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正>子曰:"吾日三省吾身。"自省,是一种人生智慧,更是成功者共有的品质。同样,拥有自省的习惯和能力,是促进教师自我专业快速成长的核心要素。自省,是映照教师自我成长之路的一面镜子。自省首先源于认识自己。"如果没有充分地了解自我、定义自我,就不可能成为一个好老师。"(雷夫)教师需要跳出自己的内心世界,观察自己到底是怎样的一个人,自己到底想要追求什么,以及在成为优秀教师的道路上自己到底还缺少什么,等等。但在认识自我的过程中,我们往往被自己的  相似文献   

2.
有人问斯多噶派创始人芝诺:“谁是你的朋友?”他回答:“另一个自我。”人生在世,不能没有朋友。在所有朋友中,不能缺了最重要的一个,那就是自己。缺了这个朋友,一个人即使朋友遍天下,也只是表面的热闹而已,实际上他是很空虚的。一个人能否做自己的朋友,有一个可靠的测试标准,就是看他能否独处,独处是否感到充实。如果他害怕独处,一心逃避自己,他当然不是自己的朋友。能否和自己做朋友,关键在于有没有芝诺所说的“另一个自我”。它实际上是一个人的更高的自我,这个自我以理性的态度关爱着那个在世上奋斗的自我。理性的关爱,这正是友谊的特征…  相似文献   

3.
你一定听过这样的说法:"你看到的就是你得到的"。我爷爷常常说:"如果你一直盯着一棵树看,树都会走路。"我们看在眼里的就是我们想要看的东西。心理学家告诉我们,比任何东西更能控制我们人生的是我们的自我意象。我们像在镜子里看到的自己一样地活着。自己是自我感觉的自己。如果你不认为自己会成功,那你就不会成功。你看不到也就达不到。你的人生是受你的抱负限制的。如果你想改变你的人生,你就必须改变你的人生理想。  相似文献   

4.
老舍 《新读写》2014,(7):68-69
我们常说“习以为常”“习惯成自然”“积习难改”,这说明习惯常常在不经意间改变和塑造一个人,因此对于习惯我们不能掉以轻心。如果你的习惯是好的,就进一步发扬光大吧,它会使你变得更优秀,让你的生活更有价值与意义。如果你的习惯不好,那就努力改掉它吧。改掉它,就是对过去的超越,就是对自己的超越。努力养成好习惯,不断克服陋习,你将会不断完善自己,并在不断完善中变得卓越。  相似文献   

5.
体验成功     
机会每天都在敲你的门,你要做的就是把门打开。成功者都近乎固执地相信自己的能力和自己的预想,即使所有人都认为他是痴心梦想。  相似文献   

6.
复习的方法很多,但是效果却因人而异。关键是要形成一个适合自己的复习方法,并且坚持下去,使之成为自己的一种学习习惯。当你还没有找到十分有效的复习方法时,借鉴成功者的经验便是个捷径。我们来看一看状元们都是怎么复习的吧!  相似文献   

7.
奔跑  尹霜静 《高中生》2010,(13):53-53
曾有人问我:"陈老师,为什么我无法激发出自己的潜力?"我告诉他:"原因只有一个,因为你没有跟成功者在一起。"如果你与成功者在一起学习,他们都非常热  相似文献   

8.
成功和成长     
佚名 《成才之路》2014,(2):I0001-I0001
正成长是一个寻找自己的过程,让自己的心灵有一个空间去向某一个目标伸展的过程。成功在人生当中可能只是昙花一现,但是成长是一个持续的过程,成功很大程度上依靠外在和别人对你的评价,但成长却是内在的,你可以真实地感受内心的愉悦,一旦成功,你可能会担心失去,但如果你成长了,没有任何人可以剥夺。有时失去成功的速度比退潮还快,但是缓慢的成长却可以让你充满自信。如果我们这个社会能够把人生成长的过程作为一种成功的标志,那么我们每一个人都可以是成功者。  相似文献   

9.
一.什么叫"自我意象""自我意象"就是"我是怎样一种人"的自我概念。你把自己想象成怎样一种人,你就会怎样行动。所以学生学习的成功与学生的"自我意象"紧密相连,由此决定学生的个性、行为。二."自我意象"是可以改变的有的学生说,他没有"英语细胞","在英语学习上很笨",他已经努力了,但英语还是挂"红灯"。其实这个学生的问题并不在于他迟钝或缺乏基本能力。他的问题在于他有一个不适当的"自我意象"(例如我没有"英语细胞")。他不说"我那次考试失败了",而是下结论地说"我是个失败者","是个不及格的学生"、于是一种恶性循环便形成了。…  相似文献   

10.
钟岩 《辽宁教育》2008,(4):16-16
很多老师都会发现一个非常普遍的现象:一个孩子假若几次数学考试不及格.他便会认为自己没有学数学的天分.结果。他后来的数学学习成绩一直不是很好,甚至于可以说比较差。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现象呢?这是由人的自我意象所决定的。自我意象就是我们经常对自己持有的一种自我观念——“我属于哪种人”。它建立在我们的自我信念之上.是左右人的个性和行为的真正关键,是人类个性和行为的关键。  相似文献   

11.
主持 赵静(儿童文学作家,主要作品有“老妈你真烦”系列、“捣蛋头唐达奇”系列、“顶嘴小孩和唠叨大人”系列等40多部。) 谁能有与众不同的思维方式和观念,谁就是成功者;谁能在生活里找到适合自己并能充分发挥自己潜在能力的机遇,谁就是成功者;谁能在生活里成为解决问题的高手,谁就是成功者;谁能习惯于把每一件小事做到最好的时候,谁就是成功者。  相似文献   

