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世界上的万事万物都在以自己的形式演绎着生命活动,注入生命活力的作品才是优秀作品,优秀作品则是作者生命的延续,写作就是一种精神体验,一种生命活动.学生的作文也是一种生命活动,要求学生用自己的生命主体积极参与写作.作文就是一种生命活动的体验、记录和诠释.  相似文献   

2.
生命意识是生命个体对待生命的一种认识和态度,它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主体生命意识,即关爱珍惜自己生命的一种意识和态度;另一种是客体生命意识,即尊重、关爱并欣赏他人生命的一种意识和态度.一定意义上来说,教师的生命意识是针对幼儿而言的,即客体生命意识.教师只有心怀生命意识,才能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关注到幼儿的生命成长并实现自我的生命价值,共享教育的幸福.因此,生命意识可以看作幼儿教师的"必需品".笔者认为,幼儿教师的生命意识应具有以下内容.  相似文献   

3.
教育是一种人类特有的社会活动.教育的这种特有性源于人的生命的独特性,无论是未特定化的自然生命,还是超自然的精神生命、社会生命,其发展都离不开教育.这就决定了教育是生命发展的需要,美注生命是教育的根本使命.然而,现代学校教育由于追求教育的工具性而忽视了这一根本使命.因此,素质教育呼唤教育回归生命.  相似文献   

4.
生命教育是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关爱生命高于一切.这是和谐社会的一种写照,这是对生命的一种尊重,这同样也是对真善美的一种呼唤.教育之"育"应从尊重生命开始--使学生心中有爱,培养学生真善美的情感,让学生感受到人间有真爱.  相似文献   

5.
余安安 《文教资料》2008,(28):179-180
"生命是文学的本质,文学是生命的反映."文学与生命两者相辅相成,生命是文学不变的主题之一,生命的千姿百态支撑了文学的基本存在,同时,文学又以自己的独特方式诠释着生命,使生命的意义不断地得到充实与丰盈.在诗人海子的诗中,充盈着一种浓烈的生命意识,他主要通过对自然、生死和爱这些意象的营造和诠释,展示了一种充满活力、张力、以及热力的生命情怀.  相似文献   

6.
生命是教育的起点和归宿,教育的目的是提高人的生命质量.因此,教育应成为一种唤醒人的生命意识的社会活动,教育的价值应通过引导人的生命建构去实现,因而,真正的教育应是一种直面人的生命,体现生命关怀,焕发着生命意义的教育.  相似文献   

7.
魏红卫 《教育探索》2012,(1):131-132
近些年来,青少年漠视生命、无视生命价值的自杀或他杀等极端行为屡有发生,使得“生命教育”成为一个十分重要的课题.孝道作为一种最基本的亲情伦理,它体现出的是一种最真切的对生命的关怀,是中国人所特有的一种生命价值观.在孝道中虽然没有生命教育的概念,但无论是“孝”字中的意蕴、孝道观念,还是孝道教育,无不充盈着生命教育的思想和智慧,它对我们当前进行生命教育有着特别重要的启迪意义.  相似文献   

8.
北京师范大学肖川博士认为:"所谓生命教育就是为了生命主体的自由和幸福所作的一种价值追求,也是教育的一种内在形态.生命教育的宗旨就在于捍卫生命的尊严,激发生命的潜能,提升生命的品质,实现生命的价值."那么到底怎样才能真正地实现"有生命力地教生命"呢?我想到了佐藤学在<静悄悄的革命>一书中所讲的两个字--倾听.  相似文献   

9.
语文课本身是充满生命力的精神活动和实践活动.个体及群体的语文素养的发展是在生命与生命的相互影响中实现的,那是一种成熟的生命对稚嫩的生命的影响,是一种文本的生命对人类的生命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以往的学校管理基本上是一种经验管理模式和规范管理模式,两者的根本缺陷在于对个体生命的忽略.要弥补两者的缺陷,就要提倡学校管理的生命模式.以学生管理为例,这种模式强调把学校教育看作是一种生活,依据学生生命的特点.追求学生真实的生命成长.  相似文献   

11.
生命化教育是一种以生命治学问、以生命统摄教育、以生命成全每一个具体、健全的生命为宗旨的新的教育理念.1993年,著名哲学家黄克剑和教育学者张文质对话时,提出了教育的三个价值向度:授受知识、开启智慧、点化或润泽生命.2001年至今,教育实践具有了普遍性的波及力量,正反映了人们对生命化这一美好教育的期待.  相似文献   

12.
"生命教育"与"自主课程",二者存在一种必然的联系和内在逻辑关系.自主课程的特征高度体现了生命教育的理念,自主课程的内容体系又集中体现了生命教育的内涵和价值追求,自主课程是生命教育的重要课程载体.  相似文献   

