版关于香港、澳门文献的归类杨杞(西北政法学院)按照《中国图书馆图书分类法》(以下简称《中日法》)第三版的做法,关于香港、澳门的文献,均是先按学科性质归人该大类、学科的中国地方专类下(如港澳政治人D67中国地方政治之下;港澳法律人D9...  相似文献   

16.
1997年1月4日由香港80个妇女团体组成的“香港妇女庆祝‘九七’回归筹委会”,在维多利亚公园举行千名妇女集体汇演,表达香港妇女同胞喜迎回归的心情。1997年1月9日国家主席江泽民在人民大会堂会见香港中华总商会访京团。江主席强调,“九七”之后绝不会干预香港特别行政区根据基本法自行管理的事务。1997年1月10日中英双方就香港97/98年度财政预算案收入部分、收入政策达成共识。1997年1月15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国务院港澳办公室组织的庆祝香港回归祖国宣传招贴画征集、评选工作结束。经美术界专家和有关领导认真评审,有五幅作品入选。…  相似文献   

17.
张涛 《中国广播》2014,(1):44-47
"后回归时代",对港澳新闻传播媒体的格局出现了新的变化,对此,内地媒体需要调整对港澳新闻传播策略。包括立足服务时代、服务经济发展的要求审视对港澳新闻传播,变内地视角为港澳视角,变"碎片化"传播理念为"战略传播"理念;加强与港澳同行以及在港澳的中央媒体的沟通与合作,提升话语权和影响力等。  相似文献   

18.
"中央政府别无所求,别无它求,就是希望香港繁荣稳定"作为当年中英联合联络小组的中方代表,国务院港澳事务办公室常务副主任陈佐洱见证了香港回归祖国的经过。回忆起当年中英谈判的往事,这位曾被英方评价为"强硬但讲道理""最难对付又达成最多协议"的中方官员向《中国新闻周刊》表示,  相似文献   

19.
“在香港已经回归祖国、澳门即将回归祖国,在人类社会即将进入二十一世纪之际,作为国家电台,应如何更有效地办好对港澳广播?”这是金秋十月在北京举行的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对港澳广播听评研讨会的中心议题。会议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港澳广播中心和中国广播电视学刊联合举办.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台长安景林出席会议#致辞。他说,p矢a刘港澳广播开办4年多了,刚开办的P吕17个人,队伍比较江轻,每天心5个小时的自办节目,难度比较大。经过几年的努力,田原来不太熟悉到比较熟练地心目自,听众来展植多,反腴不错。但也有不尽如人意的地S。多…  相似文献   

20.
本文结合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华夏之声(以下简称中央电台华夏之声)“港澳媒体采访团内地行”活动的实践经验,探索了新时期对港澳广播工作的新路径:发挥中央媒体优势,搭建内地与港澳交流平台,通过内合外联,在发挥媒体舆论引导功能的同时,助推港澳与内地的经贸合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