12.
一、自我意象及其特点自我意象是本世纪最重要的心理学发现之一。自我意象是指个人对自己的认识、评价和态度。学生对自己的认识、评价会影响其学习的自信和行为。心理学家菲因克1962年研究证明 ,学生的自我意识如何与学习成绩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具有积极自我意象的学生学习成绩好 ;相反 ,自我意识消极的学生(如认为自己笨)则会不求上进 ,学业不良。自我意象是人格成长的遥控器 ,你把自己看成哪种类型的人 ,就会不自觉地按照哪种人的“样式”去行事。一个学生如果总把自己看成“低能儿”、“失败者”、“不是学习的材料” ,那在行动…  相似文献   

13.
如果我们搞一个实验,让一部分中差生做一份综合测试卷,在试卷后面设置几道比较简单的压轴题,相信即使有时间,这些饱尝失败之苦的学生也一定不敢做压轴题,甚至于连看都不愿看一眼,因为他们不相信自己有能力完成这些题。而如果让部分屡获殊荣的尖子生做一份难度大的试卷,毫无疑问,这些高手即使完成不了也一定不会服输,因为他们对自己的能力比较自信,也就是说他们有较高的自我效能感。教育的成功就是要让每一个学生都有较高的自我效能感。目前,仍然有很多学生由于种种原因没有体验到成功的喜悦,还没有建立起成功的信念,自我效能感偏低。特别是…  相似文献   

14.
位置     
如果你一直向上看,就会觉得自己一直在下面;如果你一直向下看,就会觉得自己一直在上面。如果一直觉得自己在后面,那么你肯定是一直在向前看;如果一直觉得自己在前面,那么你肯定是一直在向后看。目光决定不了位置,但位置却永远因为目光而不同。关键是,即使我们处于一个确定的位置上,目光却仍然可以投往任何一个方向。只要我们安心于自己的位置,那么周围的一切就会以我们为中心,或是离我们而去,或是冲我们而来,或是绕着我们旋转,或是对着我们静默;如果我们惶惶不可终日,始终感到没有一个合适的位置,那么周围的一切就都会变成主人,我们得跑前跑…  相似文献   

15.
位置     
如果你一直向上看,就会觉得自己一直在下面;如果你一直向下看,就会觉得自己一直在上面。如果一直觉得自己在后面,那么你肯定是一直在向前看;如果一直觉得自己在前面,那么你肯定是一直在向后看。目光决定不了位置,但位置却永远因为目光而不同。关键是,即使我们处于一个确定的位置上,目光却仍然可以投往任何一个方向。只要我们安心于自己的位置,那么周围的一切就会以我们为中心,或是离我们而去,或是冲我们而来,或是绕着我们旋转,或是对着我们静默;如果我们惶惶不可终日,始终感到没有一个合适的位置,那么周围的一切就都会变成主人,我们得跑前跑…  相似文献   

16.
有人问斯多噶学派的创始人芝诺:“谁是你的朋友?”他回答:“另一个自我。”人生在世,不能没有朋友。在所有朋友中,不能缺了最重要的一个,那就是自己。缺了这个朋友,一个人即使朋友遍天下,也只是表面的热闹而已,实际上他是很空虚的。一个人是否是自己的朋友,有一个可靠的测试标准,就是看他能否独处,独  相似文献   

17.
杨佩昌 《教育》2015,(8):76-77
"妈妈,我想要一块巧克力糖!"孩子大声叫喊。"嘘,这里是公共场合,不要大声说话,会影响到别人的。这星期我们计划要买的东西已经全在这里了。"说着,这位德国妈妈指了指购物筐,"如果你有能力为自己买一块巧克力糖的话,你可以去买。如果没有,那你就只能放弃了。"孩子眨了眨双眼,无奈却顺从地跟随着妈妈去了收银台。这是在德国超市发生的一幕。德国家长习惯于将自己的孩子作为一个独立  相似文献   

18.
回顾三年的高中学习,我有以下几点体会。一、夯实基础。一座宫殿,无论它地面以上的部分设计得多么精巧,如果没有坚实的地基,那它迟早会成为一片废墟。基础的重要性已经被无数的成功者证明。举一个简单的例子,一道数学题,如果你找到了正确的思路,却因把公式记错,最终功亏一货。即使你有聪明的头脑,但如果没有扎实的基础,你的能力也无法得到发挥。也许有不少同学认为基础就是些简单的公式、概念,其实它绝不止于这些,它还包括基本的计算、推理能力,基本的阅读能力等等。打下坚实的基础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所谓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相似文献   

19.
如果改变生活是件轻而易举的事情,那我们每个人都会拥有心目中的完美人生了,苗条、健康、快乐、适应力强、能轻松解决问题,并且做着自己最喜欢的工作。但是,现实生活不是这样。如果需要100天达到这个目标,你愿意尝试吗?如果你能改变自己的生活,即使是暂时的,并且实现一些向往已久的人生目标,你愿意尝试吗?如果在三个月时间里改变自己,你愿意尝试吗?这就是我在自己40岁生日前夜想到的问题:对自己发起人生中最  相似文献   

20.
成功与失败     
每个人都渴望成功,每个人的一生中都有成功与失败的经历。失败并不是坏事,所有成功者的成功都是建立在无数次失败的基础之上的。如果你遇到困难就放弃,失败很快就会降临到你头上。你应该抓住成功的关键所在,那就是坚持。不要被失败击倒。如果你尽了最大的努力,即使失败了也不为羞耻。当你苦心竭力追求成功时,就不存在真正的失败。如果成功是你的目标,失败就仅仅是一个暂时的间歇。记住,失败是成功之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