13.
将大野生命与人际生命进行"类本质"的交融,从生命本质的维度,用大野生命的"是"诠释人际伦理的"应该".我们生命中的敢于有两种:一种是敢于敢--斗争;另一种是敢于不敢--和谐,敢于不敢,更重要.因此,通过学科交融:自然生命觉醒--人与自然和解,敢于不敢--和谐可持续发展;自我生命觉醒--人与自己和解,敢于不敢--师法自然热爱生命.  相似文献   

14.
加强生命教育,强化生命意识已成为当今新一轮职业课改中的重要理念,而学科教学渗透生命教育是一个重要的教育渠道.职高语文课中隐含着大量的生命教育因素,是不容忽视的客观事实,也为语文课实施生命教育提供了可能性.因此,在职高语文教学中,适时对学生渗透生命教育更是一种责任,引导学生在关注生命存在中学会尊重生命、热爱生命、珍惜生命.  相似文献   

15.
教育一个孩子,影响一个家庭,带动整个社会.生命教育,是现代教育的一种价值追求,也是现代教育的一种存在形态.本文通过对在科学教学中渗透生命教育的意义的分析,探索影响生命教育的因素,从而提出科学教学更好融入生命教育的方式方法.  相似文献   

16.
生命超越是人的生命的本质特征,当人与外在世界发生关系时,希望摆脱外在自然规律的限制,超越动物那样的自然奴隶的身份,实现人与外在自然的和谐关系;同时,人更渴望摆脱自身内在的限制,实现人与自我的和谐关系,达到神那样的无限性和神圣性.生命超越一开始就是一种精神超越,它是一种信仰、态度、理想、希望,本质上是人面对一个异化的世界既无能为力而又心有不甘的产物,表达着人不满足于不完美的生存状态而渴求完美、升华的追求."生命超越"存在于各种话语中,不同时代、不同文化对其解释各有不同.但就人的生命本身而言,则积淀着人类代代相袭又生生不息的内在诉求,是人类永恒不灭的情结.当这一情结诉诸于文学世界时,就构成了文学的最深层的永恒主题:"生命超越".正是"生命超越"主题的存在,人们可以俯瞰人类生命的过去,把握人类生命的未来,生命在文学显现中得以永恒.生命超越主题研究不同于哲学、伦理学、心理学、美学等生命超越研究,它立足于非概念的形象性、非逻辑的想象性、非信仰的情感性,来探讨不同民族文学经典中超越主题的价值及其差异,追寻一种超时空的文化意义,具有跨越国别和民族界限的共通意义.这不仅是一种超越意象的外在把握,也是一种超越意义的内在探求;不仅是一种超越形态的历史整理,也是一种超越心理的文化剖析;不仅是一种超越意蕴的显意识描述,也是一种超越逻辑的潜意识的揭示.  相似文献   

17.
生命教育是教育的一种价值追求与存在形态,其蕴藏着广博而深刻的哲学内涵:生命教育作为真正人道的教育,它关涉一切“有生之命”;生命教育以“人性向善”为基本的价值预设,是对传统道德教育的超越与提升;生命教育作为教育的价值追求,要为学生的幸福人生奠基;生命教育作为一种新的教育理论,它不仅是纯粹的理论或理念,而且是涵盖了多重主题的教育实践领域.在当下中国,以关注生命、尊重生命、珍爱生命,欣赏生命、成全生命、敬畏生命为目标的生命教育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8.
如果人是一种酒杯,生命便是盛在这酒杯中的酒.这世界上有两种懂得体会生命的人. 第一种懂得体会生命的人轻轻举了杯子,在风里花里雪里月里,在情人的浅嗔低笑里慢慢地品着杯子里的酒.  相似文献   

19.
生命视域中的阅读教学,本质上是对生命的一种关怀、一种鼓励、一种资源,关怀生命、人本设计、民主阅读、整体把握、强调熏陶,是阅读教学应该确立的重要理念.阅读教学策略的安排和使用也应该着眼于学生主体的生命活动,着意于学生生命的体现和发展,可以采用情境--体验、活动--探究、对话--交流和反思--建构等策略.  相似文献   

20.
鲍坚勇 《华章》2007,(8):124
生命教育是一种多层次的认识生命本质、理解生命意义、提升生命价值的教育.而我们目前的学校教育课程中并没有专门的生命教育课程.因此利用假日社区活动的形式开展生命教育,让青少年学生认识生命、热爱生命、珍惜生命,培养他们尊重、理解、关心他人和乐于助人的优良品质,倡导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文章就社区活动中开展生命教育的目的、内容与途径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